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空调机的室内侧空气流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5958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体式空调机的室内侧空气流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机方面的发明,进一步说明则是关于引导一体式空调机室内侧的空气流动的一体式空调机的室内侧空气流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下面结合附图对已有技术的一体式空调机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图1给出已有技术一体式空调机的主要部分结构的分解斜视图。如图所示,空调机的底面设置有底盘1。
底盘1的室内侧前面设置有前面板3。前面板3构成空调机的正面外观,安装在下面将要说明的机壳30的前面。在前面板3中,前面板3的一侧设置有吸入机构3i,吸入机构3i是室内空气流入的通路;前面板3的另一侧侧设置有排出格栅3e,排出格栅3e用于使在空调机内部热交换之后的空气重新排出到室内。吸入机构3i上还设置有吸入格栅4。排出机构3e的下部设置有控制面板机构3c,控制面板机构3c用于操作空调机的动作。
前面板3的内侧设置有室内热交换机7。室内热交换机7的作用是使通过吸入机构3i吸入的空气和空调循环的工作流体之间的热交换,更确切地说室内热交换机7设置在下面将要说明的空气导向机构9上。
下面对室内热交换机7设置在空气导向机构9上的结构进行说明。空气导向机构9上形成有隔板孔10,隔板孔10用于引导经过室内热交换机的空气。对应于前面板3的排出机构3e的位置上形成有排出导向机构9e。空气导向机构9的底面形成有排水机构9’,排水机构9’用于排出室内热交换机7产生的冷凝水。
空气导向机构9结合有涡卷面11。涡卷面11的内面上形成流动导轨面12,流动导轨面12用于引导下面将要说明的室内侧风扇形成的气流。
通过对应于前面板3的控制面板机构3c的底盘1上设置有控制箱14,控制箱14内包括有执行空调机控制的各种部件。
屏障15紧密地附着在涡卷面11的后面,划分空调机的室内侧和室外侧。屏障15将空调机划分成室内侧和室外侧,使得室内侧环境和室外侧环境相互部影响。
屏障15的后端,也就是说室外侧的底盘1上设置有电机衬垫18,电机衬垫18上设置有电机17。电机17的电机轴分别向室内侧和室外侧突出形成,一侧轴贯通屏障15突出在室内侧的涡卷面11内部。向室内侧突出的轴上设置有室内侧风扇19。室内侧风扇19的作用是吸入用于空气调和的空间的空气,使空气流经室内热交换机7,然后重新通过排出导向机构9e向室内排出。
电机17的室外侧轴上设置有室外侧风扇21。室外侧风扇21吸入室外的空气,使空气流经室外侧的室外热交换机27进行热交换。
一方面,室外侧设置有导风板23,导风板23用于引导室外侧风扇21所形成的气流。导风板23使得从外部吸入的空气均匀地传送到室外热交换机27上。导风板23上形成有通孔23’,通孔23’用于设置室外侧风扇21。图纸中符号24是形成导风板23上面的盖。图纸中符号25是支架,支架25用于连结空气导向机构9和导风板23的上端,使空气导向机构9和导风板23的设置状态更加坚固。
室外热交换机27设置在底盘1上,设置在室外侧的最外侧。室外热交换机27用于从室外吸入的空气和工作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
为了遮蔽设置在底盘1上的各种部件,设置有机壳30。机壳30与底盘1固定结合,遮蔽空调机的亮侧面和上端。其中图纸中虽然没有表示出,室外侧设置有构成空调循环的要素压缩机和膨胀阀门等。
具有上述结构的一体式空调机中,相当于室内侧的部分朝着用于空气调和的空间,相当于室外侧的部分向着室外侧设置。
但是具有上述结构的已有技术一体式空调机具有如下缺点。
也就是说,室内热交换机7设置在空气导向机构9上,室内热交换机7与空气导向机构9的隔板孔10相对着竖着设置在空气导向机构9的内部。从正面看空气导向机构9时,空气导向机构9的上端以及两端的边缘部分突出划分空气导向机构9的内侧和外侧,同时起到引导室内热交换机7的端部的作用。
但是空气导向机构9的端部引导室内热交换机7的端部的结构导致在底盘1上的空气导向机构9上设置和拆卸室内热交换机7的作业变得麻烦。尤其是室内热交换机7与热交换循环的其他构成要素通过工作流体管连结,所以室内热交换机7的分解作业要求更加小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得安装在室内侧空气流路上的室内热交换机的组装和分解更加容易的一体式空调机的室内侧空气流动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式空调机的室内侧空气流动装置,包括有室内热交换机、空气导向机构及其后设有的涡卷面,在室内热交换机和空气导向机构之间设有隔板和排出划分板,空气导向机构引导室内侧空气流动,通过空气导向机构的下端使得热交换之后的空气流动到室内侧风扇侧;在空气导向机构的上端设有排出导向机构,排出导向机构引导从室内侧向用于空气调和的空间排出空气;隔板可拆卸地设置在空气导向机构上,将在热交换机上热交换之后的空气引向室内侧风扇侧;排出划分板可以按照一定角度旋转地设置在隔板的上端,划分横在空气导向机构上端的排出导向机构和设置热交换机的部分。
