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9298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煅烧窑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余热利用系统的工业用窑炉。
背景技术
窑炉是用耐火材料砌成的用以煅烧物料或烧成制品的设备,在中国很早就出现了烧纸陶器的各种窑炉,胚料需要在炉窑中进行高温煅烧才能烧结行成所需的器件。根据煅烧物料品种不同窑炉可以分为砖窑、瓷窑、陶窑、水泥窑等窑炉。由于窑炉内部的烧制温度非常高,传统窑炉烧制后的高温余热烟气是直接排出烟囱,这样会造成大量热源的白白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传统窑炉的高温余热烟气直接排放造成的热源的浪费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其在窑炉主体的尾部连接设置余热锅炉装置,吸收大量的废热,产生一定量的蒸汽供用户使用,减温后的余热烟气通过引风机抽入烟囱最终排出大气,实现能源的节约,符合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要求。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包括窑炉主体和在窑炉主体的尾部连接的余热利用系统,所述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余热锅炉装置,所述余热锅炉装置包括余热锅炉和其底部设置的由螺旋翅片管构成的蒸发器,所述余热锅炉通过蒸发器与窑炉烟气进行热交换,将锅炉内的水进行加热产生一定量的蒸汽供用户使用;经过换热降温后的烟气由引风机抽出排除烟囱。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具有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可以充分利用高温窑炉烟气的热源产生可供用户使用的蒸汽,减少了能源的浪费,符合国家大力推广的节能减排的新产业结构。

通过
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图I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具有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的余热利用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I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的组成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具有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包括窑炉主体(未图示)和连接安装在窑炉主体尾部的余热利用系统,所述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余热锅炉装置,其包括余热锅炉2和其底部设置的蒸发器22,余热锅炉2通过蒸发器22与窑炉烟气进行热交换,将锅炉内的水进行加热形成蒸汽供用户使用;经过热交换后的烟气由引风机3抽出至烟囱排放。在窑炉主体尾部的余热利用系统的烟气进口处设有烟道蝶阀I控制烟气的进入,当窑炉不工作冷却时,通过烟道蝶阀I将烟道闭合。所述的蒸发器选用螺旋翅片管结构,此结构为一种扩展受热面,在相等的受热面积情况之下,比普通结构的光管受热面降低约30%的钢材。钢材采用矩形管代替传统的双拼槽钢,节约了车间槽钢双拼焊缝的焊接工作量,降低人工成本。在相同横截面上的惯性矩和抗弯截面模量的条件下,矩形管比双拼槽钢降低约10%的钢材。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实施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仍可作一些修正或改变,故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窑炉主体和在窑炉主体的尾部连接设置的余热利用系统,所述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余热锅炉装置,所述余热锅炉装置包括余热锅炉和其底部设置的蒸发器并通过所述蒸发器与窑炉烟气进行热交换,经过换热降温后的烟气由引风机抽出通过烟囱排放;所述蒸发器由翅片管构成。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其特征在于,在窑炉主体尾部的余热利用系统的烟气进口处设有烟道蝶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所述窑炉是在窑炉主体的尾部连接预热利用系统,所述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余热锅炉装置,所述余热锅炉通过其底部设置的螺旋翅片管构成的蒸发器与窑炉烟气进行热交换,将锅炉内的水进行加热产生一定量的蒸汽供用户使用;经过换热降温后的烟气由引风机抽出通过烟囱排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可以充分利用高温窑炉烟气的热源产生可供用户使用的蒸汽,减少了能源的浪费,符合国家大力推广的节能减排的新产业结构。
文档编号F27D17/00GK202382587SQ20112045475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4日
发明者张秋玲 申请人:张秋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