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蜂窝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2589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蜂窝煤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暖装置,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简易型蜂窝煤炉。
背景技术
如今,虽然天然气、液化气的使用已相当普及,但市场对蜂窝煤的需求量仍相当的大,尤其是在北方地区,每到冬季蜂窝煤的需求量便会猛增,使用蜂窝煤需要专用炉具,蜂窝煤炉的结构和质量会直接影响到燃煤利用率和安全性,但传统的蜂窝煤炉具大都为开放式结构,散热快、能耗高,换煤烦琐、污染大,不易封炉过夜,功能单一且燃烧产生的废气不易散发,易对环境和人身造成危害。对此,中国专利CN200420076107.6就公开了一种《方便换煤的节能型蜂窝煤炉》,它分为上、下两段,其上段为一炉胆,炉胆中空腔为炉膛,下段为一底座,内装有炉桥,炉桥的下方为炉渣室,外设炉门,上段炉胆内的炉膛高度设计为4-7蜂窝煤高,下端底座内增设炉桥翻转室,炉桥置于翻转室中并装在一根转轴上,转轴的一端装有转动把手,并设有定位装置,这种蜂窝煤炉虽然使换煤更加的简便,具有火力大、起火快、封火时间长的特点,但整体结构复杂,炉体这一主要部件要采用新材料铸造而成,不仅成本较高,且炉子比较沉重,搬运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新型蜂窝煤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蜂窝煤炉,包括圆筒状炉体、炉芯、炉篦和炉盘,炉体顶部设有用于排气的豁口,靠近炉体底部开设有炉门,炉体内设有支撑结构,炉篦设置在支撑结构上,炉芯设置在炉篦上,在炉芯与炉体内壁形成的环形空腔里填充有保温材料,炉体顶部与炉盘边沿开设有相对应的安装孔,一连接件穿过安装孔将炉体与炉盘相固定。
所述炉体由铁皮卷制而成,铁皮对应的两边分别向内、向外折弯180度形成勾角,两者勾合后压制在一起。
所述连接件呈片状结构,其两端从外部分别穿过炉体与炉盘上的安装孔后向内折弯收扣。
所述安装孔形状与连接件相适配,呈长条状。
所述连接件为铁皮片。
所述炉体与炉盘上环形阵列地开设有三个安装孔。
所述炉体内的支撑结构为安装在炉体底部的圆形内套筒,内套筒一侧设有与炉门相对的开口,开口两侧壁向外延伸一定距离,炉篦由三根支撑管围成U形,其端部设有与内套筒开口两侧壁相对应的支撑板,炉篦放置在内套筒的中央位置处,其一端通过支撑板搭放在内套筒的开口两侧壁上,另一端搭放在内套筒另一侧的边沿上。
所述炉门距炉体底部2~6cm,直径为6~10cm。
所述支撑结构距炉体上开口28~36cm。
所述炉体外表面磨光喷漆。
本实用新型的蜂窝煤炉炉体由铁皮卷制而成,制作工艺简单,不仅可大大提升生产效率,还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此外,炉篦的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简化,使用效果更加理想,与传统蜂窝煤炉相比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易维护、性能稳定等优点,且价格低廉,可广泛适用于城镇居民家庭、小型餐饮饭店、旅馆小食堂及野外施工单位,同时能进行烧水、做饭、供热、淋浴多种使用功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侧视图;图4为图1的A-A剖视示意图;图5为炉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标记说明1——炉体 2——炉门3——内套筒4——炉篦5——炉盘 6——安装孔7——铁皮片如图1至图6所示,炉体1由铁皮卷制而成,铁皮对应的两边分别向内、向外折弯180度形成勾角,两者勾合后压制在一起,炉体1的顶部设有用于排气的豁口,靠近炉体底部开设有炉门2,炉门2距炉体底部2cm,直径为8cm,炉体底部设有用水泥制成的内套筒3,其顶部距炉体上开口36cm,一侧设有与炉门相对的开口,开口两侧壁向外延伸一定距离,炉篦4由三根支撑管围成U形,其端部设有与内套筒开口两侧壁相对应的支撑板,炉篦4放置在内套筒3的中央位置处,其一端通过支撑板搭放在内套筒3的开口两侧壁上,另一端搭放在内套筒3另一侧的边沿上,炉芯放置在炉篦4上,在炉芯与炉体内壁形成的环形空腔里填充有保温材料,炉体1的顶部与炉盘5的边沿环形阵列地开设有三个长条形安装孔6,铁皮片7两端从外部分别穿过炉体1与炉盘5上的安装孔后向内折弯收扣,将两者勾固在一起,组装完毕后将炉体外表面磨光喷漆即得成品。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炉体采用铁皮卷制而成的蜂窝煤炉,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蜂窝煤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状炉体、炉芯、炉篦和炉盘,炉体顶部设有用于排气的豁口,靠近炉体底部开设有炉门,炉体内设有支撑结构,炉篦设置在支撑结构上,炉芯设置在炉篦上,在炉芯与炉体内壁形成的环形空腔里填充有保温材料,炉体顶部与炉盘边沿开设有相对应的安装孔,一连接件穿过安装孔将炉体与炉盘相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蜂窝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由铁皮卷制而成,铁皮对应的两边分别向内、向外折弯180度形成勾角,两者勾合后压制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蜂窝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呈片状结构,其两端从外部分别穿过炉体与炉盘上的安装孔后向内折弯收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蜂窝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形状与连接件相适配,呈长条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蜂窝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铁皮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蜂窝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与炉盘上环形阵列地开设有三个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蜂窝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的支撑结构为安装在炉体底部的圆形内套筒,内套筒一侧设有与炉门相对的开口,开口两侧壁向外延伸一定距离,炉篦由三根支撑管围成U形,其端部设有与内套筒开口两侧壁相对应的支撑板,炉篦放置在内套筒的中央位置处,其一端通过支撑板搭放在内套筒的开口两侧壁上,另一端搭放在内套筒另一侧的边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蜂窝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门距炉体底部2~6cm,直径为6~1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蜂窝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距炉体上开口28~36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蜂窝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外表面磨光喷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蜂窝煤炉,它包括圆筒状炉体、炉芯、炉箅和炉盘,炉体顶部设有用于排气的豁口,靠近炉体底部开设有炉门,炉体内设有支撑结构,炉箅设置在支撑结构上,炉芯设置在炉箅上,在炉芯与炉体内壁形成的环形空腔里填充有保温材料,炉体顶部与炉盘边沿开设有相对应的安装孔,一连接件穿过安装孔将炉体与炉盘相固定。与传统蜂窝煤炉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易维护、性能稳定、成本低廉等优点,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F24B1/195GK2869613SQ20052014279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3日
发明者杜方岭 申请人:杜方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