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管式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56140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视管式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视管式炉,属于管式炉【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视管式炉包括炉体和支架,支架用于支撑炉体,炉体包括外管以及与外管同轴的内管,所述的内管内侧设置有热电偶,热电偶的热端伸入内管的内部,热电偶的冷端与温度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外管和内管之间间隔设置有四根或四根以上的加热丝,加热丝中轴线与内管的中轴线相平行,加热丝与温度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外管的外表面上设有耐火隔热层,耐火隔热层上设置有窥视窗,窥视窗位于两根加热丝的间隙位置,炉体两端还设置有堵头。本实用新型的可视管式炉可以清楚地观察加热的样品、热电偶的位置、操作过程,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
【专利说明】 一种可视管式炉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式炉,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视管式炉。
【背景技术】
[0002]管式炉是对样品进行加热的主要设备之一,主要应用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工矿企业等实验和小批量生产。传统的管式炉由于炉体不透明,不能随时观察炉子内的状况。
[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210076605.X,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全透明管式电阻炉,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全透明管式电阻炉,其特征是具体结构包括进气端、炉体和出气端三部分,进气端设置流量计、针阀、指针式真空表和真空转接接头,炉体包括炉体支架、透明石英外壳以及透明加热管,透明石英外壳以及透明加热管之间腔体为真空绝热腔,电热丝缠绕到透明加热管外壁上。上述专利方案中外壳及加热管用透明石英管制作,方便添料、烧制、观察。但透明石英管辐射散热损失大,且其电热丝缠绕到透明加热管外壁上,电热丝发热后光线很强,不能看清楚物料状态。
[0004]此外,中国专利号ZL99245415.8,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新型管式高温炉;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210361878.9,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密封可视管式炉。上述专利方案的电阻丝或加热丝发热后均会影响观察的效果,没有很好地解决方便观察炉子内样品反应状况的问题。所以对于上述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0005]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方便观察炉子内样品反应状况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视管式炉,本实用新型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加热过程中样品的变化,且炉子的散热损失小,窥视窗方便调整观察角度。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视管式炉,包括炉体和支架,支架用于支撑炉体,所述的炉体包括外管以及与外管同轴的内管,所述的内管内侧设置有热电偶,上述热电偶的热端伸入内管的内部,热电偶的冷端与温度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外管和内管之间间隔设置有四根或四根以上的加热丝,上述的加热丝中轴线与内管的中轴线相平行,所述的加热丝与温度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外管的外表面上设有耐火隔热层,所述的耐火隔热层上设置有窥视窗,所述的窥视窗位于两根加热丝的间隙位置,所述的炉体两端还设置有堵头。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的炉体左端的堵头中心设置有通孔,左端的堵头上通过固定装置连接有旋转盖,右端的堵头上设置有导线孔和进气孔,所述的堵头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的窥视窗为直径为6?IOcm的圆形耐热玻璃,该窥视窗与耐火隔热层通过关节轴承连接,所述的窥视窗上设有盖板,所述的盖板边缘设置有卡扣,该卡扣与耐火隔热层上设置的扣孔配合连接。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的加热丝为螺旋弹簧状,设置有4?10根,加热丝均匀排布于外管和内管之间的圆环状空间内部,每根加热丝的直径为6?8mm,加热丝的节距设置为I?4cm,所述的加热丝为镍铬丝。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的温度控制器与计算机相连接,计算机用于将温度控制器的信号进行记录和输出。
[0014]3.有益效果
[0015]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I)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视管式炉,其耐火隔热层上设置有窥视窗,可以清楚地观察加热的样品、热电偶的位置、操作过程,且窥视窗与耐火隔热层通过关节轴承活动连接,可以方便调整观察角度;
[0017](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视管式炉,加热丝在外管和内管之间间隔设置,加热丝中轴线与内管的中轴线相平行,且窥视窗位于两根加热丝的间隙位置,因此不会因加热丝发热发亮影响观察的效果;
[0018](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视管式炉,外管的外表面上设有耐火隔热层,保温效果好,且窥视窗上设有盖板,在不观察时盖上盖板,可以减少炉子的散热损失;
[0019](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视管式炉,设置了热电偶与温度控制器,可以实现管式炉温度的精密控制,保证管式炉温度的恒定,而且检测的温度通过计算机显示器显示,可以读取温度数据,实时显示和记录,方便准确;
