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半气化取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7706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物质半气化取暖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用品,尤其是可用于取暖和加热两用的生物质半气化取 暖炉。
技术背景随着世界能源的日益紧张,对能源利用要求做到尽可能的不浪费和反复使用。普 通取暖炉通过燃烧木炭或油料为系统提供热能,现有的取暖炉改变了燃烧原料的种类,采 取了生物质燃料。但是生物质燃料燃点低,容易产生尘粒,燃烧效率不高,同时能量损失较 大。一个名为生物质能炊事取暖炉,专利号为CN200620138899. 4,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取暖 炉,包括驱动装置、螺旋杆、料箱和料管组成的进料系统,由风机和风管组成的供风系统,由 料盆和气腔组成的燃烧系统,由炉膛、换热器组成的换热系统,由灰斗和烟囱组成的排烟灰 系统,以及炉膛顶部的增热除尘罩。该结构使生物质料燃烧充分,减少燃性尘粒的排放。但 是其取暖功能不为突出,取暖功能中热能利用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取暖和炒菜做饭 两用的取暖炉。既能实现充分燃烧生物质料获得热能,又能有效和充分的使用和分配燃烧 生物质料所获得的热能。通过增加引火阀而改变炉体内整体烟道的布局,拉动炉体外的手 柄,方便快捷的改变炉体内烟道的结构,从而使得热能在炉体内充分循环或瞬间的集中发 挥功效。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应用范围广,可实现取暖和做饭炒菜的两种功能。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引火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引火阀的截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 炉体、底架以及开设在炉体上的加料口、出水口、回水口、清灰口、排烟 口和坐锅口等组成,炉体内安装有板式换热器和燃烧器,燃烧器4底部安装有保温层7,板 式换热器安装在炉体侧边处且接近排烟口,炉体顶部安装有顶板。排烟口 6与燃烧器5之 间安装有引火阀3,引火阀3架设在板式换热器1与排烟口 2之间,引火阀3由手柄31、滑 动拉杆32、导槽33、挡火板34和烟道口 35组成;烟道口 35截面呈矩形状,导槽33截面呈 “L”形状,烟道口 35与导槽33互相贴合;导槽33分有左右一对,“L”形导槽33与烟道口 35围成矩形空腔,空腔内插设有截面呈矩形状的挡火板34 ;手柄31呈圆台状,条状滑动拉 杆32将手柄31和挡火板34连接在一起(如图1、2和3所示)。[0011] 使用时,当取暖炉点火时,手柄31向外拉,使本来走板式换热器1的烟气走烟道口35与排烟口 6直接连通,烟道路径短,点火很容易形成热动力,克服了点火难的缺点,而且 当手柄31向外拉用作炊事时,锅放在坐锅口上,由于烟气无需经过板式换热器1,热量大部 分被锅吸收,炊事火力大,完全可以满足炒菜和煮饭的要求。当用于取暖时,手柄31向里推 到底,挡火板34挡住烟气的短路通道,烟气被强制通过迷宫式板式换热器1通道,使板式换 热器内的水吸收最大限度的热量,热效率在85%以上。通过手柄切换,可轻松、巧妙地实现 炊事和取暖两用的功能。
权利要求一种生物质半气化取暖炉,包括炉体、底架以及开设在炉体上的加料口、出水口、回水口、清灰口、排烟口和坐锅口等组成,炉体内安装有板式换热器和燃烧器,板式换热器安装在炉体侧边处且接近排烟口,炉体顶部安装有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口(6)与燃烧器(5)之间安装有引火阀(3),引火阀(3)架设在板式换热器(1)与排烟口(2)之间,引火阀(3)由手柄(31)、滑动拉杆(32)、导槽(33)、挡火板(34)和烟道口(35)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半气化取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口(35)截面呈矩 形状,导槽(33)截面呈“L”形状,烟道口(35)与导槽(33)互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半气化取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33)分有左右 一对,“L”形导槽(33)与烟道口(35)围成矩形空腔,空腔内插设有截面呈矩形状的挡火板 (3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生物质半气化取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31)呈 圆台状,条状滑动拉杆(32)将手柄(31)和挡火板(34)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生物质半气化取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5) 底部安装有保温层(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用品,尤其是可用于取暖和加热两用的生物质半气化取暖炉。通过增加引火阀而改变炉体内整体烟道的布局,拉动炉体外的手柄,方便快捷的改变炉体内烟道的结构,从而使得热能在炉体内充分循环或瞬间的集中发挥功效。炉体内安装有板式换热器和燃烧器,燃烧器(4)底部安装有保温层(7),板式换热器安装在炉体侧边处且接近排烟口,炉体顶部安装有顶板。排烟口(6)与燃烧器(4)之间安装有引火阀(3),引火阀(3)架设在板式换热器(1)与排烟口(2)之间,引火阀(3)由手柄(31)、滑动拉杆(32)、导槽(33)、挡火板(34)和烟道口(35)组成。
文档编号F24B1/183GK201561450SQ20092030662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2日
发明者杜文庆 申请人:宁波双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