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界新风引入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4900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界新风引入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界新风引入装置,包括沿进风方向依次连接的室外进风口、风管和多级按压式可调节风量风口。多级按压式可调节风量风口包括与进风口连接的前导风板、一端与前导风板连接的按压组件、与按压组件的另一端连接的后导风板。按压组件包括外环套、设置在外环套一端的端盖、设置在外环套内的转动内套、设置在转动内套内的按压杆件和弹性部件。通过按压作用可使按压杆件上的导向凸起在转动内套内壁的上导向凸筋上定位,从而使按压杆件在轴向上伸缩定位,实现后导风板相对前导风板的全闭、半开和全开状态。本发明利用按压组件便捷地调节开风口大小,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新风供给,有效地利用自然风,节能环保。
【专利说明】—种外界新风引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供热、供燃气、通风和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界新风引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代建筑密封性强,人们工作生活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所以室内环境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因此,各种类型的安装在建筑墙体内的风口作为室外新风引入的重要部件,在建筑通风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0003]实用新型CN 201184666 Y通风口,提供了一种能够分配风量的通风口。该风口通过调节限制螺杆,可以控制导流板的开启角度、达到分配风量的目的。但是,该装置出风直接面对用户,容易使人皮肤干燥,影响舒适性。并且,该装置做不到严格意义上的全开状态,通风面积小,通风效果不佳,被限制的出风量往往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该装置启用需要旋转,而旋转动作对于安装位置往往较高的风口来说,操作难度大;该装置机械零件较多,结构复杂,装配难度较大。
[0004]实用新型CN 200961928Y出风口风力调节装置,通过旋转小圆盖远离或者靠近大圆盖,达到调节出风量大小的目的。该装置避免了出风对人直吹,但是仍旧需要旋转控制出风量,加之从闭合到旋转最小角度开启,风量调节较为缓慢,从闭合到开启时风量突变,会产生较大的空气流动噪声。同时,该装置没有解决新风过滤问题,会使得可吸入颗粒物从框体的周围进入室内。
[0005]实用新型CN201220061413.7 一种新风全热交换净化机组通过全热交换机组的的新风引入口外连接有设有室外新风进风口的媒体箱体,全热交换机组上设有室内新风出风口、室外排风口、室内回风口、新风引入口,能有效地去除室外环境中由污染源产生的异味,使引入新风洁净无污染无异味。并结合全热交换机组达到节能的目的。但该装置体积较为庞大,不够便捷,同时,不能够调节风量的大小,操作也较为复杂。并且其虽然有所节能,但是损耗的能量仍旧很多。


【发明内容】

[0006]技术问题:本发明针对现有外界新风引入装置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动作可靠、可最大限度满足新风供给的外界新风引入装置。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外界新风引入装置,包括沿进风方向依次连接的室外进风口、风管和多级按压式可调节风量风口,多级按压式可调节风量风口包括与风管的出风端连接的前导风板、一端与所述前导风板连接的按压组件、与按压组件的另一端连接的后导风板,按压组件包括外环套、设置在外环套一端的端盖、设置在外环套内的转动内套、设置在转动内套内的按压杆件和弹性部件,按压杆件的一端依次穿过转动内套和外环套端部的通孔后与后导风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弹性部件连接,受压的弹性部件安装在按压杆件与端盖之间,端盖安装在前导风板上; 转动内套能绕按压杆件轴心转动,在轴向上不可相对外环套移动,按压杆件能够在轴向上相对转动内套往复运动,压缩或释放弹性部件,但不能绕轴向转动,按压杆件的轴向往复运动中,上行方向为杆件伸展方向,下行方向为杆件收缩方向;按压杆件中部设置有导向凸起,转动内套内壁上设置有上导向凸筋和下导向凸筋,上导向凸筋和下导向凸筋之间的区域为导向定位区,导向凸起随同按压杆件在导向定位区内作轴向往复运动,分别通过对上导向凸筋和下导向凸筋的导向作用,驱动转动内套绕按压杆件轴心转动,导向凸起在上导向凸筋处定位,使按压杆件在轴向上伸缩定位,实现后导风板相对前导风板的全闭、半开和全开。
