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型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2046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碟型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雾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利用风扇扩大水雾喷洒范围的碟型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在干燥或炎热的环境之下,为了有效地增加空气中的湿度,或者,为了利用水滴吸收热能以达到降温的效果,常会装设一喷雾装置,由上而下地喷洒水雾。常用的喷雾装置大多是于一水管设有多个可增加水压的喷头,使流经该水管的水流透过该等喷头加压后形成水雾,再自该等喷头喷洒于邻近的空气中。虽然前述喷雾装置的喷头大多是将水雾斜向地喷洒出去,使得水雾可被喷洒至该喷头附近的特定范围内,然而,该喷头的喷洒范围有限,因此,当一大面积的区域需被喷洒水雾时,则需装设有多个喷头。而且,当前述该喷雾装置使用于干燥却寒冷的环境中,由于水雾扩散范围不够广,容易让使用者因直接接收过于集中的水雾而感觉更加寒冷。换言之,常用的喷雾装置仍有其不足之处,而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缺失,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碟型喷雾装置,其具有较大的喷洒范围。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种碟型喷雾装置,其包含有一外罩,具有一纵向开放的入风口,以及一横向开放的出风口 ;一风扇,设于该外罩内部;以及一喷雾管,设于该外罩外侧,并具有多个邻近该外罩的出风口的喷雾口。所述的碟型喷雾装置,其所述外罩包含有一上罩体及一下罩体,该上罩体及下罩
体分别具有一开口,该二开口是相对且间隔一段距离,并形成环绕于该外罩的侧缘的出风□。所述的碟型喷雾装置,其所述外罩的入风口是设于该下罩体。所述的碟型喷雾装置,其所述喷雾管是环设于该下罩体的开口附近。所述的碟型喷雾装置,其所述上罩体及下罩体之间设有多个导流板。所述的碟型喷雾装置,其所述各该导流板具有一靠近该入风口的第一纵向侧边及一靠近该出风口的第二纵向侧边,各该导流板自其第一纵向侧边呈弧形地延伸至第二纵向侧边。所述的碟型喷雾装置,其所述上罩体及下罩体分别具有多个嵌卡沟,各该导流板设于该上罩体及下罩体的嵌卡沟中。所述的碟型喷雾装置,其所述风扇具有一旋转轴,以及多个平行该旋转轴的扇叶, 该旋转轴与该外罩的入风口相对,该等扇叶与该外罩的出风口相对。
所述的碟型喷雾装置,其所述外罩的入风口还设有一防护网。所述的碟型喷雾装置,其所述喷雾管的喷雾口与该外罩的出风口朝向相同的方向。本发明的碟型喷雾装置,其优点在于该喷雾管可用以连接至一供水装置,使得该等喷雾口可喷洒出水雾,该风扇可将空气自该入风口抽取进入该外罩,再自该出风口排出横向的风,进而将该等水雾吹送得更远,因此该喷雾装置具有较大的喷洒范围。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碟型喷雾装置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碟型喷雾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碟型喷雾装置的另一立体分解图;以及图4为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碟型喷雾装置的侧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碟型喷雾装置10外罩20下罩体22
开口 221入风口 222
嵌卡沟2 上罩体24
开口 241嵌卡沟M4
导流板26第一纵向侧
第二纵向侧边262固定件27
出风口 28防护网29
风扇30马达31
旋转轴312扇叶;34
喷雾管40封闭端42
开放端44喷雾口 4具体实施例方式有关本发明所提供的碟型喷雾装置的详细构造、特点、组装或使用方式,将于后续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中予以描述。然而,在本发明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能了解,该等详细说明以及实施本发明所列举的特定实施例,仅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以下将通过所列举的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特征如后请先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碟型喷雾装置10包含有一外罩20、一风扇30,以及一喷雾管40。该外罩20包含有一下罩体22、一上罩体24,以及四导流板沈,该下罩体22与上罩体M的形状是类同,分别具有一开口 221J41,但该下罩体22具有一纵向开放的入风口 222。该下罩体22的内侧具有多个呈弧形且两两交叉的嵌卡沟224(如图3所示),其中每二相互交叉的嵌卡沟2M是分别自其靠近该入风口 222的一端朝顺时针方向及逆时针方向弯曲地延伸。该上罩体M的内侧具有多个嵌卡沟244 (如图2所示),其形状与位置是与该下罩体22的嵌卡沟2M相对应。该等导流板沈是先分别设于该下罩体22的朝同一方向弯曲的嵌卡沟224中,如此一来,各该导流板沈是自一靠近该入风口 222的第一纵向侧边 261呈弧形地延伸至一靠近该开口 221的第二纵向侧边沈2。该风扇30设于该上罩体M内侧对应于该下罩体22的入风口 222的位置,且该风扇30具有一马达31,以及多个平行该马达31的一旋转轴312的扇叶34。设有该风扇30 的上罩体M是以其开口 241与该下罩体22的开口 221相对地设于该下罩体22上方,且该等导流板沈是分别设于该上罩体M的一嵌卡沟M4中。