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泥生料粉预热的方法以及实施这种方法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2052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水泥生料粉预热的方法以及实施这种方法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用于水泥生料粉预热的方法以及实施这种方法的装置 本发明涉及为了生产水泥熟料用于水泥生料粉预热的一种方法,在该方法时将水泥生料粉在至少一个热交换器线路中用与灼热气体的反向流传送向一个水泥熟料炉的进料端以及传送到实施这种方法的一种装置上。
在由水泥生料粉生产水泥熟料时,就推荐在至少一个由回转炉废气流过的热交换器线路中,尤其是在旋涡悬浮气体-热交换器系统中进行预热,在预热中在相应的温度时也可以进行预焙烧。可以以这种方式将回转炉灼热的废气加以热利用,其中为这些目的通常利用的旋涡悬浮气体热交换器是按照规定的流量设计的。公知的是,将多个这类的旋涡悬浮气体热交换器串联起来,以致将在温度约1100℃时离开回转炉的灼热过程气体以多个阶段与阶段数量有关地从350℃或甚至冷却到290℃。阶段的数量基本上又与当时所使用材料的干燥要求有关,其中传热的效率基本上是由气体流动中生料粉的弥散和旋流器中相应高的拆散度决定的。不仅温度梯度而且有时辐射损耗和当时有效的接触时间都对传热有个自然的影响。
在大的回转炉或相应较高的生产能力时,需要相应更大的预热器,以便确保回转炉的连续装料。为此目的就建议将两个热交换器线路并联运行,以便经过相应的溜槽确保进料到回转炉中。但是,在进一步提高所要求的流量时,这样一种方案必然会导致到自然的极限。当通常的旋涡悬浮气体热交换器线路设计的每日生产量为3500至4000吨和可以用具有相应高的分离和相应小的压力损失的良好旋流器运行时,这种装置牢固的并联线路在回转炉进料端上造成要求的位置需求问题。在两个以上的这种线路时,即在后勤上引发出回转炉进料端上的麻烦,因为为了起动操作熟料回转炉除了两个以上的进料溜槽还要求另外的进料溜槽,这些溜槽也要连接在这个位置上。如果因此而促使更高的流量,必然有的后果是,必须达到去使用相应更大尺寸的旋涡悬浮气体热交换器,尤其是使用直径12米或更大的旋流器,其中扩大是必须的,以便为了经济运行将压力损失保持在界限之内。然而,这种大的热交换器阶段在它们的运行方式上,不如迄今所应用的那些可靠的标准尺寸稳定。但是,彼此并行运行的热交换器线路数量的相应扩大,导致开始已经介绍过的设计进料溜槽时的问题,这尤其是因为为了连续和正确的作用,进料必须总是在一定的角度下完成,以便确保材料流出到回转炉中。
本发明就以提高热交换器的流量为目标,而在此没有出现更高的压力损失和因此没有出现更高的能量消耗,其中同时要保持公知的装置的分离性能尽可能不改变。为了解决这个任务,本发明的方法在于,基本上以开始时提到的方法为出发点,将灼热的气体经过至少一个与水泥熟料炉进料端连接的第一热交换器和接到这个第一热交换器上的彼此并行布置的热交换器线路抽出。以这样的方式,即接着至少一个与水泥熟料炉进料端连接的第一热交换器,分为连接着的彼此并行布置的热交换器线路,达到使各个线路以基本上相同的压力损失运行和使在回转炉进料端上的进料溜槽的数量相应地减少。接着第一热交换器将线路加倍,使在基本上相同尺寸的热交换器时在各个线路中相应流量加倍,此时没有出现在回转炉进料端复杂的结构问题。有益的是,方法在这种情况也这样去进行,即将灼热气体通过旋涡悬浮气体热交换器线路

抽出,对这些线路各第一旋涡悬浮气体热交换器跟后面旋涡悬浮气体热交换器线路的热交换器相比具有一个更大的容积,因此确保使由彼此并行布置的热交换器线路输入的生料粉流也可以可靠地在第一阶段得到处理并可以无间断地继续传送。
按照本发明的为了生产水泥熟料用于水泥生料粉预热的装置,为在以相对于通过热交换器线路抽出的灼热气体的反向流将水泥生料粉进料,带有至少一个热交换器线路,所述装置基本上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与水泥熟料炉进料端连接的第一热交换器上,连接彼此并行布置的热交换器线路。这样一种结构允许将预热器的整体高度相应保持的较小,并可以统一地去使用热交换器,这些热交换器特征是标准化和相应的可靠性。对于这样的装置,单个结构上的修改基本上可以限制在,使第一热交换器比在灼热气体流动方向中后面的热交换器具有更大的容积。进料溜槽和回转炉进料端的结构此时不必修改,从而在此也可以动用适用的结构。伴随第一热交换器扩大而来的少量增高的压力降可以通过后面并行布置的热交换器线路相应地得到补偿,其中按照本发明的设计有利的是,热交换器是旋涡悬浮气体热交换器。
