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密集烤房轨道式蜂窝煤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60844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烟叶密集烤房轨道式蜂窝煤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式蜂窝煤炉加热装置,尤其是一种专用下排湿的 烟叶密集烤房轨道式蜂窝煤加热装置。
技术背景新鲜烟叶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必须经过烘烤调制阶段才能成为商品初烤烟 叶。目前,国外多数烟叶种植农场采用金属骨架的全自动密集烤房,以电、燃 油、燃煤锅炉等为主要烤烟能量来源,该类加热系统自动化程度高,但造价、 使用成本高,不适宜我国以个体农户为基本单位的广大烟区推广。以蜂窝煤作 为燃料用于烟叶烘烤,目前较多采用圆形蜂窝煤、卧式燃烧室, 一次填装满燃 烧室后,烘烤时根据需要分层燃烧。多年实践表明,该加热系统存在较多问题: 一是装煤较困难;二是圆形蜂窝煤装后煤与煤间隙较大,造成燃烧室内冷热空 气不均,热气回流,热效率低,费煤;三是控火困难,需要大火时火上不来, 不需要时,火势大而难控;四是煤量难以控制,中间加煤时易造成加热室掉火, 烤房温度下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变传统加热装置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热效率高、自 动化程度高、 一次装煤、省工省时的烟叶密集烤房轨道式蜂窝煤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由上部、底部和两侧壳体构成的轨道式火 龙、安装在火龙前门口上的火龙前门、安装在火龙后门口上的火龙后门,在轨 道式火龙内底部上安装有轨道,在轨道上放置有带滑轮的进煤球筐,轨道式火 龙的前部为火龙进煤端,轨道式火龙的后部为火龙燃烧端,火龙进煤端的高度
高于火龙燃烧端的高度,轨道式火龙的上部开有出火口,火龙后门上设有进风 □。在火龙后门上设有的进风口分别为手动进风口和风机进风口 ,风机进风口 与自动进风系统接通,在轨道式火龙内部风机进风口处安装有散风板,在散风 板上均匀开有出风孔,风机进风口上安装有风口盖,在火龙进煤端开有二次进 风口。所述的由上部、底部和两侧壳体构成的轨道式火龙采用铁板制成,火龙两侧采用5cm厚耐火砖垒成,龙体框架采用50X50mm的加厚角铁焊接而成。 火龙进煤端比火龙燃烧端底部高22cm,两端均垂直于地面。上部出火口距离火龙后门60cm,出火口宽35cm。火龙前门和后门关闭后与火龙体紧密结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优点-1、 采用一次性装煤,在整个烘烤过程中一般不需再加煤,主要解决烟农的 种烟劳动强度,减少日夜守候和夜间加煤而带来的疲劳。既是在后期需要加煤 可从烧火口 (火龙燃烧端)把废煤筐(进煤球筐)拉出,从进煤口 (火龙前门) 把新煤筐(进煤球筐)推入即可,操作方便,省工省时。2、 烘烤过程中不易出现灭火掉温现象,温度稳定,烤后基本不出现挂灰烟。3、 自动化程度高。由于采用一次性加煤,加上智能自控仪,温湿度控制实 现自动化,根据烟叶质量,按照内置专家烘烤曲线,只需简单的在线调节就可 达到良好的烘烤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的炉膛口 (前门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的火龙后门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的火龙后门里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的风机进风口处的散风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的进煤球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烤房中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 2、 6、 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由上部壳体、底部壳体8和两侧壳 体12壳体构成的轨道式火龙1、安装在火龙前门口 2上的火龙前门13、安装在 火龙后门口 3上的火龙后门14,在轨道式火龙1内底部8上安装有轨道9,即 在火龙底部8安装角铁轨道9。在轨道9上放置有带滑轮的进煤球筐5,轨道式 火龙1的前部为火龙进煤端10,轨道式火龙1的后部为火龙燃烧端11,火龙进 煤端10的高度高于火龙燃烧端11的高度,轨道式火龙1的上部开有出火口 15, 火龙后门上设有进风口。如图1、 3、, 4、 5所示,在火龙后门上设有的进风口分别为手动进风口 16 和风机进风口 17,风机进风口 17与自动进风系统4接通,在轨道式火龙l内部 风机进风口 17处安装有散风板6,在散风板6上均匀开有出风孔18,风机进风 口 17上安装有风口盖19,在火龙进煤端10开有二次进风口 7。