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烹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3672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热烹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烹调装置,其备有玻璃板以及安装在该玻璃板的边缘部上的框架部构成的盖板,收容有通过该玻璃板检测出操作者的规操作的检测装置等的外壳部件。
背景技术
在先技术中,作为加热烹调装置熟知的是煤气灶,在灶主体的前面设置有操作部,一般是对收容在灶主体上的煤气燃烧器进行操作(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平成10~89704号公报)。该煤气灶中,将操作部设置在灶主体的前面,是为了能够不受到燃烧器发出的热量的影响,特别是在嵌入式灶的场合,由于操作部位于工作台面的下方,存在操作性不良的问题。作为嵌入式灶,是指灶的主体外壳是通过在厨房的工作台面上形成的安装孔嵌合的插入,将主体外壳配置在工作台面的下方的形式的灶。
其中,如图19以及图20所示,提出了一种在盖板上设置有操作部的煤气灶的技术方案(例如,参见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昭和58-186302号公报)。在这个煤气灶中,主体外壳61形成为上面具有开口的箱状。而且在厨房的工作台面62上形成有安装孔62a。然后,主体外壳61嵌合的插入工作台面62的安装孔62a,通过主体外壳61的上端外表面边缘的凸缘部61a以向下悬挂的状态进行支持。在主体外壳61的上表面开口部上安装有盖板63,在它的上表面形成一对燃烧器用开口63a的同时,在其前部上形成操作部用的一对透孔63b。与前述燃烧器用开口63a相对应的,在主体外壳61内配置有一对煤气燃烧器64。另外,两个煤气燃烧器用开口63a的周边上安装有矮脚金属架65。
主体外壳61之内的前部中央处,设置有用于进行对各个煤气燃烧器64的点火和火力调节的一对点火·火力调节装置(煤气阀)66。它们的操作轴66a通过盖板63的透过孔63b向盖板63的上方突出,各个操作轴66a的在盖板63上面的部分上安装有操作旋钮67。通过对这些操作旋钮67进行旋转操作,进行点火·火力调节装置66工作的,来实现对各个煤气燃烧器64的点火和火力调节。由此,该煤气灶,与将操作部设在灶主体前面的场合相比操作性更好。
然而,如上述结构那样的,操作旋钮67突出的设置在盖板63的上面,在使用煤气燃烧器64进行加热烹调的场合中,特别是使用大锅的场合下,那些操作旋钮67加热到难以进行操作,而且还有操作旋钮67受热变形的忧虑。另外,在进行对盖板的上面的清洁工作的场合,也存在由这些操作旋钮导致的清洁工作中的不便的问题。
由此,作为没有上述那样的不便的煤气灶,想到在盖板的上面设置不从盖板突出的操作部的方案。作为其一例,将覆盖灶主体的上面的盖板用具有透光性的玻璃板构成。想到一种,从该玻璃板的下方通过该同一块玻璃板,将玻璃板上方的操作者的点火·火力调节等等预定的操作通过光学传感器等检测装置检测得到的方式,来进行对煤气灶的各种动作的控制的方案。在具有这种构成的场合中,玻璃板的上面前方一侧上,通过着色和印刷等方式的设置有与点火·火力调节等各种动作相对应的操作部,与该操作部对应的在玻璃板的下面设置有光学传感器等的检测装置。但是,操作者不能从检测装置中得知现在的煤气灶的动作状况。由此,想到在玻璃板的上面通过印刷等方式设置显示部,即设置有用于从玻璃板的下方透过该玻璃板向操作者显示现在的动作状况的LED等的显示装置的技术方案。
在将上述检测装置和显示装置配置在玻璃板的下面的时候,需要在实际安装在基板上的状态下配置它们。但是,由于将基板安装到玻璃板的下面比较困难,要通过托架和箱状的外壳部件进行安装。此时,考虑到从煤气燃烧器等热源发出的热对光学传感器等的影响,优选通过在用箱状的外壳部件将基板包围的状态下用该外壳部件收容基板,并将该外壳部件的脚部等安装在玻璃板上。而且,考虑到在外壳部件的安装中可以使用连接材料等。