[0007]本发明装置中,室外进风口包括沿进风方向依次连接的遮雨罩、固定板、带板中孔过滤网和设置在固定板中的均匀送风格栅。
[0008]本发明装置中,均匀送风格栅通过卡口设置在固定板中,均匀送风格栅能够根据天气及风速的大小自动调整状态使扇叶形成斜向上、斜向下或者水平三个状态。
[0009]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均匀送风格栅可以根据天气及风速的大小自动调整状态使扇叶向上、向下或者水平,使得能够适应更多不同的环境,更有效地利用自然风;带板中孔过滤网可沿着卡槽顺时针旋转拆卸,能有效地吸附来自室外的微小颗粒等,并且还含有纳米材料、活性炭等,有效去除异味、防止PM2.5入侵室内,改善室内环境。
[0010]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多级按压式可调节风量风口中,上导向凸筋由两段完全相同的凸筋首尾连接而成,每段凸筋包括依次连接的竖直凸筋、全闭定位阻止点、第一上行凸筋、半开定位阻止点、第二上行凸筋、全开定位阻止点,全闭定位阻止点与竖直凸筋底端连接,全开定位阻止点与另一段凸筋的竖直凸筋顶端连接,从而构成封闭的上导向凸筋;
下导向凸筋也由两段完全相同的凸筋首尾连接而成,每段凸筋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下行导向凸筋、第一截止点、第二下行导向凸筋、第二截止点、第三下行导向凸筋、第三截止点,第一截止点与第一下行导向凸筋的末端连接,第二截止点与第二下行导向凸筋的末端连接,第三截止点与第三下行导向凸筋的末端连接,第三截止点还与另一段凸筋的第一下行导向凸筋的初始端连接,从而构成完整的下导向凸筋;
全闭定位阻止点与第一下行导向凸筋,第一截止点与第一上行凸筋,半开定位阻止点与第二下行导向凸筋,第二截止点与第二上行凸筋,以及全开定位阻止点与第三下行导向凸筋,均在转动内套的轴向上对应设置。
[0011]本发明装置中,按压杆件在按压的作用下,下行并压缩弹性部件,所受按压释放后,按压杆件在弹性部件回复力作用下上行,具体动作过程为:
按压按压杆件下行,导向凸起从全闭定位阻止点沿轴向下行至下导向凸筋处后,继续下行并驱动转动内套转动,至第一截止点受阻停止,然后释放按压,导向凸起沿轴向上行至上导向凸筋后,继续上行并驱动转动内套转动,至半开定位阻止点受阻停止;
再次按压按压杆件下行,导向凸起下行至第二下行导向凸筋后,继续下行并驱动转动内套转动,至第二截止点受阻停止,然后释放按压,导向凸起上行至第二上行凸筋后,继续上行并驱动转动内套转动,至全开定位阻止点受阻停止;
继续按压按压杆件下行,导向凸起下行至第三下行导向凸筋后,继续下行并驱动转动内套转动,至第三截止点受阻停止,然后释放按压,导向凸起上行至全闭定位阻止点,从而完成一次完整的动作循环。
[0012]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弹性部件为弹簧。
[0013]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按压杆件一端的截面形状与外环套端部通孔的形状相匹配,按压杆件在通孔的限制下,不能绕其轴心转动。
[0014]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转动内套包括本体和安装在本体临近前导风板一端的内套端口环,本体内壁上设置有上导向凸筋,内套端口环上设置有轴向上的齿状突起,齿状突起卡入本体内壁中,构成了下导向凸筋。
[0015]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按压杆件中部设置有以杆件轴心为中心对称的两个导向凸起。
[0016]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后导风板上上设置有一开口向上的弧形挡风板。
[0017]本发明中多级按压式可调节风量风口的多级按压,原理与圆珠笔相似,但又不同于圆珠笔只能实现一级按压。它是在现有圆珠笔一级按压式后盖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变为三级乃至多级按压,并应用于按压式多级风量调节的多级按压式可调节风量风口。
