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4692333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脉宽调制压缩机的空调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另外,由于需要昂贵的和复杂的电路装置和过度的电能消耗来改变施加到电动机的电流频率,因此,传统的可变旋转压缩机的成本/能量效率比普通压缩机低。特别是,传统的可变压缩机需要数个电源变换器,例如,经过这些变换器将最初输入的商用AC电源变换成DC电源,和将该DC电源变换成具有所需频率的AC电源,从而导致电路装置的结构复杂化和在该变换器电路装置中频繁产生噪声。
此外,大容量可变旋转压缩机的问题特别在于由于其效率低、体积大和成本高,导致难于控制压缩机,所以利用一个可变旋转压缩机很难满足大容量的需求。因此,为了满足大容量的需求,需要使用两个或多个压缩机。这种情况下,通常将其电动机以恒定速度旋转的一个标准压缩机与可变转数的压缩机一起使用。如果使用多个压缩机,将会扩大室外单元的整个体积,因此,室外单元的处理就变得很困难。
例如,在美国专利US6,047,557和日本未审专利公报No.平8-334094中公开了脉宽调制(PWM)压缩机。这些PWM压缩机在各具有多个冷冻室或者冷藏室的制冷系统中使用,并且将其设计为应用于短管道输送系统,该短管道输送系统位于一个压缩机与一个蒸发器之间的制冷管道的部分很短。因此,这些压缩机不能直接应用于建筑物的空调系统,因为建筑物需要较长的输送管道并且所给定的控制环境与制冷系统的环境有很大区别。迄今为止,已经公开了一种在多个空调器中利用脉宽调制压缩机的控制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脉宽调制压缩机、单个室外单元和多个彼此相距较远的室内单元的空调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时提供一种空调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能够通过计算每个相应的室内单元所需的冷却容量和将所需的冷却容量发送到室外单元来计算所需的冷却容量,计算总的所需冷却容量;和响应计算的总冷却容量需求来改变脉宽调制压缩机的容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器控制系统,该空调器控制系统具有为适合于建筑物空调而有效设计的脉宽调制压缩机和多个蒸发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原理的一个方面,一种空调器控制系统包括安装在室外单元中的压缩机,通过脉宽调制控制所述压缩机;连接到该压缩机的冷凝器;多个室内单元,每个室内单元具有一个蒸发器,每个蒸发器连接到压缩机和冷凝器;室内控制单元,配置用来计算各自相应所需的冷却容量;和一个室外控制单元,响应从所述多个室内控制单元的一个相应控制单元发送的各自所需的冷却容量,产生一个工作循环控制信号,并响应工作循环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的容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空调器控制系统包括具有两种状态的压缩机,每个状态对应于与另一种状态不同的操作容量,并且配置用来在施加电能时有选择地以两种状态中的一种状态进行操作;连接到压缩机的冷凝器;连接到压缩机和冷凝器的一个或多个蒸发器;温度检测器,检测正在受到空气调节的房间的室内温度;和控制单元,配置用来根据每个温度检测器所检测的所述室内温度与预置温度之间的温差计算所需的冷却容量,所述预置温度是所希望的房间室内温度,并且根据计算的所需冷却容量产生工作循环控制信号,以控制压缩机以所述两种状态中的一种状态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一种空调器控制系统,包括具有可变容量并且由脉宽调制控制的压缩机;和控制单元,配置用来控制压缩机的可变容量,其中控制单元产生工作循环控制信号,该工作循环控制信号是从一个或多个室内单元发送的所需冷却容量的函数,以控制压缩机的可变容量。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一种控制空调器的方法,所述空调器具有带有脉宽调制压缩机的室外单元,和多个各具有一个蒸发器的室内单元,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多个室内单元的相应单元的控制下计算所述多个室内单元的相应单元的所需冷却容量,把计算的所需冷却容量发送给室外单元,在室外单元的控制下,将从相应的室内单元发送的所需冷却容量加到一起,以产生总的所需冷却容量,并产生工作循环控制信号,该工作循环控制信号是总的所需冷却容量的函数;和响应该工作循环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的容量。