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36569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暖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暖炉,包括炉体,炉体包括炉体水套和由炉体水套围成的燃烧腔,燃烧腔右侧部设有出烟口,炉体右侧部连接有与燃烧腔的出烟口连通的出烟室,所述炉体前侧对应出烟室设有清灰门,出烟室内设有与炉体水套连通的烟道水套,烟道水套与炉体水套围成出烟通道,炉体上设有与炉体水套连通的进水管,炉体后上方设有烟气折流室,烟气折流室内设有与炉体水套连通的折流水套,折流水套围成折流烟道,折流烟道与出烟通道连通,烟气折流室的顶部设有烟囱,所述折流水套顶部设有出水管。本实用新型最大程度的利用烟气、降低烟气排出时的温度,最大程度的节煤。
【专利说明】一种采暖炉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暖炉。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广大农村地区冬季取暖主要使用燃煤水暖炉,利用煤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水套,从而为暖气片提供热量。虽然现在也有部分水暖炉利用煤燃烧产生的烟气对水套内的水加热,但烟气与水的换热时间太短,水套内的水不能充分吸收烟气的热量,烟气即被排出,这样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增加采暖成本。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暖炉。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炉体,炉体包括炉体水套和由炉体水套围成的燃烧腔,燃烧腔右侧部设有出烟口,所述炉体右侧部连接有与燃烧腔的出烟口连通的出烟室,所述炉体前侧对应出烟室设有清灰门,出烟室内设有与炉体水套连通的烟道水套,烟道水套与炉体水套围成出烟通道,所述炉体上设有与炉体水套连通的进水管,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炉体后上方设有烟气折流室,烟气折流室内设有与炉体水套连通的折流水套,折流水套围成折流烟道,折流烟道与出烟通道连通,烟气折流室的顶部设有烟?,所述折流水套顶部设有出水管。
[0005]所述烟气折流室包括与炉体后部连接的底板、连接在底板后端部的后立板和与炉体后端连接并与后立板平行的前立板,所述前立板和后立板的宽度相等、顶部平齐,所述前立板和后立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可将烟气折流室侧部封闭的清灰门,前立板和后立板顶部通过顶板连接,所述前立板、后立板、底板和顶板内均设有水套且相互连通,所述顶板的顶部设有与其水套连通的出水管,所述前立板和后立板之间设有上下设置的上折流水套和下折流水套,所述下折流水套和上折流水套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立板和后立板的水套连通,所述下折流水套的右端部与前立板的右端部平齐,下折流水套的左端部距左侧清灰门的内表面有一定距离从而形成过烟通道,所述上折流水套的左端部与前立板的左端部平齐,上折流水套的右端部距右侧清灰门的内表面有一定距离从而形成过烟通道。
[0006]所述底板后端部向上倾斜设置。
[0007]所述出水管为两个,其对称设置在烟囱的两侧。
[0008]所述燃烧腔底部设有炉篦,所述炉篦包括固定在燃烧腔底部的炉篦本体和转动连接在炉篦本体的转动杆,转动杆上固接有转动炉条,所述炉篦本体上设有与转动杆上的炉条相配设置的固定炉条,所述转动炉条和固定炉条共同组成炉底,所述转动杆一端部伸出炉体侧壁并与上伸的摇灰杆连接。
[0009]所述炉体水套顶部设有炉罩,炉罩内设有将燃烧腔顶部的内炉口包含在其内的出烟腔,出烟腔的上端口为外炉口,所述出烟腔侧部设有可将出烟腔和出烟通道连通的过烟口,炉体上滑动连接有可封闭出烟口的烟道转换器。[0010]所述炉体侧部设有填煤口和可将填煤口封闭的炉门。
[0011]所述炉体下部设有可支撑炉体并与燃烧腔出灰口对应的出灰仓,出灰仓上设有可将其出口封闭的出灰抽屉。
[0012]所述燃烧腔上部设有助燃室,助燃室上连通有下伸至出灰仓的空气输送管,助燃室上设有通向燃烧腔内的出气孔。
