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发电及城市热岛、雾霾调节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48525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力发电及城市热岛、雾霾调节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发电及城市热岛、雾霾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隧道;雾喷射器组,设置在导流隧道内;引风器组,设置在导流隧道内,用于向导流隧道内引进风力,引风器组位于水雾喷射器组下层;风力加速器,设置在导流隧道内,位于引风器组的下层;风力发电叶片,设置在导流隧道内,与风力发电机连接,并位于风力加速器的下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调节器,能在城市中或电力利用较集中的地区如工业区,不需要特意选择风场就可以自主制造风力进行发电,同时还能调节及改善城市热岛、雾霾现象。
【专利说明】—种风力发电及城市热岛、雾霾调节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发电及城市热岛、雾霾调节器。
【背景技术】
[0002]风力资源是近来使用比较多的新能源,对风力资源使用比较多的一种方式就是利用风力发电机把风能转化为电能,比较常用的是在室外架设风机开采风能,不管哪种风力发电装置均放在地面、海面以上,依靠自然风的风力发电,该种方式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比较大,而且风能采集没有规律,只能在一定时间内采集能量进行积蓄才能使用。并且有价值的风能大致分布内蒙\新疆\东南沿海地区,从分布上看大都在边远\海岛或远离人烟,交通不便或欠发达地区,所以利用上十分困难,利用的效果很差。
[0003]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建设、工业建设的高速发展,工业发展日益迅速,城市热岛、雾霾现象也变得越来越明显。城市热岛、雾霾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I)、受城市下垫面特性的影响,城市内有大量的人工构筑物,如混凝土、柏油路面,各种建筑墙面等,改变了下垫面的热力属性,这些人工构筑物吸热快而热容量小,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它们比自然下垫面(绿地、水面等)升温快,因而其表面温度明显高于自然下垫面;(2)、受人工热源的影响,工厂生产、交通运输以及居民生活都需要燃烧各种燃料,每天都在向外排放大量的热量;(3)、城市里中绿地、林木和水体的减少;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中的建筑、广场和道路等大量增加,绿地、水体等却相应减少,缓解热岛效应的能力被削弱;(4)、城市中的大气污染,城市中的机动车、工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产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和粉尘等排放物;这些物质会吸收下垫面热辐射,产生温室效应,从而引起大气进一步升温,空气中的粉尘含量越来越多。
[0004]因此,极需要一种不受地理环境限制就能进行风力发电、同时还能调节及改善热岛、雾霾的设备。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不受地理环境限制就能进行风力发电、同时还能调节及改善热岛、雾霾的风力发电及城市热岛、雾霾调节器。
[0006]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力发电及城市热岛、雾霾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导流隧道;
[0008]水雾喷射器组,设置在导流隧道内;
[0009]引风器组,设置在导流隧道内,用于向导流隧道内引进风力,引风器组位于水雾喷射器组下层;
[0010]风力加速器,设置在导流隧道内,位于引风器组的下层;
[0011]风力发电叶片,设置在导流隧道内,与风力发电机连接,并位于风力加速器的下层。[0012]作为改进,所述导流隧道内设置有紊流器,紊流器设置在风力发电叶片的下层。
[0013]再改进,所述紊流器上安装有电子除尘装置。
[0014]再改进,所述导流隧道内、引风器组的下层设置有多个分隔部,从而将导流隧道分隔成多个风道,每个风道内均安装有所述风力加速器。
[0015]再改进,所述风力加速器包括螺旋加速器,该螺旋加速器包括中空风管,中空风管内壁设置有呈螺旋状的来复线式凸筋,中空风管外设有套圈,套圈的大小与风道内壁大小相同,套圈与中空风管之间设置由连接柱连接,连接柱上设置有穿孔。
[0016]再改进,所述中空风管外设的套圈有两个,并且分开设置,两个套圈与中空风管之间的连接柱交错设置。
[0017]再改进,所述风力加速器包括直线加速器,该直线加速器包括锥状实心柱,锥状实心柱外壁设置有沿锥状实心柱母线方向的直线凸筋,锥状实心柱外设有套圈,套圈的大小与风道内壁大小相同,套圈与锥状实心柱之间设置由连接柱连接,连接柱上设置有穿孔。
[0018]再改进,所述引风器组的出风口朝向风力加速器方向设置
[0019]再改进,所述导流隧道内设置有多组包括引风器组、风力加速器、风力发电叶片及风力发电机的组合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调节器,能在城市中或电力利用较集中的地区如工业区,不需要特意选择风场就可以自主制造风力进行发电,同时还能调节及改善城市热岛、雾霾现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风力发电及城市热岛、雾霾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水雾喷雾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引风器的布置图;
[002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螺旋加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螺旋加速器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直线加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8]如图1所示的风力发电及城市热岛、雾霾调节器,其包括:
[0029]导流隧道1,大致呈空心圆柱状,导流隧道I内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定制,实际使用时,可以将导流隧道I按照长度方向竖直放置,稍有倾斜亦可;
