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集热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4693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太阳能集热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 能技术,尤其涉及太阳能集热板。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核心是集热板,集热板的表面有黑色的吸热涂层,这种涂层能充分的吸收太阳光中的热能。集热板是由双层铝板压制而成,中间有吹胀起来的流道,流道里充满了工作介质,工作介质在不停地流动中将集热板中的热能带走。因此,避免流道的“死角”就成了关键问题。如图I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集热板,工作介质从LI进入,从L2流出,在集热板中的A区形成缓流,而在B区形成急流,这样A区的热量就不能完全带走,集热板的总热量只能带走60% -70%,热利用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太阳能集热板,避免流道的“死角”,提高热利用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集热板,由双层铝板叠合固定在一起形成,双层铝板之间形成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包括至少两个平行的环形流道单元,相邻的环形流道单元之间由中间流道连通,所述中间流道位于环形流道中间位置,第一个环形流道单元中间位置连通进水流道,最后一个环形流道单元中间位置连通出水流道。作为优选,所述环形流道单元包括两条平行的“一”字型流道,两条平行的“一”字型流道两端由U形流道连通。此环形流道单元结构有利于工作介质流动,最大限度避免流道死角。作为优选,所述进水流道及出水流道均与环形流道单元平行,所述进水流道进水端设于集热板右端,所述出水流道出水端设于集热板左端。此进水流道及出水流道结构有利于工作介质流动,最大限度避免流道死角。作为优选,所述双层铝板之间通过钎焊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流道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方形或者菱形。作为优选,所述集热板设置两个管接头或者四个管接头。本发明采用分头流道,分头流道集热板的优点是流道绝对没有“死角”,集热板中的热量能100%被工作介质带走,大大地提高了热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图I是现有技术中集热板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集热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图2具体说明本发明一种太阳能集热板的实施例,其由双层铝板5叠合固定在一起形成,双层铝板之间形成流道,所述流道包括至少两个平行的环形流道单元1,相邻的环形流道单元之间由中间流道2连通,所述中间流道位于环形流道中间位置,第一个环形流道单元中间位置连通进水流道3,最后一个环形流道单元中间位置连通出水流道
4。所述环形流道单元包括两条平行的“一”字型流道,两条平行的“一”字型流道两端由U形流道连通。所述进水流道及出水流道均与环形流道单元平行 ,所述进水流道进水端L3设于集热板右端,所述出水流道出水端L4设于集热板左端。所述双层铝板之间通过钎焊固定连接。所述流道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方形或者菱形。此实施例中集热板设置两个管接头(即进水端L3处管接头和出水端L4处管接头)。如图2所示,本发明将集热板的流道设计成分头形式,当工作介质从出水流道出水端L3进入时,在第一个环形流道单元从a点分成两头流动,然后汇集到第二个环形流道单元的b点,从b点再分成两头流动,汇集到第二个环形流道单元c点,以此类推到d点、e点,然后到出水流道出水端L4流出。这样流道内水流流速均匀,因而集热板中的热量能100%被工作介质带走,大大地提高了热效率。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变形,集热板可以用铝吹胀式或模压式多种方式制造。而集热板也可以设置四个管接头,即将进水流道设置为一字型,同时进水端设置两个,分别位于进水流道的两端(即集热板左右两端),将出水流道设置为一字型,同时出水端设置两个,分别位于出水流道的两端(即集热板左右两端)。
权利要求
1.一种太阳能集热板,由双层铝板(5)叠合固定在一起形成,双层铝板之间形成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包括至少两个平行的环形流道单元(I),相邻的环形流道单元之间由中间流道(2)连通,所述中间流道位于环形流道中间位置,第一个环形流道单元中间位置连通进水流道(3),最后一个环形流道单元中间位置连通出水流道(4)。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流道单元包括两条平行的“一”字型流道,两条平行的“一”字型流道两端由U形流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流道及出水流道均与环形流道单元平行,所述进水流道进水端(L3)设于集热板右端,所述出水流道出水端(L4)设于集热板左端。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铝板之间通过钎焊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方形或者菱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板设置两个管接头或者四个管接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集热板,由双层铝板叠合固定在一起形成,双层铝板之间形成流道,所述流道包括至少两个平行的环形流道单元,相邻的环形流道单元之间由中间流道连通,所述中间流道位于环形流道中间位置,第一个环形流道单元中间位置连通进水流道,最后一个环形流道单元中间位置连通出水流道。本发明采用分头流道,分头流道集热板的优点是流道绝对没有“死角”,集热板中的热量能100%被工作介质带走,大大地提高了热效率。
文档编号F24J2/46GK102679589SQ20121012658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6日
发明者周正清, 蒋金根, 邹先春 申请人:浙江华易德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