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站台定点式喷雾降温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59255阅读:733来源:国知局
公交站台定点式喷雾降温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交站台定点式喷雾降温的装置,喷头固定在公交站台雨棚上或者立柱上,喷头通过输水管连接储水罐,储水罐固定在公交站台雨棚支柱的地面下,储水罐内部安装活塞,活塞上宫接接踏板及电晕开关,侧壁安装浮球阀,浮球阀与储水罐进液口相连。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通过喷雾降温的装置来带走公交站台周围的热量,在公交站台周围形成一个低于环境温度的环境,满足夏季高温天气条件下人们户外候车时舒适性的需求。本实用新型设置在公共汽车候车站台中,当人们感到天气炎热,需要降温时,通过加压装置给系统加压喷射水雾,水雾的汽化和散去带走大量的热量,使候车站台区域的温度降低,满足了人们舒适性的需求。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喷雾降温原理实现降温,尤其是一种为户外候车的人们提供 舒适环境的公交站台定点式喷雾降温的装置。 公交站台定点式喷雾降温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空调装置广 泛应用于商用和民用建筑中,为人们创造了舒适的室内生活和工作环境。随着全球气温的 变暖,环境温度不断攀升,人们的户外活动和工作环境日趋恶劣。尤其在夏季高温干燥天 气,人们有时候不得不在室外半敞开式或全敞开式的地方等候,如何改善高温干燥天气条 件下,户外公交站台周围的环境,满足人们对舒适性的需求是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本发明 就是针对这些情况而发明一种公交站台定点式喷雾降温。本发明利用喷雾降温的原理,无 需制冷循环装置,只需用喷嘴喷射水雾,利用水蒸发吸收潜热,带走周围空气的热量,使其 温度降低。基于此种系统的原理和优点以及考虑到某些较为干燥地区的室外人员在高温下 候车时舒适性的需求,将此喷雾装置安装在公交站台等室外半敞开式或全敞开式公共设施 上。开发出能够进行局部降温的公交站台定点式喷雾降温装置,以满足人员的舒适性降温 的需求。
[0003] 因此,需要将喷雾降温的原理应用到公交站台上,在公交站台等中设置喷射器制 成定点式的喷雾降温装置,当需要降温时,手按喷射按钮或脚踩加压踏板喷射水雾,随着水 雾的汽化和散去,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改善了公交站台周围的环境。这种公交站台定点式 空调装置适合干燥地区炎热夏季公交站台上启用,也适用于一般地区户外半敞开式或全敞 开式公共设施上启用,以满足舒适性的需求。
[0004] 所谓喷雾降温就是通过喷射超细粒水雾,水雾的汽化吸收大量的汽化热量,可降 低空气环境温度,达到降温效果的一种技术。喷雾降温无需制冷循环装置,只需用喷嘴喷射 水雾,利用水蒸发吸收大量潜热,带走周围空气的热量,使其温度降低。通过理论分析我们 知道,每克水蒸发的吸热量可以使空气降温约2°C /m3,对于室外空气,喷雾降温的效率很 高,喷雾降温所需的能量是克服水的表面张力增大所需要的能量,1立方米的水变成10微 米的立方体,其表面张力所需要的能量约43200焦耳,而蒸发潜热高达22亿焦耳,其理论能 效比高达5万,而制冷循环受热力学定律的限制,从30°C时降温至5°C的理论最高能效比只 有60,由此可见喷雾降温的效率非常高。
[0005] 喷雾降温的效果受空气湿度的影响较大,相对湿度越高效果越差。因此喷雾降温 对于室内的效果是较差的,特别是对于通风较差的室内采用喷雾降温的效果更是有限。到 目前为止,大多数情况下,室外温度是无法控制的,而很多时候人们又必须在炎热、沉闷的 户外场所呆上几个小时或更久,如公交站台、展览会、游乐场等等。在这些室外的大环境里 没有空调,人们就必须忍耐高温和酷热。
[0006] 在盛夏,当城市气温达到35°C以上时,在公交站台候车,来自太阳的直射和来自地 面的反射,让人感觉酷暑难当。根据人体和户外公用设施的具体需求,利用喷雾降温的原 理,可以实现并控制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向空气中喷入水雾,水吸收空气的热量,由水变为 蒸汽散发到空气中。在汽化的过程中水吸收了大量周围环境中的热量,降低了周围环境的 温度,是防暑降温的有效手段。而在喷雾降温系统的作用下,空气温度降低2-3度,但是就 是这微弱的变化也会使人们感觉非常的舒适。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是要提供一种公交站台定点式喷雾降温的装置,用于满足人们在公交站台 候车时的降温需求。
[0008]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公交站台定点式 喷雾降温的装置,包括喷头、静电除尘器、输水管、储水罐、活塞、踏板、电晕开关、浮球阀,其 特点是:喷头固定在公交站台雨棚上或者立柱上,喷头通过输水管连接储水罐,储水罐固定 在公交站台雨棚支柱的地面下,储水罐内部安装活塞,活塞上宫接接踏板及电晕开关,侧壁 安装浮球阀,浮球阀与储水罐进液口相连。
[0009] 储水罐内盛放有液体,液体为水或在常温下能蒸发,且对人体无害的液体。
