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桨装置以及具有该变桨装置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47695阅读:973来源:国知局
变桨装置以及具有该变桨装置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装置以及具有该变桨装置的风力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组是一种通过叶轮转动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大型发电装置,风力发电机组利用变桨装置根据风速的变化对叶片的桨叶角度进行调节以控制叶轮对风能的吸收。

具体地,在风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行期间,当风速超过风力发电机组的额定风速时,为了控制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输出,通过变桨装置控制叶片的桨叶角度在0°~30°之间,保证叶轮的转速限定在额定范围内,并且通过变桨装置例如将叶片顺桨到90°位置实现停机。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变桨装置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变桨装置的局部剖视侧视图。如图1和2所示,变桨装置包括变桨轴承2,变桨轴承2内包括轴承内圈21和轴承外圈22,作为风力发电机组的基体的轮毂1通过轮毂连接螺栓7与变桨轴承2的轴承内圈21固定连接,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6通过叶片连接螺栓8与变桨轴承2的轴承外圈22固定连接,传动带3绕过驱动机构4、张紧轮31和传动带预紧装置32张紧连接于变桨轴承2的轴承外圈22的外周圆柱面上。当需要进行变桨作业时,驱动机构4驱动传动带3,从而带动变桨轴承2的轴承外圈22和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6相对于变桨轴承2的轴承内圈21和风力发电机组的轮毂1转动,实现叶片的变桨。

然而,上述变桨装置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地,在同等规格叶片情况下,叶片所受的弯矩相同。由于在现有技术中叶片6与变桨轴承2的轴承外圈22连接,因此在同等规格叶片情况下,变桨轴承2的尺寸较小,相应的变桨轴承与轮毂连接螺栓7、轴承钢球的节圆直径、传动带直径布局均较小。由于载荷与弯矩大小成正比,与节圆直径成反比,所以,弯矩相同的情况下,钢球所承受的载荷以及螺栓所受的载荷均较大。这导致在叶片变桨过程中,变桨轴承2承受较大的变桨载荷。因而,变桨轴承2的与轮毂1连接的螺栓、变桨轴承2的滚珠等均受到较大的载荷,容易造成变桨轴承2自身及自身构件的损坏等。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变桨装置存在变桨轴承套圈安全系数较低、变桨轴承与轮毂连接螺栓安全系数较低、传动带安全系数较低,从而容易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装置以及具有该变桨装置的风力发电机组,所述变桨装置能够提高变桨装置的各个部件的安全系数,提升变桨装置的安全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装置,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包括轮毂和叶片,所述变桨装置可包括变桨轴承、传动元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传动元件的驱动机构,所述变桨轴承包括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所述轴承内圈包括沿轴向向外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叶片可与所述延伸部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外圈可与所述轮毂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元件可设置在所述延伸部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轴承内圈可具有沿轴向延伸并沿圆周方向布置的多个轴向通孔,多个所述轴向通孔可延伸穿过所述延伸部,轴承内圈连接螺栓穿过所述轴向通孔后紧固到所述叶片。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延伸部可包括从所述轴承内圈沿轴向向外延伸的轴向延伸部分以及设置在所述轴向延伸部分外周的凸起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凸起结构可与所述轴向延伸部分分开形成,所述凸起结构嵌入到所述轴向延伸部分的外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凸起结构可包括径向向内延伸的插入凸起,所述轴向延伸部分的外周具有相应的插入凹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凸起结构可包括从所述轴向延伸部分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径向延伸部分以及从所述径向延伸部分的端部沿轴向延伸的传动元件安装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凸起结构可具有如下结构特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凸起结构中形成有减重孔;所述凸起结构为圆环形或部分圆环形;所述凸起结构的半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一”形、“t”形或“l”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传动元件可为传动带、传动链或钢绳,所述传动元件缠绕在所述延伸部的外圆周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传动带可为齿形带或齿形链。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延伸部的外圆周表面上可形成有齿形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延伸部上可设置有限定传动元件的安装位置的凹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包括可如上所述的变桨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装置,在保证叶片规格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内圈连接盘进行内圈变桨所用变桨轴承尺寸相应增大,螺栓节圆直径增大且螺栓数量增加,传动元件分布直径随之增大,提高了叶根的抗载能力,降低了单个螺栓所受的载荷,降低了轴承滚动体所受的载荷。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装置提高叶根极限弯矩载荷水平、提高变桨轴承与连接螺栓的安全系数、提高变桨轴承内圈和外圈的安全系数以及提高传动元件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或其它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变桨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变桨装置的局部剖视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变桨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变桨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变桨装置的连接盘的立体图;