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一种控制空调器的方法,所述空调器具有带有脉宽调制压缩机的室外单元,和安装在空气受到调节的房间中的蒸发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房间的室内温度,得出所检测的室内温度与预置温度之间的温差,所述预置温度是所希望的室内温度,根据该温差计算所需的冷却容量,产生作为计算的所需冷却容量的函数的工作循环控制信号;和响应工作循环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的容量。
*主要部件参考标号的说明*2压缩机;5蒸发器;8室外单元;9室内单元;26脉宽调制阀;27室外控制单元;28室外通信电路单元;29室内控制单元;30温度检测部件;31室内通信电路单元。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控制系统的制冷循环的示意图。
本发明的空调器1包括压缩机2,冷凝器3,多个电膨胀阀4,和多个蒸发器5,蒸发器通过制冷剂管道相互连接,以形成封闭回路。对于这些制冷剂管道,将压缩机2的流出侧连接到电膨胀阀4的流入侧的制冷剂管道是一个高压管道6,用于引导从压缩机2排放的高压制冷剂的流动,将电膨胀阀4的流出侧连接到压缩机2的流入侧的制冷剂管道是一个低压管道7,用于引导在电膨胀阀4中膨胀的低压制冷剂的流动。冷凝器3位于高压管道6上,而蒸发器5位于低压管道7上。在压缩机2操作的时候,制冷剂沿实线箭头所指的方向流动。
此外,本发明的空调器1包括室外单元8和多个室内单元9。室外单元8包括上述压缩机2和冷凝器3。室外单元8还包括位于压缩机2上游的低压管道7上的蓄能器10和位于冷凝器3下游的高压管道6上的接收器11。蓄能器10用于收集和蒸发仍未蒸发的液态制冷剂,并且允许蒸发的制冷剂流入压缩机2中。如果蒸发器5内的制冷剂未完全蒸发,进入蓄能器10的制冷剂则是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的混合物。蓄能器10蒸发液态制冷剂,并且只允许气态制冷剂(气体制冷剂)进入压缩机2。为此,最好在蓄能器10的上部设置制冷剂管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
如果制冷剂未在冷凝器3中完全冷凝,进入接收器11的制冷剂则是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的混合物。构成接收器11用来将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相互分离,并且只允许排放液态制冷剂。此外,位于接收器11内部的制冷剂管道进口端和出口端延伸到接收器11的下部。
为旁路位于接收器11内的气态制冷剂,设置了一个排气旁路管道12,将接收器11连接到蓄能器10上游的低压管道7上。排气旁路管道12的进口端设置在接收器11的上部,所以只有气态制冷剂进入排气旁路管道12。排气阀13设置在排气旁路管道12上,控制被旁路的气态制冷剂的流速。双虚线箭头指示流经排气旁路管道12的气态制冷剂的流动方向。
构成从接收器11延伸的高压管道6的部分穿过蓄能器10。利用流经高压管道6的相对较高温度的制冷剂,该结构可以蒸发蓄能器10中收集的低温液态制冷剂。为了有效地蒸发该制冷剂,位于蓄能器10的低压管道7的部分形成U形,同时设置经过蓄能器10的高压管道6的部分经过低压管道7的U形部分的内部。
室外单元8还包括将压缩机2与冷凝器3之间的高压管道6的部分连接到蓄能器10的热气旁路管道14,和连接接收器11的下游侧和蓄能器10的上游侧的液体旁路管道15。热气阀16设置在热气旁路管道14上,以控制被旁路的热气的流速;液体阀17设置在液体旁路管道15上,以控制被旁路的液态制冷剂的流速。因此,当热气阀16打开时,从压缩机2排放的热气部分在图1的虚线箭头所指的方向沿着热气旁路管道14流动;当液体阀17打开时,从接收器11排放的液态制冷剂部分在图1的双虚线箭头所指的方向沿着液体旁路管道15流动。
多个室内单元9并行设置。每个室内单元9包括电膨胀阀4和蒸发器5。因此,多个室内单元被连接到单个室外单元8上。各室内单元的容量和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互不相同。
