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式的燃气炉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1428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升降式的燃气炉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炉具领域中的燃气炉架,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可升降式的燃气炉架。
技术背景在能源日益匮乏的今天,能源的有效利用,特别的烹饪时候的能源利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而目前普遍使用的烹饪方法都是明火直接对着锅底加热,锅的外围不设置任何的保温设施,于是有了改进的燃气炉架的出现,如中国专利CN200920313317. 5,其公布一种新型炉架,其结构是用一围拢型的炉壁包裹在火焰上,同时在炉壁外部设置有保温层,其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内放置比热容较高的物资,可以将火焰生成的热量多数在炉壁内 被吸收,但其由于炉壁的过渡密封,造成炉壁底部容易产生回火的缺点。使用起来危险性比较闻。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缺陷的可升降式的燃气炉架。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升降式的燃气炉架,关键在于所述燃气炉架包括一炉架、一底座及三个或者以上的高度调节片,所述的炉架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的底座侧边设置有多个的通风孔,所述的高度调节片上设置有多个高度调节孔,对应地在底座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的高度调节片为四个,所述的高度调节片上设置有五个高度调节孔。所述的炉架包括一外层及一内胆,所述的外层一内胆之间设置有一空腔。所述的内胆的靠近底部位置设置有三个或者以上的支撑凸起。所述的空腔内放置有保温材料。所述的外层的下端设置有一延长段,长度延长到底座内。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式的燃气炉架采用在底座,同时在底座的侧边开通风孔的结构,并采用可调节高度的调节片的连接方式,可调整炉架的撑起高度,使炉架可适用不同的适用环境,做到热量泄露与回火之间的平衡,具有燃气利用率高的优点。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至图2所示,一种可升降式的燃气炉架,所述燃气炉架包括一炉架I、一底座2及三个或以上的高度调节片3,所述的炉架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的底座侧边设置有多个的通风孔21,所述的高度调节片上设置有多个高度调节孔31,对应地在底座上设置有连接柱22。所述的通风孔21可以为圆形通孔或者其他形状,所述的通孔的直径为3_-10_,优选地为5mm。所述的高度调节片设置在底座2的外侧边,多个的高度调节片成圆形均匀排列安装在底座2上。所述的高度调节片3与底座2可以采用螺母连接。所述的高度调节片为四个,所述的高度调节片上设置有五个高度调节孔。四个高度调节片均匀连接在底座2上。所述的五个高度调节孔可以选择不同的顶起高度。所述的炉架包括一外层11及一内胆12,所述的外层一内胆之间设置有一空腔10。外层11及一内胆12可以采用相同的材料制造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所述的空腔10内可以放置比热容比较大的物质,如油或者水。用来暂存火焰的多余热量。所述的内胆的靠近底部位置设置有三个或者以上的支撑凸起13。支撑凸起13用于支撑锅体。使锅体可以放置在炉具内。 所述的空腔10内放置有保温材料。所述的保温材料可以为油或者泥土等。也可以采用其他比热容高的物质。所述的外层11的下端设置有一延长段,长度延长到底座2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可升降式的燃气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炉架包括一炉架(I)、一底座(2)及多个高度调节片(3),所述的炉架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的底座侧边设置有三个或者以上的通风孔(21),所述的高度调节片上设置有多个高度调节孔(31),对应地在底座上设置有连接柱(2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升降式的燃气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度调节片为四个,所述的高度调节片上设置有五个高度调节孔。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升降式的燃气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架包括一外层(11)及一内胆(12),所述的外层一内胆之间设置有一空腔(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升降式的燃气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胆的靠近底部位置设置有三个或者以上的支撑凸起(1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升降式的燃气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腔(10)内放置有保温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升降式的燃气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11)的下端设置有一延长段,长度延长到底座(2)内。
专利摘要一种可升降式的燃气炉架,所述燃气炉架包括一炉架、一底座及三个或者以上的高度调节片,所述的炉架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的底座侧边设置有多个的通风孔,所述的高度调节片上设置有多个高度调节孔,对应地在底座上设置有连接柱。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式的燃气炉架采用在底座,同时在底座的侧边开通风孔的结构,并采用可调节高度的调节片的连接方式,可调整炉架的撑起高度,使炉架可适用不同的适用环境,做到热量泄露与回火之间的平衡,具有燃气利用率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F24C15/10GK202501543SQ20112053499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0日
发明者雷灿波 申请人:雷灿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