然而,通过连接材料将外壳部件与玻璃板相对安装的场合,由于安装对象是玻璃板,即使是将两者连接,也不能实现稳固的连接。另外,考虑到还有不用连接材料,在玻璃板的下面直接用螺丝固定等方式来进行安装的方案。但是,该方案需要在玻璃板上形成用于螺丝固定的孔等等,而在玻璃板上进行任何加工一般来说比较困难,而且由于玻璃板很脆还会引起很多不便,这种方案并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方案存在的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固的安装外壳部件的加热烹调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中的加热烹调装置,烹调装置主体收容有热源。盖板由玻璃板以及安装在该玻璃板的边缘部上的框架部构成,并覆盖在前述烹调装置主体的上面。检测装置从前述玻璃板的下方通过该玻璃板检测出玻璃板上方的操作者对热源的操作,显示装置显示出热源的操作状态。前述检测装置和显示装置中的至少其中之一收容在外壳部件内。而且,关于在这样的加热烹调装置中,前述外壳部件相对前述框架部的安装。
如本发明所述,收容有检测装置和显示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的外壳部件相对框架部的安装。在安装外壳部件的时候,即使是相对玻璃板使用连接材料等的直接安装,也不能实现稳固的安装。另外,由于是玻璃板,螺丝固定,接合等等方式都很困难。但是,如本发明所述,并不对玻璃板,而是相对安装在玻璃板边缘部分上的例如金属制成的框架部,就能使用螺丝固定安装,或者对该框架部接合安装等方案。由此,能够稳固的安装外壳部件。
方案2所述的发明是,如方案1所述的加热烹调装置,前述框架部备有朝向下方的凸缘片,前述外壳部件相对该凸缘片安装。如本发明所述,在框架部上设置该凸缘片,通过该凸缘片安装外壳部件,能够容易的安装外壳部件。
方案3所述的发明是,如方案1所述的加热烹调装置,在前述构成框架部的至少一个框架片上,设置有朝向相对的其它框架片并且向外延伸的安装部,相对该安装部安装前述外壳部件。如本发明所述,通过安装部能够将外壳部件的位置确定在玻璃板下面的预定位置上,能够将外壳部件在处于确定位置的状态下进行安装。
方案4所述的发明,如方案3所述的加热烹调装置,前述安装部上设有开口部,在该开口部内将前述外壳部件相对前述安装部的安装。如本发明所述,外壳部件在包围在开口部内的状态下安装。由此,能够在高精度的确定了位置的基础上稳固的安装外壳部件。
方案5所述的发明,如方案4所述的加热烹调装置,前述安装部,备有在前述开口部的周围边缘部分上朝向下方的凸缘片,前述外壳部件相对该凸缘片的安装。如本发明所述,在安装部的周围边缘部分上设置凸缘片,通过该凸缘片安装外壳部件能够容易的进行该外壳部件的安装。
关于方案6记载的发明的加热烹调装置,将由玻璃板和安装在该玻璃板的边缘部分上的框架部构成的盖板,覆盖在收容有热源的烹调装置主体的上面。外壳部件,收容有从前述玻璃板的下方通过该玻璃板检测出玻璃板上方的操作者给出的对烹调装置主体的预定操作的检测装置以及显示出操作状态的显示装置两者中的至少一个。关于这样的加热烹调装置,前述外壳部件备有向侧方突出的接合片,通过将该接合片夹持在前述玻璃板和前述框架部之间的方式将前述外壳部件安装到盖板上。
如本发明所述,通过将外壳部件备有的接合片夹持在玻璃板和框架部之间,能够将外壳部件稳固的安装在盖板上。另外,由于夹持接合片这样简单的构成,能够容易的安装外壳部件。
发明效果如本发明所述,相对框架部的安装外壳部件,能够将外壳部件稳固的安装在盖板上。


图1是表示煤气灶的俯视图。
图2是煤气灶的横截面图。
图3是关于图1的3-3线的盖板的截面图。
图4是关于图1的4-4线的盖板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煤气灶的内部的俯视图。
图6是操作部以及显示部的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7是安装了外壳部件的框架部的俯视图。
图8是外壳部件的放大截面图。
