一种火排及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39152发布日期:2020-11-19 19:15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排及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火排及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



背景技术:

在世界各国减排、环保的大背景下,低nox燃烧技术已经成为燃气热水器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然而现有低氮燃烧器不但结构复杂,由于对火焰燃烧没有进行深入研究,从而造成浓火焰不能很好的稳住淡火焰,出现燃烧工况恶化的现象。有鉴于此,需要对现有火孔燃烧方式进行重新设计,以保证稳定的燃烧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火孔结构及燃烧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淡火焰被分为若干部分,淡火焰之间彼此对冲稳焰,燃烧工况稳定;其次,在淡火焰自身稳焰的基础上,浓火焰与淡火焰实现双重稳焰的作用,使得燃烧更充分,co和nox的排放更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火排,用于燃烧器,所述火排形成有浓火孔和淡火孔组,所述浓火孔沿所述火排长边两侧间隔分布,若干所述淡火孔组沿所述火排长边中部间隔分布,所述淡火孔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淡火孔,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淡火孔对冲燃烧。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淡火焰被分为若干部分,淡火焰之间彼此对冲稳焰,燃烧工况稳定;其次,在淡火焰自身稳焰的基础上,浓火焰与淡火焰实现双重稳焰的作用,使得燃烧更充分,co和nox的排放更低。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火排包括火孔板,所述浓火孔和所述淡火孔组形成于所述火孔板。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火孔板包括浓火孔外侧板、浓火孔内侧板和淡火孔板,所述浓火孔外侧板和所述浓火孔内侧板之间形成所述浓火孔,所述淡火孔组形成于所述淡火孔板,所述淡火孔板在沿所述火排长边方向包括间隔分布的凸起部,在所述火排短边方向上两个相邻所述凸起部开设有相对的所述第一淡火孔。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淡火孔组还包括第二淡火孔,所述第二淡火孔形成于所述凸起部顶部。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淡火孔组还包括第三淡火孔,所述第三淡火孔沿所述火排长边中部间隔分布且位于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淡火孔之间。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淡火孔组还包括第四淡火孔,所述第四淡火孔形成于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第一淡火孔的背面。

本优选方案的工作过程:

预混气体在燃烧过程中,淡火焰被分为第一淡火孔和第四淡火孔形成的淡火焰1,第二淡火孔对应的淡火焰2,第三淡火孔对应的淡火焰3,其中每两个对应的淡火焰1之间或淡火焰1及淡火焰3之间形成对冲火焰,对冲火焰使火焰内部的燃料燃烧更充分,更稳定。由于淡火焰1和淡火焰3在淡火焰2的上游,因此淡火焰1和淡火焰3能很好的稳定淡火焰2的根部。其次,淡火焰被浓火焰稳焰的同时,由于淡火焰自身被分为若干部分,淡火焰内部各组分之间也对淡火焰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双重稳焰从而使燃烧过程趋于最佳燃烧状态,有效降低热力型nox、co和燃烧噪音的生成。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浓火孔外侧板包括主体部和分隔部,所述主体部和所述浓火孔内侧板之间形成所述浓火孔,所述分隔部在沿所述火排长边方向上间隔分布。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火孔结构的换热强度的范围是

[6*10-3,8.7*10-3]kw/mm2;所述的浓火孔燃烧的气体的空气系数的范围是[0.4,0.6]。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燃烧器,包括上述的火排。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浓火孔外侧板和浓火孔内侧板均开设通孔,且浓火孔外侧板的凹槽与浓火孔内侧板的凹槽一一对应吻合。

本优选方案中,所述的通孔用于定位和分隔相邻的两个浓火孔的燃气流道。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上述的燃烧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淡火焰被分为若干部分,淡火焰之间彼此对冲稳焰,燃烧工况稳定;其次,在淡火焰自身稳焰的基础上,浓火焰与淡火焰实现双重稳焰的作用,使得燃烧更充分,co和nox的排放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为实施例1的侧视图。

图3为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2的俯视图。

图5为实施例2的主视图。

标号说明:1、第一淡火孔;2、第二淡火孔;3、第三淡火孔;4、浓火孔;5、凹槽;6、浓火孔外侧板;7、浓火孔内侧板;8、淡火孔板;6.1、主体部;6.2、分隔部。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火排,用于燃烧器,火排形成有浓火孔4和淡火孔组,浓火孔4沿火排长边两侧间隔分布,若干淡火孔组沿火排长边中部间隔分布,淡火孔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淡火孔1,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淡火孔1对冲燃烧。

实施例1通过将淡火焰被分为若干部分,淡火焰之间彼此对冲稳焰,燃烧工况稳定;其次,在淡火焰自身稳焰的基础上,浓火焰与淡火焰实现双重稳焰的作用,使得燃烧更充分,co和nox的排放更低。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以下改进:火排包括火孔板,浓火孔和淡火孔组形成于火孔板。

在实施例1及改进方案中,还可以进行以下改进:火孔板包括浓火孔外侧板6、浓火孔内侧板7和淡火孔板8,浓火孔外侧板6和浓火孔内侧板7之间形成浓火孔4,淡火孔组形成于淡火孔板8,淡火孔板8在沿火排长边方向包括间隔分布的凸起部,在火排短边方向上两个相邻凸起部开设有相对的第一淡火孔1。

在实施例1及改进方案中,还可以进行以下改进:淡火孔组还包括第二淡火孔2,第二淡火孔2形成于凸起部顶部。

在实施例1及改进方案中,还可以进行以下改进:淡火孔组还包括第三淡火孔3,第三淡火孔3沿火排长边中部间隔分布且位于相对设置的第一淡火孔1之间。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淡火孔组还包括第四淡火孔9,第四淡火孔9形成于凸起部朝向第一淡火孔1的背面。

本改进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预混气体在燃烧过程中,淡火焰被分为第一淡火孔和第四淡火孔形成的淡火焰1,第二淡火孔对应的淡火焰2,第三淡火孔对应的淡火焰3,其中每两个对应的淡火焰1之间或淡火焰1及淡火焰3之间形成对冲火焰,对冲火焰使火焰内部的燃料燃烧更充分,更稳定。由于淡火焰1和淡火焰3在淡火焰2的上游,因此淡火焰1和淡火焰3能很好的稳定淡火焰2的根部。其次,淡火焰被浓火焰稳焰的同时,由于淡火焰自身被分为若干部分,淡火焰内部各组分之间也对淡火焰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双重稳焰从而使燃烧过程趋于最佳燃烧状态,有效降低热力型nox、co和燃烧噪音的生成。

在实施例1及改进方案中,还可以进行以下改进:浓火孔外侧板6包括主体部6.1和分隔部6.2,主体部6.1和浓火孔内侧板7之间形成浓火孔4,分隔部6.2在沿火排长边方向上间隔分布。

实施例2

实施例2是实施例1及改进方案的一种应用扩展,如图4~图5所示,一种燃烧器,包括实施例1及改进方案的火排。

在实施例1及改进方案中,还可以进行以下改进:浓火孔外侧板6和浓火孔内侧板7均开设通孔,且浓火孔外侧板的凹槽5与浓火孔内侧板的凹槽5一一对应吻合。

本改进实施例中,通孔用于定位和分隔相邻的两个浓火孔的燃气流道。

实施例3

实施例3是实施例2及改进方案的一种应用扩展,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实施例2及改进方案的燃烧器。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具体内容中,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不矛盾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上述的是实施例的限定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