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加热腔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63503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改进的加热腔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有关一种改进的加热腔体结构,其包括一外部腔体、一内部腔体及一加热组件,外部腔体于侧壁处形成至少一入水部,且内部腔体设于该外部腔体内并形成数量对应入水部的引流通路,而加热组件与该外部腔体的一侧处相抵持并加热段穿入内部腔体内部空间中,再者外部腔体上穿设有一与内部腔体内部空间连通的出水部,当中所述的内部腔体与外部腔体所包围的区域界定为一预热空间,而加热组件的加热段与内部腔体所包围的区域界定为一加热空间,透过上述的结构,水会先流入预热空间后再进入加热空间,因加热空间被预热空间所包围,故加热空间所散发的热将会对预热空间内的水先行预热,达成热能充分利用、不散失热能及预热保温效果良好的优点。
【专利说明】改进的加热腔体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为提供一种即热式的改进的加热腔体结构,尤其是指一种热能充分利用、不散失热能及预热保温效果良好的改进的加热腔体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换热器(亦称为热交换器或热交换设备)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
[0003]而加热腔体也是运用上述的换热器概念下的产物,将发热组件置入腔体内,再将要进行加热的水导入腔体中,让水升温后再将其导出,来达成水加温的目的。
[0004]为了让加热效果更佳,在加热腔体上的设计皆会有所不同,当前的做法是会在腔体外围包覆一层具有隔热或保温的材料,让使用者触碰上不会感受到高温,同时也可进行保温,来增加使用上的效果。
[0005]然上述运用具有隔热或保温的材料的腔体于使用时,为确实存在下列问题与缺失尚待改进:
[0006]一、需额外增加保温隔热层,仍会有热能散失于空气中,导致成本提升。
[0007]二、热无法有效运用,将会变相导致电力消耗,同样导致使用成本提升。
[0008]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即为 申请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0009]故,本 申请人:有鉴于上述缺失,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热能充分利用、不散失热能及预热保温效果良好的改进的加热腔体结构的实用新型专利。
实用新型内容
[0010]为解决现有加热腔体所存在的额外增设保温隔热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加热腔体结构,透过外部腔体、内部腔体及加热组件的设计,并搭配入水部、引流通路及出水部的迂回设计,来分别界定出预热空间及加热空间,让水进入加热空间前已进行预热,并同时达到保温的功效。
[0011]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2]一种改进的加热腔体结构,包括一于侧壁处形成至少一入水部的外部腔体、一设于外部腔体内,并形成数量对应入水部的引流通路的内部腔体、一与该外部腔体一侧处相抵持并加热段穿入内部腔体内部空间中的加热组件及一穿设外部腔体并与内部腔体内部空间连通的出水部,当中内部腔体与外部腔体所包围的区域界定为一预热空间,而加热组件的加热段与内部腔体所包围的区域界定为一加热空间。
[0013]上述的引流通路形成于该内部腔体上背离入水部的端处,而出水部背离该引流通路。
[0014]借由上述的结构,方可得知透过引流通路背离入水部及出水部的设计,让流入的水可以充分的在预热空间内流动后再进入加热空间,而加热空间内的水会因加热组件的作用提升温度,并从出水部流出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加热空间内的水温将会较高,并透过物理性质的接触传导,让加热空间所散发的热由预热空间的水进行吸收,如此将可进行预热,让已经升温的水进入加热空间,使加温更加快速,达成热能充分利用、不散失热能及预热保温效果良好的功效。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透过外部腔体、内部腔体及加热组件的设计,并搭配入水部、引流通路及出水部的迂回设计,来分别界定出预热空间及加热空间,让水进入加热空间前已进行预热,并同时达到保温的功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透视图。
[0019]图3是图1所示A-A线的剖视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水流方向示意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加温示意图(一)。
[0022]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加温示意图(二)。
[0023]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运用于饮水机的实施示意图。
[0024]图8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运用于热水器的实施示意图。
[0025]图中标号说明:
[0026]I外部腔体
[0027]11入水部
[0028]12出水部
[0029]2内部腔体
[0030]21引流通路
[0031]3加热组件
[0032]A预热空间
[0033]B加热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34]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至图1所示A-A线的剖视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
[0035]一外部腔体I,该外部腔体I于侧壁处形成至少一入水部11 ;
