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洁净燃烧和净化排放的燃烧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864216阅读:来源:国知局
图;
[0027]图6b为图6a的D向视图;
[0028]图7a为本实用新型中预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b为图7a中E-E剖视图;
[0030]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催化反应室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水分解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2]其中:1为鼓风风量调整分配室,2为机械式炉排,3为炉排运行动力机构,4为燃料启燃区段,5为固体燃料盛装斗,6为闸板调整机构,7为第一燃烧室内下层喷头,8为水冷式鼓风增氧布风器,9为第一燃烧室内上层喷头,10为前炉拱,11为锅炉正面装饰金属板,12为第二燃烧室内下层水分解器,13为锅炉正面墙壁,14为第二燃烧室内上层水分解器,15为催化反应室,151为催化腔室,152为催化剂载体I,153为催化剂载体II,154为弹簧,16为第二燃烧室内预处理器,17为锅炉锅筒门把手,18为锅筒,19为锅炉锅筒安全阀,20为锅筒上部热水或水蒸气出口,21为水蒸气发生器,22为水蒸气发生器水蒸气出口,23为水蒸气发生器内的气水分离器,24为锅炉烟气管道出口,25为水蒸气发生器下部的供水进口,26为第二燃烧室,27为锅炉后面墙壁,28为第一燃烧室内预处理器,29为锅炉后炉拱,30为第一燃烧室,31为灰渣区段,32为灰渣坑,33为清除灰渣机械,34为第一大下集箱,35为第一小下集箱,36为主水冷壁,37为带鳍片管膜式水冷壁,38为炉墙壁内保温层,39为炉墙壁中间保温层,40为炉墙壁外保温层,41为下降管,42为右侧汇集筒,43为汇集筒内气水分离器,44为汇集筒水蒸气出口,45为汇集筒上部安全阀,46为左侧汇集筒,47为多点热空气采集器,48为鼓风机,49为支撑架,50为送风管道,51为锅炉外侧表面金属装饰板,52为锅炉第一燃烧室与锅炉第二燃烧室理论分界线,53为阻火门,54为万向连接杆,55为气缸,56为第二小下集箱,57为第二大下集箱,58为粉尘排出机构,59为粉尘盛装斗,60静电除尘震打一体化除尘器,61为A段脱硫脱硝剂气、雾化喷嘴排,62脱硫脱硝反应仓室,63为烟尘聚核增大静电除尘单元,64为B段脱硫脱硝剂气、雾化喷嘴排,65为除雾器,66为过热水蒸气双面喷射喷嘴排,67为水蒸气输送管道,68为烟尘进口,69烟尘聚核剂输送管道,70为水蒸气引射烟尘聚核剂气、雾化喷嘴排,71为烟尘聚核仓室,72为静电除尘电控柜,73为吸附剂颗粒均匀布撒器和循环利用运转输送机构电控柜,74为防粘耐磨层,75为烟气质量监测传感器I,76为烟气质量控制仓室,77为烟气顺向净化工艺处理仓室,78为吸附剂颗粒布撒器,79为烟气逆向净化工艺处理仓室,80为烟气质量监测传感器II,81为洁净烟气出口,82为烟气联合净化系统外壳,83为异相三元控制器,84为吸附剂颗粒再生后分选箱,85为吸附剂颗粒分选后循环利用运转输送机构,86为同相二元控制器,87为过热水蒸气输送管道,88为脱硫剂输送管道,89为脱硝剂输送管道,90为烟气联合净化系统整体支撑架,91为观察门,92为第二燃烧室内上层喷头,93为第二燃烧室内下层喷头,M为水蒸气进口,N为发生器水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34]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炉体、第一燃烧室30、第二燃烧室26、锅筒18、主水冷壁36、收集余热生产水蒸气输出系统、水蒸气分解成可燃助燃气体系统、燃料缺氧时段鼓风增氧系统及烟气净化系统,其中炉体内由下至上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燃烧室30和第二燃烧室26,所述锅筒18设置于炉体的顶部,所述主水冷壁36设置于炉体的侧壁内、并上端与锅筒18连通,下端与大下集箱连通。所述炉体的侧壁内还设有位于主水冷壁36外侧的收集余热生产水蒸气输出系统,所述水蒸气分解成可燃助燃气体系统安装在炉体的侧壁上、并与收集余热生产水蒸气输出系统连接,用于为第一燃烧室30和第二燃烧室26提供可燃、助燃气体,所述燃料缺氧时段鼓风增氧系统设置于第一燃烧室30侧壁上设有的通风口处,用于为第一燃烧室30提供氧气。所述烟气净化系统设置于燃烧设备的烟道上。