如图2a和图2b所示,采用以脉宽调制方式控制的变容压缩机被利用为压缩机2。压缩机2包括设置有一个入口18和一个出口19的壳体20;设置在壳体20内的电动机21;由电动机21的旋转力旋转的旋转涡管(scroll)22;和与旋转涡管22共同确定一个压缩室23的固定涡管24。旁路管道25附加在壳体20,以便将固定涡管24之上的一个部位(出口侧)连接到入口18,呈电磁阀形式的PWM阀(脉宽调制阀)26安装在旁路管道25上。在图2a中,当PWM阀26是OFF时,关闭旁路管道25。这种情况下,压缩机2排放制冷剂。该状态被称作“加载状态”;在该状态下,压缩机2按100%的容量进行操作。在图2b中,当PWM阀是ON时,打开旁路管道25。在该状态下,压缩机2不排放制冷剂。该状态被称作“卸载状态”,在该状态下,压缩机以0%的容量进行操作。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向压缩机2供电而与加载和卸载状态无关。电动机21以恒定速度旋转。当未向压缩机2供电时,电动机21不旋转,压缩机2也不工作。
如图3所示,压缩机2在其操作期间周期性地经历加载状态和卸载状态。加载时间和卸载时间根据所需的制冷容量而变化。在加载时间期间,由于压缩机2排放制冷剂,蒸发器5的温度降低;而在卸载时间期间,由于压缩机2不排放制冷剂,蒸发器5的温度增加。在图3中,阴影部分指示被排放的制冷剂的量。控制加载时间和卸载时间的信号被称作工作控制信号。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压缩机2的容量以这样一种方式改变根据所需的压缩机2的总制冷容量来改变加载时间和卸载时间,同时保持工作控制信号的周期不变,例如20秒。
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用于控制的系统的方框图。如图4所示,室外单元8包括连接到压缩机2和PWM阀26的室外控制单元27。室外控制单元27连接到室外通信电路单元28以发送和接收数据。每个室内单元9包括一个室内控制单元29。温度检测单元30和指示设计温度的温度设置单元31连接到室内控制单元29的输入端,电膨胀阀4连接到室内控制单元29的输出端。温度检测单元30是检测空气要被调节的房间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可以根据温度检测部分30检测的温度计算房间所需冷却容量。也可以使用检测制冷剂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替代温度检测器,这种温度和压力检测器是负载检测器,用于计算每个室内单元所需的冷却容量,即每个室内单元的负载。
每个室内单元9包括连接到室内控制单元29的通信电路单元32,以便发送和接收数据。构成室外通信电路单元28和室内通信电路单元32以有线和无线方式发送和接收数据。
室内控制单元29接收来自相应的温度检测单元30和温度设置单元31的信号,以便根据实际温度与预置温度之间的温差计算相应的室内单元9所需的制冷容量。每个室内控制单元29具有关于其自身冷却容量的信息,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温度与预置温度之间的温差和其自身的冷却容量来计算每个室内单元所需的冷却容量,或者仅根据室内单元的冷却容量进行计算。如果室内控制单元29仅根据其冷却容量计算所需的冷却容量,其冷却容量则变成所需的冷却容量。冷却容量被转换成用于应用的容量代码值,如下表1所示。
表1

表1显示了连接到7.5马力压缩机的六个室内单元,其中容量代码被设置为每个室内单元的冷却容量的倍数。在考虑实际室内空气温度与预置温度之间的温差和它们自身的冷却容量来计算相应的室内单元所需的冷却容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将表1的容量代码乘以根据实际温度与预置温度之间的温差设置的一个补偿系数来获得所需的冷却容量。根据图5确定补偿系数Q。
如图5所示,根据检测的室内温度与预置温度之间的温差设置Q。即使它们之间没有温差,室内温度降低情况下的补偿系数也变得与室内温度增加情况下的补偿系数不同。例如,如果室内温度高于预置温度,而室内温度正在降低,则Q等于3。如果室内温度比预置温度低于1℃之内,则Q等于2。如果低于的值大于1℃,则Q等于0。在Q等于0的情况下,关闭电膨胀阀5。一旦关闭电膨胀阀5,制冷剂就不能流到室内单元9。如果室内温度增加并且室内温度与预置温度之间没有温差,则打开电膨胀阀。如果室内温度进一步增加,并且高于预置温度在1℃之内,则Q等于2,当室内温度高于预置温度超过1℃时,Q等于3。
以该方式计算的多个室内单元中相应的单元各自所需的冷却容量经通信电路单元28和32发送到室外控制单元27。室外控制单元27计算包括相应室内单元所需的冷却容量的总的所需冷却容量,以控制压缩机2和PWM阀26。表2示出了根据20秒循环内总的所需冷却容量设置的加载时间和卸载时间。
