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控制给(排)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2333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螺旋控制给(排)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具体地说是冷渣机给渣或者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使用的螺旋控制给(排)渣机。
循环流化床锅炉由于其炉渣温度高,渣粒又特硬,长期以来其排渣一直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冷渣机的出现,在渣的冷却方面已有了一定的突破。但由于冷渣机给渣装置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即不是进渣口太小进渣不畅而堵塞需经常捣渣,就是进渣口太大使大量渣堆积在进渣口输不出而泄渣需专人运渣,从而影响了冷渣机的推广运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解决冷渣机给渣难和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难以控制的问题,不会出现堵塞和泄渣现象,实现可控给(排)渣的螺旋控制给(排)渣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螺旋给渣机主要由篦子,漏斗,螺旋体及其外壳,传动装置,出水管,进水管,风筒组成,篦子置于漏斗中部,漏斗在螺旋体外壳之上并与其连通,漏斗和螺旋体外壳均为夹套管且彼此相通,传动装置与螺旋体连接,出水管环绕并连通漏斗上部,进水管在螺旋体下部与螺旋体外壳夹层连通,风筒在螺旋体外壳的外部。
其中,风筒由支架支承,风筒侧面有出风管。
本实用新型的给(排)渣机由于通过漏斗和螺旋体外壳内的水对外侧热渣进行冷却,通过篦子内的水对内部热渣进行冷却。经过初冷的热渣,确保了螺旋体长期连续地与冷渣机同转速转动。利用床压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调节电机转速,使炉内料层始终处于锅炉良好工作状态,不会使冷渣机出现堵塞和泄渣现象,从而达到循环流化床锅炉可控排渣和冷渣机可控给渣的目的,解决了长期以来循环化床锅炉排查难和冷渣机给渣难以控制的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篦子,2-出水管,3-漏斗,4-风筒,5-风筒盖,6-螺旋体外壳,7-端盖,8-联轴器,9-螺旋体,10-轴承座及其轴承,11-传动轴,12-进水管,13-风筒支架,14-冷渣机,15-风管,16-链轮。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但不限于附图所示。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控制给(排)渣机,主要由篦子1,漏斗3,螺旋体9及其外壳6,传动装置8、10、11、16,出水管2,进水管12,风筒4组成。篦子置于漏斗中部,工作时可向内通水进行冷却。漏斗在螺旋体外壳之上并与其连通。漏斗和螺旋体外壳均为夹套管且彼此相通,相互间与风筒的联接均可焊接联接。出水管2环绕并连通漏斗上部夹层,进水管12在螺旋体外壳下部与螺旋体外壳夹层连通。风筒在螺旋体外壳的外部。风筒由支架13支承,风筒侧面有出风管15。传动装置由联轴器8、轴承及轴承座10、传动轴11和链轮16构成。件1、件2与件3间的联接,件6与件12的联接,件13、件15与件6间的联接均为焊接联接。
螺旋控制给(排)渣机的螺旋轴及叶片可使用高耐热钢材质,其直径和螺距的设计可根据冷渣机的最大出力来设计。也就是说在冷渣机未达到最大出力以前,可根据循环流化床床压调节冷渣机和给渣机转速。
权利要求1.一种螺旋控制给(排)渣机,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篦子(1),漏斗(3),螺旋体(9)及其外壳(6),传动装置(8、10、11、16),出水管(2),进水管(12),风筒(4)组成,篦子置于漏斗中部,漏斗在螺旋体外壳之上并与其连通,漏斗和螺旋体外壳均为夹套管且彼此相通,传动装置与螺旋体连接,出水管(2)环绕并连通漏斗上部,进水管(12)在螺旋体下部与螺旋体外壳夹层连通,风筒在螺旋体外壳的外部。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渣机,其特征在于风筒由支架(13)支承,风筒侧面有出风管(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螺旋控制给(排)渣机,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箅子(1),漏斗(3),螺旋体(9)及其外壳(6),传动装置(8、10、11、16),出水管(2),进水管(12),风筒(4)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给(排)渣机由于通过漏斗和螺旋体外壳内的水对外侧热渣进行冷却,通过箅子内的水对内部热渣进行冷却。经过初冷的热渣,确保了螺旋体长期连续地与冷渣机同转速转动。使炉内料层始终处于锅炉良好工作状态,不会使冷渣机出现堵塞和泄渣现象,从而达到循环流化床锅炉可控排渣的目的。
文档编号F23J1/06GK2374757SQ9923129
公开日2000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31日
发明者刘卫, 李学义 申请人:刘卫, 三门峡中心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