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室防爆RTO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72740发布日期:2020-11-03 23:23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室防爆RTO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室防爆rto炉。



背景技术:

rto,是一种高效有机废气治理设备。与传统的催化燃烧、直燃式热氧化炉(to)相比,具有热效率高(≥95%)、运行成本低、能处理大风量中低浓度废气等特点,浓度稍高时,还可进行二次余热回收,大大降低生产运营成本。rto即蓄热式氧化炉。其原理是在高温下将废气中的有机物(vocs)氧化成对应的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净化废气,并回收废气分解时所释放出来的热量,三室rto废气分解效率达到99%以上,热回收效率达到95%以上。rto主体结构由燃烧室、蓄热室和切换阀等组成。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现有如下专利:

专利公开号:cn108386851a,公开了具有吹扫管路的三室rto蓄热燃烧炉体,包括:炉体、燃烧室、第一蓄热室;所述燃烧室设置在炉体的内部;所述燃烧器设置在燃烧室的顶部,且燃烧器与燃烧室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蓄热室设置在燃烧室一侧的下方;所述第二蓄热室设置在燃烧室下方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三蓄热室设置在燃烧室另一侧的下方;所述支撑腿设置在炉体的底部,且支撑腿与炉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主风机设置在炉体的一侧;本发明具有吹扫管路的三室rto蓄热燃烧炉体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管道排布规整、气源洁净,反吹效果好,voc去除率高的优点。

然而,该rto炉的出风管道吹出的风温度过高,对后续设备材料提出了很高的耐热要求,且处理后的气体热量无法回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室防爆rto炉,其特点是将出风管道与炉体一体化,在管道内设置用于冷却的装置,让处理后的气体经过充分冷却后排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上部设置有裂解室,所述裂解室的下方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和第三蓄热室;还设置有吹扫装置,包括吹扫风机和吹扫流道;所述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和第三蓄热室的底部分别与所述吹扫装置连接;还包括出风流道;所述出风流道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底部和侧面;所述出风流道内设置有若干冷却管;所述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和第三蓄热室分别与所述出风流道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出风管道与炉体一体化,在管道内设置用于冷却的装置,让处理后的气体经过充分冷却后排出。

优选的,所述第一蓄热室与出风流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出风阀门;所述第二蓄热室与出风流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出风阀门;所述第三蓄热室与出风流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出风阀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蓄热室与出风流道直接通过阀门连接,无需设置排气管道,节约材料。

优选的,还设置有烟囱,所述出风流道与烟囱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烟囱,通过烟囱排出处理后的气体。

优选的,所述出风流道内还均匀设置有若干阻流片;所述阻流片朝远离所述出风流道的出口一侧倾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阻流片,能够让处理后的气体在出风流道中停留更长时间,增强冷却效果。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连接有循环泵,所述冷却管内设置有流动的冷却液。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冷却管中设置冷却液,增大冷却效率,加强冷却效果;同时,冷却液也能携带处理后的待冷却气体的热量,将其传递给外部换热器,或直接给外部设备供热;通过循环泵对冷却液进行循环。

优选的,还设置有若干导流片,所述导流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阀门、第二出风阀门、第三出风阀门附近的出风流道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导流片,避免阀门处排出的气体冲击出风流道壁,防止气流不畅,避免产生振动和噪音。