如图l、 2、 7所示,所述的由上部、底部8和两侧12壳体构成的轨道式火 龙1采用铁板制成,火龙两侧12采用5cm厚耐火砖垒成,龙体框架采用50X 50mm的加厚角铁焊接而成。即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用铁板制成的火龙外壳。火龙 进煤端10比火龙燃烧端11底部高22cm,两端均垂直于地面。上部出火口 15 距离火龙后门60cm,出火口 15宽35cm。火龙前门13和后门14关闭后与火龙 体紧密结合。火龙后门背面边沿5cm处,用30mm角铁焊一周,角铁内用6弁钢筋焊7 个固定钉,然后用耐火水泥摸平,风机进风口 17在火龙后门焊接散风板6,防 止火龙内煤球燃烧不完全;火龙前门13不设进风口,其余和后门14一样,两 门13、 14均要求与大火龙体结合严密,两端不能漏气。1、 装炕点火后把20-40块煤球装进带滑轮煤球筐5内,在燃烧口3、 11、14处用干柴点燃,也可把燃红的煤球4-6块装在煤球中间让其自燃,设定rc/小时的升温速度至36-38"C稳定,使烟叶发暖出汗,开循环风机4,如果是3kw 风机可在变黄期开2小时左右,使烟叶全部发暖出汗后停机,以减少电耗,定 色期以后风机正常开启,不能停机,0.85k风机要常开。2、 当烟叶变黄达7-8成黄时,把①120咖的烟煤球按6、 5、 6、 5、 4、 3 的顺序装进煤球筐5,在火龙前门处通过轨道9推进2-4筐(根据煤的燃烧性, 易燃煤要少装(防温度难控制),不易燃煤可一次性装入)关闭进煤口 (火龙前 门口) 2和火龙后门口 (称为出渣口或燃烧口) 3,设定自控仪,可按照点式设定和曲线设定。点式设定烘烤过程进行一段设定一段;曲线设定根据烟叶素质结合烟农烘烤经验可把整个烘烤过程一次设定。在烘烤过程中要经常观察 烟叶变化,是否与设定目标相符,如果设定效果与实际烘烤实际不符,可直接 进行现线调节,确保烟叶烘烤质量。
权利要求1、一种烟叶密集烤房轨道式蜂窝煤加热装置,包括由上部、底部(8)和两侧(12)壳体构成的轨道式火龙(1)、安装在火龙前门口(2)上的火龙前门(13)、安装在火龙后门口(3)上的火龙后门(14),其特征在于在轨道式火龙(1)内底部(8)上安装有轨道(9),在轨道(9)上放置有带滑轮的进煤球筐(5),轨道式火龙(1)的前部为火龙进煤端(10),轨道式火龙(1)的后部为火龙燃烧端(11),火龙进煤端(10)的高度高于火龙燃烧端(11)的高度,轨道式火龙(1)的上部开有出火口(15),火龙后门上设有进风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叶密集烤房轨道式蜂窝煤加热装置,其特 征在于在火龙后门上设有的进风口分别为手动进风口 (16)和风机进风口(17) ,风机进风口 (17)与自动进风系统(4)接通,在轨道式火龙(1)内 部风机进风口 (17)处安装有散风板(6),在散风板(6)上均匀开有出风孔(18) ,风机进风口 (17)上安装有风口盖(19),在火龙进煤端(10)开有 二次进风口 (7)。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烟叶密集烤房轨道式蜂窝煤加热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由上部、底部(8)和两侧(12)壳体构成的轨道式火龙(1) 采用铁板制成,火龙两侧(12)采用5cm厚耐火砖垒成,龙体框架采用50X 50mm的加厚角铁焊接而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叶密集烤房轨道式蜂窝煤加热装置,其特征 在于火龙进煤端(10)比火龙燃烧端(11)底部高22cm,两端均垂直于地 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叶密集烤房轨道式蜂窝煤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部出火口 (15)距离火龙后门60cm,出火口 (15)宽3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叶密集烤房轨道式蜂窝煤加热装置,其特征 在于火龙前门(13)和后门(14)关闭后与火龙体紧密结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用下排湿的烟叶密集烤房轨道式蜂窝煤加热装置,包括由上部、底部和两侧壳体构成的轨道式火龙、安装在火龙前门口上的火龙前门、安装在火龙后门口上的火龙后门,在轨道式火龙内底部上安装有轨道,在轨道上放置有带滑轮的进煤球筐,轨道式火龙的前部为火龙进煤端,轨道式火龙的后部为火龙燃烧端,火龙进煤端的高度高于火龙燃烧端的高度,轨道式火龙的上部开有出火口,火龙后门上设有进风口,具有热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一次装煤、省工省时的优点。
文档编号F26B23/00GK201014915SQ20072014170
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16日
发明者卫鸿飞, 尚九昌, 朱光明, 李永涛, 王海涛, 石秋环, 赵志正, 韦凤杰 申请人:赵志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