图9是关于图1的9-9线的煤气灶的部分放大截面图。
图10是表示关于另外的实施例的外壳部件的安装状态的煤气灶的部分截面图。
图11是表示关于另外的实施例的外壳部件的安装状态的煤气灶的部分截面图。
图12是表示关于另外的实施例的外壳部件的安装状态的煤气灶的部分截面图。
图13(a)以及(b)是表示关于另外的实施例的外壳部件的安装状态的煤气灶的部分截面图。
图14是表示关于另外的实施例的外壳部件的安装状态的煤气灶的部分截面图。
图15是关于图14的A-A线的截面图。
图16是表示关于另外的实施例的外壳部件的安装状态的煤气灶的部分截面图。
图17是关于图16的B-B线的截面图。
图18是关于另外的实施例的框架部的俯视图。
图19是表示在先技术的煤气灶的俯视图。
图20是表示在先技术的煤气灶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9对关于本发明的加热烹调装置具体化为煤气灶的一个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在图中“ON/OFF”为“开/关”。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烹调装置主体的主体外壳11,形成为上面有开口的箱状,在它的上端外周边缘上形成有凸缘部11a。主体外壳11的上面开口部11b,被盖板12覆盖。盖板12由,具有耐热性的玻璃板13,和安装在该玻璃板13的边缘部的支持玻璃板13的金属制成的框架部14构成,在该玻璃板13上形成有一对燃烧器用开口13a。框架部14,通过将前后左右的四个框架片14a~14d在它们的角部相互连接的构成。对有透光性的玻璃板13进行着色(暗的颜色),直到不能用目光辨认到主体外壳11内部。另外,作为该玻璃板13,可以使用结晶玻璃,例如,德国的shot(ショット)公司的“セラン”玻璃(“セラン”是シヨット日本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而且,主体外壳11以能够嵌合的插入形成在厨房的工作台面15上的安装孔的状态,通过主体外壳11的凸缘部11a支持在工作台面15的上面,形成为所谓的嵌入式煤气灶。而且,盖板12,通过该框架部14承载在工作台面15上。
如图3和图4所示,构成框架部14的框架片14a~14d,备有承受玻璃板13的各个周围边缘的下表面的水平部14s,和从该水平部14s的外缘上升的,位于玻璃板13的侧面的外侧的上升部14t。进而,前框架片14a,备有从上升部14t的上端朝外侧下降的外缘部14g。后框架片14c,备有与前框架片14a的外缘部14g相同的外缘部14g的同时,还备有上盖14f。左右的框架片14b,14d,备有从水平部14s到工作台面15垂下的脚部14k。
如图2以及图5所示,主体外壳11内设置有与燃烧器用开口13a相对的作为热源的一对在横方向上隔开的煤气燃烧器16a,16b。在本实施例中,煤气燃烧器16a,16b是具有向内的环状火焰口16c的内焰式燃烧器。另外,在燃烧器用开口13a上安装有矮脚金属架17。主体外壳11的底面上配置有煤气供给口18,该煤气供给口18通过煤气配管19与两个煤气燃烧器16a,16b连接。在煤气配管19的中间,连接有用于允许或者遮断两个煤气燃烧器16a,16b的煤气供给的主阀门20。在同一个煤气配管19的中间连接有一对能够在用于允许或者遮断朝向煤气燃烧器16a,16b的煤气供给的同时调节煤气的供给量的煤气量调节阀门21a,21b。
在主体外壳11的内面底部,在两个煤气燃烧器16a,16b之间的前端一侧的位置上配置有控制盒22。在这个控制盒22内,收容有对主阀门20和煤气量调节阀门21a,21b等进行控制的控制基板等,该主阀门20和煤气量调节阀门21a,21b用于控制两个煤气燃烧器16a,16b的点火和火力调节等的各种动作。主体外壳11的内面底部的控制盒22的两侧,配置有一对点火器23a,23b。这些点火器23a,23b通过图中未示出的电线与电极24a,24b连接。在这些电极24a,24b上通过高电压放电,点着各个煤气燃烧器16a,16b。