优选的,所述导流片或所述阻流片均呈月牙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将出风管道与炉体一体化,在管道内设置用于冷却的装置,让处理后的气体经过充分冷却后排出;2)设置阻流片,能够让处理后的气体在出风流道中停留更长时间,增强冷却效果;3)在冷却管中设置冷却液,增大冷却效率,加强冷却效果;同时,冷却液也能携带处理后的待冷却气体的热量,将其传递给外部换热器,或直接给外部设备供热;通过循环泵对冷却液进行循环4)设置导流片,避免阀门处排出的气体冲击出风流道壁,防止气流不畅,避免产生振动和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用于显示冷却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炉体;2、裂解室;3、第一蓄热室;4、第二蓄热室;5、第三蓄热室;6、吹扫风机;7、吹扫流道;8、出风流道;9、冷却管;10、第一出风阀门;11、第二出风阀门;12、第三出风阀门;13、烟囱;14、阻流片;15、循环泵;16、导流片;17、进风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三室防爆rto炉,如图1-2所示,包括炉体1,炉体1的上部设置有裂解室2,裂解室2的下方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第一蓄热室3、第二蓄热室4和第三蓄热室5;还设置有吹扫装置,包括吹扫风机6和吹扫流道7;第一蓄热室3、第二蓄热室4和第三蓄热室5的底部分别与吹扫装置连接;还包括出风流道8;出风流道8设置于炉体1的底部和侧面;出风流道8内设置有若干冷却管9。第一蓄热室3、第二蓄热室4和第三蓄热室5分别与出风流道8连接。将出风管道与炉体1一体化,在管道内设置用于冷却的装置,让处理后的气体经过充分冷却后排出。第一蓄热室3、第二蓄热室4和第三蓄热室5还分别与进风管道17连接。

第一蓄热室3与出风流道8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出风阀门10。第二蓄热室4与出风流道8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出风阀门11。第三蓄热室5与出风流道8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出风阀门12。蓄热室与出风流道8直接通过阀门连接,无需设置排气管道,节约材料。

还设置有烟囱13,出风流道8与烟囱13连接。设置烟囱13,通过烟囱13排出处理后的气体。

出风流道8内还均匀设置有若干阻流片14;阻流片14朝远离出风流道8的出口一侧倾斜。设置阻流片14,能够让处理后的气体在出风流道8中停留更长时间,增强冷却效果。

冷却管9连接有循环泵15,冷却管9内设置有流动的冷却液。在冷却管9中设置冷却液,增大冷却效率,加强冷却效果。同时,冷却液也能携带处理后的待冷却气体的热量,将其传递给外部换热器,或直接给外部设备供热。通过循环泵15对冷却液进行循环。

还设置有若干导流片16,导流片16设置于第一出风阀门10、第二出风阀门11、第三出风阀门12附近的出风流道8内。设置导流片16,避免阀门处排出的气体冲击出风流道8壁,防止气流不畅,避免产生振动和噪音。

导流片16或阻流片14均呈月牙形。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式如下:气流先进入第一蓄热室3,并与第一蓄热室3内设置的陶瓷蓄热体接触,该陶瓷蓄热体在上一循环中被加热,从而将热量储存起来,因此废气与该陶瓷蓄热体接触后吸收热量并提高自身的温度,废气上浮至裂解室2中,裂解室2内设置的燃烧器燃烧燃料放热,使废气升至设定的氧化温度,废气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由于废气经过第一蓄热室3预热,废气氧化也释放一定的热量,所以燃烧器燃料的用量较少。废气经过净化后离开裂解室2,进入第二蓄热室4并与第二蓄热室4内的陶瓷蓄热体相接触,该陶瓷蓄热体在上一循环中被反吹冷却,因此在接触过程中会吸收气体携带的热量,从而对热量进行储存,用于下个循环预热废气使用,冷却后的洁净气体一部分通过烟囱13排出,另一部分通过及吹扫风机6输送至吹扫流道7作为反吹气源,相比较环境空气该气源经过净化后较为洁净,提高了voc的去除率。反吹气源进入第三蓄热室5内,第三蓄热室5在这个循环中进行反吹冷却。这一循环完成后切换阀门,使得第二蓄热室4进气、第三蓄热室5出气、第一蓄热室3反吹;完成后进入下一个循环,第三蓄热室5进气、第一蓄热室3出气、第二蓄热室4反吹,如此不断地交替行,即可完成rto炉的废气净化操作。

处理后的气体,经过出风流道8冷却后通过烟囱13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