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纤维炉内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0222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热纤维炉内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室用化学反应的加热装置,主要涉及一种电热纤维炉内套。
背景技术
目前,实验室用于化学反应的加热装置,主要有可调电热套、可调电炉。可调电热套采用高温无碱玻璃纤维,将纤维缠绕镍络电阻丝编织成半球形内热式电热套。其特点是无明火,电阻丝不直接和被加热体接触。这种电热套的缺点是玻璃纤维套的耐热温度低,一般电热套耐热温度低于380~400℃,特别是玻璃纤维在首次加热时,会产生一种烟雾,电热套由白色变成棕色,被加热玻璃仪器的表面也变成棕色,直接影响化学反应物颜色变化的观察。可调电炉采用电阻丝直接缠绕在耐火砖上,利用明火加热。其主要缺点为电炉丝外露,易漏电,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出一种电热纤维炉内套,使其具有升温快、热效率高、耐热温度高,耐热纤维表面不易变色,也不会使被加热玻璃仪器表面变色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包括内套纤维体、电热丝,内套纤维体上具有半球状凹面,电热丝镶嵌在半球形凹面内,在半球形凹面的表面覆盖一层高温粘接剂。
所述的内套纤维体为硅酸铝纤维构成。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半球状凹面结构,同时耐热纤维体由硅酸铝纤维构成,与可调电热套相比,采用硅酸铝纤维,导热系数小,使半球状凹面聚热性好,电热炉的外面温度较低,达到热效率高、节能的目的。硅酸铝纤维一般的耐热温度为1000℃以上,可用于高温加热,硅酸铝纤维加热后,表面不会变色,对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的颜色变化观察时不会产生颜色视差。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图1的俯视图。
图中1、内套纤维体,2、电热丝,3、高温粘接剂。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如附图1、2所示其包括内套纤维体1、电热丝2,内套纤维体1上具有半球状凹面,电热丝2镶嵌在半球形凹面内,不外露,在半球形凹面的表面覆盖一层高温粘接剂3。内套纤维体1与电热丝2一次成型构成电热纤维炉内套的整体结构。内套纤维体1其与控制器部分连接构成完整的电热纤维炉,用于化学反应中玻璃烧瓶的加热。使用时,将烧瓶放在半球状纤维炉内,可进行恒温和调温加热。
权利要求1.一种电热纤维炉内套,其包括内套纤维体(1)、电热丝(2),其特征在于内套纤维体(1)上具有半球状凹面,电热丝(2)镶嵌在半球形凹面内,在半球形凹面的表面覆盖一层高温粘接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纤维炉内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套纤维体(1)由硅酸铝纤维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热纤维炉内套,其包括内套纤维体(1)、电热丝(2),内套纤维体(1)上具有半球状凹面,电热丝(2)镶嵌在半球形凹面内,在半球形凹面的表面覆盖一层高温粘接剂(3)。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半球状凹面结构,同时耐热纤维体由硅酸铝纤维构成,与可调电热套相比,采用硅酸铝纤维,导热系数小,使半球状凹面聚热性好,电热炉的外面温度较低,达到热效率高、节能的目的。硅酸铝纤维一般的耐热温度为1000℃以上,可用于高温加热,硅酸铝纤维加热后,表面不会变色,对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的颜色变化观察时不会产生颜色视差。
文档编号F27B17/00GK2795770SQ20052003097
公开日2006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4日
发明者周森安, 郭进武, 白云, 文德振 申请人:周森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