为了避免开始时提到的进料溜槽结构上的问题,有利的是这样进行设计,使最多两个第一旋涡悬浮气体热交换器接到预焙烧器的进料溜槽和/或熟料炉上,各有两个旋涡悬浮气体热交换器线路接到其上,其中优选的是,接到熟料炉进料溜槽上的旋流器比在被抽出灼热气体流动方向上在分支之后后面的旋流器具有更大的直径。分支导致经过第一热交换器与进料溜槽或熟料炉连接的热交换器线路的相应倍增。
在下面用一个附图
示意表示的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发明。附图示意地展示一个回转炉1,在该回转炉上连接的是两个旋涡悬浮气体热交换器2。这两个第一旋涡悬浮气体热交换器各与标准旋涡悬浮气体热交换器5的两个线路3或4连接,其中在旋涡悬浮气体热交换器2之上设置的是一个示意性地用6表示的相应分支。各个旋涡悬浮气体热交换器5可以具有证明是适用的尺寸和结构,其中整体上通过线路倍增可以将整个结构高度相应地降低和可以通过适当选择相应级数可将能量消耗最小化。
权利要求
1.为了生产水泥熟料用于预热水泥生料粉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将水泥生料粉在至少一个热交换器线路中用以相对于灼热气体的反向流输送向水泥熟料炉(1)的进料端,其特征在于,将灼热的气体经过至少一个与水泥熟料炉(1)进料端连接的第一热交换器(2)和接到这个第一热交换器(2)上的彼此并行布置的热交换器线路(3,4)抽出。
2.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灼热气体通过旋涡悬浮气体热交换器线路(3,4)抽出,在这些线路时各第一旋涡悬浮气体热交换器(2)跟后面的旋涡悬浮气体热交换器线路(3,4)的热交换器(5)相比具有更大的容积。
3.为了生产水泥熟料用于预热水泥生料粉的装置,为以相对于通过热交换器线路(3,4)抽出的灼热气体的反向流中将水泥生料粉进料,带有至少一个热交换器线路(3,4),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与水泥熟料炉进料端连接的第一热交换器(2)上,连接有彼此并行布置的热交换器线路(3,4)。
4.如权利要求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热交换器(2)比在灼热气体流动方向上后面的热交换器(5)具有更大的容积。
5.如权利要求3或4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器(2,5)是作为旋涡悬浮气体热交换器(2,5)。
6.如权利要求3,4或5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最多两个第一旋涡悬浮气体热交换器(2)接到预焙烧器的进料溜槽和/或熟料炉上,各有两个旋涡悬浮气体热交换器线路(3,4)接到所述热交换器上
7.如权利要求3至6之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到熟料炉的进料溜槽上的旋流器(2)比在被抽出灼热气体流动方向上分支之后的旋流器(5)具有更大的直径。
全文摘要
在为了生产水泥熟料用于水泥生料粉预热的一种方法时,在该方法时将水泥生料粉在至少一个热交换器线路(3,4)中用与灼热气体的反向流传送向一个水泥熟料炉(1)的进料端,将灼热的气体经过至少一个第一与水泥熟料炉(1)进料端连接的热交换器(2)和要接到这个第一热交换器(2)上的彼此并行布置的热交换器线路(3,4)抽出。实施该方法的装置出众之处在于,在至少一个第一与水泥熟料炉(1)进料端连接的热交换器(2)上,连接的是彼此并行布置的热交换器线路(3,4)。
文档编号F27B7/20GK101297170SQ200680029100
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1日
发明者U·加瑟 申请人:霍尔辛姆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