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氮气烘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5328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真空氮气烘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氮气烘箱,特别涉及一种可快速冷却的真空氮气烘箱。
背景技术
印刷电路板是组装电子零件用的基板。在印刷电路板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多次对印刷电 路板半成品进行烘烤,然后进行后续加工。
烘烤过程是将印刷电路板放置在高温的环境下并保持一段时间,其通常在有氧的环境中 进行。然而,在长时间的烘烤过程中,覆铜基板的铜箔表面的抗氧化层于高温下分解,导致 铜箔表面被氧化变色,严重影响了印刷电路板的外观品质。
采用真空氮气烘箱烘烤印刷电路板可解决上述问题,由于真空氮气烘箱在加热之前会将 腔内空气抽走,使其压力接近真空状态,再进一步充入氮气,将腔体内残留的氧气进一步稀 释的同时氮气又可以有效防止铜箔与微量氧之间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即使高温破坏了铜箔 表面的抗氧化层,铜箔也不会被氧化而变色。然而,真空氮气烘箱在烘烤完成后,需要较长 的时间进行冷却,从而导致烘烤效率低。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快速冷却的真空氮气烘箱,以縮短冷却时间,提高烘烤效 率,同时又具有气密性好等优点,以防止产品被氧化。

发明内容
下面将以具体实施例说明该可快速冷却的真空氮气烘箱。
一种真空氮气烘箱,包括箱体,具有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第三侧壁;隔热外壁,包
围上述箱体,包括与上述箱体的第一、第二及第三侧壁相对应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第三
侧壁;与上述箱体相连通的气体转移装置;以及用于控制该箱体内气体的温度的温度控制装 置。该可快速冷却的真空氮气烘箱还包括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套,以及设置于 冷却水套上的至少一个入水口、至少两个出水口。该冷却水套具有第一夹层、第二夹层及第 三夹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真空氮气烘箱加入了冷却装置,节省了冷却时间,进而縮短了烘 烤周期,提高了干燥效率。并且其在抽至近似真空并充入氮气的状态下实施烘烤操作,提供 了良好的气密性,使得被烘烤产品具有良好的外观品质。


图l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真空氮气烘箱的结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真空氮气烘箱的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l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真空氮气烘箱的结构剖面图,其包括箱体IO、隔热外壁20、 温度控制装置50、循环风装置60、气体转移装置70及冷却装置30。
参阅图2,箱体10包括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6及第三侧壁14,且上述第一侧壁12、第 二侧壁16及第三侧壁14围成一腔体。
隔热外壁20设置在箱体10周围,具有分别与箱体10的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6及第三侧 壁14相对应的第一侧壁22、第二侧壁26及第三侧壁24。隔热外壁20与箱体10之间具有冷却装 置30。
所述温度控制装置50包括位于箱体10内壁的一个感温器52,其可为热电偶,位于隔热外 壁20外部的温控器56及固态继电器58,以及位于隔热外壁20与箱体10之间区域的加热器54, 其可为金属或红外等加热器。
所述循环风装置60位于箱体10的一侧,其包括电动机62,磁性联轴器66以及风轮64。该 电动机62置于隔热外壁20外部,该磁性联轴器66—端连接于上述电动机62,另一端伸入到隔 热外壁20与箱体10之间的区域,该风轮64连接于上述磁性联轴器66,且位于隔热外壁20以内 、箱体10以外的区域。其中,风轮64用于加速箱体10内的气体流动,助于传热;电动机62用 于带动风轮64运作;磁性联轴器66于电动机62及风轮64之间传动,以保证箱体10具有良好的 气密性。
所述气体转移装置70包括抽气装置71及充气装置72,该抽气装置71包括一真空泵75及一 气管73,该真空泵75通过气管73与箱体10相连通;该充气装置72包括一氮气钢瓶74及一气管 76,该氮气钢瓶74通过气管76与箱体10相连通。
冷却装置30包括冷却水套31,该冷却水套31上设置有入水口39、出水口33、出水口35及 出水口37。出水口33、 35用于冷却时可使冷却水流出,出水口37用于冷却完毕时,将残留于 冷却水套31中的冷却水排尽。本实施例中,冷却水套31与箱体10均间隔一定距离,因此冷却 水套31主要用于对隔热外壁20及箱体10间的气体进行冷却。然而可以理解,冷却水套31还可 覆盖箱体10的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6及第三侧壁14并直接与箱体10接触,从而加速箱体 IO内气体的冷却。
请参阅图2,冷却水套31具有第一夹层32、与第一夹层32相连通的第二夹层36及第三夹
5层34,该第一夹层32的两个侧壁分别与箱体的第一侧壁12及隔热外壁的第一侧壁22相邻;该 第二夹层36的两个侧壁分别与箱体的第二侧壁16及隔热外壁的第二侧壁26相邻;该第三夹层 34的两个侧壁分别与箱体的第三侧壁14及隔热外壁的第三侧壁24相邻。
