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电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53514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电暖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循环电暖炉,包括发热体(7)、炉面(2)和炉座(9),炉面(2)通过支撑管(6)安装在炉座(9)上,炉面(2)和炉座(9)均为壳体夹层结构,两者的夹层空间通过支撑管(6)连通,炉座(9)上表面中央和炉面(2)下表面开孔,发热体(7)位于炉座(9)上表面开设的孔中。本实用新型发热器所产生热能在炉体内上下循环,加热炉体,并通过辐射的方式将热量传递出去,可以减弱大空间中气体分层和温度梯度的问题,传热损失会相应减少,比传统的电暖炉、对流暖机、风暖机取暖节能60%。
【专利说明】一种真空电暖炉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暖炉。
【背景技术】
[0002]电能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资源,在供暖方面要优于煤、燃油、燃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它不会带来严重的污染,并且随着水力发电、核电等的发展,电能取暖的价格优势亦会愈加明显。因此,电能取暖器将会成为取暖的主流趋势。
[0003]现在市面上电能取暖器主要是对流暖机、风暖机和电暖炉等。流暖机、风暖机、普通电暖炉等传统取暖器单纯依靠PTC陶瓷发热元件或电热丝发热元件提供热能,属于对流式采暖方式,先加热空气,空气发生对流效应后,人体再间接的从对流空气中获取热量而达到采暖目的的。而加热后的空气会向上运动,因为实际上热空气和人体接触的时间很短,通常都是房间内上层的空气温度高,而下面的温度低,电暖炉产生的热量利用率很低。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的电脑炉热能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结构的电暖炉。
[000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真空循环电暖炉,包括发热体、炉面和炉座,炉面通过支撑管安装在炉座上,炉面和炉座均为壳体夹层结构,两者的夹层空间通过支撑管连通,炉座上表面中央和炉面下表面开孔,发热体位于炉座上表面开设的孔中。
[0007]发热体上方设有罩体。
[0008]炉座上表面的孔上安装真空筒,发热体位于真空筒中。
[0009]支撑管、罩体和真空筒的壁均为真空夹层结构。
[0010]罩体为半球形,通过支撑管架设。
[0011 ]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0012]本实用新型在电暖炉内设置了一个充满整个炉体的夹层空间,利用虹吸效应使热空气在炉体内上下循环,发热器所产生热能一部分随空气散发出去,一部分在炉体内上下循环,加热炉体,并通过辐射的方式将热量传递出去,可以减弱大空间中气体分层和温度梯度的问题,传热损失会相应减少。比传统的电暖炉、对流暖机、风暖机取暖节能60%。
[0013]【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热能循环示意图。
[0016]【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炉面2是由上下面板、撑架3和桌边4构成的空心夹层结构,上面板中央安装有烹饪炉1,下面板中央开孔。炉座9是一个密封的箱体,其上表面中央开孔,孔上安装真空罩8。炉面2通过4根支撑管6和炉座9连接,支撑管6将炉面2的夹层空间和炉座9的内部空间连通,并且支撑管6的壁是真空夹层结构,可减少热量散发。发热体7安装在真空筒8中央,发热体7上方设置有一个半球形的罩体5,罩体5和真空筒8的壁也是真空夹层结构。罩体5搭设在4根支撑管6之间。电暖炉的控制器10安装在炉座10上。
[0018]如图2,发热体7产生的热能将空气加热后汇集到罩体5内,并从罩体5下缘溢出,溢出的热空气一部分散发到周围的空间中,一部分通过虹吸效应沿着罩体5汇集到炉面2下方,并进入炉面2内的夹层空间中,再顺着支撑管6自上而下进入炉座9中,最后再经过真空筒8,完成循环。发热体7产生的热能除了少部分以加热空气的方式供人取暖外,大部分热能都在炉体内上下循环,加热炉体并通过热辐射的方式供人取暖。
【权利要求】
1.一种真空循环电暖炉,包括发热体(7)、炉面(2)和炉座(9),其特征在于:炉面(2)通过支撑管(6)安装在炉座(9)上,炉面(2)和炉座(9)均为壳体夹层结构,两者的夹层空间通过支撑管(6)连通,炉座(9)上表面中央和炉面(2)下表面开孔,发热体(7)位于炉座(9)上表面开设的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循环电暖炉,其特征在于:发热体(7)上方设有罩体(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循环电暖炉,其特征在于:炉座(9)上表面的孔上安装真空筒(8),发热体(7)位于真空筒(8)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循环电暖炉,其特征在于:支撑管(6)、罩体(5)和真空筒(8)的壁均为真空夹层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循环电暖炉,其特征在于:罩体(5)为半球形,通过支撑管(6)架设。
【文档编号】F24D13/00GK203671724SQ201420003149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3日
【发明者】伍适之, 伍菁菁 申请人:伍菁菁, 伍适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