该上、下罩体M、22是通过多个固定件27而相互固定,且该上、下罩体M、22的开口 241、221是间隔一段距离,如此一来, 该外罩20形成有一环绕于其侧缘且呈横向开放的出风口 28 (如图4所示),而且,该风扇 30的旋转轴312是与该外罩20的入风口 222相对,该等扇叶34是与该出风口 28相对。另外,该外罩20的入风口 222更设有一防护网29,以减少外部杂物侵入该外罩20而与该风扇 30接触的可能性。该喷雾管40是环设于该下罩体22外侧邻近该开口 221的位置,且是穿设于该等固定件27。该喷雾管40具有一封闭端42、一开放端44,以及多个邻近该外罩20的出风口 28的喷雾口 46,且该等喷雾口 46是与该出风口观朝向相同的方向,意即,该等喷雾口 46 是呈横向开放状。前述本发明所提供的碟型喷雾装置10于使用时,该喷雾管40的开放端44是用以与一供水装置(图中未示)连通,该喷雾管40内的水会经由各该喷雾口 46形成水雾后喷洒出去;同时,该风扇30会自该下罩体22的入风口 222将空气抽入,再自各该扇叶34之间横向地吹出具相当力道的风,该风扇30产生的风透过该等导流板沈引导后会朝该外罩20 的出风口观旋转地向外吹送,不但可将该等喷雾口 46喷洒出的水雾吹送得更远,更可将水雾吹往各个方向,因此该喷雾装置10具有较大的喷洒范围。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该等导流板沈是由该入风口 222朝该出风口 28呈逆时针方向弯曲,因此自该出风口观吹送出的风会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然而,该等导流板沈亦可设于顺时针方向弯曲的嵌卡沟224J44,使得自该出风口观吹送出的风朝顺时针方向旋转。最后,必须再次说明,本发明于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构成元件,仅为举例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其它等效元件的替代或变化,亦应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碟型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外罩,具有一纵向开放的入风口,以及一横向开放的出风口 ; 一风扇,设于该外罩内部;以及一喷雾管,设于该外罩外侧,并具有多个邻近该外罩的出风口的喷雾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型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包含有一上罩体及一下罩体,该上罩体及下罩体分别具有一开口,该二开口是相对且间隔一段距离,并形成环绕于该外罩的侧缘的出风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碟型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的入风口是设于该下罩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碟型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管是环设于该下罩体的开口附近。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碟型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体及下罩体之间设有多个导流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碟型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该导流板具有一靠近该入风口的第一纵向侧边及一靠近该出风口的第二纵向侧边,各该导流板自其第一纵向侧边呈弧形地延伸至第二纵向侧边。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碟型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体及下罩体分别具有多个嵌卡沟,各该导流板设于该上罩体及下罩体的嵌卡沟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型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具有一旋转轴,以及多个平行该旋转轴的扇叶,该旋转轴与该外罩的入风口相对,该等扇叶与该外罩的出风口相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型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的入风口还设有一防护网。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型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管的喷雾口与该外罩的出风口朝向相同的方向。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碟型喷雾装置,包含有一外罩、一风扇及一喷雾管,该外罩具有一纵向开放的入风口,以及一横向开放的出风口,该风扇是设于该外罩内部,该喷雾管是设于该外罩外侧,并具有多个邻近该外罩的出风口的喷雾口;通过此,该喷雾管可用以连接至一供水装置,使得该等喷雾口可喷洒出水雾,该风扇可将空气自该入风口抽取入该外罩内,再自该出风口排出横向的风,以将该等水雾吹送得更远,因此该喷雾装置具有较大的喷洒范围。
文档编号F24F6/14GK102444951SQ201010510279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3日
发明者林秋香, 米哈伊尔·安可尔斯基 申请人:仕兴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