表2

下面结合图6a和6b说明根据本发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
下面的说明是参照图6a的关于室内单元9中的控制序列。
室内控制单元27确定室内单元9是否被接通(S101)。如果室内单元9被接通,则通过温度检测部分30检测室内温度(S102)。室内控制单元27通过温度设置部分31检测预置温度,以求出室内温度与预置温度之间的温差(S104)。室内控制单元27根据室内单元本身可使用的冷却容量和室内温度与预置温度之间的温差计算(S105)室内单元9所需的冷却容量。在该步骤中,室内单元9的冷却容量被转换成用于应用的容量代码,如表1所示。通过将表1的容量代码乘以根据检测的温度与预置温度之间的温差设置的补偿系数来获得每个室内单元9单独所需的冷却容量。如上所述,根据图5确定补偿系数Q。
把按上述方式计算的每个室内单元单独所需的冷却容量通过通信电路单元28和32发送到室外控制单元27。如果室内单元9在步骤S101关闭,则室内单元9单独所需的冷却容量为0(步骤S107),并且将该值发送给室外单元。
下面结合图6b说明室外单元8的控制序列。室外控制单元通过将多个室内单元中相应的室内单元各自所需的冷却容量加在一起来求出(S201)所需的总的冷却容量。如果所需的总的冷却容量为0,室外控制单元使压缩机2停止(S206)工作。如果所需的总的冷却容量不为0,则使压缩机2工作。当操作压缩机2时,室外控制单元响应所需的总的冷却容量产生(S204)一个工作循环控制信号,并且响应该工作循环控制信号控制PWM阀的接通/关闭状态。工作循环控制信号是确定加载时间和卸载时间的信号。根据如表2所示的所需总的冷却容量来确定该加载时间和卸载时间。一旦确定了加载时间和卸载时间,室外控制单元27响应工作循环控制信号控制(S205)PWM阀。
正如上文充分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借助脉宽调制压缩机,可以通过调整空调器的冷却容量有效地控制诸如具有连接到一个室外单元的多个室内单元的空调系统之类的大规模冷却负载容量。将通信电路单元分别提供给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以便向室外单元发送经计算的相应的室内单元所需的冷却容量,可将通信电路单元有效地应用于具有彼此相距相对较远的室内/室外单元的大型建筑物的空气调节。
在每个室内单元中计算每个室内单元所需的冷却容量并发送到室外单元,室外单元可以有效地计算所需的总的冷却容量。利用确定根据计算的冷却容量预先设置的加载/卸载时间的工作循环控制信号,可以有效地改变脉宽调制压缩机的容量。
然而,在使用脉宽调制压缩机的本发明的空调器控制系统中,即使改变压缩机的容量,其电动机仍以恒定速度运转,这与直接控制运转的电动机的可变转数的压缩机不同。因此,它提供了满意的控制响应,而且没有因电动机的转数改变而产生的震动和噪声,从而增加了电动机和压缩机的寿命,并增强了该系统整体机构的稳定性。由于不需要改变流入电动机的电流的频率,因此,简化了控制电路的设计并降低了其电能消耗。
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各种其它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并且能够容易地做出。因此,其意图不是把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制到这里所描述的范围,而是将权利要求解释为包含存在于本发明中的可专利的新颖性的所有特征,包括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视为等同物的所有特征。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器控制系统包括安装在室外单元中的压缩机,通过脉宽调制控制所述压缩机;连接到该压缩机的冷凝器;多个室内单元,每个室内单元具有一个蒸发器,每个蒸发器连接到压缩机和冷凝器;室内控制单元,配置用来计算各自相应所需的冷却容量;和一个室外控制单元,响应从所述多个室内控制单元中的一个相应室内控制单元发送的各自所需的冷却容量,产生一个工作循环控制信号,以便控制压缩机的容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室内单元中的每一个具有一个室内通信电路单元,通过该室内通信电路单元发送经计算的各自所需的冷却容量,室外单元具有一个室外通信电路单元,配置用来从所述多个室内单元中的一个相应室内单元的室内通信电路单元接收数据,并向室外控制单元发送