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锅炉入口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9778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余热锅炉入口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顶吹熔炼冶炼炉与余热锅炉连接处的接口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顶吹熔炼冶炼炉余热锅炉用于冷却顶吹熔炼炉出来的高温烟气,满足工艺需要的 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能源,产生蒸汽用来发电。由于顶吹熔炼冶炼炉出口烟气温度较高, 一般在1200°C以上,有的甚至更高达到1690°C左右,与余热锅炉之间接口设计显 得尤为重 要。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两个设备各自独立,即顶吹熔炼炉在工作状态下受热膨胀,出口处 位置会向上位移,而与之连接的是余热锅炉上升烟道,悬吊于顶部的钢梁上,工作状态下会 受热膨胀向下位移。所以设计该密封装置时既要考虑能够很好地密封,又要考虑能够吸收 膨胀位移量,还要能够耐高温,在需要维修时,要便于维修人员进出和重新安装该装置。在 以前的设计中,常用的是水冷套和三维膨胀节,这种设计可以很好地解决冷却并保护密封 材料一耐温复合帆布,同时吸收双向膨胀位移量。水冷套制造成本较高,入口处环境恶劣, 容易挂渣,对水冷套不利,如果需要维修时,水冷套需要拆除,完毕后进行恢复性安装,使用 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保证整个系统安全运行、方便实用、使用和维修成 本低的余热锅炉入口密封装置,克服水冷套和三维膨胀节维修使用不便、水冷套制造成本 较高与水冷套易爆管之类安全隐患的缺点。一种余热锅炉入口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取消水冷套,直接用耐高温的耐火砖砌 筑,同时考虑膨胀位移,设置内侧密封圈,耐火砖外侧填充耐火保温棉,外层用钢板套通过 密封槽加以密封。本发明用于顶吹熔炼冶炼炉与余热锅炉连接处,既方便密封、能够吸收双向膨胀 位移量,又能够耐高温,还方便维修,在需要维修时,便于维修人员进出和重新复位。本发明 不采用传统的水冷套,排除了水冷套爆管之类的安全隐患,直接用耐高温的耐火砖砌筑,整 个装置通过自重落于顶吹熔炼冶炼炉出口平面上。在需要维修时,将外层钢板套提升至需 要位置后,扒去适当大小的保温棉和耐火砖即可。完毕后,再重新砌筑耐火砖,放下外层钢 板套,用填料填满密封槽即可实现密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方便实用是这个发明的闪光 点ο


附图为本发明的余热锅炉入口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余热锅炉入口密封装置,取消水冷套,直接用耐高温的耐火砖2砌筑,同 时考虑膨胀位移,设置内侧密封圈1,耐火砖2外侧填充耐火保温棉3,外层用钢板套4通过 密封槽5和6加以密封。整个装置通过自重落于顶吹熔炼炉出口处,在需要维修时,将外层 钢板套4提升至需要位置后,扒去适当大小的保温棉3和耐火砖2即可,修理完毕后,再重 新砌筑耐火砖2、填充耐火保温棉3,放下外层钢板套4,用填料填满密封槽5和6即可实现 密封。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 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则应当 视为属于本发明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余热锅炉入口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取消水冷套,直接用耐高温的耐火砖(2)砌筑,同时考虑膨胀位移,设置内侧密封圈(1),耐火砖(2)外侧填充耐火保温棉(3),外层用钢板套(4)通过密封槽(5)和(6)加以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入口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需要维修时,将外层 钢板套(4)提升至需要位置后,扒去适当大小的保温棉(3)和耐火砖(2)即可,修理完毕 后,再重新砌筑耐火砖(2)、填充耐火保温棉(3),放下外层钢板套(4),用填料填满密封槽 (5)和(6)即可实现密封。
全文摘要
一种余热锅炉入口密封装置,用于顶吹熔炼炉与余热锅炉连接处,既方便密封、能够吸收双向膨胀位移量,又能够耐高温,还方便维修,在需要维修时,便于维修人员进出和重新复位。直接用耐高温的耐火砖砌筑,同时考虑膨胀位移,设置内侧密封环,耐火砖外侧填充耐火保温棉,外层用钢板套通过密封槽加以密封,整个装置通过自重落于顶吹熔炼炉出口处。本发明不采用传统的水冷套,水冷套制造成本较高,入口处环境恶劣,容易挂渣,容易造成水冷套爆管事故,如果需要维修时,水冷套需要拆除,完毕后进行恢复性安装,使用非常不便。
文档编号F27D17/00GK101839651SQ20101016461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6日
发明者宋冬根, 廖祚洗, 杨平 申请人: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