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片式水冷凝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9331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翅片式水冷凝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翅片管式水冷凝换热装置,用于石油、化工、制冷等行业的换热器。
过去制冷设备的换热器,是通过外壳体内,水管冷凝管外的气体,壳体内部设有繁多的散热水管,其结构复杂,需要大量的管材和板材,因而制造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依靠壳体内翅片管外的冷却水冷凝翅片管内的热气体的一种冷凝换热器。这种翅片增加了散热面积,代替了数多管的散热面积,能节省大量的管材和板材,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它是在原属压力容器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设计,它有外壳体或圆筒体或方形箱体。根据场地情况可以是卧式或立式,壳体(1)的内部两端具有横向管板(2),在两管板上连接有呈排列式的可被冷凝水冷凝的气管(3),气管(3)的外径上的翅片是胀接数多的散热片(4),散热片(4)与气管(3)的外径可垂直连接,还可是绕件式的连接,气管(3)的气体通过管壁外的数多的散热片(4)将热量散发到冷却水中。由于这数多的散热件与气管构成了翅片式,使气管的热量迅速被冷却水吸收,因而使气管内的气体变成液态和气态。在换热器的一端封头上部有进气口(a)与换热器的另一端封头下边冷却后的出液口(b),在壳体的一端部的下部具有冷却水的入口(c),水充满壳体内使翅片散热,最后冷却水由壳体的上面的冷却水出口(d)排出,壳体(1)与封头是法兰连接,或封头直接焊接在管板上,而管板焊接在壳体两端。在壳体外下部设有放水口(e)以备冬季放水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用冷却翅片管代替过去的冷却管,数多的散热翅片,代替了管的散热面积,热气管被壳体内自下而上的冷却水冷却,使翅片管以较快的速度冷却,热气很快被降温成气、液混合的形态,提高了热交换的效率,节省了大量的管材,过去的壳体属压壳体,所用钢板的厚度大,而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是循环水,不再是受压,所以其板材可减薄。其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提高了设备使用中的安全性。由于冷却水在壳体内流动冷却,改变了过去在管内循环冷却水,经过多层障板,水道形成不顺通而管流水不均,导致管内壁结垢,而影响冷却效果、管道容易堵塞、需要维修而带来了麻烦。


图1是本实用新型图筒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箱体式的结构示意图。
1-壳体2-管板3-气管4-散热片a-进气口b-出气液口c-进水口d-出水口e-放水口
以下结合附图将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附
图1所示,外壳体由普通碳素钢焊接成型,有封闭水循环,圆形筒体两头焊接管板,两头管板螺纹连接法兰,法兰上焊接封头,封头上有在上面的进气口,另一端的封头下面的出气(液)口在筒状壳体内部排列着数根翅片管,在壳体的下面一头部有冷却水进水口(C),在壳体上面有另一头部有冷却水出水口(D),在外壳体下外部设有放水口,用于冬季将壳体内的水全部放出。翅片管两端头焊接在管板上与管板的相应孔相通,翅片管的翅片是垂直气管外面,首先是翅片胀接在气管的外面,可以点焊在气管上,气管可采用铝管,散热片可采用防锈铝片,也可采用碳素钢薄板,气管也可采用碳素钢管,成翅片管后也采用镀锌工艺。
如附图2所示,对于大型换热器,其外壳可采用薄钢板焊接成方形的箱体式,一端下面有冷水入口,另一端上面有热水出口,箱体内在水面下装有带两端管板焊接翅片管,每排翅片管在管板上有钢管弯头焊接组成多层排列,延长了翅片管的冷却长度,在上端有焊接的总管,总管上有一个冷却后液体气体出口,翅片也采用胀接的散热片。
上述的换热器可根据需要做成立式或卧式。
权利要求1.一种翅片管式水冷凝换热器,它包括外壳体(1)、壳体内两端的管板(2)、进气口(a)、出气口(b)、进水口(c)、出水口(d)及放水口(e)所构成。其特征是壳体(1)内连接在管板(2)上的管是通热气管(3),热气管的外径胀接数多的散热翅片构成翅片管,壳体(1)内充满水,由外壳体(1)下面的进水口(c)进入经过翅片管换热,冷却翅片管(3),由外壳体上的出水口(d)流出。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是外壳体可以是圆筒形的卧式或立式。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是外壳可以是箱体形的立式或卧式,其管板上具有热气管的连接弯头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翅片式水冷凝换热器,用于石油、化工、制冷等行业的热交换装置。它由外壳体、壳体内两端的管板、进气口、出气口、进水口、出水口及放水口所构成。在壳体内连接在管板上的管是翅片式的热气管,壳体内充满自下而上循环的冷却水,翅片管及经过冷却水散热,迅速变成气液态,换热效率高,翅片代替了大量的管子散热面积,壳体压力减少,使壳体板材厚度减小,节省了板材,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
文档编号F28D7/00GK2189730SQ94228420
公开日1995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1994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1994年4月26日
发明者毛丛军 申请人:毛丛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