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678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分体空调的室内机,如风管机室内机的结构主要如图I和2所示,其结构主要包括壳体10,壳体10内部固定设置有换热器20,换热器20的下方设置有接水盘30,换热器20的一侧设置有风机40,壳体10上设置有位于换热器20两侧的进风口 11和出风口 12。换热器20与风机40主要有如图I所示的换热器20位于风机40进风侧的吸风式,和如图2所示的换热器20位于风机40出风侧的吹风式。对于这两种形式,空调呈左右结构,尺寸较大,而对于嵌入式或者吊顶式空调来说,减小其室内机的尺寸是保证其可靠安装的重要手段。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上下安装的下回侧出的空调室内机,即风机40安装在换热器20的上部,回风口位于室内机的下部,使整个室内机结构变得紧凑,有效地减小了室内机的尺寸。然而,这种上下安装的室内机由于回风口与换热器20位于同一竖直方向,如果像普通的室内机一样,在换热器20下部安装接水盘,普通的接水盘势必会对室内机回风造成较大的影响。而如果不安装接水盘,室内机产生的冷凝水将会从回风口直接落入房间,造成污染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在保证机组排水顺畅的情况下提高空调换热效率的下回侧出形式的空调室内机,以解决下回侧出的空调室内机的排水问题或者为解决排水问题却降低空调换热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下侧面上的回风口和设置在壳体正面的出风口 ;回风口的上方设置有呈V形的换热器,换热器包括拐角相连的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回风口与换热器的之间设置有接水盘,换热器的上方设置有风机;接水盘包括位于换热器的拐角的下方的中间接水部,中间接水部呈槽状,包括水平设置的槽底和位于槽底两侧倾斜设置的槽侧壁,中间接水部的两侧设置有进风孔。进一步地,呈槽状的中间接水部的槽深为H1,其中,IOmm ^ Hl ^ 40mm。进一步地,15mm< Hl < 24mm。进一步地,槽底的宽度为L,其中,IOmm彡L彡70mm。进一步地,36mm< L < 54mm。进一步地,中间接水部的两个槽侧壁与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分别对应设置,槽侧壁与对应的第一换热部或者第二换热部之间呈夹角e,其中,0° 彡 0 彡 30°。进一步地,3。彡0彡15。。进一步地,换热器的最低点距离槽底的高度为H2,其中,0彡H2彡20mm。[0013]进一步地,0^ H2 ^ 8mm。进一步地,中间接水部还包括设置在槽底的加强排水槽。进一步地,加强排水槽为设置在槽底向下凹的凹槽。进一步地,接水盘还包括位于中间接水部第一端的与换热器的U弯侧对应的第一接水部和位于其第二端的与换热器的小弯头侧对应的第二接水部。进一步地,接水盘的排水口设置在其一端,接水盘具有向设置排水口的一端倾斜1/100-1/50的排水倾斜度。进一步地,接水盘的一端还设置有试水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设置在换热器下方的接水盘包括位于换热器弯折点下方的中间接水部,中间接水部包括槽底和槽底两侧倾斜设置的槽侧壁,由于换热器为V·形,冷凝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弯折点集中,从而使中间接水部能够有效地接住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中间接水部两侧为进风区域,槽侧壁倾斜设置,对进风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从而使两侧的进风能够有效地满足室内机进风要求。通过对接水盘的结构,特别是中间接水部的结构合理设计,能够保证室内机的有效排水,而且提高其换热效率。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是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设计尺寸示意图;以及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接水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3和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0,以及设置在壳体下侧面上的回风口 11和设置在壳体正面的出风口 12 ;回风口 11的上方设置有呈V形的换热器20,换热器20包括拐角相连的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回风口 11与换热器20的之间设置有接水盘30,换热器20的上方设置有风机40 ;接水盘30包括位于换热器20的拐角的下方的中间接水部31,中间接水部31呈槽状,包括水平设置的槽底31a和位于槽底31a两侧倾斜设置的槽侧壁31b,中间接水部31的两侧设置有进风孔32。由于换热器为V形,冷凝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弯折点集中,从而使中间接水部能够有效地接住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中间接水部两侧为进风区域,槽侧壁倾斜设置,对进风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从而使两侧的进风能够有效地满足室内机进风要求。通过对接水盘的结构,特别是中间接水部的结构合理设计,能够保证室内机的有效排水,而且提高其换热效率。优选地,如图5所示,为了提高整个接水盘的强度,在进风孔32中设置有加强筋37。[0029]如图4所示,为了提高接水盘31盛水的可靠性,中间接水盘的最低盛水高度,即槽深Hl有一个最小值的要求,在槽侧壁的倾角一定的情况下,槽深Hl越大,槽侧壁的长度越长,挡住换热器20的部分越多,对换热越不利,根据室内机的不同尺寸,槽深Hl —般为lOmmlOmm。既能够保证中间接水部能够可靠接水,又不至于遮挡换热器太多的换热面积。以一款额定制冷量为3. 5kw的空调室内机作为实验机,该实验机采用双折换热器,换热器的长短边之比为I. 8,换热器中共设置有14个U管,电机功率47瓦,整机尺寸长*宽*高890mm*305mm*210mm。该实验机和以下所有实验相关的参数为槽深Hl=22mm,槽底宽L为45mm,槽侧壁与换热器对应的换热部的夹角0为5°,换热器20的最低点到接水盘30的距离H2为5mm。以下所有实验均在该实验机的额定制冷工况(外侧35 (干球温度)/24 (湿球温度),内侧27 (干球温度)/18 (湿球温度))下进行的。当保持该实验机的其他参数不变,不断调整槽深Hl时,得到以下实验数据 表一槽深Hl与空调室内机的送风风量的关系
Hl最高档送风风量(m3/h)
