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热泵热水器的储水箱及热泵热水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5379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用于热泵热水器的储水箱及热泵热水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热泵热水器的储水箱及热泵热水器,储水箱包括外筒和内筒,在内筒的外表面上以螺旋走向设有带状冷凝部,在带状冷凝部和内筒外表面两者至少其一上于两者相对处设有朝向远离彼此方向凹进的凹槽,由凹槽构成供冷媒流通的冷凝通道。由于由内筒外表面构成冷凝通道的壁部,使冷媒直接与内筒外表面接触,增大了冷媒与内筒外表面的接触面积,省略了现有技术中冷凝盘管管壁与内筒外表面这一传热环节,有利于降低传热热阻和提高传热效果。
【专利说明】用于热泵热水器的储水箱及热泵热水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热泵热水器的储水箱及热泵热水器。
【背景技术】
[0002]热泵热水器包括热泵主机和储水箱两部分,热泵主机部分包括蒸发器、压缩机、膨胀阀,以及外置式或内置式冷凝换热器。其中,外置式冷凝换热器是指冷凝换热器设置在储水箱的外部,采用这种设置方式,需在冷凝换热器与储水箱之间设一循环泵,如此容易增加设备成本和运行成本,因此,冷凝换热器通常以内置式设置在热泵热水器的储水箱上。
[0003]内置式冷凝换热器在储水箱上的设置情况包括两种,一是冷凝盘管设置在储水箱的内胆内,另一是冷凝盘管缠绕或焊接在储水箱的内胆外表面上,采用前者所述设置方式容易导致冷凝盘管结水垢,采用后者所述设置方式,由于圆形冷凝盘管与内胆外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小,且冷媒需将热量先传递给冷凝盘管管壁,再由冷凝管管壁传递给内胆外壁,容易降低传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有利于提高传热效果又能确保冷凝管道的密封效果的用于热泵热水器的储水箱及热泵热水器。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热泵热水器的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包括外筒和内筒,在所述内筒的外表面上以螺旋走向设有带状冷凝部,在所述带状冷凝部和所述内筒外表面两者至少其一上于两者相对处设有朝向远离彼此方向凹进的凹槽,由所述凹槽构成供冷媒流通的冷凝通道。
[0006]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在所述带状冷凝部和所述内筒外表面两者至少其一上设有朝向远离彼此方向凹进的凹槽,由该凹槽构成供冷媒流通的冷凝通道,由所述带状冷凝部和内筒外表面这两者相对部分构成冷凝通道的壁部,并冷凝通道与带状冷凝部的走向保持一致均为螺旋走向。热泵热水器工作时,冷媒能够由冷凝通道的入口进入所述冷凝通道内,在冷凝通道内沿螺旋走向的路径流动,气态的冷媒在冷凝通道内冷凝后变成液态的冷媒,并同时放出热量,而后该液态冷媒由冷凝通道的出口进入膨胀阀和蒸发器。由于由内筒外表面构成冷凝通道的壁部,使冷媒直接与内筒外表面接触,增大了冷媒与内筒外表面的接触面积,省略了现有技术中构成冷凝通道的冷凝盘管管壁与内筒外表面这一传热环节,有利于降低传热热阻和提高传热效果。
[0007]优选的,在所述带状冷凝部上于其两侧边缘部分对称形成沿所述带状冷凝部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内筒的外表面相平行的一对平面部,所述平面部与所述内筒的外表面密封连接。
[0008]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在所述带状冷凝部的两侧边缘部分对称形成一对平面部,且所述平面部与所述内筒的外表面密封连接,如此,能够确保所述冷凝通道的密封效果。
[0009]优选的,所述平面部与所述内筒的外表面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0010]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所述平面部与所述内筒外表面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能够使所述带状冷凝部与所述内筒外表面形成一体式连接,有利于确保所述冷凝通道的密封效果,同时还能加强所述平面部与所述内筒外表面的连接牢固性,以承受冷凝通道可能出现的最大压力。
[0011]优选的,在所述带状冷凝部的与所述内筒外表面相对的一侧形成朝向远离所述内筒外表面一侧凹进的第一凹槽。
[0012]采用上述结构,在所述带状冷凝部上形成第一凹槽,由与该带状冷凝部相对的内筒外表面对该第一凹槽的开口进行密封,由此形成所述冷凝通道,这种设置方式无需对内筒外表面进行结构改进,便于实施。
[0013]优选的,在所述内筒的外表面上形成朝向远离所述带状冷凝部一侧凹进的第二凹槽。
[0014]采用上述结构,I)当在所述内筒的外表面上形成第二凹槽时,由带状冷凝部对该第二凹槽的开口进行密封,由此,形成所述冷凝通道,这种设置方式能够增大冷媒与所述内筒外表面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加热效果。2)当在带状冷凝部上形成第一凹槽和在内筒外表面上形成第二凹槽时,由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共同构成冷凝通道,这种设置方式能够增大冷媒流量和冷媒与内筒外表面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加热效果。
[0015]优选的,所述带状冷凝部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0016]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所述带状冷凝部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与现有冷凝盘管由铜材料制成相比,能够降低材料成本。
[0017]优选的,所述内筒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0018]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所述内筒和带状冷凝部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能够避免在两者之间产生金属电化学腐蚀的问题(同一种材料之间不存在电化学腐蚀的问题,现有由铜材料制成的冷凝盘管与由不锈钢或铁制成的内筒之间存在金属电化学腐蚀的问题),有利于延长所述内筒和带状冷凝部的使用寿命和确保所述冷凝通道的密封效果。
[0019]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热泵热水器,所述热泵热水器具有前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水箱。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热泵热水器的储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冷凝通道的结构示意图,为第一实施例;