[0018]本发明中多级按压式可调节风量风口装置在使用时,用户根据自身需要,通过按压导风板带动风口内部的弹性部件挤压按压组件,利用按压组件中的按压杆件的伸缩实现风口的全开、半开、全关,从而调节风口的出风流量。
有益效果: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现有实用新型CN 200961928Y出风口可通过旋转小圆盖调节小圆盖和大圆盖的相对位置调节出风量大小,但是需要旋转控制角度来控制出风量较为不便,且由闭合到开启时风量突变噪音大。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通过按压作用调节按压杆件的伸出与收缩,从而调节后导风板的伸出长度,即改变了新风的出风口面积。本发明的一次按压即对应一种风口的工作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操作更方便。
[0019]且现有技术没有解决新风过滤问题。本发明前导风板上设有一层静音棉,管道内设置过滤网。当前后导风板在全开或半开时,即风口处在送风状态下,静音棉能够有效吸声,减少噪音,营造安静舒适的工作环境。当前后导风板在全关状态时,即风口处在关闭状态下,静音棉能使前后导风板紧密闭合。过滤网可以实现新风过滤,防止可吸入颗粒物等随室外新风进入室内。
[0020]2.现有风口通过调节小圆盖和大圆盖的相对位置调节出风量大小、达到分配风量的目的。但直接面对用户,容易使人皮肤干燥,影响了舒适性。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在开启状态时进风口正前方有导风板,风从导风板后的四面汇入室内,且后导风板上有一弧形挡风板,可使新风尽量从上方进入室内,避免了风对人的直吹,提高了使用的舒适度。同时,在全关状态时风口可完全嵌进墙壁内,导风板的外观可按室内装饰需要设计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更加美观。
[0021]3.本发明风口直径限制在100_以内,这对依靠渗透从室外向室内引入新风的风口尺寸是适当的:不会因为风口过大引入新风过量,现有室内空调机组无法及时处理过量新风负荷,影响室内环境舒适性;也不会因过风口过小引入新风不足,影响室外新风的总输入量。
[0022]4.本发明中的管道略微向下倾斜更加有益于风的流动,并且使得室内的灰尘无法在管道内沉积,减少了清理管道的负担。
[0023]5.本发明还可以根据客户对新风的实际需要,利用按压组件便捷地调节开风口大小。当按压杆件在全关位置时,前后导风板接触,新风仅有渗入效果;处在全开位置时风从导风板侧面散入,既不影响通风效率也避免使人产生吹风感。当按压杆件停留在半开位置时,开风口面积为全开风口面积的一半。并且本装置改变导向突筋的设计就可以改变其开风口面积,形成三级以上的多级按压,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新风供给。
[0024]6.本发明中的均匀送风格栅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情况调整为斜向上、斜向下和水平三种状态,在固定板上有卡口,使得均匀送风格栅保持其状态并不会脱落。这样均匀送风格栅不仅起到了均风的效果,而且更加人性化,可以适当通过改变状态调节风量的大小。
[0025]7.本发明中的过滤网采用了新型纳米材料并且加有一层活性炭网面材质,不仅可以有效吸附异味,还可减少PM2.5进入室内对人们造成有害影响;同时,均匀送风格栅和过滤网可以使得进风时更加柔和,不会影响舒适性,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室内宜居环境。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发明外界新风引入装置的爆炸图。
[0027]图2是本发明外界新风引入装置的室外进风口的俯视图。
[0028]图3是本发明外界新风引入装置的室外进风口的爆炸图。
[0029]图4是本发明多级按压式可调节风量风口的爆炸图。
[0030]图5是本发明多级按压式可调节风量风口的转动内套内的凸筋平面展开图。
[0031]图6是本发明多级按压式可调节风量风口处于全关状态时按压组件的工作图。
[0032]图7是本发明多级按压式可调节风量风口处于半开状态时按压组件的工作图。
[0033]图8是本发明多级按压式可调节风量风口处于全开状态时按压组件的工作图。
[0034]图9是本发明多级按压式可调节风量风口的前导风板立体图。
[0035]图10是本发明多级按压式可调节风量风口的转动内套爆炸图。
[0036]图11是本发明多级按压式可调节风量风口的后导风板立体图。
[0037]图12是本发明多级按压式可调节风量风口的按压组件的爆炸图。
[0038]图13是本发明多级按压式可调节风量风口的按压杆件立体图。