图6a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变桨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6b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变桨装置的连接盘的平面图;

图6c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变桨装置的连接盘的主视剖视图;

图7a和7b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变桨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8a和8b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变桨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9a和9b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变桨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现有技术的变桨装置将叶片与变桨轴承的轴承外圈连接而采用外圈变桨方案,因此,存在变桨装置安全系数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采用与现有技术的外圈变桨方案不同的内圈变桨方案,使叶片与变桨轴承的轴承内圈连接,通过传动元件(例如,传动带)带动叶片和轴承内圈相对于轴承外圈以及轮毂旋转预定角度,实现叶片旋转变桨。因此,与现有技术的外圈变桨方案相比,在同等叶片情况下,即叶根直径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叶根与轴承内圈连接,则轴承内圈以及轴承外圈的尺寸均需要相应增大,轮毂连接法兰的直径也相应增加,相应地,轴承滚动体的节圆直径、传动元件布局直径、连接螺栓的直径等均可相应增加,从而能够改善变桨装置中各个部件的安全系数,提高变桨装置的安全性能。

针对本发明提出的内圈变桨方案,本说明书提供了实现叶片与轴承内圈连接以及如何与传动元件连接的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个具体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变桨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变桨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变桨装置的连接盘的立体图。

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变桨装置包括变桨轴承2、连接盘10、驱动机构4以及传动元件。变桨轴承2包括轴承内圈21、轴承外圈22以及设置在轴承内圈21和轴承外圈22之间的滚动体23(例如,滚珠或滚柱),该轴承外圈22套设在轴承内圈21的外周,且能够相对于轴承内圈21旋转。轴承外圈22可通过轴承外圈连接螺栓7与轮毂1固定连接,轴承内圈21可通过轴承内圈连接螺栓8与叶片6固定连接。连接盘10位于轴承内圈21与叶片6之间。

驱动机构4与传动元件之间的传动方式可以采用带传动、链条传动、卷扬传动、钢绳传动等方式。相应地,传动元件可以是传动带、传动链、钢绳等,只要能够将驱动力传递给叶片6以使叶片6旋转即可。在下面的描述中,以传动元件为传动带为例进行描述。

在变桨装置安装到风力发电机组的状态下,轴承外圈22固定连接到风力发电机组的轮毂1上,连接盘10固定连接在轴承内圈21与叶片6之间。更具体地,连接盘10的轴向第一端接触轴承内圈21,连接盘10的轴向第二端接触叶片6的叶根端部。在与轴承内圈21的法兰连接通孔对应的位置,连接盘10上设置有相应的轴向通孔14(将在下面进行详细描述),轴承内圈连接螺栓8依次穿过轴承内圈21上的通孔和连接盘10上的通孔,然后旋拧到叶片6的叶根部螺纹盲孔中,通过紧固螺母紧固后,将轴承内圈21、连接盘10和叶片6固定连接在一起。驱动机构4设置在风力发电机组的轮毂1上,传动带3跨过驱动机构4,并套设在连接盘10的外周,两端通过预紧装置32预紧在连接盘10的外圆周表面上。当需要调整叶片6的桨叶角时,驱动机构4运行,传动带3在驱动机构4的驱动下带动连接盘10、轴承内圈21和叶片6相对于轴承外圈22和轮毂1旋转预定角度,从而实现叶片6的变桨。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驱动机构4由变桨驱动齿轮构成,变桨装置还可包括张紧轮31,传动带3通过张紧轮31和变桨驱动齿轮4张紧在连接盘10的外周上。

如图3-5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连接盘10为圆环盘状结构。为了便于描述连接盘10的结构,可沿着径向方向将连接盘10划分为内圆周部分11、外圆周部分13以及连接外圆周部分13和内圆周部分11的中间过渡部分12。

如图5所示,内圆周部分11中开设有多个第一轴向通孔14,多个第一轴向通孔14沿着轴向延伸并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在轴承内圈21上设置有与该多个第一轴向通孔14对应的多个第二轴向通孔(可以为螺纹孔),在叶片6的叶根部设置有对应的多个螺纹孔,叶片6的根部的螺纹孔可为盲孔。在连接轴承内圈21、连接盘10与叶片6时,将轴承内圈21、连接盘10与叶片6同轴对准,并使三者的螺纹孔或通孔在轴向上相应对准,轴承内圈连接螺栓8依次穿过轴承内圈21的第二轴向通孔和连接盘10上的第一轴向通孔14之后,旋拧到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6的螺纹孔中,然后通过螺母进行紧固,从而实现将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6与变桨轴承2的轴承内圈21的固定连接(如图3和4所示)。