[0035]所述收集余热生产水蒸气输出系统包括炉体侧壁余热吸收系统和烟道余热吸收系统,其中炉体侧壁余热吸收系统包括副水冷壁、下降管41、汇集筒及小下集箱,其中汇集筒和小下集箱分别设置于炉体侧壁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副水冷壁位于汇集筒和小下集箱之间、并将汇集筒和小下集箱连通,所述下降管41将汇集筒和小下集箱的端部连通,所述汇集筒的顶部设有汇集筒水蒸气出口 44,所述汇集筒水蒸气出口 44通过蒸气管道与水蒸气分解成可燃助燃气体系统、燃料缺氧时段鼓风增氧系统和/或烟气净化系统连接。所述烟道余热吸收系统为水蒸气发生器21,所述水蒸气发生器21安装在烟道上靠近锅筒18的位置,通过烟道内烟气的余热将水蒸气发生器21内的水加热变成水蒸气。
[0036]如图4a、图4b所示,所述副水冷壁为带鳍片管膜式水冷壁,所述炉体侧壁上设有观察窗91,所述观察窗91的外侧设有所述带鳍片管膜式水冷壁,如图6a、图6b所示。所述第一燃烧室30侧壁上的送风口外侧设有水套,所述带鳍片管膜式水冷壁与水套连通,如图5a、图5b所示。所述汇集筒包括设置于炉体上部两侧的汇集筒A42和汇集筒B46,所述小下集箱包括设置于炉体下部两侧的左小下集箱35和右小下集箱56,所述炉体左侧的带鳍片管膜式水冷壁上、下端分别与汇集筒A42和左小下集箱35连通,所述炉体右侧的带鳍片管膜式水冷壁上下端分别汇集筒B46和右小下集箱56连通。汇集筒A42和汇集筒B46内的水通过下降管41分别输送给左小下集箱35和右小下集箱56,由左小下集箱35和右小下集箱56分配进炉墙壁最外保温层中收集余热的带鳍片管膜式水冷壁内。在集热聚能的作用下,带鳍片管膜式水冷壁内的水转变为水、气混合液,在热循环上升作用力的推动下,分别汇集于锅炉锅筒18两侧的汇集筒A42和汇集筒B46内,在汇集筒A42和汇集筒B46内的气、水分离器的分离作用下分离出来水蒸气。所述锅筒18、汇集筒A42、汇集筒B46及水蒸气发生器21的蒸气口处均设有水、气分离器。
[0037]所述收集余热生产水蒸气输出系统,一是利用第一燃烧室30和第二燃烧室26内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为热源,将第一燃烧室30和第二燃烧室26炉墙壁最高温度区段最外层保温层中的余热吸收。将带鳍片管膜式水冷壁内的水转变为水、气混合液进入汇集筒,通过汇集筒内的气、水分离器的分离作用,将水、气混合液分离出水蒸气。二是利用锅炉的燃烧室内燃料燃烧所产生的高温烟气余热,由利用安装在锅炉锅筒出口处烟气管道上的收集烟气余热的水蒸气发生器21。水蒸气发生器21内的水在其内部结构和烟气余热的共同作用,将水转变为水、气混合液。转变的水、气混合液在水蒸气发生器21内的水、气分离器的分离作用下,分离出水蒸气(如图1所示)。
[0038]将生产的水蒸气,经水蒸气出口通过水蒸气输送管道网分别输向水蒸气分解成可燃助燃气体系统,输向烟气净化系统,输向燃料缺氧时段鼓风增氧系统,还可以将剩余的水蒸气应用于生产和生活。
[0039]所述水蒸气分解成可燃助燃气体系统包括预处理器、催化反应室15、分配器、水分解器及多孔喷头,其中预处理器为多个、并分别设置于第一燃烧室30和第二燃烧室26内部,各预处理器可拆卸地安装在炉体侧壁上、并端部穿过炉体侧壁分别与炉体外部的蒸气管道和催化反应室15连接,所述催化反应室15通过分配器与多个可拆卸地安装在炉体侧壁上的水分解器的一端连接,所述水分解器的另一端插设于第一燃烧室30和第二燃烧室26的内部、并2而部设有多孔喂'头。
[0040]所述的第一燃烧室30和第二燃烧室26内的预处理器16、28和水分解器是由预埋在炉墙壁中的金属管套内孔穿入燃烧室的,并将预处理器和水分解器的固定端板与炉墙壁外部金属管套骨架上的固定板用螺栓、螺母固定连接。这里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