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辊卸料机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290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齿辊卸料机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辊卸料机驱动系统背景技术齿辊卸料机是对竖炉内部焙烧和冷却后粘连的球团矿进行破碎的主要生产设备。其驱动系统包括上、下两个等同的液压缸,每个液压缸被活塞分为左腔和右腔,缸杆设在液压缸的右腔。工作时,液压缸的缸杆通过连杆将力传递到齿辊卸料机的棘轮机构,棘轮机构使齿辊间歇式转动,以对竖炉内部焙烧和冷却后粘连的球团矿进行破碎。上、下两个液压缸产生的驱动力是同步的、相反的,即上液压缸的缸杆伸出的同时,下液压缸的缸杆回缩,反之,下液压缸的缸杆伸出的同时,上液压缸的缸杆回缩,从而使棘轮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两个液压缸产生的驱动力的大小应该相等,但是,上液压缸缸杆的伸出是通过向液压缸的左腔注油实现的,而下液压缸缸杆的回缩是通过向液压缸的右腔注油实现的,尽管活塞直径相同,因液压缸的右腔设有缸杆,左腔和右腔活塞的承压面积不一样,在同一供油系统下,上液压缸缸杆的伸出产生的推力,与下液压缸缸杆的回缩产生的拉力不相等。同理,下液压缸缸杆的伸出产生的推力,与上液压缸缸杆的回缩产生的拉力不相等。从而使棘轮的轴承座产生左右水平窜动现象,难以稳固。液压缸底座也产生很大幅度的水平窜动,难以稳固。液压缸杆与连杆的连接耳环易出现损坏,易造成缸杆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同一供油系统下,上、下两个液压缸产生的同步驱动力相等的齿辊卸料机驱动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其主体包括上、下两个等同的液压缸,每个液压缸被活塞分为左腔和右腔,缸杆设在液压缸的右腔,在每个液压缸的左腔设副缸杆,缸杆与副缸杆的直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驱动系统,在上、下两个液压缸的左腔各设副缸杆,副缸杆的直径与设在液压缸右腔的缸杆的直径相同,左腔和右腔活塞的承压面积一样,在同一供油系统下,上、下两个液压缸产生的同步驱动力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作用在棘轮上是一个纯力偶,无其他附加力,棘轮的轴承座不再产生左右水平窜动现象,易稳固。液压缸底座受力时没有了水平力,底座平稳可靠,缸杆与连杆的连接耳环也不易出现损坏。即使连接耳环出现问题,缸杆报废,可将液压缸掉头,使副缸杆与连杆的连接,继续工作,提高了整体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齿辊卸料机驱动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齿辊卸料机驱动系统其主体包括上、下两个等同的液压缸1、2,每个液压缸1、2由其底座10定位,每个液压缸1、2被活塞6分为左腔3和右腔4,缸杆5设在液压缸1、2的右腔4,缸杆5的另一端通过连杆8将力传递到齿辊卸料机的棘轮机构9。在每个液压缸1、2的左腔3设副缸杆7,副缸杆7与缸杆8的直径相同,副缸杆7的一端连活塞6,副缸杆7的另一端伸出液压缸1、2。
权利要求1.一种齿辊卸料机驱动系统,主体包括上、下两个等同的液压缸,每个液压缸被活塞分为左腔和右腔,缸杆设在液压缸的右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每个液压缸(1、2)的左腔(3)设副缸杆(7),所述副缸杆(7)与所述缸杆(5)的直径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齿辊卸料机驱动系统,其主体包括上、下两个等同的液压缸,每个液压缸被活塞分为左腔和右腔,缸杆设在液压缸的右腔,每个液压缸(1、2)的左腔(3)设副缸杆(7),所述副缸杆(7)与所述缸杆(5)的直径相同。在同一供油系统下,上、下两个液压缸产生的同步驱动力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作用在棘轮上是一个纯力偶,棘轮的轴承座不再产生左右水平窜动现象,易稳固。液压缸底座受力时没有了水平力,底座平稳可靠。
文档编号F27B1/21GK2754034SQ200420016509
公开日2006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30日
发明者边少飞 申请人: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