综合图1及图2,出水口33靠近加热器54设置,出水口35位于冷却水套的第一夹层32与第 三夹层34相连通区的靠近加热器54的一端。出水口33及35可常开。出水口37用于冷却装置使 用结束后将31中残留的冷却水放出,因此37的位置须使得31中的水可全部流出。本实施例中 ,其靠近箱体10的底部,即最远离加热器54的一端。入水口39远离出水口35设置,本实施例 中,其位于出水口33的下方,即冷却水套31的第一夹层32与第二夹层36相接触区的最远离加 热器54的一端,由于箱体10与隔热外壁20之间的区域中,越靠近加热器54处的温度越高,因 此冷却水套31构成一逆流冷却系统,具有较高的冷却效率。出水口37位于出水口35的下方, 即冷却水套31的第一夹层32与第二夹层34相接触区的最远离加热器54的一端。
烘烤之前,先使用抽气装置71将箱体10内抽真空,然后使用充气装置72往箱体10内充入 氮气。然后开启加热器54对箱体10内气体加热,并由温控器56及固态继电器58对加热过程进 行控制。同时使用循环风装置60加速箱体10内气体循环。
当烘烤完毕,需要快速冷却时,关闭出水口37,打开入水口39,使得冷却水由入水口 39进入冷却水套,带走箱体的热量后从出水口35及33排出。冷却完成时,关闭入水口39,打 开出水口 37以排尽残留的冷却水。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适当变更冷却水套位置分布, 或变更进出水口的位置或数目等,只要其不偏离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均可。这些依据本发明精 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真空氮气烘箱,包括一个箱体,具有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第三侧壁;隔热外壁,其包围上述箱体,具有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第三侧壁;气体转移装置,与上述箱体相连通;以及温度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该箱体内的温度,其特征在于,该真空氮气烘箱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与隔热外壁之间的冷却装置。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真空氮气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转移装 置包括至少一抽气装置及至少一充气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氮气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转移装 置的充气装置及抽气装置,通过独立的气管与箱体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真空氮气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装 置包括至少一个感温器,至少一个加热器,温控器以及固态继电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氮气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装 置的感温器位于箱体的第一、第二或第三侧壁的内表面上,加热器位于隔热外壁与箱体之间 区域,温控器及固态继电器位于隔热外壁外部。
6.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真空氮气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 括一个冷却水套,及设置于冷却水套上的至少一个入水口、至少两个出水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真空氮气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的 冷却水套具有第一夹层、与该第一夹层相连通的第二夹层及第三夹层,该第一夹层的两个侧 壁分别与箱体的第一侧壁及隔热外壁的第一侧壁相邻;该第二夹层的两个侧壁分别与箱体的 第二侧壁及隔热外壁的第二侧壁相邻;该第三夹层的两个侧壁分别与箱体的第三侧壁及隔热 外壁的第三侧壁相邻。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真空氮气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的 至少一个入水口位于冷却水套第一夹层与第二或第三夹层相连通区的靠近所述加热器处,至少一个出水口位于第一夹层与第二或第三夹层相连通区的远离所述加热器处,入水口位于冷 却水套第一夹层与第二或第三夹层相连通区的远离所述加热器处。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真空氮气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的 位于冷却水套第一夹层与第二或第三夹层相连通区的靠近所述加热器处的出水口为常开。
全文摘要
一种真空氮气烘箱,包括箱体,具有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第三侧壁;隔热外壁,包围上述箱体,具有与上述箱体的第一、第二及第三侧壁相对应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第三侧壁;与上述箱体相连通的气体转移装置;以及用于控制该箱体内温度的温度控制装置。该可快速冷却的真空氮气烘箱还包括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套,以及设置于冷却水套上的至少一个入水口、至少两个出水口。该冷却水套位于箱体与隔热外壁之间,该冷却水套具有第一夹层,以及与第一夹层相连通的第二夹层及第三夹层,该第二夹层与第三夹层相对设置,并与第一夹层一起围成一个腔体。该可快速冷却的真空氮气烘箱效率高、气密性好。
文档编号F26B5/04GK101561218SQ200810301158
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6日
发明者林承贤, 涂成达, 黄庭总, 黄鼎舜 申请人:富葵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鸿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