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洁净燃烧和净化排放的燃烧设备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8864216阅读:来源:国知局
吸附剂颗粒再生分选箱和吸附剂颗粒分选后循环利用运转输送机构来完成。由支撑架保持本系统整体结构的平衡与完整。
【主权项】
1.一种燃料洁净燃烧和净化排放的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第一燃烧室(30)、第二燃烧室(26)、锅筒(18)、主水冷壁(36)、收集余热生产水蒸气输出系统、水蒸气分解成可燃助燃气体系统、燃料缺氧时段鼓风增氧系统及烟气净化系统,其中炉体内由下至上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燃烧室(30)和第二燃烧室(26),所述锅筒(18)设置于炉体的顶部,所述主水冷壁(36)设置于炉体的侧壁内、并上端与锅筒(18)连通,下端与大下集箱连通,所述炉体的侧壁内还设有位于主水冷壁(36)外侧的收集余热生产水蒸气输出系统,所述水蒸气分解成可燃助燃气体系统安装在炉体的侧壁上、并与收集余热生产水蒸气输出系统连接,用于为第一燃烧室(30)和第二燃烧室(26)提供可燃、助燃气体,所述燃料缺氧时段鼓风增氧系统设置于第一燃烧室(30)侧壁上设有的通风口处,用于为第一燃烧室(30)提供氧气,所述烟气净化系统设置于燃烧设备的烟道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洁净燃烧和净化排放的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余热生产水蒸气输出系统包括炉体侧壁余热吸收系统和烟道余热吸收系统,所述炉体侧壁余热吸收系统包括副水冷壁、下降管(41)、汇集筒及小下集箱,其中汇集筒和小下集箱分别设置于炉体侧壁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副水冷壁位于汇集筒和小下集箱之间、并将汇集筒和小下集箱连通,所述下降管(41)将汇集筒和小下集箱的端部连通,所述汇集筒的顶部设有汇集筒水蒸气出口(44),所述汇集筒水蒸气出口(44)通过蒸气管道与水蒸气分解成可燃助燃气体系统、燃料缺氧时段鼓风增氧系统和/或烟气净化系统连接;所述烟道余热吸收系统为水蒸气发生器(21),所述水蒸气发生器(21)安装在烟道上靠近锅筒(18)的位置,通过烟道内烟气的余热将水蒸气发生器(21)内的水加热变成水蒸气。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洁净燃烧和净化排放的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水冷壁为带鳍片管膜式水冷壁,所述炉体侧壁上设有观察窗(91),所述观察窗(91)的外侧设有所述带鳍片管膜式水冷壁;所述第一燃烧室(30)侧壁上的送风口外侧设有水套,所述带鳍片管膜式水冷壁与水套连通。
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洁净燃烧和净化排放的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筒(18)、汇集筒及水蒸气发生器(21)的蒸气口处均设有水、气分离器。
5.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洁净燃烧和净化排放的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蒸气分解成可燃助燃气体系统包括预处理器、催化反应室(15)、分配器、水分解器及多孔喷头,其中预处理器为多个、并分别设置于第一燃烧室(30)和第二燃烧室(26)内部,各预处理器可拆卸地安装在炉体侧壁上、并端部穿过炉体侧壁分别与炉体外部的蒸气管道和催化反应室(15)连接,所述催化反应室(15)通过分配器与多个可拆卸地安装在炉体侧壁上的水分解器的一端连接,所述水分解器的另一端插设于第一燃烧室(30)和第二燃烧室(26)的内部、并端部设有多孔喷头。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洁净燃烧和净化排放的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器包括U型耐高温金属管和设置于U型管内的多孔网状旋导式气体通道,所述U型耐高温金属管的一端通过蒸气管道与收集余热生产水蒸气输出系统连接,另一端与催化反应室(15)连接。
