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热型热泵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57825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速热型热泵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热泵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速热型热泵热水器。
背景技术
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已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 少的生活必需品,但众所周知燃气热水器有不安全因素,燃气泄漏或
废气倒灌存在安全隐患;常用的电热水器不能在需用水时迅速有效地 提供热水,使用前需择前将水制热并储存在容器里, 一旦用水量超过 容器储存量将无法得到热水,所以市售的电淋浴器一般都带有一个很 大的蓄水容器,容器不但质量重,而且占地面积大,安装使用都很不 方便。传统的天然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是通过直接燃烧或直接加热电 热丝的方式制取热水,加热效率低且浪费能源。
不带蓄水容器的速热型电热水器,功率大、耗电多,超出普通百 姓的消费承受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量轻、体积小、耗电省、效率 高、运行成本低的速热型热泵热水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速热型热泵热水器,包括 热泵和热水容器,其特征在于外壳、内胆组成的热水容器中置有冷媒 与水热交换管束,所述热交换管束内置冷媒,热交换管束出口与膨胀阀、蒸发器、压缩机、热交换管束的进口构成冷媒循环回路,所述热 水容器内热交换管束外置有水,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置于外壳的壁 上,所述内胆围成的腔体内置有辅助热源。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速热型热泵热水器采用的是基于逆卡 诺循环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节能、环保热泵制热技术,它以极少的电 能,吸收空气或低温水中的热量,通过压縮机压縮转变为高温热能, 电力消耗是普通电热水器的1/2至1/3,效率是直接电加热热水器的
2至3倍。本实用新型设计紧凑,重量轻、体积小,加热速度快,可
源源不断的供应热水,不再需要体积庞大的蓄水桶,运行费用省。所 以与其它热水系统相比,速热型热泵热水器具有无法比拟的优点。


图l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l一蒸发器;2 —膨胀阀;3 —外壳;4一内胆;5 —热交换 管束;6 —冷水进口; 7 —热水出口; 8 —辅助热源;9一压縮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l所示可见,速热型热泵热水器,包括热泵和热水容器,其
特征在于外壳3、内胆4组成的热水容器中置有冷媒与水热交换管束 5,所述热交换管束5内置冷媒,热交换管束5出口与膨胀阀2、蒸 发器l、压縮机9、热交换管束5的进口构成冷媒循环回路,所述热 水容器内热交换管束5外置有水,冷水进口 6和热水出口 7置于外壳 3的壁上,所述内胆4围有的腔体内置有辅助热源在这个系统里有两个循环回路,冷媒循环回路和水循环回路。 热泵冷媒循环回路当气态的冷媒从压縮机9流入热水容器内的 热交换管束5时,冷媒释放热量给水加热,然后冷媒经过膨胀阀2进
入蒸发器l,在吸取外界的热后被汽化,最后冷媒再次进入压縮机9,
被进一步加压升温。
当使用热水时,自来水从进口6进入,使外壳3内水温度下降, 此时发送信号启动热泵压縮机加热冷媒使其通过换热管束5,当热水 出口7的出水温度超出设定值时,热泵系统停止运行。
辅助加热器8安装在内胆4里,根据需要提供辅助热量。
本实用新型中,外壳3和内胆4可以是圆筒或方筒,其材料可以 为金属或塑料;冷媒与水换热的热交换管束5材料可以是不锈钢、铜 或者其他导热材料。
在炎热的夏天,也可用从空调系统提取废热代替本实用新型中的 热泵加热容器生成热水,组成速热型热水器。
权利要求1.速热型热泵热水器,包括热泵和热水容器,其特征在于外壳(3)、内胆(4)组成的热水容器中置有热交换管束(5),所述热交换管束(5)内置冷媒,热交换管束(5)的出口与膨胀阀(2)、蒸发器(1)、压缩机(9)、热交换管束(5)的进口构成冷媒循环回路,所述热水容器内热交换管束(5)外置有换热水,冷水进口(6)和热水出口(7)置于外壳(3)的壁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速热型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4) 围成的腔体内置有辅助热源(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热泵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速热型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外壳、内胆组成的热水容器中置有冷媒与水热交换管束,所述热交换管束内置冷媒,热交换管束出口与膨胀阀、蒸发器、压缩机、热交换管束的进口构成冷媒循环回路,所述热水容器内热交换管束外置有水,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置于外壳的壁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设计紧凑,重量轻、体积小,加热速度快,可源源不断的供应热水,不再需要体积庞大的蓄水桶,运行费用省。速热型热泵热水器采用热泵制热技术,以极少的电能,吸收空气或低温水中的热量,通过压缩机压缩转变为高温热能,电力消耗是普通电热水器的1/2至1/3,效率是直接电加热热水器的2至3倍,耗能少、热效高。
文档编号F24F12/00GK201377907SQ20092006938
公开日2010年1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5日
发明者张建瓴 申请人:张建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