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热交换器封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008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器的热交换器封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器,尤其涉及一种可防止进行完热交换的空气通过配管孔流失,最大限度地提高制冷、制暖气性能的空调器的热交换器封闭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器是为了给使用者营造清爽的室内环境,通常利用冷媒的制冷回路,加热、冷却空气或净化空气。冷媒的制冷回路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器具构成。
如图4所示,传统空调器室内机的构造,包括底座2、外壳4正面上部面板10、正面下部面板14、左、右吸入格栅16、送风机18、热交换器20。外壳4设在上述底座2后方部的上侧,其前面具有开放结构。正面上部面板10设在上述外壳4的正面上部,其两侧正面中央分别形成有排出口6,左、右排出口8。正面下部面板14位于上述底座2的正面部和上述正面上部面板10的中央之间的位置。正面下部面板14和外壳4正面下部之间,形成正面左、右吸入口12。左、右吸入格栅16位于上述底座2的上侧,用于保护正面左、右吸入口。送风机18吹送,通过上述正面中央排出口6及正面左、右排出口8排出的空气。空气通过左、右吸入口12被吸入后,再由送风机18吹送。热交换器20位于上述正面上部面板10和外壳4之间,并用于加热/冷却从送风机吹送出的空气。
上述热交换器20的上端向外壳4的上部方向设置,其下端向正面上部外壳10的下部方向倾斜设置。
上述热交换器20有冷媒经过,该热交换器20由来回弯曲的冷媒管和数个片构成,并具有长方体形状。用于促进热传送的冷媒管21,紧密结合贯穿热交换器20。数个片具有一定高度和一定前后幅度。热交换器20连接有冷媒配管。冷媒配管用于排出吸入到冷媒管的冷媒。
上述热交换器20的下端底侧设有排水盘22,该排水盘22连接有延伸的排水管24。排水盘22用于聚集从热交换器20表面落下的冷凝水。为了把聚集的冷凝水排向外部,该排水盘22连接有延伸的排水管24。
驱动空调器的送风机18,通过正面左、右吸入口12吸入的空气,被热交换器20冷却/加热。冷却/加热后的空气通过正面中央的排出口6及正面左、右排出口8,向室内机的前上方吹送。
但是,由于空调器热交换器20的一部分延伸设置在空调器的内部,因此空调器的整体高度增加,并且聚集到热交换器20中央部的空气,会导致空调器的热交换效率降低。上述空气由送风机18吹送,并聚集到热交换器20的中央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把上述热交换器20分割成数个,并安置在空调器内部的左、右侧。通过以上分割,不但可以降低空调器的整体高度,也可以提高热交换效率。设置热交换器罩,可以防止进行完热交换的空气,从热交换器的前方或后方漏出。该热交换器罩用于遮盖被分割成数个的热交换器的正面及背面。
上述热交换器罩设在分割成数个的热交换器上,该热交换器罩形成有冷媒配管贯穿孔。为把冷媒配管21,22连接到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罩上形成有冷媒配管贯穿孔。在上述条件下,通过该冷媒配管贯穿孔进行完热交换的空气,会发生流失现象。因此使空调器的制冷、制暖气的性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的热交换器封闭装置,可防止进行完热交换的空气通过配管孔流失,最大限度地提高制冷、制暖气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调器的热交换器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器罩和配管罩;热交换器罩形成有配管贯穿孔,分别设在热交换器的前,后面;贯穿孔使冷媒配管贯穿热交换器;配管罩安置在热交换器罩,并用于遮挡上述贯穿孔。
前述的空调器的热交换器封闭装置,其中配管罩具有突出结构,环抱上述冷媒配管,上述冷媒配管通过上述配管贯穿孔的外侧延伸。
前述的空调器的热交换器封闭装置,其中配管罩的一侧形成有开放部,其安装在热交换器罩的状态下,让冷媒配管贯穿其中。
前述的空调器的热交换器封闭装置,其中配管罩的开放部被环抱冷媒配管的上述隔热部件遮挡。
前述的空调器的热交换器封闭装置,其中还包括左侧密封部件和右侧密封部件;左侧密封部件用于阻隔左侧热交换部的上端和上述外壳的左侧面,右侧密封部件用于阻隔右侧热交换部上端和上述外壳的右侧面。
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热交换器封闭装置具有如下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封闭装置可以防止热损失,并可最大限度地提高空调器的制冷、制暖性能,并可以提高空调器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性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示意图。
图2为具有本实用新型热交换器封闭装置的空调器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A-A断面图。
图4为空调器正面开放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50底座60外壳60a、60b空气吸入口70排出口单元80送风机 82风机壳84送风扇 90排出口单元导向100热交换器100a,100b冷媒配管102、104热交换部106、108热交换器罩107a配管贯穿孔107b配管罩109隔热部件112、114左、右侧密封部件 116隔热材料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包括底座50、外壳60、排出口单元70。底座50的上侧,设有上部开放的外壳60。外壳60两侧面底部,形成有空气吸入口60a、60b。排出口单元70形成有排出口,该排出口通过外壳60上面把空气吹送到室内。
