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输送机的出料天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6642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烘干输送机的出料天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干输送机,尤指可将烘干输送机所输送的复数层叠状物
件,移出烘干输送机并依序分层放置的出料天车。
背景技术
在电镀制程中,电镀物件必须经过烘干程序,然而,在科技产业发达的促使下,目前电镀制程已走向自动化生产的方式,而在自动化的生产过程中,需进行烘干的物件由输送装置,依序送至烘干机进行烘干,然而此种作法具有下列不足( — )由于需进行烘干的物件在相同的温度环境条件下,必须进行固定时间的烘干,才可使物件达到使用者所设定的干燥程度,且由于物件由输送装置依序送至烘干机,因此烘干机输送物件的速度必须与输送装置相同,才可同步进行,但也相对使得烘干机的长度必须增长,以让物件可在烘干机内待滞固定时间,造成烘干机的长度无法縮减,使烘干机设置易受到空间的限制。 ( 二 )由于需进行烘干的物件由输送装置依序送至烘干机,因此烘干机必须长时间使其入口以及出口成常开状,让烘干机的热量产生外泄,使烘干机必须使用更多的能源,才能保持其内部的温度,造成资源的浪费,即使在烘干机装设闸门,也会因闸门经常性反复开启,造成资源的浪费。 是以,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设计人即发展出一种利用层叠物件方式进行烘干,然而,此种方式虽可使烘干装置减少长度的设置,以增加空间的运用,但由于物件层叠后,改变了其原本的排列顺序,造成了使用者在管理上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利用出料天车将层叠的物件放置在输送装置,并
使出料天车将层叠的物件由最下方的物件依序让输送装置带离,以让输送装置运送物件的
次序相同于其层叠的次序,以方便使用者管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烘干输送机的出料天车,是一种可将烘干输送机所输送的复数层叠状物件,移出烘干输送机并依序分层放置的出料天车,所述的出料天车设置有支撑架,而支撑架上方横向设置有第一滑道,并在第一滑道上设置有第一滑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滑座向下延伸设置有第二滑道,并在第二滑道上设置有第二滑座,且
第二滑座一侧两端分别横向延伸有两个支臂,并在两个支臂相对的内侧边上,分别设置有
顶持装置,所述的顶持装置具有顶片,且顶片连接有能够将顶片推出支臂的推移器。
其中所述的支撑架一侧横向间隔设置有复数能够侦测第一滑座位置的第一感应器。 其中所述的第二滑道一侧纵向间隔设置有复数能够侦测第二滑座位置的第二感应器。[0012] 其中所述的顶持装置的顶片有一个以上并排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的出料天车一侧设置有烘干装置,所述的烘干装置具有输送带,而输送
带外侧套设有箱体,且使输送带前后两侧外露于箱体,并在箱体内设置有加热器,且输送带在露出箱体的前侧设置有入料装置,而输送带后侧设置有出料装置,且入料装置具有能够
在输送带上下侧来回垂直升降的入料平台,而出料装置具有能够在输送带上下侧来回垂直升降的出料平台。 其中所述的入料平台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输送带输送方向相同的入料输送带,且入料平台下方连接有能够带动入料平台上下位移的入料升降器。
其中所述的出料平台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输送带输送方向相同的出料输送带,且
出料平台下方连接有能够带动出料平台上下位移的出料升降器。
其中所述的箱体的前侧端设置有入料门,而箱体后侧端设置有出料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使出料天
车可将层叠的物件由最下方依序让输送装置带离,以让输送装置运送物件的次序相同于其
层叠的次序,以方便使用者管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烘干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烘干装置的仰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入料天车的立体外观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入料天车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入料天车局部构件的立体外观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出料天车的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出料天车的正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出料天车局部构件的立体外观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入料装置的动作示意图(一 );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入料天车的动作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入料装置的动作示意图(二 );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烘干装置的动作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出料装置的动作示意图(一 );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出料装置的动作示意图(二 );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出料天车的动作示意图(一 );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出料天车的动作示意图(二 );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出料天车的动作示意图(三)。 