如图6所示,在盖板的玻璃板13的上面通过印刷或者着色在两个煤气燃烧器16a,16b的中间前方上设置示出操作部25A~25G的图像的同时,同样通过印刷或者着色设置各对显示部26A~26D。
如图6~图9所示,与操作部25A~25G以及显示部26A~26D相对应的在玻璃板13的下面,将操作基板31配置为收容在外壳部件30内的状态。操作基板31,通过将螺丝31b安装在外壳部件30的突出部31a上的来安装。外壳部件30由备有上部面板30c的无底箱体构成,这个上部面板30c中,形成有作为配设在操作基板31上的检测装置的非接点形开关32A~32G以及作为显示装置的显示灯33A~33C相对应的开口30a以及30b。在操作者对操作部25A~25G进行选择性的接触的操作的时候,在与用于操作的操作部25A~25G对应的开关32A~32G中,从发光元件34a发出的红外线在手指上反射,然后通过感光元件34b感测,检测出操作者给出的操作状态。另外,操作者,基于预定的一对显示部26A,26C,26B,26D之间的火力显示灯33B,33C的亮灯显示位置,能够确认火力的调节状态。
开关32A~32G,沿着操作基板31的上部前缘,横方向上隔开的配置在与各个操作部25A~25G相对应的位置上。操作基板31的前部中央处配置有电源开关32A,在该电源开关32A的两侧上,配置有用于进行各个煤气燃烧器16a,16b的点火以及灭火的一对点灭火开关32B,32C。在各个点灭火开关32B,32C的两侧,配置有用于调节各个煤气燃烧器16a,16b的火力的各对火力上升开关32D,32E以及火力下降开关32F,32G。
各个开关32A~32G由具有发出红外线的发光元件34a,和接受红外线的感光元件34b的光学传感器构成。与此相应的,在盖板12的玻璃板13中具有使得发光元件34a和显示灯33A~33C等发出的光在玻璃板13的下面不发生乱反射的平滑膜(图中略)。另外,作为这种构成的代表,作为各个开关32A~32G的能够使用根据在盖板12上面的静电容量的变化而动作的静电容型开关。在使用这个静电容开关的场合,将与各个开关对应的盖板12的部分着色为特定的颜色,其不必是透明的。
与各个开关32A~32G相对应的,在操作基板31上配置有用LED(发光二极管)等形成的多个显示灯33A~33C。在电源开关32A的后部,配置有用于亮灯显示电源的使用状态的电源显示灯33A。在煤气燃烧器16a,16b用的点灭火开关32B,32C,火力上升开关32D,32E以及火力下降开关32F,32G的后测附近,沿着横方向的配置有用于亮灯显示火力的调节状态(强弱)的五个火力显示灯33B,33C。火力显示灯33B,33C用从一个灯亮表示最弱状态到五个灯亮表示最强状态的方式来显示五级火力调节状态。
如图1~3,7以及9所示,水平部14s,从前框架片14a朝向后框架片14c延伸突出,在该延伸突出的部分上形成与外壳部件30大致相同大小的开口部41。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将前框架片14a的水平部14s作为安装部。该前框架片14a的水平部14s上,设置有夹住开口部41的向下方突出的两个凸缘片42。这些凸缘片42,沿着前框架片14a的长轴方向,以前框架片14a的大致整个长度范围的延伸。外壳部件30,通过相对这些凸缘片42进行安装的方式,在开口部41内与操作部25A~25G和显示部26A~26D相对应的配置在玻璃板13的下面。
如图9所示,外壳部件30不是箱状,在与凸缘片42相对的侧壁35上形成有等间隔的多个爪片36。在各个凸缘片42上设置与外壳部件30的爪片36相对应的多个孔43。
在安装外壳部件30的时候,将外壳部件30收容在开口部41内。这样,外壳部件30,确定在与玻璃板13的下面的操作部25A~25G以及显示部26A~26D相对应的位置上。另外,外壳部件30收容在开口部41内的时候,各个爪片36伸入凸缘片42的对应的孔43内的将爪片36和孔43接合。这样,外壳部件30固定在水平部14s的开口部41内。
如上述实施例所述,能够得到如下的效果。
(1)作为构成框架部14的前框架片14a的水平部14s上延伸出的安装部,在该水平部14s上形成开口部41的同时,在开口部41的周围边缘上形成凸缘片42。在开口部41内将外壳部件30相对凸缘片42的进行安装。由此,与外壳部件30通过连接材料等安装到玻璃板13上的场合相比,能够稳固的安装外壳部件30。