外壳60内侧设有送风机80和热交换器100。送风机80用于把吸入到排出口单元70的空气,通过排出口吹送。空气通过吸入口60a、60b被吸入后,再通过排出口单元70的排出口吹送。热交换器100设在送风机80的下侧,用于加热/冷却从送风机吹送的空气。底座50的上面突出形成有排水盘部110。排水盘部110用于聚集从热交换器落下的冷凝水。
上述热交换器100的上侧设有送风机80。送风机80可以把经过热交换器100并进行完热交换的空气,向外壳60的上方送出。
上述送风机80还包括送风机壳82、送风扇84、送风马达(图中未示)、电机座(图中未示)。风机壳82用于设置热交换器100。送风马达(图中未示)位于送风机壳82的内侧。设有旋转轴的送风马达(图中未示),设在送风扇84。电机座(图中未示)固定有送风马达。
上述热交换器100包括左侧热交换部102和右侧热交换部104,该左侧热交换部102设在外壳60的内部,并分别倾斜配置在外壳60内部的左右侧。该左侧热交换部102和右侧热交换部104流入冷媒。为排出流入到上述热交换器的冷媒,该左侧热交换部102和右侧热交换部104连接有冷媒配管100a、100b。
上述左侧热交换部102和右侧热交换部104之间固定有热交换器罩106、108。该热交换器罩106、108用于阻隔左侧热交换部102和右侧热交换部104。
上述热交换器罩106、108中的一侧,贯穿有冷媒配管100a、100b的位置,形成有配管贯穿孔107a。贯穿冷媒配管100a、100b是为了使冷媒配管100a、100b向外侧贯穿。
形成有上述配管贯穿孔107a的热交换器罩106、108,安装有配管罩107b。该配管罩107b使上述冷媒配管100a、100b贯穿孔周围,环抱冷媒配管100a、100b的一部分,并遮挡贯穿孔107a。
上述配管罩107b用组装螺栓固定在热交换器罩106、108上。
配管罩107b可环抱的突出形成在冷媒配管100a、100b,该冷媒配管100a、100b通过上述配管贯穿孔107a的外侧延伸形成。配管罩107b的一侧形成有开放部,其安装在热交换器罩106、108的状态下,使冷媒配管100a、100b贯穿其中。
上述配管罩107b的开放部被环抱冷媒配管100a、100b的隔热部件109遮挡。在该隔热部件109遮挡作用下,可以防止冷媒配管的热损失。
为了把冷媒配管100a、100b插入到上述隔热部件109,隔热部件109内侧由中空的泡沫材料等隔热性能好的部件构成为宜。
上述热交换器100还包括左侧密封部件112和右侧密封部件114。左侧密封部件112用于阻隔左侧热交换部102的上端和上述外壳60的左侧面,右侧密封部件114用于阻隔右侧热交换部104上端和上述外壳60的右侧面。
左侧密封部件112和右侧密封部件114用组装螺栓固定在上述热交换器罩106、108上。
左侧密封部件112及右侧密封部件114与上述外壳60相对立的面分别粘贴有隔热材料116。该隔热材料116和配管罩107b一同,防止进行完热交换的空气从热交换器和外壳之间的缝隙流失。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首先,空调器运转,排出口单元70向上侧移动,并开放。
空调器与上述排出口单元70一同上升,安装在室外机的压缩机开始驱动,送风机80的送风扇也进行旋转。
压缩机驱动,左侧热交换部和右侧交换部有冷媒通过。冷媒顺着冷媒配管100a、100b流出。这时,左侧热交换部102和右侧热交换部104可以加热,冷却周围的空气。
上述送风扇84旋转时,空调器外部的空气通过上述空气吸入口60a、60b吸入到外壳的内部。
被吸入的空气中,一部分可能会通过上述热交换器100和外壳60之间的缝隙流失,但左侧密封部件112、右侧密封部件114及隔热材料116会阻止其流失,并可以使吸入的全部空气经过热交换器100的热交换部102、104。
经过上述热交换器100热交换部102、104的空气,在与冷媒的热交换作用下,会被加热或冷却。被加热或被冷却的空气,经过热交换器100的左侧热交换部102、右侧热交换部104、热交换器罩106、108内部空间后,被送到热交换器100的上侧。
这时,左侧热交换部102和右侧热交换部104及热交换器106、108的内侧空间的一部分空气,虽然可以通过设有热交换器罩106、108的配管贯穿孔107a流失,但会被配管罩107b阻挡。
如上所述,被送出的空气经过风机壳82后,输送到外壳60的内侧上部,并通过排出口单元70排到外部。
权利要求1.一种空调器的热交换器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器罩和配管罩;热交换器罩形成有配管贯穿孔,分别设在热交换器的前,后面;贯穿孔使冷媒配管贯穿热交换器;配管罩安置在热交换器罩,并用于遮挡上述贯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热交换器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配管罩具有突出结构,环抱上述冷媒配管,该冷媒配管通过上述配管贯穿孔的外侧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器的热交换器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配管罩的一侧形成有开放部,其安装在热交换器罩的状态下,让冷媒配管贯穿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的热交换器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配管罩的开放部被环抱冷媒配管的上述隔热部件遮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热交换器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左侧密封部件和右侧密封部件;左侧密封部件用于阻隔左侧热交换部的上端和上述外壳的左侧面,右侧密封部件用于阻隔右侧热交换部上端和上述外壳的右侧面。
专利摘要一种空调器的热交换器封闭装置,包括热交换器罩和配管罩;热交换器罩形成有贯穿孔,分别设在热交换器的前,后面;贯穿孔使冷媒配管贯穿热交换器;配管罩安置在热交换器罩,并用于遮挡上述贯穿孔。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止进行完热交换的空气通过配管孔流失,最大限度地提高制冷气、热气性能。
文档编号F24F13/30GK2851947SQ20052002781
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1日
发明者洪承辰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