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机控制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7377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空调机控制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机控制盒技术,具体为柜式空调机控制盒的形状结构技术,国际主专利分类号拟为Int.cl7F24F 11/00。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空调机控制盒,包括盒体等,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下边板上开有出线槽。
本发明所设计的空调机控制盒的盒体仅在其下边板的上开有出线槽,使连接主板和其控制的各种装置的线缆由该出线槽从控制盒的下方引出,而在控制盒的顶板或上边板上没有任何孔槽,因而可以避免上出风口送出的冷风或热风直接进入控制盒,解决本发明所要解决控制盒内的电子元器件受损或者产生误动作的主要技术问题,从而提高空调机的控制可靠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图1是本发明空调机控制盒一种实施例的分拆结构示意图,其中,h为开在盒体下边板前缘上的出线槽,76-主板、75-辅助板、74-显示器、86a、86b-传感器、传感器座、80-盒体、70、78-上、下罩盖、82-导线槽;图2是本发明空调机控制盒一种实施例在柜式空调机上安装位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B指示了空调机控制盒在空调机上的安装位置;图3是本发明空调机控制盒一种实施例的盒体背面形状结构示意图,其中,82为导线槽;图4是与本发明空调机控制盒作对比的现有技术控制盒的分拆结构示意图,其中,h’为在盒体顶板上的出线孔;其中,10、14、16、18和20所代表的元器件分别与图1中的70、74、76、78和80所代表的元器件对应;图5是与本发明空调机控制盒作对比的现有技术控制盒在柜式空调机上安装位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该图与图2对应;图6是本发明空调机控制盒安装在柜式空调机上的整体形状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是所述的盒体80的背面有导线槽82,并且与所述的出线槽h位置对应或对称设计(参见图3、1、2)。这样的设计可以使从出线槽h引出的线缆沿盒体80(也是下盒体86)的底面向后弯折,直接纳入所述的导线槽82内,以便于引出线缆的连接、整理、检查、维修和美观,解决现有技术引出线凌乱,不便于整理和不美观等问题。所述的导线槽82沿盒体80的背面上下贯通。其数量应当与所述的出线槽h配套设计,也即所述的导线槽82可以设计为1-3个,并且与所述出线槽h的位置对应。实施例尽管(图3、1、2)仅描绘出2个导线槽82的一种情况,但根据空调机型号,导线槽82完全可以设计为1到3个。其深度和宽度取决于引出线缆总量的断面尺寸以及导线槽82的数量。理想的情况是,所述的导线槽82在安排进引出线缆后,应当基本填满导线槽82,或者说与盒体80的背面应当基本成为一个平面。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特征问题,对应给出了对比现有技术控制盒的形状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5)。在图4中,控制盒零部件的标号与图1虽有所不同,但都是对应的,如盒体20、大罩盖10、小罩盖18等分别与图1中的盒体80、大罩盖70、小罩盖78等对应,并且对应零部件的结构形状也相同或基本相同。在图4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盒体20的顶面上开有出线孔h’。对照图1和图4还可以看出,本发明控制盒盒体80的顶面上没有任何孔洞和缝隙,是完整的整体,因此可以非常有效地阻止空调机上出风口送出的冷风或热风直接进入控制盒内,从而避免了控制盒内的电子元器件受损或者产生误动作。本发明的出线槽h设计在盒体80的下边板的前缘位置,从距离上看,也至少远离了上出风口一个盒体80的高度;另一方面所述的出线槽h开口向下,即使密封不好(盒体80后面有中板26(参见图2、5)),也不会使冷风或热风直接吹入控制盒内,从而确保了本发明技术问题的圆满解决。
本发明实施例是以目前比较流行的三面出风柜式空调机为例所做的说明,但这并不意味着本发明空调机控制盒设计不适用于其他形式或型号的空调机。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机控制盒,包括盒体(80)等,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80)的下边板上开有出线槽(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线槽(h)开在所述盒体(80)的下边板的前缘。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机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体(80)的背面上还有导线槽(82),并且与所述出线槽(h)的位置对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空调机控制盒技术。该控制盒包括盒体等,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下边板上开有出线槽。本发明可以有效地阻止空调机上出风口送出的冷风或热风直接进入控制盒内,避免控制盒内的电子元器件受损或者产生误动作。
文档编号F24F11/02GK1455195SQ0211702
公开日2003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29日
发明者金江永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