附图标记说明l-烘干装置;ll-输送带;142_入料输送带;12_箱体;143_入料升降器;121-入料门;15-出料装置;122-出料门;151_出料平台;13_加热器;152_出料输送带;14-入料装置;153-出料升降器;141-入料平台;2_入料天车;21_支架组;25-第二滑车;211-第一侦测器;26-挟持装置;22-第一滑轨;261-夹臂;23-第一滑车;262-驱动器;24-第二滑轨;2611-挟持部;241-第二侦测器;3_出料天车;31-支撑架;35-第二滑座;311-第一感应器;36-支臂;32-第一滑道;37-顶持装置;33-第一滑座;371-顶片;34-第二滑道;372-推移器;341-第二感应器;4-输送装置;5-物件。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9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烘干输送机设置有烘干装置1、入料天车2以及出料天车3,其中 所述的烘干装置1设置有输送带ll,而输送带11外侧套设有箱体12,且使输送带11前后两侧外露于箱体12,并在箱体12 —侧设置有加热器13,且箱体12的前侧端设置有入料门121,而后侧端设置有出料门122 ;所述的输送带11在露出箱体12的前侧设置有入料装置14,而后侧设置有出料装置15,且入料装置14具有入料平台141,并在入料平台141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输送带11输送方向相同的入料输送带142,且入料平台141下方连接有可带动入料平台141在输送带11上下侧来回垂直升降的入料升降器143 ;所述的出料装置15设置有出料平台151,且出料平台151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输送带11输送方向相同的出料输送带152,并在出料平台151下方连接有可带动出料平台151在输送带11上下侧来回垂直升降的出料升降器153 ;再者,所述的入料升降器143与出料升降器153可为气压缸或油压缸。 所述的入料天车2设置在前述输送带11的前端,且入料天车2具有支架组21,而支架组21上方架设有横向的第一滑轨22,第一滑轨22上设置有第一滑车23,并在支架组21 —侧横向间隔设置有复数可侦测第一滑车23位置的第一侦测器211 ;所述的第一滑车23为向下延伸设置有第二滑轨24,并在第二滑轨24上设置有第二滑车25,且第二滑轨24一侧纵向间隔设置有复数可侦测第二滑车25位置的第二侦测器241 ;所述的第二滑车25一侧连接有挟持装置26,而挟持装置26设置有二相对的夹臂261,且二夹臂261的上方连接有可使二夹臂261呈挟持或打开状的驱动器262并在各夹臂261下方端为相对延伸有挟持部2611。 所述的出料天车3设置在前述输送带11的后端,且出料天车3具有支撑架31,而支撑架31上方横向设置有第一滑道32,并在第一滑道32上设置有第一滑座33,且支撑架31—侧横向间隔设置有复数可侦测第一滑座33位置的第一感应器311 ;所述的第一滑座33为向下延伸设置有第二滑道34,并在第二滑道34上设置有第二滑座35,而第二滑道34一侧纵向间隔设置有复数可侦测第二滑座35位置的第二感应器341 ;所述的第二滑座35一侧两端分别横向延伸有两个支臂36,并在两个支臂36相对的内侧边上,分别设置有顶持装置37,而顶持装置37具有一个以上并排间隔设置的顶片371,且顶片371连接有可将顶片371推出支臂36的推移器372。 请参阅图4至图6以及图10至图12所示,当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请参阅图10,所述的入料装置14会先利用入料升降器143将入料平台141升起,使入料平台141表面高于烘干装置1的输送带ll,此时,请参阅图11,所述的入料天车2为会依序将输送装置4表面所运送的物件5挟持位移至入料平台141表面层叠,而在挟持搬运的过程中,第一滑车23为会依第一滑轨22位移至输送装置4上方,且由于支架组21 —侧横向间隔设置有复数第一侦测器211,因此第一滑车23可精准的位移至定位,而当第一滑车23位移至输送装置4上方后,所述的第二滑车25会依第二滑轨24向下位移,并凭借第二侦测器241精准的位移至定位,此时,挟持装置26的二夹臂261为呈打开状,当物件5由输送装置4输送至夹臂261之间时,所述的驱动器262为会驱动二夹臂261,使二夹臂261呈挟持状,让二夹臂261末端的挟持部2611挟持在物件5两侧,当挟持装置26挟持物件5后,所述的第二滑车25会依第二滑轨24向上位移,以将物件5带离输送装置4表面,再使第一滑车23依第一滑轨22位移至入料平台141上方,此时第二滑车25会依第二滑轨24向下位移,并凭借第二侦测器241精准的位移至定位,使物件5位于入料平台141表面,再驱动驱动器262使二夹臂261呈打开状,让物件5置在入料平台141表面,续再重复上述步骤,使物件5在入料平台141表面层叠,请参阅图12,当物件5在入料平台141表面层叠至一定数量后,所述的入料升降器143为会带动入料平台141下降,使入料平台141表面低于输送带11表面,而让层叠后的物件5放置在输送带11表面,而由输送带11输送物件5。 再者,当入料升降器143为会带动入料平台141下降,使层叠后的物件5放置在输送带11表面,在入料平台141接近输送带11表面时,所述的入料平台141两侧的入料输送带142为会带动物件5在入料平台141位移,且其位移的速度为相等于输送带11的速度,使物件5在接触输送带11表面时,不会产生振动。 请参阅图13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当层叠后的物件5放置在输送带11前端表面后,所述的输送带11为会带动物件5朝向箱体12移动,且在接近入料门121时,所述的入料门121为会打开使物件5进入箱体12,并在物件进入箱体12后将入料门121关闭,而物件5在箱体12时,凭借加热器13进行烘干,而当输送带11将物件5移动至箱体12的出料门122时,所述的出料门122为会打开,使物件5由出料门122离开箱体12,且当物件5由出料门122离开箱体12后,所述的出料门122为会关闭,以避免箱体12内的热能大量散失,造成加热器13的能源损耗。 