[0022]图3为冷凝通道的结构示意图,为第二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参照图1?3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热泵热水器的储水箱及热泵热水器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4]如图1所示,热泵热水器的储水箱包括外筒I和内筒3,其中,外筒I为整体呈圆柱形、上端面和下端面均为平面的壳体,内筒3为中间呈圆柱形、上端面和下端面呈半球面的壳体,外筒I和内筒3这两者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内筒3在外筒I内居中设置,在这两者之间形成一定空间,在该空间内通常设有保温层4,该保温层4由保温材料制成。另外,热泵热水器还包括蒸发器、压缩机、膨胀阀以及用以形成冷媒循环路径的冷媒管路部件、用以与储水箱的入口和出口连接以形成水路循环路径的水路管路部件等其他结构部件,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对热泵热水器的储水箱进行了改进,故对热泵热水器的除储水箱之外的其他结构部件未进行详细说明,关于这部分内容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种种,在此不做赘述。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在内筒3的外表面上以螺纹走向设有带状冷凝部2,该带状冷凝部2为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薄板。在带状冷凝部2的与内筒3的外表面相对的一侧形成朝向远离内筒外表面一侧凹进的第一凹槽21。在带状冷凝部2上于其两侧边缘部分对称形成沿带状冷凝部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平面部22,这一对平面部22分居于第一凹槽21的两侧,它们均与内筒3的外表面保持平行。安装状态下,带状冷凝部2沿螺旋走向缠绕在内筒3的外表面上,带状冷凝部2的一对平面部22与内筒3的外表面紧贴设置,并该平面部22与内筒3的外表面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
[0026]采用图2所示结构,在带状冷凝部2上形成第一凹槽21,由与该带状冷凝部2相对的内筒外表面对该第一凹槽21的开口进行密封,由此形成呈螺旋走向的冷凝通道,由构成第一凹槽21壁部的带状冷凝部的一部分和内筒3的外表面构成冷凝通道的壁部。热泵热水器工作时,冷媒由冷凝通道的入口进入冷凝通道内,在冷凝通道内沿螺旋走向的路径流动,而后由冷凝通道的出口依次进入膨胀阀和蒸发器。
[0027]由上,由于由内筒外表面构成冷凝通道的壁部,使冷媒直接与内筒外表面接触,增大了冷媒与内筒外表面的接触面积,省略了现有技术中冷凝盘管管壁与内筒外表面这一传热环节,有利于降低传热热阻和提高传热效果。同时,由于在带状冷凝部2的两侧边缘部分对称形成一对平面部22,且平面部22与内筒3的外表面通过焊接方式密封连接,如此,能够确保冷凝通道的密封效果,同时还能加强平面部22与内筒3的外表面的连接牢固性,以承受冷凝通道可能出现的最大压力。另外,由于带状冷凝部2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与现有冷凝盘管由铜材料制成相比,能够降低材料成本。同时,由于内筒3和带状冷凝部2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能够避免在两者之间产生金属电化学腐蚀的问题(同一种材料之间不存在电化学腐蚀的问题,现有由铜材料制成的冷凝盘管与由不锈钢或铁制成的内筒之间存在金属电化学腐蚀的问题),有利于延长内筒3和带状冷凝部2的使用寿命和确保冷凝通道的密封效果O
[0028]上述图2为冷凝通道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然而并非局限于此,图3提供了冷凝通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为第二实施例,它与图2所示冷凝通道的区别在于,在内筒3的外表面上还形成朝向远离带状冷凝部2 —侧凹进的第二凹槽32,由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32共同构成冷凝通道。图3所示冷凝通道除了具有上述有意效果外,采用这种设置方式还能够增大冷媒流量和冷媒与内筒外表面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加热效果。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0]例如,图2和图3分别提供了一种冷凝通道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并非局限于此,还可仅内筒的外表面上形成第二凹槽,而带状冷凝部上没有凹槽,由带状冷凝部对该第二凹槽的开口进行密封,由此,形成冷凝通道,与图2所示实施例相比,这种设置方式能够增大冷媒与内筒外表面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加热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热泵热水器的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包括外筒(I)和内筒(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筒(3 )的外表面上以螺旋走向设有带状冷凝部(2 ),在所述带状冷凝部(2 )和所述内筒外表面两者至少其一上于两者相对处设有朝向远离彼此方向凹进的凹槽,由所述凹槽形成供冷媒流通的冷凝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水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带状冷凝部(2)上于所述凹槽的两侧对称形成沿所述带状冷凝部(2)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内筒(3)的外表面相平行的一对平面部(22),所述平面部(22)与所述内筒(3)的外表面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部(22)与所述内筒(3)的外表面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水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带状冷凝部(2)的与所述内筒外表面相对的一侧形成朝向远离所述内筒外表面一侧凹进的第一凹槽(2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储水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筒(3)的外表面上形成朝向远离所述带状冷凝部(2)—侧凹进的第二凹槽(3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状冷凝部(2)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3)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8.一种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热水器具有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水箱。
【文档编号】F24H9/00GK203687363SQ201420016327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0日
【发明者】黄永伟 申请人:黄永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