(2)在开口部41的周围边缘上设置凸缘片42,相对这些凸缘片42的安装外壳部件30。由此,与不设置凸缘片42的在开口部41的周围边缘处安装外壳部件30的场合相比,能够容易的安装外壳部件30。
(3)通过多个爪片36,和与这些爪片36分别接合的孔43,将外壳部件30相对凸缘片42固定。在外壳部件是通过连接材料安装的场合,进行维护保养的时候,将该外壳部件30取下和安装的工作很麻烦,如本实施例那样的,通过使用爪片36以及孔43的方式,能够容易的进行两者的接合和解除,与使用连接材料的场合相比工作性能优秀。
(4)将凸缘片42沿着前框架片14a的长轴方向以前框架片14a的大致整个长度范围的延伸出来。由此,能够增强前框架片14a的水平部14s的强度。
而且,上述实施例还能够做如下的变更。
上述实施例中,是以将在外壳部件30的侧壁35上设置的爪片36,与在凸缘片42上设置的孔43相接合的方式将外壳部件30安装在凸缘片42上,但是也可以用其他的安装构造。例如,如图10所示,与凸缘片相对的将外壳部件30的侧壁35用螺丝50安装上也可以。这种构成的话,与上述实施例相比能够稳固的将外壳部件30通过凸缘片42的安装。另外,还可以如图11所示,外壳部件30以及凸缘片42的下端形成一个切出的切口部51,通过将连接材料52填入该切口部51的将两者固定的构成。
如图12所示,在外壳部件30上设置向侧方延伸的接合片53,通过将该接合片53夹持在前框架片14a的水平部14s上形成的阶梯部54和玻璃板13之间,也可以将外壳部件30安装到凸缘片42上。通过这种构成也能够实行外壳部件30的稳固的安装。
在上述实施例中,是在开口部42的周围边缘部上设置凸缘片,相对该凸缘片的安装外壳部件30的,但是不设置凸缘片42的,相对开口部41的周围边缘部分安装外壳部件30也可以。这种场合,例如,如图13(a)所示那样的,在外壳部件30上设置朝向侧方突出的安装片55,通过该安装片55相对于前框架片14a的水平部14s用螺丝50安装外壳部件30。另外,如图13(b)所示,相对框架部14将外壳部件30使用托架56来安装也可以。这种场合,托架56和框架部14以及外壳部件30通过螺丝50等方式来固定,将外壳部件30相对框架部14安装。
上述实施例中,在前框架片14a的水平部14s上整体延伸出来的形成安装部,通过在该水平部14s的开口部41内安装外壳部件30,将外壳部件在被包围的状态下,安装到水平部14s上。但是,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在前框架片14a的水平部14s上设置空出具有与外壳部件30的长度相当的间距的两个突出片状的安装部57,通过这些安装部57将外壳部件30安装到它的两侧之间也可以。这种安装方式中,如图中所示,外壳部件30上设置两个向侧方延伸的接合片58,该接合片58夹持在安装部57和玻璃板13之间。代替这种方式,还可以通过螺丝固定等方式安装。
前框架片14a的水平部14s不向外延伸的,即,不设置安装部的,还可以使用仅将外壳部件安装到前框架片14a的水平部14s上的构成。这种场合,在前框架片14a的水平部14s上形成向下方延伸的凸缘片42,与该凸缘片相对的,例如用螺丝安装。另外,也可以在没有凸缘片的状态下安装。
如图16以及图17所示,设置从前框架片14a的水平部14s的内侧边缘延伸的安装部57,与该安装部57相对的安装外壳部件30也可以。这种构成中,能够在煤气灶的前后方向上,与操作部25A~25G以及显示部26A~26D相对应的,确定在玻璃板13的下面的外壳部件30的位置。即,即使在偏离框架部14的位置上安装外壳部件30的场合,使得安装部57延伸到安装外壳部件30的位置,以便能够容易的安装外壳部件30。另外,这种场合,由于仅将外壳部件30的一侧相对于安装部57的进行了安装,为了使得安装牢靠,例如,还可以在外壳部件30上设置安装片59,将该安装片59用连接材料52相对玻璃板13的进行辅助的固定。