此外,在实施例中,轴承外圈22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或通孔。通过轴承外圈连接螺栓7穿过轴承外圈22后紧固到风力发电机组的轮毂1的对应螺纹孔,从而实现将轴承外圈22和风力发电机组的轮毂1固定连接。

除了上述在叶片6的根部设置螺纹孔的方式之外,也可以在叶片6的根部预埋一圈螺柱,所述螺柱在叶片6的根部上沿圆周方向设置。当将叶片6与连接盘10以及轴承内圈21连接时,叶片6的螺柱依次穿过连接盘10的第一轴向通孔14和轴承内圈21的第二轴向通孔,然后通过螺母进行紧固。

由于传动带3具有一定的宽度,为了满足传动带3的安装要求,连接盘10与传动带3接触的外圆周部分13的表面轴向厚度大于或等于传动带3的宽度,因此连接盘10的外圆周部分13可能会做的较厚;同时为了满足与叶片6以及轴承内圈21进行螺栓连接的强度要求,连接盘10的与轴承内圈连接螺栓8连接的内圆周部分11的厚度也可能较大。

因此,为了降低连接盘10的重量,节约成本,连接盘10的外圆周部分13可以形成为非整圆结构,例如,内圆周部分11为整圆结构,而中间过渡部分12和外圆周部分13形成为非整圆结构,而是为圆环的一部分。这是因为在叶片6的实际变桨过程中叶片6的变桨角度是在0°~30°之间,且传动带3的缠绕角度如图3所示,并未缠绕连接盘10的整个圆周上,因此只要连接盘10的结构能够满足传动带3的缠绕要求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将连接盘10的外周部分设计为非整圆结构,能够节约材料成本且减轻连接盘10的自重。显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将连接盘10设计为整圆结构。

此外,还可以将中间过渡部分12设置为轮辐状结构,换句话说,可以在连接盘10的中间过渡部分12中设置有多个间隔开的减重孔15,以进一步减轻连接盘10的自重。

除了上述构造之外,在满足安装需要和强度要求的情况下,中间过渡部分12还可以设置得较薄,使中间过渡部分12的轴向厚度小于或等于内圆周部分11的轴向厚度,或者小于或等于内圆周部分11和外圆周部分13的轴向厚度,从而进一步减轻连接盘10的重量。在这种情况下,内圆周部分11和外圆周部分13大体为圆筒形,沿连接盘10的半径方向截取的截面形状可近似为“工”或“z”形。

在本发明中,对于连接盘10的各部分的径向宽度以及轴向厚度等尺寸,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之后,连接盘10与轴承外圈22以及轴承外圈连接螺栓7之间不发生干涉即可。

在将本实施例的变桨装置与风力发电机组装配时,可以采用如下方式:首先通过轴承外圈连接螺栓7将轴承外圈22与风力发电机组的轮毂1固定连接,再将连接盘10放置就位,通过轴承内圈连接螺栓8将轴承内圈21与连接盘10和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6固定连接,这样安装顺序能够避免外圈连接螺栓7与连接盘10之间的干涉。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盘10的外周与传动带3依靠摩擦进行传动。因此,根据需要,可以在连接盘10的外圆周面上进行相应的减摩处理或增摩处理,改变配合表面摩擦系数,以满足不同传动带的传动要求,并避免传动带3与连接盘10之间出现打滑的风险。

可选地,传动带3可以为齿形带或齿形链等。在传动带3为齿形带或齿形链的情况下,还可在连接盘10的外圆周面上设置齿形结构,以与齿形带或齿形链配合。

第二实施例

图6a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变桨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6b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变桨装置的连接盘的平面图。图6c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变桨装置的连接盘的主视剖视图。

如图6a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变桨装置也包括连接盘。图6b和6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变桨装置的连接盘的结构示意图。与第一实施例的变桨装置不同的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变桨装置,连接盘40的设置位置和结构发生了改变。除了连接盘40与叶片6的结构,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变桨装置的结构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桨装置的结构相同,因此,这里省略相同部分的描述,而仅描述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部分。

