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壳粉燃烧热风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6147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稻壳粉燃烧热风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风炉。
背景技术
目前生物质热风炉在使用时存在燃料不能完全燃尽,排放烟气不符合国家标准, 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稻壳粉燃烧热风炉,以解决目前生物质热风炉在使 用时存在燃料不能完全燃尽,排放烟气不符合国家标准,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热风炉包括炉体、多个 扒灰门、列管换热器、引烟机、烟囱、助燃门、烟道、喂料斗、电机、给料搅龙、接料管、高压吸 给料风机、出料管、燃料扩散喷嘴和热风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给料搅龙传动连接,所述 给料搅龙装在喂料斗内的下部,所述喂料斗的出口与接料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接料管的另 一端与高压吸给料风机的吸给料进口连接,所述高压吸给料风机的吸给料出口与出料管的 一端连接,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与燃料扩散喷嘴连接,所述热风炉还包括弧形上拱和弧形 下拱,所述炉体内通过第一耐火砖墙和第二耐火砖墙从前至后依次砌筑分为燃烧室、第一 级沉降室和第二级沉降室,所述燃烧室的底部设有助燃空气进口,所述助燃空气进口上设 有助燃门,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穿过助燃空气进口设在燃烧室内,所述燃烧室内设有弧形 上拱和弧形下拱,所述弧形上拱的两端与燃烧室的两侧壁砌筑成一体,所述弧形下拱的两 端与燃烧室的两侧壁砌筑成一体,所述弧形上拱位于弧形下拱的上方,所述燃料扩散喷嘴 设在弧形下拱的燃烧室内,所述第一耐火砖墙的下端面与炉体的底部之间形成第一烟气流 通口,所述第二耐火砖墙的上端面与炉体的上部之间形成第二烟气流通口,所述第二级沉 降室内设有列管换热器和热风机,所述热风机设置在列管换热器的上方并与其连接,所述 列管换热器的底部设有烟道,所述烟道通过引烟机与烟囱连通,所述炉体的侧壁上与燃烧 室相对应位置处设有多个扒灰门,所述炉体的侧壁上与第一级沉降室和第二级沉降室相对 应位置处各设有一个扒灰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稻壳粉通过高压吸给料风机18吸入 后由燃料扩散喷嘴20喷入燃烧室1内进行悬浮燃烧;稻壳粉在引烟机7的作用下,火焰呈 上升状态,使稻壳粉在弧形上拱11得到充分燃烧,助燃空气由助燃空气进口 3进入,有助于 稻壳粉在弧形上拱11空间充分燃净;同时炉体内第一级沉降室4和第二级沉降室5的设置 用来延长稻壳粉的燃烧时间且能够较好地沉淀烟气内的灰尘,使本实用新型的烟气排放符 合国家标准,保护环境。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热风炉包括炉 体、多个扒灰门2、列管换热器6、引烟机7、烟囱8、助燃门9、烟道13、喂料斗14、电机15、给 料搅龙16、接料管17、高压吸给料风机18、出料管19、燃料扩散喷嘴20和热风机25,所述电 机15的输出轴与给料搅龙16传动连接,所述给料搅龙16装在喂料斗14内的下部,所述喂 料斗14的出口与接料管17的一端连接,所述接料管17的另一端与高压吸给料风机18的 吸给料进口连接,所述高压吸给料风机18的吸给料出口与出料管19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料 管19的另一端与燃料扩散喷嘴20连接,所述热风炉还包括弧形上拱11和弧形下拱12,所 述炉体内通过第一耐火砖墙21和第二耐火砖墙22从前至后依次砌筑分为燃烧室1、第一级 沉降室4和第二级沉降室5,所述燃烧室1的底部设有助燃空气进口 3,所述助燃空气进口 3上设有助燃门9,所述出料管19的另一端穿过助燃空气进口 3设在燃烧室1内,所述燃烧 室1内设有弧形上拱11和弧形下拱12,所述弧形上拱11的两端与燃烧室1的两侧壁砌筑 成一体,所述弧形下拱12的两端与燃烧室1的两侧壁砌筑成一体,所述弧形上拱11位于弧 形下拱12的上方,所述燃料扩散喷嘴20设在弧形下拱12的燃烧室1内,所述第一耐火砖 墙21的下端面与炉体的底部之间形成第一烟气流通口 23,所述第二耐火砖墙22的上端面 与炉体的上部之间形成第二烟气流通口 24,所述第二级沉降室5内设有列管换热器6和热 风机25,所述热风机25设置在列管换热器6的上方并与其连接,所述列管换热器6的底部 设有烟道13,所述烟道13通过引烟机7与烟 8连通,所述炉体的侧壁上对应的弧形上拱 11和弧形上拱12之间的区域设有多个扒灰门2,所述炉体的侧壁上与第一级沉降室4和第 二级沉降室5相对应位置处各设有一个扒灰门2。本实用新型的供热量可达到60-360万大卡/小时,热效率为65-70% ;其中燃料稻 壳粉质量密度为100-135kg/m3,稻壳粉中水分含量占9-14%,固有炭成分占16_18%,挥发物 质占56-68%,灰分占18-21%,稻壳粉的热值为3340-3580kcal,2kg稻壳粉的热量相当于1kg 煤的热量;稻壳粉还具有汽化燃料的特点颗粒度小且粒度均勻,燃烧反应表面较大,空气 分配均勻;稻壳粉硅烧结机械强度高,汽化后可保持外形,不易碎裂具有一定热稳定性;黏 烧性弱,不易在炉体内结焦损坏炉体内壁,出渣容易。本实用新型节能、经济适用;其燃烧费用低,相当于煤的1/3、柴油的1/7,耗能是 一般热风炉的1/3,炉体制造成本低,相当于普通热风炉的1/2 ;稻壳粉作为干燥热源是缓 和能源矛盾的一种有效途径。稻壳粉为米加工废弃物,价格低廉、单位价格为煤的1/6,柴 油的1/2,而且热值相当于煤的1/2、柴油的1/3,故和常规能源相比是一种廉价可推广的燃 料。