如图18所示,还可以在构成框架部14的前框架片14a的水平部14s上不形成延伸出来的安装部,而是设置将相对的前框架片14a以及后框架片14c的水平部相互连接的安装部57。在这个安装部57中,形成如上述实施例那样的开口部41,将外壳部件30安装到这个开口部41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凸缘片42是沿着前框架片14a的长轴方向形成的,但是也可以与开口部41的宽度或者长度相应的形成该凸缘片42。另外,还可以形成比开口部41的宽度或者长度更短的凸缘片42。无论上述哪一个,都能够相对于该凸缘片稳固的安装外壳部件30。
在上述实施例中,是将开口部41夹持住的,即,是用设置在开口部两侧的凸缘片42来安装外壳部件30的,但是还可以沿着开口部41的三个以上的侧边缘设置凸缘片42,利用这些凸缘片来安装外壳部件30。这样的话,能够更加稳固的安装外壳部件30。
加热烹调装置并不限于煤气灶这样的煤气式的方案,例如还可以是电磁式的烹调装置等。
权利要求
1.一种加热烹调装置,具有收容有热源的烹调装置主体;在玻璃板以及该玻璃板的边缘部上安装的框架部构成,且覆盖所述烹调装置主体的上面的盖板;从所述玻璃板的下方通过该玻璃板检测出在玻璃板上方的操作者给出的对热源的操作的检测装置;显示该热源的操作状态的显示装置;和收容有所述检测装置和显示装置之中的至少一个的外壳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部件相对所述框架部进行安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部备有向下方突出的凸缘片,相对于该凸缘片安装所述外壳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装置,构成所述框架部的至少一个框架片上,设置有向相对的其它框架片延伸突出的安装部,相对于该安装部安装所述外壳部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烹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开口部,在该开口部内将所述外壳部件相对于所述安装部进行安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烹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备有在所述开口部的周围边缘上向下方突出的凸缘片,所述外壳部件相对于该凸缘片进行安装。
6.一种加热烹调装置,具有收容有热源的烹调装置主体;由在玻璃板以及该玻璃板的边缘部上安装的框架部构成,且覆盖在所述烹调装置主体的上面的盖板;从所述玻璃板的下方通过该玻璃板检测出在玻璃板上方的操作者给出的对热源的操作的检测装置;显示该热源的操作状态的显示装置;和收容有所述检测装置和显示装置之中的至少一个的外壳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部件备有向侧方突出的接合片,通过将该接合片夹持在所述玻璃板和所述框架部之间,将所述外壳部件安装到所述盖板上。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能够稳固的安装外壳部件的加热烹调装置。将煤气灶的主体外壳(11)的上面开口部,用盖板(12)覆盖,该盖板(12)由具有耐热性的玻璃板(13)以及安装在该玻璃板(13)的边缘部上的用来支持玻璃板(13)的框架部(14)构成。在玻璃板(13)的下面的位置上,以将外壳部件(30)安装在框架部(14)上的状态进行配置,其中外壳部件收容了备有光学传感器等的检测手段和显示灯等的显示手段的操作基板(31)。在该外壳部件(30)的安装中,例如,框架部(14)和外壳部件(30)可以用螺丝固定,或者相互接合的方式。这样,能够稳固地安装外壳部件(30)。
文档编号F24C5/00GK1580649SQ20041005568
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1日
发明者水谷嘉宏, 蒲厚仁 申请人:林内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