如图6b和6c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连接盘40也可为圆环盘状,并且包括内圆周部分41、外圆周部分43以及连接内圆周部分41和外圆周部分43的中间过渡部分42。连接盘40的内圆周部分41结合到叶片6的靠近变桨轴承2的位置处。作为示例,叶片6的叶根外圆周上可形成有插入凹槽,连接盘40的内圆周部分41可插入到叶片6的插入凹槽中。内圆周部分41上可形成有螺栓孔,在内圆周部分插入叶片6的插入凹槽中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内圈连接螺栓8将连接盘40预埋连接在叶片6的叶根部的插入凹槽中。传动带3通过传动带预紧装置连接到连接盘40的外圆周表面上,从而驱动叶片6旋转变桨。

为了便于将连接盘40连接到叶片6的叶根外圆周上,连接盘40可以形成为多个弧段,在安装到叶根上时拼接成圆环或圆环的一部分。图6b示出了连接盘40由两个弧段部分构成。每个弧段部分的圆周角小于或等于180度。为了便于安装连接盘40,优选地,连接盘40可由3-6个弧段部分构成。

可沿径向将多个弧段部分分别嵌入到叶片6的叶根的插入凹槽中。优选地,连接盘40的内圆周部分41形成有多个插入凸起44,所述多个插入凸起44沿着径向向内的方向延伸,并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插入凸起44上可形成有轴向通孔45,用于与叶片6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多个插入凸起44嵌入并连接到叶片6的插入凹槽中,通过螺栓与叶片6固定连接。

在第二实施例中,连接盘40与叶片6的连接方式不限于图示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销连接、楔形连接、止口定位等方式。

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盘10类似地,在满足安装需要和强度要求的情况下,连接盘40的外圆周部分43也可以不形成为整圆结构,也可以使中间过渡部分42的轴向厚度较薄,以及在中间过渡部分形成有减重孔等。此外,沿连接盘40的半径方向截取的截面形状可近似为“工”形、“z”形、“l”形或“t”形。

连接盘40的形状不限于图示形状以及上面描述的形状,只要连接盘40的外圆周表面能够满足传动带的配合需求以及安装需要和强度要求即可。

第三实施例

图7a和图7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变桨装置的局部剖视图。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变桨装置也包括连接盘,但是,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连接盘与叶片6形成为一体结构,即,使内圆周部分与叶根形成为一体结构。换句话说,可以在叶片6的叶根部的外周面上一体形成有凸起结构60,代替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的连接盘。当然,凸起结构60与叶根的外周面之间也可以是可拆卸的。传动带3通过预紧装置连接在该凸起结构60的外圆周表面上,直接驱动叶片6旋转变桨。

凸起结构60可包括从叶根外周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径向延伸部分,传动带3可以缠绕在所述径向延伸部分的外圆周表面上。更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结构60还可以包括从径向延伸部分端部沿轴向延伸的轴向延伸部分,传动带3可以缠绕在所述轴向延伸部分的外圆周表面上。

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连接盘类似,该凸起结构60也可以形成为圆环形或部分圆环形,凸起结构60的外圆周部分也可以不形成为整圆结构,也可以在径向延伸部中形成有减重孔等。关于凸起结构60的形状可以与图5所示的连接盘10和图6b中示出的连接盘40的形状相同或近似,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如图7a所示,在制作叶片6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制作叶片材料相同的材料来形成凸起结构60。可选地,如图7b所示,在制作叶片6的材料不能满足变桨操作的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可以选取其他合适的材料加工叶根部以及凸起结构60,从而满足强度要求。

根据本实施例的凸起结构60的形状不限于图示形状,只要凸起结构60的外圆周表面能够满足传动带的配合需求即可。为了满足不同传动带的传动要求,可以对凸起结构60的外圆周面上进行相应的减摩或增摩处理,改变配合表面的摩擦系数。可选地,传动带3可以为齿形带或齿形链,因此,还可在凸起结构60的外圆周面上设置齿形结构,以与齿形带或齿形链配合。

第四实施例

图8a和图8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变桨装置的局部剖视图。与根据本发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变桨装置省略了连接盘,而是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类似,传动带3通过传动带预紧装置直接连接到叶片6的叶根部,从而驱动叶片6旋转变桨。但是,与第三实施例不同的是,在叶片6的叶根外周没有形成凸起结构60,而是将传动带3直接缠绕在叶根外周上。

为了进一步限定叶片6与传动带3的配合范围,如图8b所示,可以在叶根部与传动带配合部分开设有凹槽601或其他类似处理,以使传动带3稳定地设置在凹槽601内,防止传动带3上下窜动。

