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拨式安全打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0038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拨式安全打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火石打火机、特别是设有安全机构的打火机。
磨轮摩擦火石打火的打火机,以其着火率高、价格低廉等优点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但该种火机由于结构上的特点,打火时需用手指拨动磨轮,这样,容易弄脏手指,甚至会损伤皮肤。而电子打火机的按压打火方式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但电子打火机普遍存在着火率不如磨轮打火机的缺点。此外,为防止儿童玩火,导致烧伤或火灾事故的发生,在打火机上应设有安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兼备磨轮打火结构和按压点火操作方式的设有安全机构的打火机,以达到着火率高、操作安全卫生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打火机包括机体、气阀装置、磨轮点火操作装置及安全机构。点火操作装置还包括按钮、拨杆、拨轮、冲击弹簧、复位弹簧、行程控制卡簧、转轴、棘轮机构。磨轮与转轴固联,转轴上设有棘轮机构。棘爪与拨轮固联。与拨轮连接的拨杆端部被冲击弹簧压在按钮之中,按钮与机体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控制拨杆下行的行程控制卡簧装在机体的中间支架上,于按钮内设有推动卡簧运动的致动件。该打火机在打火时,用手按住按钮向下运动,按钮首先克服安全机构的阻力,然后下行并通过其致动件推动卡簧运动,使卡簧解除对拨杆的约束。拨杆在从按钮下行中已贮存了能量的冲击弹簧作用下,由静止状态快速向下运动,带动拨轮旋转,拨轮通过棘轮机构带动磨轮同步快速旋转,使得磨轮与火石摩擦打火,点燃按钮在下行过程中压住点火操作装置的杠杆打开气阀溢出的燃气。点火后,松开手指,按钮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复位。这样,本实用新型将磨轮打火机摩擦点火的结构与电子打火机按压点火的操作方式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着火率高,操作卫生、安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机构由按钮后裙部的一条导槽与装于机体内的弹性安全锁杆组成,安全锁杆头部弹性地搭在机体的上边缘,其端面与按钮导槽根部端面相对应。安全锁杆头部需受按钮导槽根部压力足够大时,其上部才可弹性地让开按钮,使按钮下行打火。因儿童按压按钮的手力不足,故可起到避免儿童玩火的安全功效。安全机构也可采用其他方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综合了磨轮打火机和电子打火机的特长,使打火机具有着火率高,操作轻便、卫生、不损伤皮肤的特点,安全性能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打火机处于初始状态);图2是本实用新型拨轮及棘轮机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按钮部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
图1安全机构的B向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按钮已克服安全锁杆阻力下行还未达到磨轮旋转点火行程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按钮处于图6位置时卡簧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按钮已达到磨轮旋转点火行程状态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按钮处于图8位置时卡簧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棘轮机构示意图;
图11、12是本实用新型卡簧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
图1、图2,本实用新型由机体、气阀装置、点火操作装置和安全机构组成。机体包括贮油槽1、密封盖3、防风罩6、中间支架4。气阀装置包括引流芯组件2、调火环5、火咀管8。点火操作装置包括杠杆7、拨杆10、冲击弹簧11、按钮12、行程控制卡簧13、复位弹簧15、转轴16、拨轮17、棘爪18、磨轮19、火石9。安全机构由按钮12后裙部的一条导槽12B及装于机体内的弹性安全锁杆14组成。安全锁杆头部端面14A与按钮导槽12B的根部端面相对应。按钮导槽12B根部端面为斜面或弧面,安全锁杆头部端面14A为与导槽根部端面相对应的斜面或弧面(如图5)。磨轮19与转轴16为固定连接。转轴16上设有棘轮16A。棘轮16A内腔为内齿圈,棘爪18呈S状,棘爪18两端与齿圈的齿牙啮合构成棘轮机构(如
