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独立行进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水汽排除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58977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独立行进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水汽排除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独立行进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水汽排除装置,属于锅炉维护设备领域。其特征在于:包含水汽排除蓬头、电磁线圈板和主机架,水汽排除蓬头呈圆盘状,自圆心向边缘发散状设置一条以上的圆环凸起,两条圆环凸起之间的圆环凹槽上分布吸气通孔;电磁线圈板设置在主机架上;主机架顶端连接水汽排除蓬头;在主机架内设置输气管,输气管一端与水汽排除蓬头上的吸气通孔联通,输气管的另一端连接引风机。水汽排除装置第一由水汽排除蓬头中的吸气孔,以及蓬头气盘和主机架形成吸气通道,通过引风机吸气。第二由设置在主机架上的电磁线圈板给水汽排除蓬头感应加热。装置设计合理,使用过程中效果佳、速度快,为加快烘炉过程,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独立行进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水汽排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维护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独立行进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 膛水汽排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是近十几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项高效低污染清洁燃烧枝术。在 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和废弃物处理利用等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商业应用,并向几十万千瓦级 规模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也逐渐兴起,相继将循 环流化床锅炉投入运行。
[0003] 锅炉的炉墙砌好后,投入运行前,必须进行烘烤干燥,这个工作就是烘炉。烘炉的 目的就是为了排除炉膛中的水份,避免运行时升温过快,炉墙中水份急剧蒸发,形成水蒸汽 后体积膨胀而造成裂缝或变形甚至损坏炉墙。烘炉在锅炉试运行中是一项重要而细致的工 作,若操作不当也同样会引起炉墙的损坏或降低使用寿命。烘炉是锅炉由冷态进入热态的 重要转折点,为了加快烘炉过程,炉膛内需要分段进行水汽排除,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水汽排 除装置,就是为了实现炉膛内分段水汽排除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独立行进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水 汽排除装置,能够实现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分段水汽排除的目的。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独立行进 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水汽排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水汽排除蓬头、电磁线圈板和主机 架,水汽排除蓬头呈圆盘状,自圆心向边缘发散状设置一条以上的圆环凸起,两条圆环凸起 之间的圆环凹槽上分布吸气通孔;电磁线圈板设置在主机架上;主机架顶端连接水汽排除 蓬头;在主机架内设置输气管,输气管一端与水汽排除蓬头上的吸气通孔联通,输气管的另 一端连接引风机。
[0006] 还包括蓬头气盘,蓬头气盘顶端连接水汽排除蓬头,蓬头气盘通过吸气通孔与外 界相联通,蓬头气盘的底端开设通孔与输气管相联通。
[0007] 还包括支撑装置、顶杆气缸和行进装置,主机架的上端安装蓬头气盘,主机架的下 端连接支撑装置;顶杆气缸一端横向固定在主机架上,与主机架呈90度直角,另一端连接 行进装置。
[0008] 行进装置包括电机、行进轮、减振簧和减振杆,减振簧套装在顶杆气缸内,减振簧 内套装减振杆,减振杆上设置电机,电机连接行进轮;支撑装置包括支撑臂、支撑弹簧、支撑 缩杆和支撑轮,支撑臂的一端连接主机架,支撑臂的另一端内部设置支撑弹簧,支撑弹簧内 套装支撑缩杆,支撑缩杆连接支撑轮。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 1、独立行进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水汽排除装置,采用了水汽排除和加热同步的 设计,第一由水汽排除蓬头中的吸气孔,以及蓬头气盘和主机架形成吸气通道,通过引风机 吸气。第二由设置在主机架上的电磁线圈板给水汽排除蓬头感应加热。装置设计合理,使 用过程中效果佳、速度快,为加快烘炉过程,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0011] 2、蓬头气盘的设置,加大了水汽排除蓬头吸收水汽面积,提高了设备工作效率。
[0012] 3、独立行进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水汽排除装置,将顶杆气缸横向设置在主机架 上,使顶杆气缸上设置的行进装置,沿炉膛的炉墙行进,避免了炉床上物料不平整,给行进 装置带来的阻碍,设备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性强。