[0010] 储水罐为金属储罐或非金属储罐,储水罐进液口与通市政管网自来水管连通,或 接通雨水管道,储水罐上端面上设有备用加液口。输水管为不锈钢管或PVC管。静电除尘 器安装在公交站台顶部。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 本实用新型利用喷雾降温的原理,无需制冷循环装置,只需用喷嘴喷射水雾,利用 水蒸发吸收潜热,带走周围空气的热量,使其温度降低。基于此种系统的原理和优点以及考 虑到某些较为干燥地区的室外人员在高温下候车时舒适性的需求,将此喷雾装置安装在公 交站台等室外半敞开式或全敞开式公共设施上。开发出能够进行局部降温的公交站台定点 式喷雾降温装置,以满足人员的舒适性降温的需求。
[0013]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安装,降温效果好,可改善公交站台周围的环境,满足 人们公交站台候车情况下对舒适性的需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 如图1所示,一种公交站台定点式喷雾降温的装置,包括喷头1、静电除尘器2、输 水管3、储水罐5、活塞6、踏板7、电晕开关8、浮球阀9。
[0017] 喷头1固定在公交站台雨棚上或者立柱上,喷头1通过输水管3连接储水罐5,储 水罐5固定在公交站台雨棚支柱的地面下,储水罐5内部安装活塞6,活塞上端面连接踏板 7及电晕开关8,侧壁安装浮球阀9,浮球阀9与储液罐5的进液口相连。储水罐5内盛放有 液体,液体为水或在常温下能蒸发,且对人体无害的液体。储水罐5为金属储罐或非金属储 罐,储水罐5进液口与通市政管网自来水管4连通,或接通雨水管道,储水罐5上端面上设 有备用加液口。输水管3为不锈钢管或PVC管,可以沿着公交站台立柱雨棚边缘布置,这样 可以做到美观和节省空间。
[0018] 通过脚踩脚踏板7对罐中的液体加压,同时启动电晕开关8 ;也可以通过安装手摇 式加压装置,还可以通过加装电池(按钮式加压装置),或者直接使用交流电压进行电动控 制加压。
[0019] 浮球阀9连接市政管网(自来水),控制储水罐5内水位,当喷雾工作完成后,储水 罐5水位下降,浮球阀9开启,自来水想储液罐供水。当水位达到预设水位时,浮球阀9关 闭,停止供水。
[0020] 静电除尘器2安装在公交站台顶部,利用夏季自然风压,空气自上而下通过静电 除尘器,使干净的空气输送到人群呼吸部位。静电除尘器在脚踩踏板时,与喷头同步工作。
[0021] 本实用新型通过储水罐5进液口向储水罐5中加入水或者其他液体。通过脚踩脚 踏板7,对储水罐5加压,储水罐5中压力升高并且将储水罐5中的液体挤压至输水管3中, 液体沿着输水管3送至喷头1,经过喷头1后的液体被雾化成水雾,水雾蒸发吸收周围空气 的热量使得周围的微环境空气温度降低,达到公交站台环境舒适性。在脚踩踏板7时同时 闭合电晕开关8,启动静电除尘器2,静电除尘器2工作,给候车人群输送洁净空气。为了达 到更好的舒适性,可以在储水罐5中加入其它能够蒸发吸热且对人体无害的液体。
[0022] 将实用新型应用在公交站台上,将储水罐5隐藏在公交站台立柱地面下,踏板7平 行于地面之上,这样既可以美观也可以节省空间,喷头1则安装立柱雨棚边缘,喷嘴方向可 以向下也可以向侧面。通过按压立柱上的按钮即可将液体水输送至喷嘴处,并经过喷嘴喷 射出雾状水雾,实现降温。
【权利要求】
1. 一种公交站台定点式喷雾降温的装置,包括喷头(1)、静电除尘器(2)、输水管(3)、 储水罐(5)、活塞(6)、踏板(7)、电晕开关(8)、浮球阀(9),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1)固 定在公交站台雨棚上或者立柱上,喷头(1)通过输水管(3)连接储水罐(5),储水罐(5)固 定在公交站台雨棚支柱的地面下,储水罐(5)内部安装活塞(6),活塞(6)上端面连接踏板 (7)及电晕开关⑶,侦幢安装浮球阀(9),浮球阀(9)与储水罐(5)的进液口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站台定点式喷雾降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水 罐(5)内盛放有液体,液体为水或在常温下能蒸发,且对人体无害的液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站台定点式喷雾降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水 罐(5)为金属储罐或非金属储罐,储水罐(5)进液口与通市政管网自来水管(4)连通,或接 通雨水管道,储水罐(5)上端面上设有备用加液口(4)。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站台定点式喷雾降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水 管(3)为不锈钢管或PVC管。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站台定点式喷雾降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电 除尘器(2)安装在公交站台顶部。
【文档编号】F24F5/00GK203848434SQ201420228205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7日
【发明者】吕锋, 吕静, 张亦凡, 马逸平, 曹科 申请人:上海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