同样地,叶片6的与传动带3的配合表面可以采用相应的减摩或增摩处理,改变配合表面摩擦系数。可选地,传动带3可以为齿形带或齿形链,因此,还可在叶片6的叶根的外圆周面上设置齿形结构,以与齿形带或齿形链配合。

第五实施例

图9a和9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变桨装置的局部剖视图。与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变桨轴承2的轴承内圈21沿着轴向向外延伸超过轴承外圈22预定长度,换句话说,轴承内圈21在轴向上面向叶片6的方向形成有延伸部210、310,轴承内圈21上的轴向通孔也延伸穿过延伸部210、310,因此,可以使轴承内圈连接螺栓8穿过轴承内圈21以及延伸部210、310之后紧固到叶片6,从而将叶片6与轴承内圈21固定连接。

传动带3通过预紧装置连接在轴承内圈21的延伸部210、310的外圆周表面上,驱动轴承内圈21旋转,通过轴承内圈21带动叶片6旋转变桨。

如图9a所示,延伸部210可沿着轴向方向从轴承内圈21延伸预定长度,形状大体为圆筒形。所述预定长度大于所述传动带3的宽度。为了与传动带3配合,可以对延伸部210的外圆周表面进行相应处理,例如,对该外圆周面进行增摩或减摩处理。可选地,传动带3可以为齿形带或齿形链,因此,还可在该外圆周表面上形成齿形结构,以与齿形带或齿形链啮合。

如图9b所示,延伸部310与图9a中的延伸部210不同,延伸部310是在图9a所示的延伸部210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凸起结构,以进一步增大传动带3的节圆直径。

如图9b所示,延伸部310可以包括轴向延伸部分312以及形成在轴向延伸部分312外周的凸起结构。

凸起结构可包括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径向延伸部分314,在这种情况下,传动带3可缠绕在径向延伸部分314的外圆周表面上。进一步地,凸起结构还可以包括从径向延伸部分314的端部沿轴向延伸的传动元件安装部316,传动带3可缠绕在传动元件安装部316的外圆周表面上。凸起结构可以与轴向延伸部分312一体形成,也可以如第二实施例所示的连接盘40那样,形成为单独的部件,插入到轴向延伸部分312的外周上。例如,径向延伸部分314的内周可形成有径向向内延伸的插入凸起,轴向延伸部分312的外周可形成有对应的插入凹槽,从而凸起结构以插入凸起和插入凹槽相配合的方式与轴向延伸部分314结合。与前面描述的实施例中的连接盘40的结构类似,凸起结构的截面形状可以为“一”形、“t”或“l”形。凸起结构可以形成为圆环形或部分圆环形,径向延伸部分314上还可以形成有减重孔。

换句话说,可以通过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盘10与轴承内圈21形成一体结构来得到图9b所示的实施例。或者说,图9b所示的变桨装置也包括连接盘80,该连接盘80与轴承内圈21一体形成,该连接盘80包括内圆周部分、外圆周部分以及连接内圆周部分和外圆周部分的中间过渡部分。轴承内圈21的多个轴向通孔延伸穿过所述内圆周部分。

图9b中所示的连接盘80(即延伸部310)与前面描述的实施例中的连接盘10、连接盘40、凸起结构60的结构类似,连接盘80的径向截面可以为“工”形或“z”形。变桨装置的其他结构与前面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变桨结构的相应部件相同,因此,不再进行重复描述。

虽然结合附图对上述五个实施例进行了分别描述,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应该理解的是,在其中一个实例中描述的结构特征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例,在各个特征在不相互冲突的情况下,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而形成其他变型方实施例。例如,在图8b所示出的示例中,在叶根外圆周表面上开设凹槽,以防止传动带上下窜动,显然,该方式也可以适用于其他实施例中的变桨盘或延伸部等部件。

本发明的变桨装置可以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组,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变桨装置的风力发电机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装置以及具有所述变桨装置的风力发电机组,在叶片规格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将叶片连接到轴承内圈上,使得所采用的变桨轴承的尺寸相应增大,螺栓节圆直径增大且螺栓数量增加,传动带分布直径随之增大,提高了叶根的抗载能力,降低了单个螺栓所受的载荷,降低了轴承滚动体所受的载荷。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装置提高叶根极限弯矩载荷水平、提高变桨轴承与连接螺栓的安全系数、提高变桨轴承内圈和外圈的安全系数以及提高传动带的安全系数,降低了变桨轴承断裂失效的风险以及传动带断裂失效的风险。

本发明的以上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而本发明并不受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进行改变,其中,本发明的范围在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中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