7.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洁净燃烧和净化排放的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反应室(15)包括催化腔室(151)及设置于催化腔室(151)内的催化剂载体I (152)、催化剂载体11(153)及弹簧(154),其中催化腔室(151)的两端分别设有干蒸气进口和催化后载气体出口,所述干蒸气进口和催化后载气体出口分别与预处理器和分配器连接,所述催化剂载体1(152)为片状结构、并设有多个便于气体通过的螺旋式通孔,所述片状结构上设有沿干蒸气进口方向延伸的凸起,所述催化剂载体II (153)为封闭结构、并与催化腔室(151)的催化后载气体出口相对应处设有开口,所述封闭结构的侧壁上设有便于气体进入封闭结构内部的多个通孔,所述弹簧(154)套设于催化剂载体II (153)的外侧、并两端分别与催化剂载体I (152)和催化剂载体II (153)端部的止口抵接。
8.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洁净燃烧和净化排放的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解器包括耐高温金属管和设置于耐高温金属管内的蜂窝状气体通道。
9.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洁净燃烧和净化排放的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缺氧时段鼓风增氧系统包括多点热空气采集器(47)、鼓风机(48)、支撑架(49)、送风管道(50)、阻火门(53)、万向连杆(54)及气缸(55),其中鼓风机(48)通过支撑架(49)安装在炉体的顶部、并进风口与多点热空气采集器(47)连接,所述送风管道(50)的一端与鼓风机(48)的出风口连通,另一端与炉体侧壁上设有的送风口连通,所述送风口的内侧口设有阻火门(53),所述阻火门(53)的上端与送风口铰接,下端通过万向连杆(54)与气缸(5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阻火门(53)通过气缸(55)的驱动摆动布风。
10.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洁净燃烧和净化排放的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烟尘聚核仓室(71)、脱硫脱硝反应仓室(62)、烟气质量控制仓室(76)、烟气顺向净化工艺处理仓室(77)及烟气逆向净化工艺处理仓室(79),其中烟尘聚核仓室(71)上部设有烟尘进口(68),底部与脱硫脱硝反应仓室¢2)的底部连通,所述烟尘聚核仓室(71)的内部设有烟尘聚核增大静电除尘单元(63),所述烟尘聚核仓室(71)和脱硫脱硝反应仓室¢2)的底部设有粉尘盛装斗(59)、并在底部连通处设有静电除尘震打一体化除尘器(60),所述烟气质量控制仓室(76)设置于脱硫脱硝反应仓室¢2)的上方、并顶部与烟气顺向净化工艺处理仓室(77)的顶部连通,所述烟气顺向净化工艺处理仓室(77)的底部与烟气逆向净化工艺处理仓室(79)的底部连通,所述烟气逆向净化工艺处理仓室(79)的上部设有洁净烟气出口(81);所述脱硫脱硝反应仓室¢2)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A段脱硫脱硝剂气、雾化喷嘴排¢1)和B段脱硫脱硝剂气、雾化喷嘴排¢4);所述烟气质量控制仓室(76)的底部由下至上依次设有除雾器¢5)和过热水蒸气双面喷射喷嘴排(66),所述烟气质量控制仓室(76)的顶部设有烟气质量监测传感器I (75);所述烟气顺向净化工艺处理仓室(77)和烟气逆向净化工艺处理仓室(79)的顶部设有吸附剂颗粒布撒器(78),所述洁净烟气出口(81)处设有烟气质量监测传感器II(8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燃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燃料洁净燃烧和净化排放的燃烧设备。包括炉体、锅筒、主水冷壁、收集余热生产水蒸气输出系统、水蒸气分解成可燃助燃气体系统、燃料缺氧时段鼓风增氧系统及烟气净化系统,其中炉体内设有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锅筒设置于炉体的顶部,主水冷壁设置于炉体的侧壁内、并上端与锅筒连通,下端与大下集箱连通,炉体的侧壁内还设有收集余热生产水蒸气输出系统,所述水蒸气分解成可燃助燃气体系统与收集余热生产水蒸气输出系统连接,燃料缺氧时段鼓风增氧系统设置于第一燃烧室侧壁上设有的通风口处,烟气净化系统设置于燃烧设备的烟道上。本实用新型其具有更融合、更完善、更美观,节能环保效果更好。
【IPC分类】F23C6-00, F23L1-00, F23J15-02, C01B3-04, F23B10-02
【公开号】CN204573999
【申请号】CN201520100912
【发明人】李根钧
【申请人】李根钧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1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