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级重叠式旋风水膜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8781阅读:8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级重叠式旋风水膜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于工业锅炉及电站锅炉烟气粉尘处理的湿式水膜除尘器结构的改进。
目前,我国工业锅炉和电站锅炉对粉尘的处理大多数采用花岗岩单简式水膜除尘器另加文丘里喷水方式进行处理。其安装过程为开采后的花岗岩石料按设计人工加工成各类规格,散件石块运输至施工工地组织施工砌筑成型。主要结构为花岗岩石料为主体砌筑件,构成除尘筒体,烟气切向进口,顶部烟气出口,溢水槽或供内壁形成水膜层的给水,供水装置,排污水口等组成。基本原理为锅炉含尘烟气从切向进口进入筒内。由于采用切向进入,主筒体园体的引导下作旋状上升,其烟尘颗粒受到离心作用被甩向筒体石壁并与石壁上部溢出的水膜接触而落入底部,经排水口排出除尘器,经处理的烟气经上部出烟口及烟道引风机,烟筒最后排入大气。
目前,该种结构的除尘器,由于石料由人工加工,散件砌筑成型,当安装运行后长期接触高温烟气,并由于短暂缺水等原因至使除尘器和文丘里烟道处温度骤冷骤热,石块砌成缝应力膨胀不同而裂缝(不论容量太小基本如此)产生漏风漏水,造成除尘效率下降,负压减少,烟气雾化带水后损坏风机叶轮,腐蚀金属体表面等,另由于受人工加工熟炼程度和石料产地材质不同,安装施工条件各异至使除尘器筒体内石壁表面光洁度难以提高并形成均匀有效的水膜层。在结构方面受到高度,通风阴力,生产制造成本等诸多方面的限制而使除尘效率难以提高,耗能大(通风阻力、耗水量)的问题未解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综合考虑到除尘效率高,耗水量及通风阻力小,占地面积小,制造、安装工艺不复杂,运行不漏风、水,不需为安装除尘装置而制作大量进、出口联接件(烟道),备有检修、防爆、排水自封远距离输送污水,能整装整运的锅炉除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发明要点在于突破单筒结构,采用双级、重叠内、外旋风双级除尘。主要部件为内筒(耐酸OCrI8NiI8MO2VTI不锈钢卷制)外筒(普碳钢板经酸洗去污环氧树脂保护层处理)内芯园柱(不锈钢)旋流导口,烟气切向进、出口、溢水环形管(不锈钢)防爆检修孔,自封式污水排水管等部份组成。
重叠的内,外筒和切向进出口,旋风导向口,内芯园柱的设置用以消除进入筒体内的烟气不产生紊乱气流,确保烟气在除尘器内,外,旋上,旋下流程中具有较好的旋流工况,烟气粉尘与水膜有多次接触的机会。光洁度较高的金属表面暨用少量水就能形式均匀有效的水膜,又减少了通风阻力。由于采用内、外筒重叠结构,其有效除尘高度比之单筒式花岗岩除尘器要多二分之一左右,从内筒旋出烟气到外筒实际起了两个作用;一是烟气再次得到净化处理,二是将高处烟气旋至低部出口直接进引风机内然而取代了烟道的功能。但因截面积比烟道大得多的原因其通风阻力也就小得多,以上几个部件的组合亦为高效,低耗水,阻力小除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其工作原理为含尘烟气从除尘器下部切向进口进入内筒,由于受到筒芯设置的内芯园柱引导作螺旋状上升(动力来源引风机负压)与内筒表面形成的水膜接触,粉尘遇水后随水膜落入除尘器底部从内芯园柱下部开孔处由自封式排水管排出除尘器外。经内筒上部得到初级除尘后的烟气在旋流导口的引导下进入外筒内继续绕内筒旋至下方,在旋转中又多次受到外筒水膜洗涤,得到净化处理的洁净烟气由外筒下方切向出口经引风机,烟筒排入大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主要用应于锅炉及各类工业窑炉含粉尘浓度较高,污染环境的根治处理。比较其它类型该产品具有结构新颖合理,简单、除尘效率明显高于其它类型约(95-99%)耗水少,通风阻力小,旋工、制造、安装工艺不复杂,重量只占花岗岩除尘器的近二十分之一,施工安装期短,不需特殊基础,运行故障及检修工作量小,不漏风漏水,金属筒体经采用耐腐材料及防腐处理后使用年限较长,且能与锅炉厂产20T/H以下的各类工业锅炉配套整装整运,能用于对目前我国工业锅炉现行使用的除尘装置换代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下列附图及其实施例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纵切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部横切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部横切面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对比示意图,即图中13、14;图中1为顶盖及防爆检修孔联接内、外筒体,防止因锅炉操作不当引起煤气积聚,遇除尘器缺水温度骤升而发生烟气爆炸时压力能处泄,平时用于检修、观察筒内水膜等情况。
