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1895阅读:8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换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具有换气功能的器具,特别是一种具有隔离噪声、空气交换、空气优化、室内环境监测/预警、害虫驱杀等功能的复合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不论室验室,无尘车间,交通工具还是家庭居室大多需要密闭空间,仅采用空气调节器进行室内外空气进行交换。但在如学校,车间等人群密度高的环境就很难提供充足且高质量的新鲜空气了。故仍需要一种送风装置作补充使之更趋自然和环保,普通窗户是最常见的一种通风方式。但普通窗户又无法提供高质量空气的要求和对飞爬害虫隔离,因此很难满足越来越高的室内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大通风量且具有空气高质量优化功能的智能送风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换气装置,它包括一个长方形主体框架,该主体框架上有置于室内的气流缓释输出板和置于室外的盖罩板,在该主体框架的内部形成的体腔、风扇、气流控制板及密闭板构成两个独立的气腔形成的空气循环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换气装置中,所述的风扇和密闭板与隔离板使整个装置内部构成风腔,所述的风腔内有内置档板、海棉隔离网与吸尘棉,所述的内置档板设置于盖罩板与隔离网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换气装置中,所述的风腔腔体内侧喷涂纳米溶胶,并由腔体内的紫外光管、光触酶和活性碳构成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的风腔腔体内侧并于室内所安置的隔音海棉和隔音棉中间构成的气体缓释腔,所述的风腔腔体内安置有温度、湿度、危险气体等感应装置和报警装置并与摇控器一起构成的室内环境监测预警装置,所述的有风腔腔体内并于靠近室外位置设置有使室内外温度分离形成热隔离装置的隔热桥。
在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换气装置中,隔离件中至少有一件的内部使用有隔音材料。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空气经档板后不含大颗粒雨水沙石,吸尘棉可吸附空气中的微小尘埃,活性碳及纳米溶胶可吸附如煤气等多种有害气体。害虫驱杀装置可以驱杀如蟑螂、蚊子、马蚁等多种有害生物,以避免其进入室内。环境监测装置可对室内之温度、湿度及危险气体成份等作测试,并通置于端盖内的分析控制电路依据设定参数对室内空气结构作调整,驱使报警系统在于空气低或高于参数值范围作出自动预警,以减少灾害发生等。本实用新型适用密闭空间为人类或其它生物提供较高质量的空气,同时它的大通风能力可广泛用于试验室、无尘车间、家庭居室、学校和交通公具等人群密大且对空气质量有较高要求的环境。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换气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换气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换气装置的正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换气装置的侧视图;图5是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图1至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一种换气装置,它包括一个长方形主体框架3,该主体框架3上设有置于室内的气流缓释输出板4和置于室外的盖罩板1。该主体框架3设有长方形主体腔、安装在风扇支架5上的风扇13、气流控制板21及密闭板50构成的两个独立的气腔,使空气可均匀送入室内和排出室外,且空气流向明确,其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循环系统。
主体框架3的A端设置有电子害虫驱杀装置、装置供电电源和电路安置盒40(A),B端则设置有室内环境监测预警装置、电路安置盒40(B)以及功能摇控器。电子害虫驱杀装置用以防止飞虫、爬虫等通过风道进入室内,室内环境自动监测报警装置由温度感应器、湿度感应器、危险气体感应器、报警装置及功能摇控器等构成。主体框架3与盖罩板1之间通过隔热桥2联接,形成使室内外温度分离形成的热隔离装置。为便于换气装置内部的清理和维护,本发明两端的电路控制盒设计为可抽取式,当把两端的电路盒下压至气流缓释输出板紧固螺丝位,卸除紧固螺丝,将整个气流缓释输出板取下,即可抽取内部部件作清理或更换。