具体实施方式
二 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热风炉还包括二次风 门10,所述二次风门10设在炉体的前墙上。根据燃烧室1内的稻壳粉的燃烧情况通过开关 二次风门调节助燃风量。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工作原理将稻壳粉填入进喂料斗14,启动电机1,电机1的输出轴将动力传递给 给料搅龙16,给料搅龙16在喂料斗14内将稻壳粉搅拌均勻后,稻壳粉由高压吸给料风机18吸入通过燃料扩散喷嘴20喷入至燃烧室1内,将稻壳粉点燃,稻壳粉在燃烧室1内进行 悬浮燃烧,在引烟机7的作用下,稻壳粉燃烧火焰呈上升状态,使稻壳粉在弧形上拱11与弧 形下拱12之间充分燃烧,同时助燃空气由助燃空气进口 3进入,有助于稻壳粉在弧形上拱 11空间内充分燃净;当稻壳粉燃烧完后所剩下的灰烬,可以通过扒灰门2将其灰烬排除。炉 体内烟气的温度可达600-700摄氏度,烟气从燃烧室1出来后通过第一烟气流通口 23进入 第一级沉降室4,在第一级沉降室4内进行灰尘沉淀后经过第二烟气流通口 24进入第二级 沉降室5,在第二级沉降室5内进行灰尘沉淀后进入列管换热器6,用来加热由热风机25吸 入的空气,之后进入烟囱8排向外界,其中空气在列管换热器6内进行热交换后由换热气出 口热风,温度可达到200-250摄氏度,可以用作干燥热源。
权利要求一种稻壳粉燃烧热风炉,所述热风炉包括炉体、多个扒灰门(2)、列管换热器(6)、引烟机(7)、烟囱(8)、助燃门(9)、烟道(13)、喂料斗(14)、电机(15)、给料搅龙(16)、接料管(17)、高压吸给料风机(18)、出料管(19)、燃料扩散喷嘴(20)和热风机(25),所述电机(15)的输出轴与给料搅龙(16)传动连接,所述给料搅龙(16)装在喂料斗(14)内的下部,所述喂料斗(14)的出口与接料管(17)的一端连接,所述接料管(17)的另一端与高压吸给料风机(18)的吸给料进口连接,所述高压吸给料风机(18)的吸给料出口与出料管(19)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料管(19)的另一端与燃料扩散喷嘴(20)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炉还包括弧形上拱(11)和弧形下拱(12),所述炉体内通过第一耐火砖墙(21)和第二耐火砖墙(22)从前至后依次砌筑分为燃烧室(1)、第一级沉降室(4)和第二级沉降室(5),所述燃烧室(1)的底部设有助燃空气进口(3),所述助燃空气进口(3)上设有助燃门(9),所述出料管(19)的另一端穿过助燃空气进口(3)设在燃烧室(1)内,所述燃烧室(1)内设有弧形上拱(11)和弧形下拱(12),所述弧形上拱(11)的两端与燃烧室(1)的两侧壁砌筑成一体,所述弧形下拱(12)的两端与燃烧室(1)的两侧壁砌筑成一体,所述弧形上拱(11)位于弧形下拱(12)的上方,所述燃料扩散喷嘴(20)设在弧形下拱(12)的燃烧室(1)内,所述第一耐火砖墙(21)的下端面与炉体的底部之间形成第一烟气流通口(23),所述第二耐火砖墙(22)的上端面与炉体的上部之间形成第二烟气流通口(24),所述第二级沉降室(5)内设有列管换热器(6)和热风机(25),所述热风机(25)设置在列管换热器(6)的上方并与其连接,所述列管换热器(6)的底部设有烟道(13),所述烟道(13)通过引烟机(7)与烟囱(8)连通,所述炉体的侧壁上对应的弧形上拱(11)和弧形上拱(12)之间的区域设有多个扒灰门(2),所述炉体的侧壁上与第一级沉降室(4)和第二级沉降室(5)相对应位置处各设有一个扒灰门(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稻壳粉燃烧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炉还包括二次风 门(10),所述二次风门(10)设在炉体的前墙上。
专利摘要一种稻壳粉燃烧热风炉,它涉及一种热风炉。针对目前生物质热风炉在使用时存在燃料不能完全燃尽,排放烟气不符合国家标准,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燃烧室的底部设有助燃空气进口,助燃空气进口上设有助燃门,出料管的另一端穿过助燃空气进口设在燃烧室内,弧形上拱的两端与燃烧室的两侧壁砌筑成一体,弧形下拱的两端与燃烧室的两侧壁砌筑成一体,燃料扩散喷嘴设在弧形下拱的燃烧室内,第二级沉降室内设有列管换热器和热风机,列管换热器的底部设有烟道,烟道通过引烟机与烟囱连通,炉体上设有多个扒灰门,炉体的侧壁上与第一级沉降室和第二级沉降室相对应位置处各设有一个扒灰门。本实用新型用于热风供热。
文档编号F24H3/08GK201615601SQ20102015729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3日
发明者宋国忠, 张金岭, 曲鸿义 申请人:宋国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