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80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燃气锅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锅炉,包括锅炉壳体、位于锅炉内部下方的燃烧室、与燃烧室正对的炉门、内置三回程结构的烟箱、与烟箱连接的烟管以及锅炉内腔,燃烧室内部靠近内壁的部位贯穿有多组与锅炉内腔相连通的内水管,燃烧室外设置套管,套管内部设有若干个连通内水管并与内水管组成水道的套管内腔,锅炉内腔与位于水道一端的套管内腔连通,位于水道另一端的套管内腔连通外界,烟箱和炉门分别设有连通锅炉内的设有烟箱水管和短水管,注水口位于锅炉上方。本实用新型使燃气在燃烧室和烟管里的热量受热面积增大,并采用了燃烧室外的强制循环,加热相同质量相同初温的水,节约燃气5%以上,加热时间缩短,利用率和效率均有较大提升。
【专利说明】一种燃气锅炉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燃气锅炉。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燃气产业的不断发展和燃气锅炉的广泛应用,对的燃气锅炉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已知技术中,现有的燃气锅炉的燃烧室主要为光壁和波浪形室壁,光壁的热传导效率低下,而波浪形室壁加工复杂,质量难以保证。同时燃气喷枪正对的室壁通常采用耐火材料,燃烧室与烟道之间也没有能量回收装置,这部分正处于火焰的外焰,这样的结构造成能源上巨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燃气锅炉,包括锅炉壳体、位于锅炉内部下方的燃烧室、与燃烧室正对的炉门、内置三回程结构的烟箱、与烟箱连接的烟管以及锅炉内腔,所述燃烧室内部靠近内壁的部位贯穿有多组与锅炉内腔相连通的内水管,内水管里的水贯穿在燃烧室内腔,不影响燃气正常燃烧,增加受热面积。
[0004]优选的,所述燃烧室外设置套管,套管内部设有若干个连通内水管并与内水管组成水道的套管内腔,锅炉内腔与位于水道一端的套管内腔连通,位于水道另一端的套管内腔连通外界,套管内腔和内水管组成水道,使锅炉内腔水沿着燃烧室外壁流动加热后排出锅炉。
[0005]优选的,与燃烧室连接处的烟箱内壁处设有若干与锅炉内腔相连通的烟箱水管。
[0006]优选的,所述炉门内侧靠近炉门内壁处设有若干通过外部管道与锅炉内腔连通的短水管,烟箱和炉门处接受火焰能量较高,在此处设有管道可最大程度利用热量。
[0007]优选的,所述内水管为4组,在所述燃烧室左右两组竖直排列,在上下两组为一端向上倾斜设置,竖直和倾斜设置可使水受热之后上下对流循环。
[0008]优选的,锅炉注水口位于锅炉上部,上部注水能使得水先经过烟管的预热,更充分利用余热。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多水管结构使燃气在燃烧室和烟管里的热量受热面积增大,对于燃气直接加热的炉门和烟道的能量利用更加科学合理,使得水在燃烧室外强制循环,加热相同质量相同初温的水,节约燃气5%以上,加热时间缩短,利用率和效率均有提升,而且水管与其他部件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焊接铸造等多种方式,降低加工难度,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0]图1所示实施例一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所示实施例一的燃烧室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所示实施例二的燃烧室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燃烧室,2.烟箱,3.炉门,4.套管,41.套管内腔,5.短水管,51.出水管,
6.烟箱水管,7.内水管,8.锅炉内腔,9.烟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例一:
[0015]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和燃烧室截面结构示意图,一种燃气锅炉包括锅炉壳体、位于锅炉内部下方的燃烧室1、与燃烧室正对的炉门3、内置的三回程结构的烟箱2以及与烟箱连通的烟管9,燃烧室I上方为锅炉内腔8,在燃烧室I内部靠近内壁的地方设有4组内水管6,燃烧室I左右两侧水管竖直放置,在上下两侧为一端向上倾斜设置,内水管6能够在不影响燃气火焰正常燃烧的情况下使得水与燃烧室接触面积增大,提高传热效率;烟箱2在靠近燃烧室I末端的地方设有若干烟箱水管6,炉门3的内壁设有多根短水管5,短水管5在锅炉外通过管道与锅炉内腔8连通,能够接受火焰的直接加热,燃气燃烧的火焰在燃烧室I的末端和炉门3处具有很高的热量,在此设置水管能够有效利用外焰部分的热量。本实施例水循环为:燃烧室加热,内水管里的水对流循环;燃烧室附近水温提高,在锅炉内腔形成水循环。该实施例的循环方式是自然循环,依靠水的加热升温实现对流,比传统的燃烧室加热面积增大。
[0016]实施例二:
[0017]如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燃烧室截面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1相比,燃烧室I外面增加了一层套管4,燃烧室I与套管4之间设有若干将内水管7并和内水管7组合形成连续水道的套管内腔41,具体的说将内水管7之中的I个或多个水管的两端用隔板分隔开使其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线路相连接,这样就与套管内腔41组成水道。水道的一端与所述锅炉内腔8连通,另一端通过设在所属套管上的出水管51与锅炉出水口连通。本实施例水的循环方式是:水进入上部的进水口之后进入锅炉内腔8在上部烟道9处进行预热,然后经过预热的水通过套管4、燃烧室1、隔水板41和内水管7形成的水道流动,沿着燃烧室壁循环之后通过出水管51从出水口流出,完成整个循环。该实施例采用强制循环,使水在燃烧室内尽可能的保持流动,与传统将一整锅炉水加热完放出不同,经过预热和燃烧室壁的加热能保持连续不断的热水流出,大大提高了锅炉效率,例如初温为18°C的I吨水加热到42°C,普通锅炉需要4~5立方米的燃气,而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锅炉仅需要3立方米左右的燃气,效果显著。
[0018]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增大水的加热面积,合理利用燃烧室后端温度较高的烟道和炉门热量,水在水管内对流循环,改进之后强制循环使得水流更加科学合理,能有效传递温度,能使燃气的利用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由于水管采用多种加工方式,降低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燃气锅炉,包括锅炉壳体、位于锅炉下方内部的燃烧室(1)、与燃烧室正对的炉门(3)、内置三回程结构的烟箱(2)、与烟箱连接的烟管(9)以及锅炉内腔(8),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I)内部靠近内壁的部位贯穿有多组与锅炉内腔(8)相连通的内水管(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I)外设置套管(4),套管(4)内部设有若干个连通内水管(7)并与内水管(7)组成水道的套管内腔(41),锅炉内腔(8)与位于水道一端的套管内腔连通,位于水道另一端的套管内腔连通外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锅炉,其特征在于:与燃烧室(I)连接处的烟箱(2)内壁处设有若干与锅炉内腔(8 )相连通的烟箱水管(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门(3)内侧靠近炉门内壁处设有若干通过外部管道与锅炉内腔(8 )连通的短水管(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水管(7)为4组,在所述燃烧室(I)左右两组竖直排列,在上下两组为一端向上倾斜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锅炉,其特征在于:锅炉注水口位于锅炉上部。
【文档编号】F24H9-18GK204301291SQ201420670079
【发明者】蔡军 [申请人]蔡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