[0013] 4、行进装置内包含的减振簧和减振杆,使行进轮始终保持与炉膛墙面贴紧,保持 了行进装置的自由行进。支撑装置为了支撑各种维护设备,在主机架底端设置了多条支撑 臂。支撑上连接的支撑轮便于在行进装置移动时,始终保证支撑力。因为多条支撑臂在行 进时,会遇到的高低不平物料,所以支撑装置内设置支撑簧与支撑缩杆进行配合,以方便应 对高低不平的物料。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水汽排除蓬头的侧视图;
[0016] 图3是水汽排除蓬头的A向视图;
[0017] 图4是行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5是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标记:1、水汽排除蓬头;2、蓬头气盘;3、电磁线圈板;4、主机架;5、顶杆气缸; 6、行进装置;7、支撑臂;8、支撑装置;9、减振簧;10、减振杆;11、行进轮;12、电机;13、支 撑弹簧;14、支撑缩杆;15、支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独立行进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水汽排除装置,如图1、2和3 所示,水汽排除蓬头1呈圆盘状,自圆心向边缘发散状设置一条以上的圆环凸起,两条圆环 凸起之间的圆环凹槽上分布吸气通孔;电磁线圈板3设置在主机架4上;主机架4顶端连接 水汽排除蓬头1 ;在主机架4内设置输气管,输气管一端与水汽排除蓬头1上的吸气通孔联 通,输气管的另一端连接引风机。蓬头气盘2顶端连接水汽排除蓬头1,蓬头气盘2通过吸 气通孔与外界相联通,蓬头气盘2的底端开设通孔与输气管相联通。还包括支撑装置8、顶 杆气缸5和行进装置6,主机架4的上端安装蓬头气盘2,主机架4的下端连接支撑装置8 ; 顶杆气缸5 -端横向固定在主机架4上,与主机架4呈90度直角,另一端连接行进装置6。
[0022] 如图4所示,行进装置6包括电机12、行进轮11、减振簧9和减振杆10,减振簧9 套装在顶杆气缸5内,减振簧9内套装减振杆10,减振杆10上设置电机12,电机12连接行 进轮11。
[0023] 如图5所示,支撑装置8包括支撑臂7、支撑弹簧13、支撑缩杆14和支撑轮15,支 撑臂7的一端连接主机架4,支撑臂7的另一端内部设置支撑弹簧13,支撑弹簧13内套装 支撑缩杆14,支撑缩杆14连接支撑轮15。
[0024] 如图1、2和3所示,水汽排除蓬头1呈圆盘状,自圆心向边缘发散状设置一条以上 的圆环凸起,两条圆环凸起之间的圆环凹槽上分布吸气通孔,蓬头气盘2顶端连接水汽排 除蓬头1,与吸气通孔联通,底端联通主机架4,主机架4通过输气管连接引风机,将炉膛的 局部工作面水汽排除。设置在主机架4上的电磁线圈板3,通过给水汽排除蓬头1感应加 热,便于给炉膛局部工作面加热。如图4所示,主机架4连接支撑臂7,支撑臂7上设置支撑 装置8,通过支撑弹簧13和支撑缩杆14配合,使支撑轮15可以通过各种高低不平的炉床 面。顶杆气缸5横向设置在主机架4上,顶杆气缸5连接行进装置6。如图5所示,行进装 置6通过减振簧9和减振杆10配合,使行进轮11始终贴紧炉膛的炉墙,行进轮11通过设 置在减振杆10上电机12带动。
[0025]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 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组合、变更或改型 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 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独立行进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水汽排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水汽排除蓬 头、电磁线圈板和主机架,水汽排除蓬头呈圆盘状,自圆心向边缘发散状设置一条以上的圆 环凸起,两条圆环凸起之间的圆环凹槽上分布吸气通孔;电磁线圈板设置在主机架上;主 机架顶端连接水汽排除蓬头;在主机架内设置输气管,输气管一端与水汽排除蓬头上的吸 气通孔联通,输气管的另一端连接引风机。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行进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水汽排除装置,其特征在 于: 还包括蓬头气盘,蓬头气盘顶端连接水汽排除蓬头,蓬头气盘通过吸气通孔与外界相 联通,蓬头气盘的底端开设通孔与输气管相联通。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行进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水汽排除装置,其特征在 于:还包括支撑装置、顶杆气缸和行进装置,主机架的上端安装蓬头气盘,主机架的下端连 接支撑装置;顶杆气缸一端横向固定在主机架上,与主机架呈90度直角,另一端连接行进 装直。
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独立行进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水汽排除装置,其特征在 于:行进装置包括电机、行进轮、减振簧和减振杆,减振簧套装在顶杆气缸内,减振簧内套装 减振杆,减振杆上设置电机,电机连接行进轮;支撑装置包括支撑臂、支撑弹簧、支撑缩杆和 支撑轮,支撑臂的一端连接主机架,支撑臂的另一端内部设置支撑弹簧,支撑弹簧内套装支 撑缩杆,支撑缩杆连接支撑轮。
【文档编号】F26B5/12GK203837418SQ201420216632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30日
【发明者】张乘华, 冯延春 申请人:邹平耀华特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