[0039]图中有:1为室外进风口,11为遮雨罩,12为固定板,13为均匀送风格栅,14为带板中孔过滤网,2为风管,3为多级按压式可调节风量风口,31为前导风板,32为外环套,转动内套,331为转动内套本体,332为内套端口环,34为按压杆件,341为导向凸起,35为弹性部件,36为端盖,37为后导风板,371为弧形挡风板,38为上导向凸筋,381为竖直凸筋,382为全闭定位阻止点,383为第一上行凸筋,384为半开定位阻止点,385为第二上行凸筋,386为全开定位阻止点,39为下导向凸筋,391为第一下行导向凸筋,392为第一截止点,393为第二下行导向凸筋,394为第二截止点,395为第三下行导向凸筋,396为第三截止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具体说明。
[0041]如附图1、3、4所示,本发明的室外新风引入装置,包括室外进风口 1,风管2,多级按压式可调节风量风口 3 ;本发明中的的室外进风口 1,包括裸露在外界的、固定在固定板12上的遮雨罩11,在固定板12上可调节运动的均匀送风格栅13 ;本发明中的的多级按压式可调节风量风口 3,包括与进风口连接的前导风板31,前导风板一的中心位置安装着端盖36,是本装置的按压组件的一部分。按压组件的一端连接着前导风板31,另一端连接的是后导风板37。按压组件包括外环套32、设置在外环套32 —端的端盖36、设置在外环套32内的转动内套33、设置在转动内套33内的按压杆件34和弹性部件35。按压杆件34中部设置有导向凸起341。转动内套33的本体331从按压杆件34的前端穿入,转动内套33的内套端口环332从按压杆件34的末端穿入,与本体332连接成一体,再一起穿过外环套32端部的通孔后与后导风板37上的卡口连接。弹性部件35穿入其另一端,受压的弹性部件35安装在按压杆件34与端盖36之间。转动内套33能绕按压杆件34轴心转动,在轴向上不可相对外环套32移动,按压杆件34能够在轴向上相对转动内套33往复运动,压缩或释放弹性部件35,但因为受外环套32的端部通孔的形状限制不能绕轴向转动。按压杆件34的轴向往复运动中,上行方向为杆件伸展方向,下行方向为杆件收缩方向。转动内套33内壁上设置有完整且封闭的环形上导向凸筋38和下导向凸筋39,上导向凸筋和下导向凸筋之间的区域为导向定位区。在按压作用下,导向凸起341随同按压杆件34在导向定位区内作轴向往复运动,分别通过上导向凸筋和下导向凸筋的导向作用,驱动转动内套33绕按压杆件34轴心转动,导向凸起341分别在上导向凸筋上的三个定位阻止点进行定位,使按压杆件34在轴向上伸缩定位,实现后导风板37相对前导风板31的全闭、半开和全开。
[0042]如图2所示,是室外进风口的俯视图,固定板12四角可以由螺丝固定,使其紧密贴合在墙体上,同时结合图3中,遮雨罩11为光滑的圆弧形,能有效减少室外的阻力对进风口造成的磨损,中孔带板过滤网14在均匀送风格栅13之后,并且其方便拿取来替换,均匀送风格栅13有三种状态,分别为斜向上、斜向下和水平状态。
[0043]如图5所示,转动内套33的内部有两圈环形的凸筋,形成上、下导向凸筋。上导向凸筋38由两段完全相同的凸筋首尾连接而成,形成完整、封闭的环形凸筋结构。两段凸筋的形状与变化规律在空间上与转动内套的横截面圆点呈中心对称。每段凸筋包括依次连接的竖直凸筋381、全闭定位阻止点382、第一上行凸筋383、半开定位阻止点384、第二上行凸筋385、全开定位阻止点86,全闭定位阻止点382与竖直凸筋381底端连接,全开定位阻止点386与另一段凸筋的竖直凸筋381顶端连接,即这两段凸筋首尾连接,从而构成了封闭的上导向凸筋38。上导向凸筋38中的全闭定位阻止点382,半开定位阻止点384和全开定位阻止点386,都是指一小段下行凸筋和一小段上行凸筋之间的拐点,导向凸起341受阻停止时固定在这个拐点上。
[0044]再者,参照图5中的下导向凸筋39,也是由两段完全相同的凸筋首尾连接而成。每段凸筋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下行导向凸筋391、第一截止点392、第二下行导向凸筋393、第二截止点394、第三下行导向凸筋395、第三截止点396。第一截止点392与第一下行导向凸筋391的末端连接,第二截止点394与第二下行导向凸筋393的末端连接,第三截止点396与第三下行导向凸筋395的末端连接,第三截止点396还与另一段凸筋的第一下行导向凸筋391的初始端连接。且第一截止点392与第二下行导向凸筋393,第二截止点394与第三下行导向凸筋395之间分别由三段上行凸筋连接,形成了完整的封闭的下导向凸筋39。第一截止点392,第二截止点394和第三截止点396都是指一小段下行凸筋和一小段上行凸筋之间的拐点,导向凸起341每次到达这个拐点时按压作用受阻无法继续,释放按压后,按压杆件34在弹性部件35回复力作用下上行至上导向凸筋38。
