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高效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9248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减振高效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减振高效换热器。
换热器是工业生产中一种不可缺少的热交换装置。普通列管式换热器,由于换热管是光直管,而存在着换热效率低,易堵塞,占地面积大等缺点。近年发展起来的波节管换热器具有换热效率较高、不堵塞、体积小等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波节换热管与折流板之间发生振动,造成波节换热管疲劳损坏,磨损开裂或切断等不良后果。其原因是折流板的厚度小于波节换热管的节距。解决方法是增加折流板厚度大于节距,虽然起到了减振作用,但也相应地降低了传热效率,管束重量加大,增加了管束在制造安装和检修中难度和费用,特别是在浮头式或U型式换热器中上述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减振、耐用、制造检修方便的减振高效换热器。
实现减振高效换热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不改变换热器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波节管换热器的性能、结构、参数作进一步改进、优化、提高,尤其是对波节换热管与折流板之间产生振动,造成不良后果的结构,及波节换热管的波节距离和波高进行了实质性的改进。其技术要点是减振高效换热器,它包括前管箱、上管程接管、上壳程接管、壳体、折流板、后管箱、下管程接管、下壳程接管,其特征是减振波节换热管沿轴向在与折流板相接位置处,对称地连接有减振件,减振波节换热管的波节距离为15-30毫米,波高为2-5毫米。
减振波节换热管上的减振件可制成圆套形式,其宽度大于波节距离,固定套连在波节上。
减振件还可用不同方法制成其它多种形式。
按上述技术要点实施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对换热管的波节距离,波峰高度、及其它有关参数进行优化,使换热效率又进一步提高,是光直管的3倍。
2、连接在换热管波节上的减振件,有效减少了换热器的振动,降低了噪音,无需增加折流板的厚度,解决了换热管的疲劳损坏、磨损开裂、切断等问题,提高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
3、减振波节换热管结构合理,便于加工制造,使换热器整体安装和检修方便。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中A部即减振波节换热管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
图1,低温流体由上管程接管2,经前管箱1的上半部进入减振波节换热管6。高温流体由上壳程接管3进入壳体4,沿折流板5在壳体4内构成的流道流动,释放出的热量经减振波节换热管6传导给低温流体。升温后的流体流入后管箱7,再经另一部分换热管6回到前管箱1的下半部,由下管程接管9流出,高温流体由下壳程接管8流出。再参见图2,换热管6是沿管径依次加工成轴线对称凸起波峰状的管,波峰凸起的高度为波高6H2-5毫米,两个波峰间的距离为波节距离6L 15-30毫米,换热管6沿轴向在与折流板5相接位置处,对称地连接有制成的减振件6B。减振件6B是制成圆套形式,其宽度大于波节距离6L 5-10毫米,用波峰胀紧方法固定套连接在波节上,两个减振件6B之距等于折流板5间距。
减振件6B除圆套形式外,也可制成多种结构形式,用相应工艺制成和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减振高效换热器,它包括前管箱、上管程接管、上壳程接管、壳体、折流板、后管箱、下管程接管、下壳程接管,其特征是减振波节换热管沿轴向在与折流板相接位置处,对称地连接有减振件,减振波节换热管的波节距离为15-30毫米,波高为2-5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是连接在换热管上的减振件可制成圆套形式,其宽度大于波节距离,固定套连在波节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振高效换热器,其特征是波节换热管是沿轴向在与折流板相接位置处,对称地连接有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减振件,波节距离为15—30毫米,波高为2—5毫米的减振波节换热管。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换热效率高,减振、降噪、耐用,制造安装检修方便,成本低。
文档编号F28D7/00GK2287287SQ96239299
公开日1998年8月5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6日
发明者刘峰伟 申请人:刘峰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