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烟雾水冷降温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0764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业烟雾水冷降温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工业烟雾除尘净化装置上配套使用的水冷降 温除尘器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业烟雾除尘净化装置领域内,对于因燃煤或燃气而产生的烟雾 进行除尘净化时,首先是对相对高温的烟雾进行降温处理,以实现达标 排放的目的。例如与耐火砖隧道窑、铝矾土烧结窑配套使用的降温除 尘装置上都设置有降温设施。
工业烟雾喷淋降温除尘器是一种被积极推广应用的喷淋降温设施 该设施的主体构件是一个封闭的钢体,钢体内部上方设置水雾喷淋装 置,装置下方设置水雾环流筒,水雾环流筒内设置烟尘回流管。从水雾 喷淋装置内喷出的水雾沿水雾环流筒内的螺旋状水雾环转板充分冷却烟 尘回流管,以降低烟尘回流筒内的工业烟雾的温度。
这样的设置必须有一个使水雾喷淋装置工作的动力源,以保证冷却 水的持续供给,方能实现'冷却降温的目的,显然,这样的动力源会消耗 相当多的能源,无疑增加了生产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报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水冷降温 除尘器,其降温过程中冷却水不需要全程循环,而且,冷却水转化为可 以被其它用途利用的热水,让工业烟尘中释放的热能被充分利用,实现 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为此,本实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烟雾水冷降 温装置的主要构件是一个降温釜,降温釜内的一侧设置集烟管,另一侧设 置导烟管,二者之间至少设置一组散热盘管,散热盘管的数量可以根据实 际需要而增加。降温釜内注入的冷却水的液面保持在溢过散热盘管顶部的 位置,并设置冷却水倒换装置。工业烟雾沿集烟管、散热盘管、导烟管被 降温釜内的冷却水降温处理后,进入下一烟尘净化处理设施内。
集烟管、散热盘管、导烟管一端透过降温釜的底部,下端端口被设 置在降温釜下部粉尘过滤池内的液面封闭。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降温釜内的冷却水不需要全程循环,即可以使 工业烟尘降温的同时,被烟尘中释放的热能转化成可以被其它用途利用 的热水。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节约并充分利用能源降底生产成本的有 益效果。


附图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剖视示意图,图中箭头所示是指工 业烟雾的导流过程。 。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烟尘降温装置的主要构件是一个降温釜
1,降温釜1内的一侧设置集烟管10,另一侧设置导烟管6, 二者之间 至少设置一组散热盘管7,散热盘管7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增 加。集烟管IO、散热盘管7、导烟管6之间,由连接管2接通,构成一 个相互贯通的管状烟雾通道。降温釜1内注入的冷却水8的液面保持在 溢过散热盘管7顶部的位置,并在降温釜l的适当位置设置冷却水倒换 装置9。工业烟雾沿集烟管IO、散热盘管7、导烟管6进入下一烟尘净 化处理设施内。
集烟管10、散热盘管7、导烟管6的一端透过降温釜1的底部延长, 其下端端口 4被设置在降温釜1下部粉尘过滤池3内的液面5封闭。
当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降温釜1,也可以是一个封闭的结构,集 烟管10、导烟管7与降温釜1的钢体结构结合,这样的结构变换也同样 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 一种工业烟雾水冷降温除尘器,主要构件是一个降温釜(1),其特征在于降温釜(1)内的一侧设置集烟管(10),另一侧设置导烟管(6),二者之间至少设置一组散热盘管(7);集烟管(10)、散热盘管(7)、导烟管(6)之间,由连接管(2)接通,构成一个相互贯通的管状烟雾通道;降温釜(1)内注入的冷却水(8)的液面保持在溢过散热盘管(7)顶部的位置,并在降温釜(1)的适当位置设置冷却水倒换装置(9);工业烟雾沿集烟管(10)、散热盘管(7)、导烟管(6)进入下一烟尘净化处理设施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烟雾水冷降温除尘器,其降温过程中冷却水不需要全程循环,而且,冷却水转化为可以被其它用途利用的热水,让工业烟尘中释放的热能被充分利用,实现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烟雾水冷降温装置的主要构件是一个降温釜,降温釜内的一侧设置集烟管,另一侧设置导烟管,二者之间至少设置一组散热盘管,散热盘管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增加。降温釜内注入的冷却水的液面保持在溢过散热盘管顶部的位置,并设置冷却水倒换装置。工业烟雾沿集烟管、散热盘管、导烟管被降温釜内的冷却水降温处理后,进入下一烟尘净化处理设施内。本实用新型具有节约并充分利用能源降底生产成本的有益效果。
文档编号F27D17/00GK201281549SQ200820139838
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7日
发明者周高超, 田连生 申请人:周高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