[0045]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下导向凸筋39设置为不连续、非封闭的,即第一截止点392与第二下行导向凸筋393之间,第二截止点394与第三下行导向凸筋395之间不设置上行凸筋。由于下导向凸筋39的上行段皆无导向作用,因此按压组件仍可正常工作,实现按压杆件34在轴向上的伸缩定位。这种结构使导向凸起341容易实现快速下降和定位。在按压使用过程中,全开状态迅捷地达到半开,或者半开迅捷达到全关状态。在外界空间有污染物存在的情况下,这种不连续的凸筋的作用更加明显。
[0046]图9是前导风板的31的立体图。如图,端盖36是安装在前导风板31上的装置,其中心设置有弹簧限位凸块。端盖36与外环套32之间是卡口连接。
[0047]图10是转动内套的爆炸图。转动内套由本体331和安装在本体临近前导风板31一端的内套端口环332组成。本体331的内壁上设置有上导向凸筋38,内壁的中下部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小孔。而内套端口环332上设置有一圈轴向上的齿状突起,其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凸块。将齿状突起上的凸块卡入本体331内壁上的小孔中,构成了下导向凸筋39,由此组成了上导向凸筋和下导向凸筋之间的导向定位区。按压组件由外环套32,设置在外环套内的转动内套33,转动内套3内的按压杆件34和弹性部件35组成。
[0048]以下将上述构成的风口的操作情形依图6-8加以说明。
[0049]参照图6是本发明多级按压式可调节风量风口处于全关状态时按压组件的工作图。此时按压杆件34上的导向凸起341停留在上导向凸筋的全闭定位阻止点382。在全闭状态下,使用者如用手按压后导风板,按压杆件34在按压的作用下行并压缩弹性部件35,导向凸起341从全闭定位阻止点382沿轴向下行至下导向凸筋39处后,继续下行并驱动转动内套3转动,至第一截止点392受阻停止。然后释放按压,导向凸起341沿轴向上行至上导向凸筋38后,继续上行并驱动转动内套33转动,至半开定位阻止点384受阻停止,完成了按压杆件34的一次伸长。按压杆件34的前端卡入后导风板37的卡口,可带动后导风板37的轴向前移,风口由全关变为半开状态。
[0050]参照图7是本发明多级按压式可调节风量风口处于半开状态时按压组件的工作图。此时按压杆件34上的导向凸起341停留在半开定位阻止点384。在半开状态下,使用者如用手按压后导风板,按压杆件34在按压的作用下行并压缩弹性部件35,导向凸起341下行至第二下行导向凸筋393后,继续下行并驱动转动内套33转动,至第二截止点394受阻停止。然后释放按压,导向凸起341上行至第二上行凸筋385后,继续上行并驱动转动内套33转动,至全开定位阻止点386受阻停止,完成了按压杆件34的又一次伸长。按压杆件34的前端卡入后导风板37的卡口,可带动后导风板37的轴向前移,风口由半开变为全开状态。
[0051]图8是本发明多级按压式可调节风量风口处于全开状态时按压组件的工作图。此时按压杆件34上的导向凸起341停留在全开定位阻止点386。在图7所示的在半开状态下,使用者如用手按压后导风板,按压杆件34在按压的作用下行并压缩弹性部件35,导向凸起341下行至第三下行导向凸筋395后,继续下行并驱动转动内套33转动,至第三截止点396受阻停止。然后释放按压,导向凸起341上行至全闭定位阻止点382,完成了按压杆件34的一次收缩,带动后导风板37的轴向后移,风口由全开变为全闭状态,从而完成一次完整的动作循环。
[0052]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本体331和内套端口环332可以制作成一体,即直接在转动内套内加工出上导向凸筋和下导向凸筋,形成导向定位区。这种结构一体成型,不可拆卸,减少了零部件数量,简化了结构,适用于不考虑风口返修的情况。
[0053]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均勻送风格栅13和固定板12和遮雨罩11可以制作成一体,减少了零部件数量,简化了结构。
[0054]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风管可以水平放置,便于安装。
[0055]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1所不,后导风板37内侧设有一层静音棉,静音棉中间设置一卡口,可使按压组件与后导风板37卡在一起。且后导风板37上有一弧长约为风口周长四分之一的开口向上的弧形挡风板371,安装时弧形挡风板371应安装在靠地面位置,使引入的新风吹向上方。风口处于全闭状态时,弧形挡风板371可恰好收入风口。
