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消烟除尘脱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9333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锅炉消烟除尘脱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烟尘综合处理设备,特别是适用于锅炉烟囱烟尘治理的消烟除尘脱硫装置。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城乡取暖锅炉大型烟囱的增加,数以亿万计的烟囱林立,致使黑烟弥漫、尘埃飘落,有害气体游荡,严重污染大气和危害人体健康。现有的消烟除尘脱硫装置(如除尘器、过滤器、脱硫塔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净化作用,但对烟尘、废气仍未能有效地控制,甚至因排放消烟除尘废水及废弃物,再度产生环境二次污染。另外未加控制的烟尘的排放,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也使其中含有的大量有用物质流失,造成很大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锅炉消烟除尘脱硫装置,它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可有效控制和回收锅炉排放的烟、尘、气中的有用物质,变废为宝,不产生二次污染,有利于彻底净化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包括与锅炉烟道相通的过滤净化池,装有抽水泵的中和池和排烟管,其中锅炉烟道通过引风机与带有加药室和封闭盖的过滤净化池相连通,过滤装置的上端与过滤净化池的溢流口相接,下端与中和池相接,过滤净化池顶部的排放管直接与排烟管相通。
由于本实用新型利用引风机将烟道中的烟尘强行压入过滤净化池,所以使烟尘中未完全燃烧的颗粒状物及所含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废气,经过滤净化后,部分飘浮、部分沉淀、部分溶解在水里,飘浮物随溢流口流经过滤装置滤出,回收加工利用,滤水进入中和室呈中性后,由抽水泵送到过滤净化池中循环使用。过滤净化池底的沉淀物利用提升漏斗取出回收加工利用。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许多优点,例如消烟除尘脱硫之处理水不随意排放,除部分处理水回收加工成硫酸硫磺外,部分带有飘浮物的水经过滤装置进入中和池内,呈中性后还可循环使用,这既节约用水,又不会对环境进行二次污染。该装置的排烟管小,无需建造大型砖、混凝土烟囱,可节省基建投资50%以上。如对现有锅炉烟囱改造,可将其原有横烟道截断,与该装置的锅炉烟道连接管相接,再将排放管直接与原烟囱相通,即可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既可作为新建锅炉的消烟除尘脱硫装置,也可以用于对现有锅炉烟囱进行技术改造。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结构俯视图。
图2是
图1的主视图。
根据
图1-2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该装置是由排烟管1、截止阀2、锅炉烟道接管3、引风机5、过滤净化池7、过滤装置9、中和池10等部件组成的。其中接管3带有截止阀2,可用来改造锅炉烟囱时截断原有横烟道。利用管3和烟道管4将锅炉排放的烟尘,用引风机5强行压入设置在基础15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过滤净化池7。过滤净化池7带有加药室14和封闭盖12。加药室14内装有促进二氧化硫等气体迅速分解的催化剂。封闭盖12上加工有与引风机5相通的导烟管6、通过导烟管16与排烟管1相通的排放管13。封闭盖12的活动翻板开启后,可利用提升装置8的提升漏斗取出池内沉淀物,以便回收加工利用。过滤净化池侧壁设有溢流口、导流口18、回水口。溢流口与过滤装置9的上端相接,过滤装置的下端与中和池10相接。在中和池内装有抽水泵17,并将中和池内呈中性的处理水送入过滤净化池7内,循环使用。该装置各部件的规格大小,根据锅炉使用工况确定。
使用时,先将接管3与锅炉烟道相接或用截止阀2把原锅炉横烟道截断再用接管3连接,加药室14内的催化剂按要求注入池中,盖好池盖即可。当锅炉运行时,烟尘不排入砖、混凝土砌的大烟囱,直接用引风机强行压入过滤净化室,烟尘经净化后,由封闭盖12上的排放管进入排烟管1或原锅炉烟囱中,再排放到大气中。池中的烟尘飘浮物由溢流口进入过滤装置滤出回收,待加工再利用。池底的沉淀物利用提升漏斗取出,待加工再利用。该装置除有效净化烟尘,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外,已处理的废弃物还能加工再利用,变废为宝,消除二次污染。因此,广泛应用于对大气产生污染的高压、中压、低压固定式锅炉的新建或改造现有已建成砖、混凝土大型烟囱的烟尘治理。
权利要求1.一种锅炉消烟除尘脱硫装置,包括与锅炉烟道相通的过滤净化池,装有抽水泵的中和池和排烟管,其特征是锅炉烟道通过引风机与带有加药室和封闭盖的过滤净化池相连通,过滤装置的上端与过滤净化池的溢流口相接,下端与中和池相接,过滤净化池顶部的排放管直接与排烟管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过滤净化池内设有提升漏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烟尘综合处理的消烟除尘脱硫装置。它包括与锅炉烟道相通的过滤净化池,装有抽水泵的中和池和排烟管,其中锅炉烟道通过引风机与带有加药室和封闭盖的过滤净化池相连通,过滤装置的上端与过滤净化池的溢流口相接,下端与中和池相接,过滤净化池顶部的排放管直接与排烟管相通。它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可有效控制和回收烟、尘、气中的有用物质,变废为宝,不产生二次污染,有利于彻底净化环境。
文档编号F23J15/00GK2197579SQ9422844
公开日1995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94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1994年4月27日
发明者朱旭 申请人:朱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