图10)。棘爪18与拨轮17固联,在拨轮17上有两个小孔与棘爪18上凸起的两个小圆柱体18A连接。拨轮两边壁上分别设有开口槽17B卡在转轴16的两端(如图3)。拨杆10的上端有两个小孔10B与拨轮17两边凸起的小圆柱体17A连接。拨杆的下端套在按钮12中部的圆柱体12A上,该端被冲击弹簧11压紧在按钮12的横档12D上(如图4)。在按钮12的下部与机体的密封盖3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5。控制拨杆10下行的行程控制卡簧13卡在中间支架4的下部。按钮12的两个内壁12C的中部设有斜面12B,与行程控制卡簧13的两个斜面13A相对应(如图4、7、9、11、12)。杠杆7一端卡在火咀管8上,另一端卡在按钮12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图1是本打火机的初始状态。安全锁杆14的头部14A凸出按钮12的后裙部导槽12B搭在机体贮油槽的上边缘。此时,如习惯性地用手压按钮12打火,则因安全锁杆14的头部14A抵住了按钮的导槽12B的根部,使按钮12不能下行,从而起到了安全效果。如有意识地增大力度按压按钮12时,按钮导槽12B的根部与安全锁杆头部14A两个相接触的斜面间相互摩擦产生水平方向的分力,迫使有弹性的安全锁杆14的上部向左运动,安全锁杆头部14A离开按钮导槽12B,按钮12即可顺利地下行(如图6),尽管此时按钮12开始下行,但因装在中间支架4下面的卡簧13的前端13B钩住了拨杆10的下端10A,所以,即使已下行的按钮12压下了杠杆7的一端,挑起了火咀管8,开启了气阀释放出贮油槽1内的燃气,也由于拨杆10处于静止状态,未能拨动拨轮,带动转轴及磨轮旋转磨擦火石产生火花。故溢出火咀管8的燃气不能被点着,这时,装在按钮12内的冲击弹簧11和按钮下部的复位弹簧15均因按钮12的下行被压缩贮存了能量。当手接着按钮12继续下行,按钮12的两个内壁12C的中部斜面12B抵住卡簧相应的斜面13A,相互摩擦,使得卡簧13产生水平分力横向运动时(如图7、9),卡簧13让开拨杆10下行的空间,拨杆10在贮存了能量的冲击弹簧11的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15的阻力并继续压缩复位弹簧15快速下行(如图8)。快速下行的拨杆10通过其上端10B带动拨轮17上的圆柱体17A使得拨轮17快速转动、拨轮带动装在其上的棘爪18,棘爪带动棘轮16A(如
图10)快速旋转。其结果是转轴16带动与其紧固的磨轮19快速旋转,磨轮19与火石9快速摩擦产生一团强烈的火花,点燃正从火咀管8溢出的燃气。点火完后,手松开按钮12,它则在已贮存了能量的复位弹簧15的恢复力作用下向上运动复位。随着按钮12的复位,安全锁杆14、卡簧13均由自身的弹力作用复位,杠杆在气阀系统的弹簧力作用下复位,最终各零部件均回到原始位置(如
图1)。
权利要求1.一种压拨式安全打火机,包括机体、气阀装置、磨轮点火操作装置及安全机构,其特征在于点火操作装置还包括按钮(12)、拨杆(10)、拨轮(17)、冲击弹簧(11)、复位弹簧(15)、行程控制卡簧(13)、转轴(16)及棘轮机构,磨轮(19)与转轴(16)固联,转轴(16)上设有棘轮机构,棘爪(18)与拨轮(17)固联,与拨轮(17)连接的拨杆(10)端部被冲击弹簧(11)压在按钮(12)之中,按钮(12)与机体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5),控制拨杆下行的行程控制卡簧(13)装在机体的中间支架(4)上、于按钮(12)内设有推动卡簧(13)运动的致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是安全机构由按钮(12)后裙部的一条导槽(12B)及装于机体内的弹性安全锁杆(14)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是棘轮机构的棘轮(16A)与转轴(16)为一体制成,棘轮(16A)内腔为内齿圈,棘爪(18)呈S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是拨轮(17)上有两个小孔与棘爪(18)上凸起的两个小圆柱体(18A)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是拨轮(17)两边壁上分别设有开口槽(17B)卡在转轴(16)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是拨杆(10)上端有两个小孔(10B)与拨轮(17)两边凸起的圆柱体(17A)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是拨杆(10)的下端套在按钮(12)中部的圆柱体(12A)上,该端被冲击弹簧(11)压在按钮的横档(12D)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是按钮(12)的两个内壁(12C)的中部设有斜面(12B)与行程控制卡簧(13)的两个斜面(13A)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是按钮导槽(12B)根部端面为斜面或弧面,安全锁杆头部端面(14A)为与导槽根部端面相对应的斜面或弧面。
专利摘要一种压拨式安全打火机,包括机体、气阀装置、磨轮点火操作装置及安全机构。点火操作装置还包括按钮、拨轮、冲击弹簧、复位弹簧、行程控制卡簧、转轴、棘轮机构。磨轮与转轴固联。转轴上设有棘轮机构。棘轮与拨轮固联。与拨轮连接的拨杆端部被冲击弹簧压在按钮中。拨杆的行程控制卡簧装在机体的中间支架上。该打火机综合了磨轮打火机摩擦点火的结构及电子打火机按压点火的操作方式,具有着火率高、操作安全卫生的特点。
文档编号F23Q2/16GK2300811SQ9722524
公开日1998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17日
发明者李濠中 申请人:李濠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