[0020](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视管式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视管式炉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炉体左端堵头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炉体右端堵头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0025]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0026]1、炉体;2、堵头;2_1、固定装置;2_2、旋转盖;2_3、导线孔;2_4、进气孔;3、外管;
4、内管;5、加热丝;6、耐火隔热层;7、窥视窗;8、热电偶;9、温度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0028]实施例1
[0029]结合图1和图4,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视管式炉包括炉体1、支架、堵头2、热电偶8、加热丝5、耐火隔热层6、窥视窗7和温度控制器9。其中,支架用于支撑炉体1,炉体I包括外管3以及与外管3同轴的内管4,本实用新型中的外管3和内管4可根据实验需要设计不同规格。外管3的外表面上设有耐火隔热层6,本实施例的耐火隔热层6采用性能良好的隔热材料,如:陶瓷纤维。耐火隔热层6上设置有窥视窗7。内管4内侧设置有热电偶8,上述热电偶8的热端伸入内管4的内部,热电偶8的冷端与温度控制器9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测试炉膛内温度。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改进点在于:外管3和内管4之间间隔设置有四根或四根以上的加热丝5,上述的加热丝5中轴线与内管4的中轴线相平行,本实施例中加热丝5设置有4根,加热丝5均匀排布于外管3和内管4之间的圆环状空间内部,且窥视窗7位于两根加热丝5的间隙位置(即窥视窗7的视角范围位于两根加热丝5的间隙位置,不会因加热丝5发热而遮挡视线),与现有技术中加热丝缠绕在加热管外壁上的管式炉相比,可以清楚地观察加热的样品、热电偶的位置、操作过程,不会因加热丝5发热发亮影响观察的效果O
[0030]本实施例中每根加热丝5的直径为8mm,加热丝5为螺旋弹簧状,加热丝5的节距设置为1cm,加热丝5采用镍铬丝制成,且加热丝5与温度控制器9的输出端连接。本实施例中窥视窗7为直径为6cm的圆形耐热玻璃,该窥视窗7与耐火隔热层6通过关节轴承活动连接,可在一定范围内旋转,调整观察角度。为了降低散热损失,窥视窗7上设有盖板,盖板边缘设置有卡扣,该卡扣与耐火隔热层6上设置的扣孔配合连接。
[0031]本实施例中的炉体I两端还设置有堵头2,其中,炉体I左端的堵头2中心设置有通孔,左端的堵头2上通过固定装置2-1连接有旋转盖2-2,实验时旋开旋转盖2-2,将样品通过通孔送入内管4,操作简单方便,如图2所示。右端的堵头2上设置有导线孔2-3和进气孔2-4,可通入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堵头2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该耐高温材料如耐火棉。
[0032]此外,温度控制器9与计算机相连接,计算机为温度控制器9设定控制程序,并将温度控制器9的信号进行记录和输出。
[0033]本实用新型的管式炉通过热电偶8反馈炉内的温度,并通过温度控制器9将加热区内的温度控制在预先设定的温度范围内,以此实现管式炉温度的精密控制,保证管式炉温度的恒定。温度控制器9通过热电偶8检测加热区的温度,检测的温度通过计算机显示器显示,可以读取温度数据,实时显示和记录。
[0034]实施例2
[0035]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加热丝5设置有6根,每根加热丝5的直径为7mm,螺旋弹簧状加热丝5的节距设置为3cm,窥视窗7为直径为8cm的圆形耐热玻璃。
[0036]实施例3
[0037]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加热丝5设置有10根,每根加热丝5的直径为6mm,螺旋弹簧状加热丝5的节距设置为4cm,窥视窗7为直径为IOcm的圆形耐热玻璃。
[0038]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视管式炉,包括炉体(I)和支架,支架用于支撑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I)包括外管(3)以及与外管(3)同轴的内管(4),所述的内管(4)内侧设置有热电偶(8),上述热电偶(8)的热端伸入内管(4)的内部,热电偶(8)的冷端与温度控制器(9)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外管(3)和内管(4)之间间隔设置有四根或四根以上的加热丝(5),上述的加热丝(5)中轴线与内管(4)的中轴线相平行,所述的加热丝(5)与温度控制器(9)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外管(3)的外表面上设有耐火隔热层(6),所述的耐火隔热层(6)上设置有窥视窗(7),所述的窥视窗(7)位于两根加热丝(5)的间隙位置,所述的炉体(I)两端还设置有堵头(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管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I)左端的堵头(2)中心设置有通孔,左端的堵头(2)上通过固定装置(2-1)连接有旋转盖(2-2),右端的堵头(2)上设置有导线孔(2-3)和进气孔(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视管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窥视窗(7)为直径为6?IOcm的圆形耐热玻璃,该窥视窗(7)与耐火隔热层(6)通过关节轴承连接,所述的窥视窗(7)上设有盖板,所述的盖板边缘设置有卡扣,该卡扣与耐火隔热层(6)上设置的扣孔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可视管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丝(5)为螺旋弹簧状,设置有4?10根,加热丝(5)均匀排布于外管(3)和内管(4)之间的圆环状空间内部,每根加热丝(5)的直径为6?8mm,加热丝(5)的节距设置为I?4cm,所述的加热丝(5)为镍铬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视管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控制器(9)与计算机相连接,计算机用于将温度控制器(9 )的信号进行记录和输出。
【文档编号】F27B17/02GK203719402SQ201420111794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2日
【发明者】李 浩, 朱宝忠, 孙华建, 汪玉, 王双, 孙运兰 申请人:安徽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