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配置室外控制单元,响应通过将从所述多个室内控制单元中的相应室内控制单元发送的每个单独所需的冷却容量加在一起获得的总的所需冷却容量来改变压缩机的容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室内单元中的每一个单元具有一个温度传感器,配置用来检测室内空气温度,并且根据所检测的室内温度与预置温度之间的温差计算各自所需的冷却容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室内单元中的每一个单元具有一个温度传感器,配置用来检测室内空气温度,并且根据所述多个室内单元本身的一个相应单元的可使用的冷却容量和所检测的室内空气温度与预置温度之间的温差中的至少一个来计算单独所需的冷却容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需的单独冷却容量是通过将一个容量代码乘以根据所检测的室内温度与预置温度之间的温差设置的补偿系数获得的值,所述容量代码是所述多个室内单元中一个相应室内单元的所述可使用冷却容量的倍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与室内温度降低时相比,当室内温度增加时,补偿系数成为一个较低的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压缩机的容量是100%容量或0%容量中的一个容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室内单元相互平行排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室外单元还包括一个设置到压缩机上游的低压管道上的蓄能器,和一个设置到冷凝器下游的高压管道上的接收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室外单元还包括将所述接收器连接到所述蓄能器上游中的低压管道的排气旁路管道,所述排气旁路管道上有一个排气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蓄能器内的低压管道的一部分取U形形状,并且设置从接收器出来并通过蓄能器的高压管道,以使其经过低压管道的U形部分的内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室外单元还包括一个将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的高压管道部分连接到蓄能器的热气旁路管道,所述热气旁路管道上具有一个热气阀。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室外单元还包括一个连接到接收器的下游和蓄能器的上游的液体旁路管道,和沿液体旁路管道中间设置的液体阀。
15.一种空调器控制系统,包括具有两种状态的压缩机,每种状态对应于与另一种状态不同的操作容量,并且设置该压缩机在向其施加电能时有选择地以两种状态中的一种状态操作;连接到压缩机的冷凝器;一个或多个连接到压缩机和冷凝器的蒸发器;温度检测器,检测空气被调节的房间的室内温度;和控制单元,配置用来根据温度检测器检测的所述室内温度与预置温度之间的温差计算所需的冷却容量,所述预置温度作为所希望的房间的室内温度,并且根据所计算的所需冷却容量产生工作循环控制信号,以控制压缩机以所述两种状态中的一种状态操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压缩机在两种状态中的容量分别是100%和0%。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考虑一个或多个蒸发器本身的可用冷却容量计算所需的冷却容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蒸发器相互平行排列。
19.一种空调器控制系统,包括具有可变容量并且由脉宽调制控制的压缩机;和控制单元,配置用来控制压缩机的可变容量,所述控制单元产生工作循环控制信号,以控制压缩机的可变容量,该工作循环控制信号是从一个或多个室内单元发送的所需冷却容量的函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空调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工作循环控制信号规定用于从压缩机排放制冷剂的加载时间,和不从压缩机排放制冷剂的卸载时间。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调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加载时间期间压缩机的可变容量是100%,在卸载时间期间压缩机的可变容量是0%。
