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于甩油盘燃烧室内环火焰筒冷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27694发布日期:2022-10-05 01:02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合于甩油盘燃烧室内环火焰筒冷却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甩油盘燃烧室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适合于甩油盘燃烧室内环火焰筒冷却组件。


背景技术:

2.甩油盘燃烧室在微小型发动机上应用较为广泛,微小型发动机转速较高,在4w-10w转之间,该转速产生的离心力可大大提高燃油的雾化效果。高温燃气为燃烧室的冷却增加了难度,尤其是燃烧室内环的冷却。
3.现有甩油盘式燃烧室内环火焰筒冷却方式多是通过空心导向器设计将一股气流引入内环腔,再以二次流形式冷却火焰筒壁。缺点是当导向器较小时,空心铸造难度较大,存在无法引气的可能;另外,即使可以铸成空心,但是对于一股气流的引气量能否满足燃烧和冷却依然未可知。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适合于甩油盘燃烧室内环火焰筒冷却组件,通过在燃烧室的出口设有空心支板,不仅提高了燃烧室刚性,简化了燃烧室前筒的连接方式,而且引一股气流通过环腔引入气流流道流向燃烧室的入口,用于燃烧和冷却内环,此外降低了涡轮导向器引气设计和燃烧室整体气流设计难度,增加了燃烧室的可靠性,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7.一种适合于甩油盘燃烧室内环火焰筒冷却组件,包括:燃烧室、扩压器和封严环,所述燃烧室和所述扩压器之间形成环腔,且所述燃烧室和所述封严环之间形成气流流道;
8.所述燃烧室的出口设有若干空心支板,且气流通过环腔流入空心支板并引入所述气流流道流向燃烧室的入口。
9.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室包括外机匣和内环,且所述内环与所述封严环之间形成所述气流流道。
10.进一步的,所述空心支板设置于所述外机匣和所述内环之间。
11.进一步的,所述空心支板两侧分别与所述外机匣和所述内环焊接。
12.进一步的,所述空心支板的形状为翼型结构。
13.进一步的,所述空心支板的数量为3~6个。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5.1、本发明适合于甩油盘燃烧室内环火焰筒冷却组件,通过在燃烧室的出口设有若干空心支板,不仅提高了燃烧室刚性,简化了燃烧室前筒的连接方式,而且引一股气流通过环腔引入气流流道流向燃烧室的入口,用于燃烧和冷却内环,此外降低了涡轮导向器引气设计和燃烧室整体气流设计难度,增加了燃烧室的可靠性。
16.2、本发明适合于甩油盘燃烧室内环火焰筒冷却组件,通过空心支板的形状采用翼型结构,不仅降低气体流动损失,而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装配性、维护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适合于甩油盘燃烧室内环火焰筒冷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
20.1、燃烧室;2、扩压器;3、封严环;4、环腔;5、气流流道;6、空心支板;7、外机匣;8、内环。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合于甩油盘燃烧室内环火焰筒冷却组件。
23.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适合于甩油盘燃烧室内环火焰筒冷却组件,包括:燃烧室1、扩压器2和封严环3,所述燃烧室1和所述扩压器2之间形成环腔4,且所述燃烧室1和所述封严环3之间形成气流流道5;
24.所述燃烧室1的出口设有若干空心支板6,且气流通过环腔4流入空心支板6并引入所述气流流道5流向燃烧室1的入口。
25.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燃烧室1的口设出有若干空心支板6,不仅提高了燃烧室1刚性,简化了燃烧室1前筒的连接方式,而且引一股气流通过环腔4引入气流流道5流向燃烧室1的入口,用于燃烧和冷却内环8,此外降低了涡轮导向器引气设计和燃烧室1整体气流设计难度,增加了燃烧室的可靠性。
26.另外,所述燃烧室1包括外机匣7和内环8,且所述内环8与所述封严环3之间形成所述气流流道5;所述空心支板6设置于所述外机匣7和所述内环8之间;所述空心支板6两侧分别通过焊接与所述外机匣7和所述内环8连接。
27.本技术方案,通过空心支板6两侧分别与所述外机匣7和所述内环8焊接,增加了燃烧室1的刚性,使得燃烧室1前筒以插接的形式与燃烧室1相连,结构简单、装配性好。
28.另外,所述空心支板6的形状为翼型结构;所述空心支板6的数量为3~6个。
29.本技术方案,通过空心支板6的形状采用翼型结构,不仅降低气体流动损失,另外,空心支板6可以为焊接件也可以为机加件,而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装配性、维护性好的优点。
30.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可实现如下效果:
31.1、本发明适合于甩油盘燃烧室内环火焰筒冷却组件,通过在燃烧室1的出口设有若干空心支板6,不仅提高了燃烧室1刚性,简化了燃烧室1前筒的连接方式,而且引一股气流通过环腔4引入气流流道5流向燃烧室1的入口,用于燃烧和冷却内环8,此外降低了涡轮导向器引气设计和燃烧室1整体气流设计难度,增加了燃烧室的可靠性。
32.2、本发明适合于甩油盘燃烧室内环火焰筒冷却组件,通过空心支板6的形状采用翼型结构,不仅降低气体流动损失,而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装配性、维护性好的优点。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施例处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34.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适合于甩油盘燃烧室内环火焰筒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室(1)、扩压器(2)和封严环(3),所述燃烧室(1)和所述扩压器(2)之间形成环腔(4),且所述燃烧室(1)和所述封严环(3)之间形成气流流道(5);所述燃烧室(1)的出口设有若干空心支板(6),且气流通过环腔(4)流入空心支板(6)并引入所述气流流道(5)流向燃烧室(1)的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于甩油盘燃烧室内环火焰筒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1)包括外机匣(7)和内环(8),且所述内环(8)与所述封严环(3)之间形成所述气流流道(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合于甩油盘燃烧室内环火焰筒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支板(6)设置于所述外机匣(7)和所述内环(8)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合于甩油盘燃烧室内环火焰筒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支板(6)两侧分别与所述外机匣(7)和所述内环(8)焊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合于甩油盘燃烧室内环火焰筒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支板(6)的形状为翼型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合于甩油盘燃烧室内环火焰筒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支板(6)的数量为3~6个。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于甩油盘燃烧室内环火焰筒冷却组件,涉及甩油盘燃烧室技术领域,包括:燃烧室、扩压器和封严环,所述燃烧室和所述扩压器之间形成环腔,且所述燃烧室和所述封严环之间形成气流流道;所述燃烧室的出口设有若干空心支板,且气流通过环腔流入空心支板并引入所述气流流道流向燃烧室的入口。本发明通过在所述燃烧室的出口设有若干空心支板,不仅提高了燃烧室刚性,简化了燃烧室前筒的连接方式,而且引一股气流通过环腔引入气流流道流向燃烧室的入口,用于燃烧和冷却内环,此外降低了涡轮导向器引气设计和燃烧室整体气流设计难度,增加了燃烧室的可靠性。增加了燃烧室的可靠性。增加了燃烧室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洁 潘庆伟 杨金虎 曹浩波 黄安琦 张伟 潘武义 刘源 李善诚 兰佳哲 从炳雨 童英东 丁浩 肖玉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科航星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06
技术公布日:2022/1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