[0056]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可以将风管略微向下倾斜安装,有效减少杂质沉积,并可以在出口处多加一个过滤网,防止有时候室内的灰尘在管内堆积。
[0057]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风管上设置有前挡风卡口和后挡风卡口。
[0058]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带板中孔过滤网能够沿着卡槽顺时针旋转拆卸,能有效地吸附来自室外的微小颗粒等,并且还含有纳米材料、活性炭等,有效去除异味、防止PM2.5入侵室内,改善室内环境。
[0059]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风管的材质以PVC为主,管径在10mm以内为宜,并且管身略微向下倾斜,以防止一些灰尘在管内堆积。
[0060]以上仅是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介绍说明,用以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只要是相关技术人员对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或改进,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外界新风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沿进风方向依次连接的室外进风口(I)、风管(2)和多级按压式可调节风量风口(3),所述多级按压式可调节风量风口(3)包括与风管(2)的出风端连接的前导风板(31)、一端与所述前导风板(31)连接的按压组件、与所述按压组件的另一端连接的后导风板(37),所述按压组件包括外环套(32)、设置在所述外环套(32)—端的端盖(36)、设置在外环套(32)内的转动内套(33)、设置在所述转动内套(33)内的按压杆件(34)和弹性部件(35),所述按压杆件(34)的一端依次穿过转动内套(33)和外环套(32)端部的通孔后与后导风板(37)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弹性部件(35)连接,受压的弹性部件(35)安装在按压杆件(34)与端盖(36)之间,端盖(36)安装在前导风板(31)上; 所述转动内套(33 )能绕按压杆件(34 )轴心转动,在轴向上不可相对外环套(32 )移动,按压杆件(34 )能够在轴向上相对转动内套(33 )往复运动,压缩或释放弹性部件(35 ),但不能绕轴向转动,按压杆件(34)的轴向往复运动中,上行方向为杆件伸展方向,下行方向为杆件收缩方向;按压杆件(34)中部设置有导向凸起(341),转动内套(33)内壁上设置有上导向凸筋(38)和下导向凸筋(39),所述上导向凸筋和下导向凸筋之间的区域为导向定位区,所述导向凸起(341)随同按压杆件(34)在导向定位区内作轴向往复运动,分别通过对上导向凸筋和下导向凸筋的导向作用,驱动转动内套(33)绕按压杆件(34)轴心转动,导向凸起(341)在上导向凸筋处定位,使按压杆件(34)在轴向上伸缩定位,实现后导风板(37)相对前导风板(31)的全闭、半开和全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界新风引入装置,所述室外进风口(I)包括沿进风方向依次连接的遮雨罩(11)、固定板(12)、带板中孔过滤网(14)和设置在固定板(12)中的均匀送风格栅(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界新风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匀送风格栅(13)通过卡口设置在固定板(12)中,均匀送风格栅(13)能够根据天气及风速的大小自动调整状态使扇叶形成斜向上、斜向下或者水平三个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界新风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按压式可调节风量风口(3)中,上导向凸筋(38)由两段完全相同的凸筋首尾连接而成,每段凸筋包括依次连接的竖直凸筋(381)、全闭定位阻止点(382)、第一上行凸筋(383)、半开定位阻止点(384)、第二上行凸筋(385)、全开定位阻止点(386),所述全闭定位阻止点(382)与竖直凸筋(381)底端连接,全开定位阻止点(386)与另一段凸筋的竖直凸筋(381)顶端连接,从而构成封闭的上导向凸筋(38); 