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6605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采暖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子,尤其涉及一种采暖炉。
背景技术
现有采暖炉的烟道从炉膛直接与锅炉外界相通,炉膛内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含有 大量热能没有回收利用,而白白排到大气中浪费掉。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烟气中的热能得到充分回收利用的采暖炉。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采暖锅炉,包括炉体1、烟道3和炉膛21,炉体 1设有锅炉水腔40,所述烟道3位于锅炉水腔40内,烟道3依次设有进烟口 33、中间烟道 37、下烟包35、至少1个以上的导烟管38、上烟包36和出烟口 34,导烟管38位于上烟包36 和下烟包35之间并相通。所述导烟管38外周设有散热片39。作为改进,还设有水蒸汽发生装置10,所述水蒸汽发生装置10包括加热管11、蒸 汽包14、水箱19、水蒸气喷管12,水箱19与加热管11之间设有蒸汽管路16,蒸汽管路16 与锅炉水腔40之间设有管道42,管道42之间设有阀门23。所述炉膛21上方设有炊事灶口 32,进烟口 33与炊事灶口 32相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烟道位于锅炉水腔内,烟气中的热能 通过热交换,将烟气中的热量传递给锅炉水腔内的水,使烟气中的热量得到充分回收和利 用,节省了燃料,降低了采暖炉的使用成本。另外,由于绝大部分烟气中的热量被吸收利用, 使采暖炉出烟口的温度大大降低,增加了烟筒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

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采暖炉,包括炉体1、烟道3和炉膛21,炉体1设有锅 炉水腔40,所述烟道3位于锅炉水腔40内,烟道3依次设有进烟口 33、烟包31、中间烟道 37、下烟包35、至少1个以上的导烟管38、上烟包36和出烟口 34,导烟管38位于上烟包36 和下烟包35之间并相通,所述导烟管38外周设有散热片39,在所述炉膛21上方设有炊事 灶口 32,进烟口 33与炊事灶口 32相通,设有炊事灶口 32便于烧水做饭。在本实用新型中 设有烟包31、上烟包36和下烟包35、中间烟道37、散热片39的目的是增加烟气中的热量与 水的热交换面积,最大限度吸收烟气中的热量。炉膛21还设有水蒸汽发生装置10,本实用 新型设有水蒸汽发生装置10目的是使燃料燃烧更充分,所述水蒸汽发生装置10包括加热 管11、蒸汽包14、水箱19、水蒸气喷管12,加热管11与蒸汽包14设有蒸汽管路13,蒸汽包14与水蒸气喷管12之间的管路设有阀门15,加热管11与水箱19之间连有蒸汽管路16和进水管路17,进水管路17设有阀门18,蒸汽管路16与锅炉水腔40之间设有管道42,管道 42之间设有阀门23。当本实用新型采暖锅炉封炉时,将阀门15和阀门18关闭,打开阀门 23,通过锅炉水腔40内的水流入加热管11和水箱19,防止加热管11干烧。 本实施例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均为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是根据附图提到的实施例 进行了说明,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实施例获得启发,进行变 形得到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根据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来确定。
权利要求一种采暖炉,包括炉体(1)、烟道(3)和炉膛(21),炉体(1)设有锅炉水腔(40),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3)位于锅炉水腔(40)内,烟道(3)依次设有进烟口(33)、中间烟道(37)、下烟包(35)、至少1个以上的导烟管(38)、上烟包(36)和出烟口(34),导烟管(38)位于上烟包(36)和下烟包(35)之间并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采暖炉,其特征在于导烟管(38)外周设有散热片(3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采暖炉,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水蒸汽发生装置(10),所 述水蒸汽发生装置(10)包括加热管(11)、蒸汽包(14)、水箱(19)、水蒸气喷管(12),水箱 (19)与加热管(11)之间设有蒸汽管路(16),蒸汽管路(16)与锅炉水腔(40)之间设有管 道(42),管道(42)之间设有阀门(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采暖炉,其特征在于在炉膛(21)上方设有炊事灶口 (32),进烟口 (33)与炊事灶口 (32)相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暖炉,包括炉体(1)、烟道(3)和炉膛(21),炉体(1)设有锅炉水腔(40),所述烟道(3)位于锅炉水腔(40)内,烟道(3)依次设有进烟口(33)、中间烟道(37)、下烟包(35)、至少1个以上的导烟管(38)、上烟包(36)和出烟口(34),导烟管(38)位于上烟包(36)和下烟包(35)之间并相通;导烟管(38)外周设有散热片(39);水蒸汽发生装置(10)中的蒸汽管路(16)与锅炉水腔(40)之间设有管道(42),管道(42)之间设有阀门(23)。本实用新型使烟气中的热能得到充分回收和利用,节省了燃料,降低了采暖锅炉的使用成本。
文档编号F24B1/183GK201589299SQ20092026618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8日
发明者姜学东, 庄振春, 接卫东, 王瑞, 车延爱 申请人: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