[0013]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管路将炉体与暖气片连接,从散热器回流的冷水要先经进水管进入炉体水套进行预热,预热后进入烟道水套、折流水套进行加热,加热后再经出水管流入暖气片,水吸收烟气通道和折流烟道内高温烟气的热量,以降低排出烟气的温度,可达到提高煤炭的利用率和节约燃料的目的,折流烟道内设置折流水套可延长烟气在出烟通道内的停留时间,从而延长烟气与折流水套的换热时间,最大程度的利用烟气、降低烟气排出时的温度,最大程度的节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沿A-A线剖视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沿B-B线剖视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3沿C-C线剖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至图4所示,采暖炉包括炉体1,炉体I包括炉体水套和由炉体水套围成的燃烧腔12,燃烧腔的内表面环设耐火材料97,炉体I的前侧设有填煤口 5和可将填煤口 5封闭的炉门6。炉体水套包括分别位于燃烧腔12前后左右的前水套111、后水套112、左水套113和右水套114,炉体I左侧下部设有与左水套113连通的进水管11,燃烧腔12的右侧部设有出烟口 13,炉体I右侧部连接有与燃烧腔12的出烟口 13连通的出烟室,炉体I前侧对应出烟室设有清灰门15,可及时清除出烟室内壁上的烟尘,保证水套的换热效果,出烟室内设有其前端与前水套111连通的烟道水套16,烟道水套16与右水套114围成出烟通道14,出烟室的后部设有烟气出口 17,对应烟气出口 17在炉体I的后上方设有烟气折流室2,烟气折流室2的左右端部与炉体I的左右端部平齐,烟气折流室2内设有与炉体水套连通的折流水套,折流水套围成折流烟道28,出烟通道14通过烟气出口 17与折流烟道28连通。
[0020]烟气折流室2包括与炉体I后部连接的底板23、连接在底板23后端部的后立板22和与炉体I后端连接的与后立板22平行的前立板21,前立板21和后立板22的宽度相等、顶部平齐,前立板21和后立板22顶部通过顶板24连接,前立板21和后立板22的两侧分别设有可将烟气折流室2侧部封闭的清灰门15,前述前立板21、后立板22、底板23和顶板24内均设有水套且相互连通,其中底板23的水套与后水套112连通,前立板21的水套由后水套112向上延伸制得,顶板24的顶部设有与折流烟道28连通的烟? 3,顶板24的顶部设有与顶板24内的水套连通的出水管4,出水管4为两个,其对称设置在烟囱3的两侧。前立板21和后立板22之间设有上下设置的上折流水套26和下折流水套25,下折流水套25和上折流水套26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立板21和后立板22的水套连通,下折流水套25的右端部与前立板21的右端部平齐,下折流水套25的左端部距前立板21的左端部有一定距离从而形成过烟通道,上折流水套26的左端部与前立板21的左端部平齐,上折流水套26的右端部距前立板21的右端部有一定距离从而形成过烟通道,从而使烟气进入折流烟道28后呈曲折向上的。为了降低烟气在流动过程中的阻力,将底板23后端部向上倾斜设置,使烟气从烟气出口 17流出后能顺利的向上流动从而进入烟气折流室2,具体烟气折流方向如图4中所示。为方便清灰,前立板21右侧的清灰门15上下设置两个,位于上部的清灰门15将下折流水套25与顶板24之间的右端部封闭,位于下部的清灰门15将底板23处封闭,在前立板21的左侧用端板27将底板23的左端部封闭,前立板21左侧的清灰门15将下折流水套25与顶板24之间的左端部封闭。
[0021]炉体水套顶部设有炉罩,炉罩内设有将燃烧腔12顶部的内炉口 93包含在其内的出烟腔94,出烟腔94的上端口为外炉口 95,出烟腔94侧部设有可将出烟腔94和出烟通道14连通的过烟口 96,炉体I上滑动连接有可封闭出烟口 13的烟道转换器。烟道转换器包括滑动连接在炉体I上的阻烟板,阻烟板包括能封闭过烟口 96的水平板18和连接在水平板18上能封闭出烟口 13的立板19,水平板18的大小与过烟口 96的大小相适应,立板19的大小与出烟口 13的大小相适应,阻烟板由连接在炉体I上的拉杆20驱动。本采暖炉做饭、取暖两用,具体使用方法如下:做饭时,打开外炉口 95、内炉口 93,将锅放置在外炉口 95上,内推拉杆20将出烟口 13封闭、过烟口 96打开,即可做饭,此时煤燃烧产生的烟气进入出烟腔94,然后依次经过过烟口 96、烟气出口 17进入烟气折流室2内;取暖时将内炉口 93、外炉口 95用炉盖封闭,并外拉拉杆20将出烟口 13打开、过烟口 96封闭,烟气依次从出烟口 13、烟气出口 17进入烟气折流室2内。
[0022]燃烧腔12底部设有炉篦,炉篦包括固定在燃烧腔12底部的呈矩形的炉篦本体43和转动连接在炉篦本体43的转动杆41,转动杆41上固接有转动炉条42,炉篦本体43上设有与转动杆41上的炉条相配设置的固定炉条44,固定炉条44与转动炉条42间隔设置,转动炉条42和固定炉条44共同组成炉底,转动杆41 一端部伸出炉体I侧壁并与上伸的摇灰杆46连接,清灰时只需摆动摇灰杆46使转动杆41转动即可,使用方便。炉篦本体43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用于插装转动杆41进而对转动杆41限位的限位孔45,转动杆41的两端插入限位孔45,从而防止转动杆41在转动时窜动,为更好的对转动杆41进行支撑,部分固定炉条44的中部设有可对转动杆41进行支撑的凹槽47,此凹槽47为固定炉条44中部下凹制得。炉体I下部设有可支撑炉体I并与燃烧腔12出灰口对应的出灰仓7,出灰仓7上设有可将其出口封闭的出灰抽屉8,出灰抽屉8既可用于储灰,还可作为风门使用调节燃烧腔12的进气量。