~10640
~15633
20624
24618
4058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槽深Hl增加,实验机的最高档送风风量不断减小,当Hl为IOmm时,送风风量的最高风量达到最高为640m3/h。然而在实验中发现,当Hl为IOmm时,存在接水盘不能可靠接水的情况,即产生的冷凝水可能会不能完全滴在接水盘中,故槽深Hl更优选地范围为15 24_,在可靠接水和可靠排水以及风量上取得平衡。如图4所示,在槽侧壁31b的倾角和槽深Hl —定的情况下,中间接水部31的槽底31a的宽度L对接水盘30的盛水体积、机组的风量及接水盘30内部换热器20的换热效率都有影响。在保持Hl及机组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当L减小时,槽侧壁31b与蒸发器距离减小,接水盘30内部换热器20的换热效率降低,当L减小到一定程度,槽侧壁31b将与换热器20发生干涉,此时必须要增加机组高度,以保证槽侧壁31b将与换热器20不干涉。故当L减小时。接水盘盛水体积减小,机组进风口增加、机组风量上升,接水盘外部的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提高,接水盘内部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降低;当L增大时,接水盘盛水体积增大,机组进风口减小、机组风量减小,接水盘内部换热器效率增大,接水盘外部的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降低。因而需要综合考虑槽底31a的宽度L,以在盛水体积、机组的风量和换热效率之间取得平衡。在上述实验机的基础上,保持其他参数不变,不断调整槽深Hl时,得到以下实验数据[0036]表二 槽底宽度L与空调室内机的送风风量和制冷量的关系
权利要求1.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壳体(10),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下侧面上的回风口(11)和设置在所述壳体正面的出风口(12); 所述回风口(11)的上方设置有呈V形的换热器(20),所述换热器(20)包括拐角相连的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所述回风口(11)与所述换热器(20)的之间设置有接水盘(30),所述换热器(20)的上方设置有风机(40); 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30)包括位于所述换热器(20)的拐角的下方的中间接水部(31),所述中间接水部(31)呈槽状,包括水平设置的槽底(31a)和位于槽底(31a)两侧倾斜设置的槽侧壁(3 Ib); 所述中间接水部(31)的两侧设置有进风孔(32 )。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呈槽状的所述中间接水部(31)的槽深为Hl,其中,IOmm彡Hl彡4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15mm^ Hl ^ 24mm。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底(31a)的宽度为L,其中,IOmm彡L彡7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36mm^ L ^ 54mm。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接水部(31)的两个槽侧壁(31b)与所述换热器(20)的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分别对应设置,所述槽侧壁(31b)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换热部或者所述第二换热部之间呈夹角9,其中,0°彡0彡3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3°< 0 <15°。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20)的最低点距离所述槽底(31a)的高度为H2,其中,0 ^ H2 ^ 2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0彡H2彡8mm。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接水部(3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槽底(31a)的加强排水槽(31c)。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排水槽(31c)为设置在所述槽底(31a)向下凹的凹槽。
12.根据权利要求I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30)还包括位于所述中间接水部(31)第一端的与所述换热器(20)的U弯侧对应的第一接水部(33)和位于其第二端的与所述换热器(20)的小弯头侧对应的第二接水部(34)。
13.根据权利要求I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30)的排水口(35)设置在其一端,所述接水盘(30)具有向设置所述排水口(35)的一端倾斜1/100-1/50的排水倾斜度。
14.根据权利要求I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30)的一端还设置有试水口(3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下侧面上的回风口和设置在壳体正面的出风口;回风口的上方设置有呈V形的换热器,换热器包括拐角相连的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回风口与换热器的之间设置有接水盘,换热器的上方设置有风机;接水盘包括位于换热器的拐角的下方的中间接水部,中间接水部呈槽状,包括水平设置的槽底和位于槽底两侧倾斜设置的槽侧壁,中间接水部的两侧设置有进风孔。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为V形,冷凝水自动集中,从而使中间接水部有效地接住冷凝水。中间接水部两侧为进风孔,槽侧壁倾斜设置,对进风起到导向,从而满足进风要求。通过中间接水部的结构合理设计,保证有效排水,提高换热效率。
文档编号F24F1/00GK202561912SQ20122022792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8日
发明者杜辉, 苏运宇, 王成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