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锅筒热水锅炉下部双重引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40583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三锅筒热水锅炉下部双重引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应用于锅炉节能行业中的三锅筒热水锅炉下部双重引射装置,整个装置由侧锅筒、对流管、中集箱、水冷壁管、下部引射装置、回水分配集箱、中锅筒等组成,水冷壁管上端与中集箱连接,水冷壁管下端与下侧集箱连接,对流管上端与侧锅筒、中锅筒连接,对流管下端与中集箱连接,前上升管上端与锅筒连接,后拱管上端与中锅筒连接,后拱管下端与后横集箱连接,前拱管下端与前横集箱连接,前拱管上端与中锅筒连接,下部引射装置分别接至下侧集箱后端、前横集箱两端、后横集箱两端,回水分配集箱接至下侧集箱。该装置构思科学新颖、工艺制造容易、成本价格低、水循环可靠、减少事故率、延长锅炉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三锅筒热水锅炉下部双重引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节能行业中的一种三锅筒热水锅炉下部双重引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我国各生产企业锅炉厂家生产的DZL型锅炉29MW以下均采用单、双锅筒布置,原来都采用上锅筒后部上给水引射,此种方式对锅内水循环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此种炉型由于水循环引起的爆管及管板裂纹事故仍时有发生;为彻底解决该炉型由于锅内水循环引起的管板裂纹事故,有些公司对锅内水循环进行研究,将上部给水引射改为下部集箱给水引射,前部下降管改为上升管,经过周密计算选用一定分配流量、流速;但是对于大于29MW该系列锅炉都采用三锅筒布置,由于三锅筒布置时,两侧下集箱分别有两个下降管引至下集箱,如将此种结构改为下集箱引射,引射管喷口位置按以往计算方法无法确定。因此研制一种三锅筒热水锅炉下部双重引射装置一直是期待解决的科研课题。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锅筒热水锅炉下部双重引射装置,该锅炉构思科学、新颖、成本低。实现高效、节能、水循环可靠、工艺简便,达到锅炉运行安全、经济、可靠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三锅筒热水锅炉下部双重引射装置,整个装置由侧锅筒、对流管、中集箱、水冷壁管、前拱管、后拱管、前横集箱、前上升管、第一后下降管、第二后下降管、后横集箱、下侧集箱、下部引射装置、回水分配集箱、中锅筒组成,上部对流系统包括对流管、中集箱组成,水冷系统包括水冷壁管、前拱管、后拱管、前横集箱、前上升管、第一后下降管、第二后下降管、后横集箱、下侧集箱、下部引射装置,水冷壁管上端与中集箱连接,水冷壁管下端与下侧集箱连接,对流管上端与侧锅筒、中锅筒连接,对流管下端与中集箱连接,前上升管上端与侧锅筒连接,前上升管下端与前横集箱连接,第一后下降管、第二后下降管上端与侧锅筒、中锅筒连接,前上升管下端与下侧集箱连接,前上升管上部与侧锅筒连接,后拱管上端与中锅筒连接,后拱管下端与后横集箱连接,前拱管下端与前横集箱连接,前拱管上端与中锅筒连接,下部引射装置分别接至下侧集箱后端、前横集箱两端、后横集箱两端,回水分配集箱接至下侧集箱。
[0005]本实用新型的要点在于它的结构。其工作原理是,取消原设计中的上部给水引射装置,将引射装置置予下部侧集箱并引至前后横集箱,原前下降管改为上升管,对于两侧分别设置的两个下降管,分别设置双重引射装置,实现了该锅炉锅内水循环由下部引射供水。充分保证水循环的可靠性,防止爆管及管板裂纹事故的产生。
[0006]三锅筒热水锅炉下部双重引射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构思科学新颖、工艺制造容易、成本价格低、水循环可靠、减少事故率、延长锅炉使用寿命、为DZL系列三锅筒大型热水锅炉提供更加可靠的水循环方式等优点,将广泛地应用于锅炉节能行业中。【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001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部给水及双重引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参照附图,一种三锅筒热水锅炉下部双重引射装置,整个装置由侧锅筒1、对流管
2、中集箱3、水冷壁管4、前拱管5、后拱管6、前横集箱7、前上升管8、第一后下降管9、第二后下降管10、后横集箱11、下侧集箱12、下部引射装置13、回水分配集箱14、中锅筒15组成,上部对流系统包括对流管2、中集箱组成3,水冷系统包括水冷壁管4、前拱管5、后拱管
6、前横集箱7、前上升管8、第一后下降管9、第二后下降管10、后横集箱11、下侧集箱12、下部引射装置13,水冷壁管4上端与中集箱3连接,水冷壁管4下端与下侧集箱12连接,对流管2上端与侧锅筒1、中锅筒15连接,对流管2下端与中集箱3连接,前上升管8上端与侧锅筒I连接,前上升管8下端与前横集箱7连接,第一后下降管9、第二后下降管10上端与侧锅筒1、中锅筒15连接,前上升管8下端与下侧集箱12连接,前上升管8上部与侧锅筒I连接,后拱管6上端与中锅筒15连接,后拱管6下端与后横集箱11连接,前拱管5下端与前横集箱7连接,前拱管5上端与中锅筒15连接,下部引射装置13分别接至下侧集箱12后端、前横集箱7两端、后横集箱11两端,回水分配集箱14接至下侧集箱12。
[001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具体描述:
[0013]三锅筒热水锅炉下部双重引射装置经过模拟试验和相应分析、计算采用套管式双重引射装置,此种装置安装在生产的新型锅炉运行,未发生水循环故障。在确保产品安全运行的前题下,便于锅炉本体组装并降低安装成本,节省投资,使DZL系列三锅筒(多锅筒)大型热水锅炉安全运行得到更好的保证。
【权利要求】
1.一种三锅筒热水锅炉下部双重引射装置,整个装置由侧锅筒、对流管、中集箱、水冷壁管、前拱管、后拱管、前横集箱、前上升管、第一后下降管、第二后下降管、后横集箱、下侧集箱、下部引射装置、回水分配集箱、中锅筒组成,其特征在于:上部对流系统包括对流管、中集箱组成,水冷系统包括水冷壁管、前拱管、后拱管、前横集箱、前上升管、第一后下降管、第二后下降管、后横集箱、下侧集箱、下部引射装置,水冷壁管上端与中集箱连接,水冷壁管下端与下侧集箱连接,对流管上端与侧锅筒、中锅筒连接,对流管下端与中集箱连接,前上升管上端与侧锅筒连接,前上升管下端与前横集箱连接,第一后下降管、第二后下降管上端与侧锅筒、中锅筒连接,前上升管下端与下侧集箱连接,前上升管上部与侧锅筒连接,后拱管上端与中锅筒连接,后拱管下端与后横集箱连接,前拱管下端与前横集箱连接,前拱管上端与中锅筒连接,下部引射装置分别接至下侧集箱后端、前横集箱两端、后横集箱两端,回水分配集箱接至下侧集箱。
【文档编号】F24H9/00GK203518207SQ201320666869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5日
【发明者】张伟东 申请人:营口立东锅炉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