燃烧腔12上部设有助燃室9,助燃室9上连通有下伸至出灰仓7的空气输送管91,助燃室9上设有通向燃烧腔12内的出气孔92,空气可经空气输送管91进入燃烧腔12的上部,使燃烧腔12顶部燃烧的更旺。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范围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采暖炉,包括炉体(I ),炉体(I)包括炉体水套和由炉体水套围成的燃烧腔(12),燃烧腔(12)右侧部设有出烟口(13),所述炉体(I)右侧部连接有与燃烧腔(12)的出烟口(13)连通的出烟室,所述炉体(I)前侧对应出烟室设有清灰门(15),出烟室内设有与炉体水套连通的烟道水套(16),烟道水套(16)与炉体水套围成出烟通道(14),所述炉体(1)上设有与炉体水套连通的进水管(11),其特征是所述炉体(I)后上方设有烟气折流室(2),烟气折流室(2)内设有与炉体水套连通的折流水套,折流水套围成折流烟道(28),折流烟道(28)与出烟通道(14)连通,烟气折流室(2)的顶部设有烟? (3),所述折流水套顶部设有出水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炉,其特征是所述烟气折流室(2)包括与炉体(I)后部连接的底板(23)、连接在底板(23)后端部的后立板(22)和与炉体(I)后端连接并与后立板(22)平行的前立板(21),所述前立板(21)和后立板(22)的宽度相等、顶部平齐,所述前立板(21)和后立板(22)的两侧分别设有可将烟气折流室(2)侧部封闭的清灰门(15),前立板(21)和后立板(22)顶部通过顶板(24)连接,所述前立板(21)、后立板(22)、底板(23)和顶板(24)内均设有水套且相互连通,所述顶板(24)的顶部设有与其水套连通的出水管(4),所述前立板(21)和后立板(22)之间设有上下设置的上折流水套(26)和下折流水套(25),所述下折流水套(25)和上折流水套(26)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立板(21)和后立板(22)的水套连通,所述下折流水套(25)的右端部与前立板(21)的右端部平齐,下折流水套(25)的左端部距左侧清灰门(15)的内表面有一定距离从而形成过烟通道,所述上折流水套(26)的左端部与前立板(21)的左端部平齐,上折流水套(26)的右端部距右侧清灰门(15)的内表面有一定距离从而形成过烟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暖炉,其特征是所述底板(23)后端部向上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暖炉,其特征是所述出水管(4)为两个,其对称设置在烟囱(3)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采暖炉,其特征是所述燃烧腔(12)底部设有炉篦,所述炉篦包括固定在燃烧腔(12 )底部的炉篦本体(43 )和转动连接在炉篦本体(43 )的转动杆(41),转动杆(41)上固接有转动炉条(42 ),所述炉篦本体(43 )上设有与转动杆(41)上的转动炉条(42)相配设置的固定炉条(44),所述转动炉条(42)和固定炉条(44)共同组成炉底,所述转动杆(41) 一端部伸出炉体(I)侧壁并与上伸的摇灰杆(4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暖炉,其特征是所述炉体水套顶部设有炉罩,炉罩内设有将燃烧腔(12)顶部的内炉口(93)包含在其内的出烟腔(94),出烟腔(94)的上端口为外炉口(95),所述出烟腔(94)侧部设有可将出烟腔(94)和出烟通道(14)连通的过烟口(96),炉体(I)上滑动连接有可封闭出烟口( 13 )的烟道转换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暖炉,其特征是所述炉体(I)侧部设有填煤口(5)和可将填煤口(5)封闭的炉门(6)。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暖炉,其特征是所述炉体(I)下部设有可支撑炉体(I)并与燃烧腔(12)出灰口对应的出灰仓(7),出灰仓(7)上设有可将其出口封闭的出灰抽屉(8)。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采暖炉,其特征是所述燃烧腔(12)上部设有助燃室(9),助燃室(9)上连通有下伸至出灰仓(7)的空气输送管(91),助燃室(9)上设有通向燃烧腔(12)内的出气孔(92)。
【文档编号】F24H1/30GK203375479SQ201320489126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2日
【发明者】官登科, 官宝华 申请人:官宝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