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常压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55221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民用常压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暖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家庭等的民用常 压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现在巿场上存在的民用锅炉设备,基本上是使用燃料加热水管 促使水循环,带动暖气等设备进行取暖。这样,长时间工作,热水管道就 容易附着煤烟等灰尘,既影响热效率,严重时会导致热水管的破裂,使锅 炉不能正常工作。另外,长期使用会导致炉条的断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 构紧凑,设计合理,热效率高的民用常压锅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壳体、下 壳体、烟囱和挡风板,挡风板铰接在下壳体前侧,在上、下壳体连接,内 部形成炉腔,炉条在下壳体内水平固定,炉条为方管状,内通流水,加热 水管安装于上壳体内,进水管依次与炉条、加热水管和安装于上壳体的出 水管连通,刮灰板为带孔板,垂直于加热水管的方向安装于上壳体内,加 热水管穿过所述的刮灰板的孔,刮灰板上固装和刮灰板垂直的螺钉,螺钉 于上壳体上的孔伸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加热水管上安装了刮灰板,可以不定期的对加热水 管上的附着物进行清除,方便快捷,提高了热效率,将炉条彻底进行重新 设计,使其也是水循环管道的一部分,这样就更加充分的利用了热量,并 且可以避免炉条断裂。

图l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2是图1的左视图3是图1的俯视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刮灰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 —图6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上壳体l、下壳体2、烟囱10和 挡风板ll,挡风板ll铰接在下壳体前侧,填料后可以将其关闭,避免烟 灰的外泻,同时提高热效率。上、下壳体l、 2连接,内部形成炉腔3,炉 条4在下壳体内水平固定,炉条4为管状,内通流水,这样燃料燃烧时下 部的热量也可通过炉条进行吸收,充分利用了热能。加热水管5安装于上 壳体l内,进水管6依次与炉条4、加热水管5和安装于上壳体1的出水 管7连通,形成水循环通道。刮灰板8为带孔板,垂直于加热水管5的方 向安装于上壳体l内,加热水管5穿过所述的刮灰板8的孔,刮灰板8上 固装和刮灰板8垂直的螺钉9,螺钉9于上壳体上的小孔伸出。
由以上结构可以实现,当燃料燃烧时,下部的热量由炉条4内的循环 水流吸收,上部的热量由加热水管5吸收,上下水路相通,在锅炉的四面
形成一周,充分的吸收燃料放出的热量,大大提高了加热效率。通过前后 拉拽螺钉9,带动刮灰板8,将加热水管5上的附着物刮掉,保证了加热 水管5的吸收热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民用常压锅炉,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烟囱(10)和挡风板(11),挡风板(11)铰接在下壳体前侧,在其特征在于上、下壳体(1)、(2)连接,内部形成炉腔(3),炉条(4)在下壳体内水平固定,炉条(4)为方管状,内通流水,加热水管(5)安装于上壳体(1)内,进水管(6)依次与炉条(4)、加热水管(5)和安装于上壳体(1)的出水管(7)连通,刮灰板(8)为带孔板,垂直于加热水管(5)的方向安装于上壳体(1)内,加热水管(5)穿过所述的刮灰板(8)的孔,刮灰板(8)上固装和刮灰板(8)垂直的螺钉(9),螺钉(9)于上壳体上的孔伸出。
专利摘要一种民用常压锅炉,上、下壳体连接,形成炉腔,炉条在下壳体内水平固定,为管状,内通流水,加热水管安装于上壳体内,进水管依次与炉条、加热水管和安装于上壳体的出水管连通,形成一个水循环。刮灰板为带孔板,垂直于加热水管的方向安装于上壳内,加热水管穿过所述的刮灰板的孔,刮灰板上固装和刮灰板垂直的螺钉,螺钉于上壳体上的小孔伸出。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加热水管上安装了刮灰板,可以前后拉拽螺钉带动刮灰板,不定期的对加热水管上的附着物进行清除,方便快捷,提高了热效率,将炉条彻底进行重新设计,使其也是水循环管道的一部分,这样就更加充分的利用了热量。
文档编号F24H1/22GK201066196SQ20072011666
公开日2008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6日
发明者陈显辉 申请人:陈立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