[0030]水雾喷射器组2,设置在导流隧道I内,水雾喷射器组2的大致结构参见图2所示,水雾喷射器组2包括大致呈网状分布的内部连通的水管21,呈网状分布的水管21布满整个导流隧道I的内径,网状水管21的交叉处设置喷射头22,喷射头22能自上向下喷水,水雾喷射器组2喷出的水雾能增加空气中水分,使空气的比重增大,形成向下的空气对流;同时使干燥的空气变湿,有利于空气中小颗粒凝结和溶解;
[0031 ]弓丨风器组3,设置在导流隧道I内,用于向导流隧道I内引进风力,引风器组位于水雾喷射器组下层,引风器组3包括多个出风口向下设置的出风口 31,及与出风口连通的引风管32,参见图3所示,引风管的进风口可以直接通入具有高压的压缩气体,也可以直接在引风管的进风口设置风机;
[0032]多个圆柱形的分隔部4,设置在引风器组3的下层,从而将导流隧道I内部分隔成多个圆柱状的风道5,
[0033]风力加速器,设置在导流隧道内,位于引风器组3的下层;本实施例中,风力加速器包括螺旋加速器6和直线加速器7,每个风道5内均安装有螺旋加速器6和直线加速器7,螺旋加速器6位于直线加速器7的上方。其中螺旋加速器6包括中空风管61,中空风管61内壁设置有呈螺旋状的来复线式凸筋62,中空风管61外设有上下间隔分布的套圈63,套圈63的大小与风道5内壁大小相同,每个套圈63与中空风管61之间由三个连接柱连接,每根连接柱上设置有多个穿孔64,两个套圈63与中空风管之间的连接柱交错设置,参见图
4、5所示;而直线加速器7包括锥状实心柱71,锥状实心柱71外壁设置有沿锥状实心柱母线方向的直线凸筋72,锥状实心柱71外设有上下间隔分布的套圈73,套圈73的大小与风道内壁大小相同,套圈与锥状实心柱之间设置由三个连接柱连接,每根连接柱上设置有多个穿孔74,两个套圈73与锥状实心柱之间的连接柱交错设置;参见图6所示;
[0034]螺旋加速器6,使流经中空风管61的空气流发生顺时针旋转,带动隧道内的气流按顺时针旋转,加速空气流动;直线加速器7的锥尖朝上设置,直线加速器7使风道内的气流向风道5周边扩散,进一步使空气流向风道的外缘,使风力扭力集中在风力发电机叶片的顶端,增大输出扭矩;
[0035]风力发电叶片8,每个风道5内、位于直线加速器7下方均设置一个风力发电叶片8,这样经过螺旋加速器6和直线加速器7进行加速后的风力就能直接吹向风力发电叶片8,每个风力发电叶片8与风力发电机9连接,风力发电叶片8风力发电叶片8采用三叶或四叶,叶片设计为外宽内窄,尽可能加大扭矩力,增大输出扭矩,增加发电量;
[0036]紊流器10,紊流器10设置在风力发电叶片8的下层,紊流器10使风力发电机叶片搅乱的气流恢复直线方向。紊流器上安装有电子除尘装置,使小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凝结成较大的颗粒,便于沉淀除尘。
[0037]为了提高发电效率,同一个导流隧道I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有多组包括引风器组、间隔部、风力加速器、风力发电叶片、风力发电机、紊流器的组合,参见图1所示。这样位于下方的引风器组、风力加速器、风力发电叶片及风力发电机的组合,在同一个导流隧道I被二次导流的空气进行二次发电,位于下一组的风力发电叶片可以选择普通的内宽外窄叶片,以增大导出风速,便于空气流快速通过,减少气阻,便于连续高效发电。
【权利要求】
1.一种风力发电及城市热岛、雾霾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流隧道; 水雾喷射器组,设置在导流隧道内; 引风器组,设置在导流隧道内,用于向导流隧道内引进风力,引风器组位于水雾喷射器组下层; 风力加速器,设置在导流隧道内,位于引风器组的下层; 风力发电叶片,设置在导流隧道内,与风力发电机连接,并位于风力加速器的下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及城市热岛、雾霾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隧道内设置有紊流器,紊流器设置在风力发电叶片的下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发电及城市热岛、雾霾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紊流器上安装有电子除尘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及城市热岛、雾霾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隧道内、引风器组的下层设置有多个分隔部,从而将导流隧道分隔成多个风道,每个风道内均安装有所述风力加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力发电及城市热岛、雾霾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加速器包括螺旋加速器,该螺旋加速器包括中空风管,中空风管内壁设置有呈螺旋状的复线式凸筋,中空风管外设有套圈,套圈的大小与风道内壁大小相同,套圈与中空风管之间设置由连接柱连接,连接柱上设置有穿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力发电及城市热岛、雾霾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风管外设的套圈有两个,并且分开设置,两个套圈与中空风管之间的连接柱交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力发电及城市热岛、雾霾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加速器包括直线加速器,该直线加速器包括锥状实心柱,锥状实心柱外壁设置有沿锥状实心柱母线方向的直线凸筋,锥状实心柱外设有套圈,套圈的大小与风道内壁大小相同,套圈与锥状实心柱之间设置由连接柱连接,连接柱上设置有穿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及城市热岛、雾霾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器组的出风口朝向风力加速器方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及城市热岛、雾霾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隧道内设置有多组包括引风器组、风力加速器、风力发电叶片及风力发电机的组合。
【文档编号】F24F5/00GK104033336SQ201410269590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7日
【发明者】包晓东, 李丽 申请人:包晓东, 李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