所述下导向凸筋(39)也由两段完全相同的凸筋首尾连接而成,每段凸筋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下行导向凸筋(391)、第一截止点(392)、第二下行导向凸筋(393)、第二截止点(394)、第三下行导向凸筋(395)、第三截止点(396),所述第一截止点(392)与第一下行导向凸筋(391)的末端连接,第二截止点(394)与第二下行导向凸筋(393)的末端连接,第三截止点(396)与第三下行导向凸筋(395)的末端连接,第三截止点(396)还与另一段凸筋的第一下行导向凸筋(391)的初始端连接,从而构成完整的下导向凸筋(39); 所述全闭定位阻止点(382)与第一下行导向凸筋(391),第一截止点(392)与第一上行凸筋(383),半开定位阻止点(384)与第二下行导向凸筋(393),第二截止点(394)与第二上行凸筋(385),以及全开定位阻止点(386)与第三下行导向凸筋(395),均在转动内套(33)的轴向上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界新风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按压式可调节风量风口(3)中,按压杆件(34)在按压的作用下,下行并压缩弹性部件(35),所受按压释放后,按压杆件(34)在弹性部件(35)回复力作用下上行,具体动作过程为: 按压按压杆件(34)下行,导向凸起(341)从全闭定位阻止点(382)沿轴向下行至下导向凸筋(39)处后,继续下行并驱动转动内套(33)转动,至第一截止点(392)受阻停止,然后释放按压,导向凸起(341)沿轴向上行至上导向凸筋(38)后,继续上行并驱动转动内套(33)转动,至半开定位阻止点(384)受阻停止; 再次按压按压杆件(34)下行,导向凸起(341)下行至第二下行导向凸筋(393)后,继续下行并驱动转动内套(33)转动,至第二截止点(394)受阻停止,然后释放按压,导向凸起(341)上行至第二上行凸筋(385)后,继续上行并驱动转动内套(33)转动,至全开定位阻止点(386)受阻停止; 继续按压按压杆件(34)下行,导向凸起(341)下行至第三下行导向凸筋(395)后,继续下行并驱动转动内套(33)转动,至第三截止点(396)受阻停止,然后释放按压,导向凸起(341)上行至全闭定位阻止点(382),从而完成一次完整的动作循环。
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外界新风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35)为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外界新风引入装置,所述按压杆件(34)—端的截面形状与外环套(32)端部通孔的形状相匹配,按压杆件(34)在通孔的限制下,不能绕其轴心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外界新风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内套(33)包括本体(331)和安装在所述本体(331)临近前导风板(31)—端的内套端口环(332),所述本体(331)内壁上设置有上导向凸筋(38 ),所述内套端口环(332 )上设置有轴向上的齿状突起,所述齿状突起卡入本体(331)内壁中,构成了下导向凸筋(39)。
9.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外界新风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杆件(34)中部设置有以杆件轴心为中心对称的两个导向凸起(341)。
10.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外界新风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导风板(37)上设置有一开口向上的弧形挡风板(371)。
【文档编号】F24F13/10GK104180493SQ201410313477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日
【发明者】黄虎, 张忠斌, 蔡锦羽, 姚喻晨, 毛一名, 王鹏, 徐丽花, 刘晓露, 张卫星 申请人: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佳力图空调机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