2为旋风导向口引导经初级除尘后的烟气按其引导方向旋至外筒。
3为环形溢水管
管上布置有均匀出水小孔,当调试到一定压力时管内溢出水流与内、外筒内壁接触形成除尘水膜层。
4为给水调节管用于输送环形溢水管水源及调节给水压力。
5为内筒接纳从切向进烟口送入的高含尘烟气在内芯园柱的配合下沿内壁作螺旋状上升中与水膜接触,烟气得到初级除尘处理。
6为外筒接纳从旋风导向口进入的初级除尘后的烟气,改变其旋转方向由上转变为下旋,烟气进行第二次洗涤净化。
7为切向出烟口从结构上能配合烟气在外筒自上而下旋转,得到净化处理后以切向形式旋出。
8为自封式排水管能保持除尘后的污水及时排出,不产生漏风损失负压破坏内、外筒水膜层。当有的锅房地形受到限制不能建沉淀池时,能用管道联接出水管将污水引到20米之处排出处理。
9为上、下爬梯方便操作人员上、下除尘器顶部检修、调试。
10为切向烟气进将含粉尘烟气带入内筒,切向进入后为旋转工况的形成创造条件。
11为内芯园柱配合内筒使刚进入的烟气能绕此芯旋转,提高离心度,有利除尘效率的提高。
12为基础底板支承和联接除尘器内、外筒体,内芯园柱和除尘器与基座的固定。
13为现有单筒式花岗岩水膜除尘器结构示意图;1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实施例实现第一步内筒(5)上部开孔数个加工成型旋风导向口(2)安装固定溢水管(3)下部开烟气进口予留孔(10)排水管孔(8)。
第二步外筒(6)下部焊接切向烟气出口(7)上部安装固定溢水管(3)起吊放置内筒外围,将切向烟气进口装配并焊接在内筒(5)外筒(6)之间,下部开排水管予留孔(8)外壁焊接爬梯(9)。
第三步内芯园柱(11)下部焊接排水短管(8)。
第四步盖板防爆孔(1)焊接内筒(5)外筒(6)。
第五步内筒(5)外筒(6)上、下部予留开孔处焊接给水管及排水管短护管,管道联通给水管、排水管。
第六步基础底板(12)焊接内芯园柱(11)起吊内筒(5)与外筒(6)并电焊联接,四角等距离开基础螺栓孔4个组装成型。
外筒(6)全部开孔后进行防腐处理再起吊焊接各部。
权利要求1.双级重叠式旋风膜除尘器,由顶盖及防爆检修孔(1)、旋风导向口(2)、环形溢水管(3)、给水调节管(4)、内筒(5)、外筒(6)、切向出烟口(7)、自封式排水管(8)、上、下爬梯(9)、切向烟气进口(10)、内芯园柱(11)、基础底板(12)、组成,其特征在于内筒(5)上部开孔数加工成型旋风导向口(2),安装固定溢水管(3)下部,并开没烟气进口孔(10)排水管(8),外筒(6)下部焊接切向烟气出口(7)上部安装因定溢水管(3)起吊放置内筒与外围,将切向烟气进口装配并焊接在内筒(5),外筒(6)之间,下部开设排水管予留孔(8)外壁焊接爬梯(9),内芯园柱(11)下部焊接排水短管(8),盖板防爆孔(1)焊接内筒(5),外筒(6),内筒(5)、外筒(6)上、下部予留开孔处焊接给水管及排放管短护管,管道联通给水管、排水管,基础底板(12)焊接内芯园柱(11)起吊内筒(5),外筒(6)并电焊联接,四角等距离开基础螺栓孔4-6个组装成型,外筒(6)全部开孔后起吊焊接各部,即可。
专利摘要双级重叠式旋风水膜除尘器,由内筒(5)、外筒(6)、内芯圆柱(11)、旋流导向口(2)、烟气切向进口(10)、出口(7)、溢水环形管(3),防爆检查孔(1)。自封式污水管(8)部件组成。它具有结构新颖合理,简单、除尘效率明显高,耗水少,通风阻力小,施工、制造、安装工艺简单,重量只占花岗岩除尘器的近20分之1,施工安装期短,不需特殊基础,运行故障及检修工作量小、不漏风漏水,使用年限较长,且能与各类工业锅炉配套整装整运,能用于目前我国工业锅炉现行使用的除尘装置换代产品。
文档编号F23J15/00GK2173360SQ93247068
公开日1994年8月3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8日
发明者赖萍生 申请人:赖萍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