[0036]一内部腔体2,该内部腔体2设于该外部腔体I内,且该内部腔体2形成数量对应该入水部11的引流通路21,又该内部腔体2与该外部腔体I所包围的区域界定为一预热空间A,并使停留于该预热空间A内的水进行预热;
[0037]一加热组件3,该加热组件3与该外部腔体I的一侧处相抵持,且该加热组件3的加热段穿入该内部腔体2内部空间中,又该加热组件3的加热段与该内部腔体2所包围的区域界定为一加热空间B,并对该加热空间B内的水进行加热;及
[0038]一穿设该外部腔体I并与该内部腔体2内部空间连通的出水部12。
[0039]上述的引流通路21形成于该内部腔体2上背离该入水部11的端处,而出水部12背离该引流通路21。
[0040]上述的外部腔体I的体积大于该内部腔体2的体积,又加热组件3使用电热方式转换进行升温。
[0041]上述的加热组件3与该外部腔体I的结合处还设有一止水件,止水件为硅胶。
[0042]请同时配合参阅图4至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水流方向示意图至运用于热水器的实施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为一水循环体的结构,于使用时,先行将入水管与入水部11连接,将出水管与出水部12连接,并把加热组件3通电连结,即完成使用前的准备;水会由入水部11进入外部腔体I中预热,充满整个预热空间A,因水的物理特性,将会由弓I流通路21进入内部腔体2内,使加热空间B也充满了水,此时加热组件3的加热段将会开始对加热空间B内的水进行升温,将加热空间B内的水提升至一定温度后,这些热水就会由出水部12流出,进行后端的运用;而使用的过程中,水是持续的由入水部11进入预热空间A内,再由引流通路21进入加热空间B,最后由出水部12流出整个腔体,故这个水流方式即可从图中清楚看出;而运用这个水流及结构设计,加热组件3所发出的热能,将会最直接的由加热空间B内的水(吸热后升温)进行吸收,多余的热将会继续向外散出,此时预热空间A内的水(较低温)将会吸受这些散出的热,让预热空间A的水温提升,故由上述的说明,可知道水温的高低差异,加热空间B的水由加热组件3直接加温,故水温将会最高,再来是预热空间A内的水,会吸收加热空间B所散出的热,最后是刚进入外部腔体I的水,就为一般常温的水温;透过上述的说明,就可明确的得知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优势,透过外部腔体I及内部腔体2的设计,并搭配入水部11、引流通路21、出水部12的设计,让外层水(预热空间A内的水)成为了内层水(加热空间B内的水)的保温材,同时达到预热的功效,减少了热的自然散失,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运用了加热组件3所发出的热;而这样的设计,可以广泛的运用在任何需要热水的地方,如图中所示的饮水机或热水器,或者其它有类似或相同需求的场合,在此不一一列举;而这样运用水本身做为保温材的设计,并同时达成预热效果,达到热能充分利用、不散失热能及预热保温效果良好的优势。
[0043]是以,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加热腔体结构为可改善现有的技术关键在于:
[0044]—、预热空间A内的水吸收散出的热能,达到预热的效果,同时进行保温。
[0045]二、透过加热组件3的抽换,不需将整组替换,达到维修成本降低的优点。
[004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004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实用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
【权利要求】
1.一种改进的加热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外部腔体,该外部腔体于侧壁处形成至少一入水部; 一内部腔体,该内部腔体设于该外部腔体内,且该内部腔体形成数量对应该入水部的引流通路,又该内部腔体与该外部腔体所包围的区域界定为一预热空间,并使停留于该预热空间内的水进行预热; 至少一加热组件,该加热组件与该外部腔体的一侧处相抵持,且该加热组件的加热段穿入该内部腔体内部空间中,又该加热组件的加热段与该内部腔体所包围的区域界定为一加热空间,并对该加热空间内的水进行加热;及 一穿设该外部腔体并与该内部腔体内部空间连通的出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加热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通路形成于该内部腔体上背离该入水部的端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加热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部背离该引流通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加热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腔体的体积大于该内部腔体的体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加热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使用电热方式转换进行升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加热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与该外部腔体的结合处还设有一止水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进的加热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件为硅胶。
【文档编号】F24H9/18GK204100548SQ201420392876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6日
【发明者】陈耕信 申请人:陈耕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