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一体式空调机的室内侧空气流动装置可以带来如下效果使得安装在室内侧空气流路上的室内热交换机的组装和分解更加容易。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包括室内热交换机和排出划分板的室内热交换机周边部件等的组装状态更紧凑,使得室内侧的空气流动更准确,提高了空调机的效率。


图1是已有技术一体式空调机的主要部分结构的分解斜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体式空调机的室内侧空气流动装置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结构的分解斜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隔板斜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热交换机组装过程的说明图。其中1底盘 3前面板 3i吸入机构 3e排除栅格 10通孔12流动导轨面 14控制箱 15屏障17电机 18电机衬垫19室内侧风扇 21室外风扇 27室外热交换机 23导风板23’通孔 25支架 30机壳 7、40室内热交换机9、50空气导向机构 51底盘 52倾斜肋材 53侧壁54隔片 55下端护栏56侧端护栏 57引导肋材58安装突起 59阻挡托9’排水机构 9e、60排出导向机构62排出流路 70隔板 72隔板孔 75排出划分板77注塑铰链机 78支撑突起 79安装孔 11、80涡卷面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2和图3,对本发明的一体式空调机的室内侧空气流动装置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2是本发明一体式空调机的室内侧空气流动装置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结构的分解斜视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隔板斜视图。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室内热交换机40上形成从用于空气调和的空间吸入的空气和热交换循环的工作流体之间的热交换。室内热交换机40设置在空气导向机构50上。
空气导向机构50上设置有空气导向机构底部51,空气导向机构底部51用于安装在底盘上,空气导向机构底部51的两端上直立形成侧壁53。空气导向机构底部51上左右延长形成倾斜肋材52,倾斜肋材52安装室内热交换机40,倾斜肋材52用于在室内热交换机40产生的冷凝水排出。
侧壁53上形成有隔片54,隔片54用于支撑室内热交换机40两端背面。侧壁53和底部51的上面还设置有支撑热交换机40的其他结构,但不是本发明的要旨,所以在此省略说明。
空气导向机构50的后端上左右延长形成有下端护栏55。从下端护栏55的两端沿着侧壁53上下延长形成有侧端护栏56。下端护栏55和侧端护栏56的作用是用于支撑下面将要说明的隔板70的背面。
下端护栏55的前方形成有多个引导肋材57,多个引导肋材57的作用是用于引导隔板70的插入并维持设置状态。多个引导肋材57的前端向下端护栏55相对着的方向倾斜形成,使得引导肋材57与下端护栏55之间的间距对应于隔板70的厚度。侧端护栏56与设在侧壁53上的隔片54之间也保持一定间距,且与侧端护栏56对着的隔片54部分上形成倾斜部。倾斜部使得隔板70的插入更加容易。
设置在空气导向机构50两端上的侧端护栏56上还设置有安装突起58,安装突起58用于固定结合在设置于隔板70上端的安装孔79上。安装突起58的上面向上端倾斜形成,其前端形成阻挡托59。
侧壁53的上端还设置有支撑肋材,支撑肋材用于支撑下面将要说明的排出划分板75的前端。支撑肋材并非一定要设置,根据排出划分板的宽度和重量等设置条件决定形成与否。
空气导向机构50的上端一体形成有排出导向机构60。排出导向机构60的作用是,在室内热交换机40热交换之后的空气流动到室内侧风扇之后从室内侧风扇排出时,引导空气向用于空气调和的空间。排出导向机构60的内部形成有排出流路62。但是在本发明中,排出流路62以空气导向机构50相连通的状态,空气导向机构50与排出导向机构60形成为一体。
空气导向机构50的内部插入隔板70。隔板70的中心部形成有隔板孔72。隔板孔72用于引导在室内热交换机进行热交换之后的空气流向室内侧风扇。
如图3所示,隔板70的上端一体形成有排出划分板75。排出划分板75的作用是将排出流路62与隔板70侧划分。排出划分板75通过隔板70和注塑铰链机构77连结。其中注塑铰链机构77作为连结一体形成的隔板70和排出划分板76的部分,厚度相对薄,所以排出划分板75对隔板70可以旋转一定角度。注塑铰链机构77的厚度最好是能够使排出划分板75通过自身重量紧密结合在下面将要说明的支撑突起78上。
隔板70的前面上端上形成有支撑突起78,支撑突起78使排出划分板75向隔板70的前方与隔板70的前面正交。支撑突起78的两侧形成有对应于侧端护栏56的安装孔79。
又如图2所示,空气导向机构50的后端安装有涡卷面80。涡卷面80的内部设置室内侧风扇(图纸中没有示出),最近多采用透平风扇。涡卷面80作用是,在一体式空调机内选择性地与屏障执行划分成室内侧和室外侧;使室内侧和室外侧绝热;引导从室内侧风扇排出的空气向排出导向机构60的排出流路62。
