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常压型煤热水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56806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卧式常压型煤热水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燃煤热水锅炉。
普通型卧式移动炉排热水锅炉,即纵制火管锅筒移动炉排常压锅炉,其主要结构构造是由卧式锅筒,连接在锅筒两侧竖立排列的加热水管,链条或往复移动炉排,炉墙体,安设在炉腔内的炉拱,炉拱下部与炉排间的燃烧室和炉拱上部与锅筒下部间的加热室,在锅筒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进烟腔和出烟腔,在锅炉前面设有煤斗构成。其工作时炉前煤斗中的煤由往复或链条移动炉排载运送入炉内燃烧,移动炉排上的煤燃烧加热炉拱,炉拱热辐射加热室,加热室和热烟气对锅筒和与锅筒相连接的水管进行加热。这种卧式往复移动炉排热水锅炉有其自己的特点,但其使用散煤燃烧,需配备有鼓风机和引风机,烟尘排放量很大,不仅要配备除尘设备,而且噪大,所采用的链条或往复移动炉排也易发生故障,影响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热效率高的纵制火管锅筒常压型煤热水锅炉。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纵制火管锅筒、连接在锅筒下部两侧竖立排列的加热水管、炉排、设置在炉排前端的进煤装置、炉墙体、设置在炉腔内的炉拱、炉拱下部与炉排间的燃烧室和炉拱上部与锅筒下部间的加热室、设置在锅筒前后两端的进烟腔和出烟腔构成,其特征是炉排是水管炉排,进煤装置由设置在水管炉排前端部的架板和架板下的链轮链条推进送煤装装构成,在链条上设有齿块与置于架板上的型煤托板配合,推进型煤托板前行进煤;在锅筒的下部连接设有锅筒与加热室间的热传递换热热管。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燃烧型煤烟尘小,热效率高。水管炉排可有效地将型煤燃烧时向下产生的辐射热量充分有效地吸收,提高热能利用率。水管炉排的工作温度相对较低,使用寿命长,减少维修。锅筒下部设置有的热管可充分提高热传导的热交换效率,同时也可相应地减少加热水管的设置。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的A-A剖视图。
参见附图实施例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卧式纵制火管锅筒1、连接在锅筒1下部两侧竖立排列的加热水管10、10’、炉墙体2、设置在炉腔内的炉拱5、炉排6、炉拱5下部与炉排6间的燃烧室3和炉拱5上部与锅筒1下部间的加热室4、设置在锅筒1前后两端的进烟腔12和出烟腔13,设置在炉排6前端部的进煤装置7构成,其特征是炉排6是水管炉排,水管炉排6与加热水管10、10’下端的集水管62相连接,进煤装置7由设置在水管炉排6前端部的架板71和架板71下的由电机和减速机带动的链轮72、72’、链条73推进装置构成,在锅筒1的下部连接设有热传递换热热管15,在水管炉排6后部设置有出渣装置9。
本实用新型将型煤70放置在型煤托板75上,在链条73上设有齿块与架板71上的型煤托板75配合推进型煤托板75前行进煤,在水管炉排6上可焊接有型煤托板75滑道60,型煤托板75载着型煤70在水管炉排6上的滑道60上滑动前行,燃烧完的型煤和托板75从水管炉排6的后部掉入出渣装置中排出。
本实用新型其进煤推进装置也可以是其它形式,如是由电机和减速器带动的曲柄连杆推动机构构成。
权利要求1.卧式常压型煤热水锅炉由卧式纵制火管锅筒(1)、连接在锅筒(1)下部两侧竖立排列的加热水管(10、10’)、炉墙体(2)、设置在炉腔内的炉拱(5)、炉排(6)、炉拱(5)下部与炉排(6)间的燃烧室(3)、炉拱(5)上部与锅筒(1)下部间的加热室(4)、设置在锅筒(1)前后两端的进烟腔和出烟腔,设置在炉排(6)前端部的进煤装置(7)构成,其特征是炉排(6)是水管炉排,水管炉排(6)与加热水管(10、10’)下端的集水管(62)相连接,进煤装置(7)由设置在水管炉排(6)前端部的架板71和架板(71)下的由电机和减速机带动的链轮(72、72’)、链条(73)推进装置构成,在链条(73)上设有齿块与架板(71)上的型煤托板(75)配合推进型煤托板(75)前行进煤,在锅筒(1)的下部连接设有热管(15),在水管炉排(6)后部设置有出渣装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常压型煤热水锅炉,其特征是进煤推进装置是由电机和减速器带动的曲柄连杆推动机构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常压型煤热水锅炉,其特征是在水管炉排(6)上焊接有型煤托板(75)滑道(6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卧式常压型煤热水锅炉由有锅筒1、连接在锅筒下部两侧竖立排列的加热水管10、水管炉排6、进煤装置7、炉墙体2、炉拱5、在锅筒1的下部连接设有热管15构成。其结构简单,燃烧型煤,烟尘小,热效率高。
文档编号F24H9/18GK2485593SQ01248148
公开日2002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8日
发明者吕世发 申请人:吕世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