请参阅图7至图9以及图14至图18,由图14以及图15图中可清楚看出,当输送带11将烘干完成的层叠状复数物件5输送至后侧出料装置15上方时,所述的出料装置15的出料升降器153为会将出料平台151升起,使出料平台151表面高于输送带11表面,使出料平台151将输送带11表面的物件5顶起并置在出料平台151表面,且在出料平台151接近输送带11表面时,所述的出料平台151两侧的出料输送带152为会预先转动,且其转动的速度为相等于输送带11的速度,使物件5在出料平台151表面时,不会产生振动;而当出料平台151将层叠的物件5顶升后,请参阅图16至图18,所述的出料天车3的第一滑座33会依第一滑道32位移至物件5上方,且由于支撑架31 —侧横向间隔设置有复数可侦测第一滑座33位置的第一感应器311,因此第一滑座33可精准的位移至物件5上方,并使物件5位于两个支臂36之间,此时,所述的第二滑座35会依第二滑道34向下位移,由第二感应器341使第二滑座35位移至定位,使两个支臂36位于层叠状的物件5最下方的两侧,此时,所述的推移器372为会推动顶片371,使顶片371推出于支臂36外侧,而让顶片371抵持在物件5两侧,续使第二滑座35依第二滑道34向上升起,而带动物件5离开出料平台151表面,并驱动第一滑座33朝向输送装置4位移,而当第一滑座33位移至输送装置4上方时,所述的第二滑座35为会向下位移,使最下方物件5的底面置在输送装置4表面,续使推移器372推动顶片371,让顶片371收回在支臂36内,再使第二滑座35上升一个物件5的高度,并让推移器372将顶片371推出于支臂36外侧,而使顶片371抵持在底侧物件5的上方相邻的物件5,再使第二滑座35上升一定距离,而抬起此挟持的物件5,此时,输送装置4即可将其表面的物件5带离,续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将层叠的物件5 —一分离,而由输 送装置4带离。 因此,本实用新型为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失,其关键技术乃在于,本实用新 型为利用出料天车3将层叠的物件5由烘干装置1带离,并由其最下方的物件5依序让输 送装置带离,以让输送装置运送物件的次序相同于其层叠的次序,以方便使用者管理。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 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烘干输送机的出料天车,是一种可将烘干输送机所输送的复数层叠状物件,移出烘干输送机并依序分层放置的出料天车,所述的出料天车设置有支撑架,而支撑架上方横向设置有第一滑道,并在第一滑道上设置有第一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座向下延伸设置有第二滑道,并在第二滑道上设置有第二滑座,且第二滑座一侧两端分别横向延伸有两个支臂,并在两个支臂相对的内侧边上,分别设置有顶持装置,所述的顶持装置具有顶片,且顶片连接有能够将顶片推出支臂的推移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烘干输送机的出料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一侧横向间隔设置有复数能够侦测第一滑座位置的第一感应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烘干输送机的出料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滑道一侧纵向间隔设置有复数能够侦测第二滑座位置的第二感应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烘干输送机的出料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持装置的顶片有一个以上并排间隔设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烘干输送机的出料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料天车一侧设置有烘干装置,所述的烘干装置具有输送带,而输送带外侧套设有箱体,且使输送带前后两侧外露于箱体,并在箱体内设置有加热器,且输送带在露出箱体的前侧设置有入料装置,而输送带后侧设置有出料装置,且入料装置具有能够在输送带上下侧来回垂直升降的入料平台,而出料装置具有能够在输送带上下侧来回垂直升降的出料平台。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烘干输送机的出料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料平台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输送带输送方向相同的入料输送带,且入料平台下方连接有能够带动入料平台上下位移的入料升降器。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烘干输送机的出料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料平台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输送带输送方向相同的出料输送带,且出料平台下方连接有能够带动出料平台上下位移的出料升降器。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烘干输送机的出料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的前侧端设置有入料门,而箱体后侧端设置有出料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烘干输送机的出料天车,所述的出料天车设置有支撑架,而支撑架上方横向设置有第一滑道,并在第一滑道上设置有第一滑座,且第一滑座为向下延伸设置有第二滑道,并在第二滑道上设置有第二滑座,且第二滑座一侧两端分别横向延伸有两个支臂,并在两个支臂相对的内侧边上,分别设置有顶持装置,所述的顶持装置具有顶片,且顶片连接有可将顶片推出支臂的推移器,使出料天车可将层叠的物件由最下方依序让输送装置带离,以让输送装置运送物件的次序相同于其层叠的次序,以方便使用者管理。
文档编号F26B25/00GK201535611SQ200920268540
公开日2010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8日
发明者李伯仲 申请人:亿鸿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