风扇13和密闭板50与隔离板使整个装置内部构成风腔,气流控制板21用来控制空气交换量的大小。风腔内设有内置档板6、海棉隔离网12和吸尘棉14,档板6设置于盖罩板1与隔离网12之间,用来防止雨水和沙石等进入风道。档板6、海棉隔离网12、吸尘棉14和电子吸附装置等构成本发明换气装置的空气净化系统。风腔腔体内侧全部喷涂有纳米溶胶,用于分解空气中的多种有毒成份使其分解变化,纳米溶胶与腔体内的紫外光管20、光触酶和活性碳22一起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空气优化系统。风腔腔体内设置的隔音海棉30和隔音海棉30中间形成的气体缓释腔可在通风的同时具有隔除噪声的功能。另外,隔离板、海棉隔离网12及热隔离装置中都可以设置隔音材料,以提高本实用新型换气装置的隔音功能。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经风扇13转动抽风进气腔,空气经档板6后不含大颗粒雨水沙石。空气净化装置表面和气腔体喷涂有纳米溶胶,并在装置内加入多种杀菌装置,能有效杀死细菌,消除异味以达成空气净化之目的。空气进入吸尘腔后,吸尘棉14将吸附空气中的微小尘埃,活性碳22可吸附如煤气等多种有害气体。当空气被抽入室内后,使室内气压大于室外气压,迫使室内的呆滞空气从排气孔排至室外,以达成室内外空气置换之目的。害虫驱杀装置驱杀如蟑螂、蚊子、马蚁等多种有害生物,使之无法接近装置,以达到避免其进入室内的目的。环境监测装置安装于室内出气孔位置,可对室内之温度、湿度及危险气体成份等作测试,并通置于端盖内的分析控制电路依据设定参数对室内空气结构作调整,驱使报警系统在于空气低或高于参数值范围作出自动预警,以减少灾害发生等。比如煤气泄漏时,本装置可在风孔位置作出监测并由预警装置作出报警提示。本实用新型适用密闭空间为人类或其它生物提供较高质量的空气,同时它的大通风能力可广泛用于试验室、无尘车间、家庭居室、学校和交通公具等人群密大且对空气质量有较高要求的环境。当然,该空气处理过程不必是唯一的,它可以是多种形式,根据原理的形成可以得到多种布局,这可根据该装置被使用的不同环境要求而作变更。
不言而喻,结合以有具体附图表示的实施仅仅是作为举例,其目的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非对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所附的权利要求所规定的范围内,本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做出诸多的修改和变化。
权利要求1.一种换气装置,它包括一个长方形主体框架,其特征在于该主体框架上有置于室内的气流缓释输出板和置于室外的盖罩板,在该主体框架的内部形成的体腔、风扇、气流控制板及密闭板构成两个独立的气腔形成的空气循环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和密闭板与隔离板使整个装置内部构成风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腔内有内置档板、海棉隔离网与吸尘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置档板设置于盖罩板与隔离网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腔腔体内侧喷涂纳米溶胶,并由腔体内的紫外光管、光触酶和活性碳构成空气净化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腔腔体内侧并于室内所安置的隔音海棉和隔音海棉中间构成的气体缓释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腔腔体内安置有温度、湿度、危险气体 感应装置和报警装置并与摇控器一起构成的室内环境监测预警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腔腔体内并于靠近室外位置设置有使室内外温度分离形成热隔离装置的隔热桥。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6或8所述的一种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隔离件中至少有一件的内部使用有隔音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气装置,它包括一个长方形主体框架,该主体框架上设有置于室内的气流缓释输出板和置于室外的盖罩板,在该主体框架的内部形成的体腔、风扇、气流控制板及密闭板构成两个独立的气腔形成的空气循环系统。本实用新型适用密闭空间为人类或其它生物提供较高质量的空气,同时它的大通风能力可广泛用于试验室、无尘车间、家庭居室、学校和交通公具等人群密度大且对空气质量有较高要求的环境。
文档编号F24F13/00GK2655089SQ200320117749
公开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3日
发明者温东武 申请人:温东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