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煤粉浓度的调峰型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9068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煤粉浓度的调峰型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燃烧技术领域。
近年来,国内外燃烧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电力工业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对电站锅炉燃烧的组织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主要集中在要提高电站锅炉机组对负荷和燃料的适应性,具体地说,也就是要改善锅炉着火和燃烧,保护锅炉在低负荷下不投油而能稳定燃烧,提高机组的调峰能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内外普遍采用高煤粉浓度燃烧的浓淡燃烧技术。这种技术对解决低负荷稳燃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办法,但就锅炉而言,在正常负荷下运行时采用均匀煤粉浓度更有好处。这样如何实现煤粉浓度的可调性,即在低负荷下实现煤粉浓、淡燃烧,在正常负荷下实现煤粉浓度均匀燃烧已成为一个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调煤粉浓度的调峰型燃烧器,实现在低负荷下沿炉膛横断面向火侧高煤粉浓度、高温、高湍动度,背火侧低煤粉浓度、低温燃烧,大大改善煤粉的着火特性和燃尽程度,提高机组的调峰性能,而在正常负荷下运行实现均匀给粉,减轻单面火嘴的热强度,提高机组的安全性,并可根据锅炉负荷的变化灵活调节向火侧和背火侧煤粉浓度的比例,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包括锅炉炉膛、锅炉炉膛的四角切向布置有一次风管1,一次风管1内布置的煤粉浓缩器2和出口稳燃体3将一次风管及燃烧器喷口分为向火侧和背火侧两个独立的通道。从一次风管1中流进的煤粉空气混合物经弯头时在惯性离心力的分离作用下大部分煤粉颗粒靠弯头的外侧向出流动,在浓缩器的作用下实现向火侧高煤粉浓度、背火侧低煤粉浓度的浓淡燃烧。一次风管弯头出口处设置的煤粉浓度调节器4可以根据锅炉负荷变化有效地调节向火侧和背火侧煤粉浓度的比例,实现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可调浓度的一次风管1的结构原理图。
图3是煤粉浓度调节器4的结构原理图。
图4是A-A剖面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详细说明。
图中1为一次风管,分别沿切向反时针方向布置在锅炉炉膛的四个角上,5是一次风管的外壳,2是平板形或扭曲叶片形浓缩器,垂直布置在外壳5内,3是稳燃体、布置在一次风管出口,浓缩器2与稳燃体3相连将一次风管分成向火侧7和背火侧8两个独立通道。4是煤粉浓度调节装置安装在一次风管外壳5的弯头出口处,其也可以是一平直插板。
图中所示尺寸参数符号分别代表D--一次风管的直径;B--煤粉浓度调节装置出口截面高度;B与D的比值为0.05-0.15。
对于图2所示的角置式煤粉燃烧器,其特点在于一次风弯头处设置有调节煤粉浓度的装置4,煤粉浓度调节装置4与二次风箱连接并用控制阀门6调节其出口二次风的速度,实现煤粉浓度调节。从给粉机送来的一次风粉混合物经一次风弯头后,煤粉颗粒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集中在弯头外侧,浓缩器2的作用是将集中在外侧的煤粉引向向火侧,在低负荷运行时,关掉煤粉浓度调节器4的控制阀门6,使得煤粉在进入炉膛时向火侧具有远远高于背火侧的煤粉浓度,这样在低负荷运行时形成向火侧和背火侧的浓淡燃烧,达到低负荷稳定着火和燃烧的目的。随着锅炉负荷的提高,逐渐打开煤粉浓度调节装置4中的控制阀门6,在煤粉浓度调节器喷出的二次风作用下,将靠近弯头外侧的煤粉吹向弯头内侧,使煤粉在进入浓缩器之前逐渐趋向均匀,形成与锅炉负荷相匹配的向火侧与背火侧煤粉浓度比例,减轻向火侧喷口的热功率、实现安全运行、优化燃烧的组织。稳燃体3的作用是让煤粉进入炉膛时产生尾迹回流,促进煤粉的燃烧。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够根据锅炉负荷适时调节向火侧和背火侧煤粉浓度的比例,合理组织锅炉燃烧。
权利要求1.可调煤粉浓度的调峰型燃烧器,包括锅炉炉膛,锅炉炉膛的四个角上切向布置一次风管(1),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一次风管(1)的出口带有三角稳燃体(3),一次风管(1)布置有与稳燃体(3)相连的浓缩器并将一次风管分为向火侧和背火侧两个独立通道,一次风管弯头出口处布置有煤粉浓度调节器(4),其上配置有可控制调节风的大小实现煤粉浓度比例调节的阀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煤粉浓度的调峰型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煤粉浓度调节器(4)的宽度D与一次风管直径相同,厚度B与宽度D的比值为0.05-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煤粉浓度的调峰型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燃烧浓度调节器(4)也可以是一平直插板。
专利摘要一种可调煤粉浓度的调峰型燃烧器,包括锅炉炉膛,其四个角上切向布置一次风管,一次风管内配置有三角稳燃体及与之相连的浓缩器,一次风管弯头处布置有煤粉浓度调节器(4),大大改善煤粉的着火特性和燃尽程度。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文档编号F23D1/00GK2188697SQ9420551
公开日1995年2月1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25日
发明者徐通模, 刘仲军, 惠世恩, 郭宏生, 柴彬, 车得福 申请人:西安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