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一体式空调机的室内侧空气流动装置的作用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发明中,空气导向机构50安装在底盘1上,空气导向机构50的轴面设置隔板70和涡卷面80等,并且具有排出导向机构60,负责一体式空调机的室内侧空气流动。
在结构中,底盘1上安装的空气导向机构50上设置隔板70和室内热交换机40。首先隔板70设置在空气导向机构50上。
隔板70的背面紧密地设置在下端护栏55和侧端护栏56上。为此,在隔板70两端安放在侧壁53之间的状态下,隔板70的下端通过引导肋材57的引导插入到下端护栏55和引导肋材57之间。
在隔板70的下端插入到下端护栏55和引导肋材57之间的状态下,隔板70上端的安装孔79上固定结合安装突起58。也就是说,将隔板70的上端向侧端护栏56侧按,则安装孔79的一侧沿着安装突起58的倾斜面移动,卡在阻挡托59上,于是隔板70的上端安装在侧端护栏56上。
在上述状态下,在空气导向机构50的内部安装室内热交换机40。室内热交换机40的下端安装在包括倾斜肋材52的底盘51上。
图4给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热交换机组装过程的说明图。如图4所示,使室内热交换机40倾斜,然后将室内热交换机40的下端位于空气导向机构50的底部51上。在排出划分板75抬起来的状态下,将室内热交换机40按照顺时针方向(以图4位基准)旋转,将室内热交换机40安装在空气导向机构50上。
然后将排出划分板75安装在支撑突起78上,划分成室内热交换机40侧和排出流路62。于是热交换机40的组装完成。
维修时需将室内热交换机40从空气导向机构50拆卸时,抬起排出划分板75按照组装的相反顺序即可拆卸。
到目前为止,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中心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在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知识的人员在本发明的基本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提出很多变形。本发明的基本技术思想体现在专利请求范围内,与之同等范围内的所有差异点都应该解释为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一体式空调机的室内侧空气流动装置,包括有室内热交换机(40)、空气导向机构(50)及在其后设有的涡卷面(80),其特征在于在室内热交换机(40)和空气导向机构(50)之间设有隔板(70)和排出划分板(75),空气导向机构(50)引导室内侧空气流动,通过空气导向机构(50)的下端使得热交换之后的空气流动到室内侧风扇侧;在空气导向机构(50)的上端设有排出导向机构(60),排出导向机构(60)引导从室内侧向用于空气调和的空间排出空气;隔板(70)可拆卸地设置在空气导向机构(50)上,将在热交换机(40)上热交换之后的空气引向室内侧风扇侧;排出划分板(75)可以按照一定角度旋转地设置在隔板的上端,划分横在空气导向机构(50)上端的排出导向机构(60)和设置热交换机(40)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空调机的室内侧空气流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出划分板(75)是通过注塑铰链机构(77)并可以按照一定角度旋转地一体形成在隔板(70)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式空调机的室内侧空气流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70)前面上端上形成有支撑突起(78),支撑突起(78)使排出划分板(75)正交于隔板(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空调机的室内侧空气流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导向机构(50)两端上设有侧端护栏(56),在侧端护栏(56)上形成有安装突起(58),安装突起(58)固定结合在隔板(70)上端的安装孔(79)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体式空调机的室内侧空气流动装置,包括有室内热交换机、空气导向机构及其后设有的涡卷面,在室内热交换机和空气导向机构之间设有隔板和排出划分板,空气导向机构引导室内侧空气流动,在空气导向机构的上端设有排出导向机构,隔板可拆卸地设置在空气导向机构上,排出划分板可以按照一定角度旋转地设置在隔板的上端,划分横在空气导向机构上端的排出导向机构和设置热交换机的部分。本发明可以带来如下效果使得安装在室内侧空气流路上的室内热交换机的组装和分解更加容易。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包括室内热交换机和排出划分板的室内热交换机周边部件等的组装状态更紧凑,使得室内侧的空气流动更准确,提高了空调机的效率。
文档编号F24F13/20GK1502884SQ0215321
公开日2004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6日
发明者金泳模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