22.一种控制空调器的方法,所述空调器具有带有脉宽调制压缩机的室外单元,和各具有一个蒸发器的多个室内单元;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多个室内单元的相应室内单元的控制下,计算所述多个室内单元的相应室内单元所需的冷却容量;把计算的所需冷却容量发送给室外单元;在室外单元的控制下把从相应的室内单元发送的所需冷却容量加到一起,以产生所需的总冷却容量;和产生工作循环控制信号,该工作循环控制信号是所述所需的总冷却容量的函数;和响应该工作循环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的容量。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需冷却容量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多个室内单元中相应的每个室内单元本身的冷却容量,计算所述多个室内单元中每个室内单元所需的冷却容量。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多个室内单元的相应室内单元本身的冷却容量和实际室内温度与预置温度之间的温差计算所述多个室内单元中每个室内单元的所需冷却容量。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室内单元中的每一个单元所需的冷却容量是将容量代码乘以根据实际温度与预置温度之间的温差而设置的补偿系数获得的值,所述容量代码是所述多个室内单元的相应单元的可用冷却容量的倍数。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室内温度降低时相比,当室内温度增加时,补偿系数成为一个较低的值。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多个室内单元的相应室内单元的通信电路单元向室外单元的通信电路单元发送所计算的所述多个室内单元中的每一个所需的冷却容量。
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作循环控制信号规定从压缩机排放制冷剂的加载时间,和不从压缩机排放制冷剂的卸载时间。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载时间期间压缩机的容量是100%,在卸载时间期间压缩机的容量是0%。
30.一种控制空调器的方法,所述空调器具有带有脉宽调制压缩机的室外单元,和安装在空气被调节的房间中的蒸发器,该方法包括步骤检测空气调节的房间的室内温度;求出所检测的室内温度与预置温度之间的温差,所述预置温度是所希望的房间的室内温度;根据该温差计算所需的冷却容量;产生作为所计算的所需冷却容量的函数的工作循环控制信号;和响应工作循环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的容量。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需冷却容量的步骤包括计算通过将容量代码值乘以根据所检测的室内温度与预置温度之间的温差而设置的补偿系数所获得的房间所需的冷却容量,所述容量代码是蒸发器的可用容量的倍数。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室内温度降低时相比,当室内温度增加时,补偿系数成为一个较低的值。
全文摘要
一种空调器控制系统包括具有由脉宽调制控制的压缩机的室外单元,和多个室内单元。多个室内单元中的每一个单元具有计算各自所需要的单独冷却容量的室内控制单元,和通过其发送所计算的所需单独冷却容量的室内通信电路单元。室外单元具有响应从室内单元发送的所需单独冷却容量,产生工作循环控制信号的室外控制单元,以控制压缩机的容量;和与多个室内单元的相应室内单元的室内通信电路单元通信的室外通信电路单元,多个室内单元中的每一个单元根据多个室内单元的相应单元本身的可用冷却容量和检测的室内空气温度与预置温度之间的温差中的至少一个,计算所需的单独冷却容量。
文档编号F24F11/00GK1380961SQ01801266
公开日2002年1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7日
发明者文重基, 金荣晚, 文济明, 李庭泯, 金钟烨, 赵日镛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